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大艺术家 >

第26章

大艺术家-第26章

小说: 大艺术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上次那件裤子已经短了顾洛北点了点头,进入大学之后,他个子拔高得很快。凯瑟琳-贝尔之前给他做的这套西装,是高中毕业时裁缝的,当初为了省钱还专门把裤脚做长了一些,然后缝进去,等个子高了以后再放出来就可以继续穿了。即使如此,那套衣服也是两年前的了,现在也短了。

话间,凯瑟琳-贝尔已经把皮尺拿了出来,让顾洛北把手里的事都放下,并腿站直,然后开始测量起来。泰迪-贝尔已经把餐桌都摆好了,瓮声瓮气地到,“量好就准备吃饭吧完,泰迪-贝尔就靠在餐桌旁边,一脸幸福地看着母亲和弟弟。

顾洛北话却还没有完,“一月中旬的圣丹斯电影节,‘死亡幻觉’决定在那儿首映,我接到首映式的邀请了这才是他让凯瑟琳-贝尔帮忙缝制新西装的主要原因。不然就算西装短了,平时又不穿,也无所谓的。

凯瑟琳-贝尔认真地把儿子的细节尺寸记在本子上,听到这话,停下手里的动作,“一月几号?首映式的话,那就要慎重一点才行了,这设计图估计要重新画画此时,凯瑟琳-贝尔是一位设计师,更是一位母亲。语气里充满了喜悦,嘴角的笑容不由就勾勒了起来。

“北,到时候可是有很多媒体的,那你是正式进入公众视野了?”泰迪-贝尔也开心地笑了起来,虽然当初顾洛北在拍摄“死亡幻觉”的时候,大家就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的,远一些应该当顾洛北进入百老汇时,贝尔家就有这个觉悟了,但这一天真正到来时,还是由衷地感到开心。

“凯瑟琳,不用那么正式,我只是觉得冬天穿着短一些的西装去着实太冷了,不然也不用做新的顾洛北无所谓地到,他会在今天才提起这件事,距离圣丹斯电影节也只有不到二十天时间了,也就是这个原因。“进入公众视野?不算吧,我现在至多算一个独立音乐人、独立电影人,那些什么发展的,现在太早了顾洛北朝泰迪-贝尔眨了眨眼,做了一个鬼脸,“等到有成千上万人认可我的音乐时,那才算是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吧顾洛北自信满满的话,让泰迪-贝尔和凯瑟琳-贝尔都呵呵地笑了起来。贝尔家的圣诞节,轻松惬意,虽然没有盛大的节日气息,但小家庭的温暖却让这个特别的日子被幸福填满。

今天第二更。不要嫌我烦,嘿嘿,收藏和推荐!



045日舞影展

圣丹斯国际电影节,这个名字是按照英文音译的,直译的话应该是日舞影展,这个创办于1984年的独立电影节,今年已经是第十七个年头,早已成长为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独立电影节。

一月十八日,位于美国犹他州大盐湖山谷的帕克城,再次因为电影而变得热闹非凡,圣丹斯电影节的创立者罗伯特-雷德福在这里等待着全世界每一个心中藏有故事要诉的独立电影制作者。平静的帕克城原本只是盐湖城旁默默无闻的滑雪小镇而已,但经过十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独立电影的圣地。身怀各种梦想的人们再次齐聚帕克城——电影人渴望被发现,同性恋渴望被承认,大明星渴望被追捧,追星族渴望遇到乔治-克鲁尼,在“上帝之城”圣丹斯里散发的光怪陆离,绝不仅仅是电影的光彩。

“北,你确定我们不去观看开幕影片‘不伦之恋’?”泰迪-贝尔嘴里虽然如此问着,但步伐已经跟着顾洛北在往前走了。

圣丹斯电影节的举办地帕克城,占地面积着实太小,无法容纳世界各地的影迷,所以大多数人是住在盐湖城的。顾洛北和泰迪-贝尔为了参加圣丹斯电影节,两天前就坐火车来到了盐湖城。全世界的独立电影人,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迷,这让寒风肆虐的盐湖城成为了狂欢的圣地。昨天,圣丹斯电影节就以“不伦之恋”这部影片拉开了为期十天的狂欢大幕。

圣丹斯电影节分为两个部分,前九天播放参展影片,让所有电影爱好者领略这场视觉盛宴,同时也是独立电影人和电影发行公司之间互相寻求机会的一个过程;最后一天则是由颁奖典礼落下电影节的帷幕。

顾洛北和泰迪-贝尔也参加了昨天的开幕仪式,不过他们并没有观看开幕影片,而是和昨天认识的新朋友们一起去喝酒了。今天进入帕克城之后,顾洛北就带着泰迪-贝尔一起去看心水的电影了。

“昨天听‘不伦之恋’广受好评,口碑十分不错的泰迪-贝尔来之前也有打听消息的,一边还翻看着举办方发放的电影放映安排手册,上面清楚地写着每天每块大屏幕所播放的电影清单。“死亡幻觉”是明天举行首映式——这也是这部电影在所有公众面前的第一次亮相。

顾洛北看完今天的电影安排,心中早就有数了,“圣丹斯这里好看的电影肯定有很多,如果要看,我们从早看到晚,也不见得就能够全部看完日舞影展就是独立电影爱好者的派对,想看要看值得看的影片绝对是数不胜数,今天可以有超过七十部影片进入了电影节的正式播映环节。这也是影展的工作人员从两千多部报名影片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可谓是部部精品,要全部看完绝对是一项艰难的任务。“所以我们还是挑选着看吧,还记得上次我给你推荐的那部‘记忆碎片’吗?我们上午看这部,然后下午去看这部完,顾洛北在泰迪-贝尔的电影列表上指了指下午三点的那场电影,赫然是“信徒“啊,就是圣诞节前,你和安妮一起去看的那部?”泰迪-贝尔印象还是很深刻的,当天顾洛北和安妮-海瑟薇回来以后,都对“记忆碎片”赞口不绝,而今天顾洛北居然又再次推荐,还决定再进电影院看第二次,也让泰迪-贝尔不由对电影期待起来。“当初你投资了两百美元的就是这部电影吧?”得到了顾洛北肯定的回复之后,泰迪-贝尔就把宣传手册收了起来,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去。

不同于顾洛北上次去电影院时的冷清,今天来观看“记忆碎片”的观众有很多,站在人群里,就可以看到有不少人都和顾洛北两兄弟是前往同一个方向。在影院门口的右侧,聚集了一小堆人,约莫有十几个人的样子。顾洛北往人群那儿望了望,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身影立刻进入了视线之内。

在圣丹斯电影节上,电影人和观众、影评人之间的交流,一向是电影播映前后最值得期待的环节。独立电影人,虽然抱负各不相同,但是渴望经过交流拍出更出色作品的心,却是相同的。

虽然“记忆碎片”在圣丹斯电影节之前,就在美国、法国和英国上映了,并且获得了专业影评人的一片好评,但这并不影响克里斯托弗-诺兰和观众交换意见的想法。

顾洛北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拉着泰迪-贝尔一起朝克里斯托弗-诺兰走了过去,能够有机会和导演进行交流,对于忠实影迷来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这也算是参加圣丹斯电影节最值得期待的事情了——比“死亡幻觉”的上映还更让顾洛北上心。

克里斯托弗-诺兰,三十岁的传统英国男子,骨子里还带着英国的阴暗和矜持,从他拍摄的电影中就可以那浓郁的黑暗风格。其实,克里斯托弗-诺兰并不是一个善于和人打交道的男人,在这点上,大多时候都是由他的妻子艾玛-托马斯来负责。但如果是为了电影,克里斯托弗-诺兰还是愿意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和观众交流、获取更多意见的。“记忆碎片”的拍摄资金就是由影迷一美元一美分积累起来的。

今天圣丹斯电影节上,“记忆碎片”受到了极高的追捧,这并没有让克里斯托弗-诺兰沾沾自喜,依旧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反馈,但可惜,现场观众的提问并没有让他眼前一亮,反而都是一些无尽的赞扬,还有对剧情的追问,这让克里斯托弗-诺兰有些沮丧。

忽然,人群中传来了一个清澈的声音,话语的内容让克里斯托弗-诺兰把视线投了过去,“诺兰,莱昂纳多的妻子是他被自己注射致死的吧?”这应该是一句疑问句的,但话语里的肯定语气却让克里斯托弗-诺兰刮目相看。

眼前的男生穿了一件翠绿色的夹克外套,拉链没有完全拉起来,可以看到里面白色的圆领线衫,一头精神的短发在风中随意凌乱,虽然没有看清楚五官,只感觉到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张扬的自由感,“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克里斯托弗-诺兰嘴角僵硬的笑容终于稍微松泛了一些。

“电影在最后的时候,莱昂纳多的妻子靠在他胸前,那时候他的身上已经有刺青了,在心脏处写着‘我已经完成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是莱昂纳多心中的理想画面。也就是,他希望自己为妻子报仇了,而妻子又没有死,依靠在自己怀里来人正是顾洛北,其实这个谜团他以前也没有弄清楚,上次和安妮-海瑟薇又看了一遍之后,仔细琢磨琢磨,才觉得应该是如此的。

克里斯托弗-诺兰已经逐渐疲惫的精神顿时振奋了起来,这才是真正看懂他电影的人。在他的电影里,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细节都是有作用的,如果不认真看不仔细看,是没有办法真正描绘出他脑海里整个世界的。

克里斯托弗-诺兰此时才仔细打量起眼前男生的样貌,湛蓝的眼眸在午后的阳光映射下,倒影出清澈的光泽,嘴角那抹自信的笑容却带着一种痞痞的不羁,那种肆意洋溢的青春和狂放,充满了自由的味道。

“证据,你可以举一些证据吗?”克里斯托弗-诺兰接过了顾洛北的话,兴致盎然地问到。这下,周围十几个人都兴奋起来,刚才克里斯托弗-诺兰还无精打采的,现在瞬间就振奋了起来,而且两个人讨论的还是关于“记忆碎片”深层的问题,让这些忠实的影迷也都激动了。

“其实电影里出现了两次妻子被害的场面,两次是不同的顾洛北的很有自信,其实他不是导演也不是编剧,对电影中谜团的解答都是自己的推测,今天能够有机会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直接交流,自然要堂堂正正地进行讨论。对,是讨论,而不是请教。“第一次莱昂纳多没有拿枪,进入卫生间后马上被打晕,并且有装有蓝色物质的瓶子摔碎;第二次莱昂纳多拿枪了,进去后先开了一枪,然后被人推撞到镜子上伴随着顾洛北的话,周围的观众都在回忆电影里的细节,而克里斯托弗-诺兰却是一眼认真地看着顾洛北,认真倾听着。站在一旁的泰迪-贝尔,因为还没有看过电影,此时就好像是在听天书一般,不过脸上却没有泄露自己的想法,只是静静地站在旁边听着。泰迪-贝尔对顾洛北总是爱护、佩服的,自信、张扬、不羁、自由,但却不盲目、骄傲,对于弟弟,泰迪-贝尔心中一直都有一种盲目的相信,彷佛所有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一般,彷佛所有规则都不屑一顾一般。

“除此之外,这两个场面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顾洛北的眼神却是在和克里斯托弗-诺兰进行交流,嘴角那抹痞痞的笑容又大了一些,“第一次是他是掐了妻子的屁股,而第二次则是打针。至少我们可以得知,莱昂纳多的思想是混乱的,甚至可以大胆猜想,莱昂纳多在排斥真实记忆!”

顾洛北掷地有声的话,让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眼睛里绽放出了激动的神采。

今天第一更,推荐哪,收藏哪……



046深层探讨

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钟子期总是可以从琴声中领会到俞伯牙心中所想,这就知音一词的由来。后来,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懂得欣赏他的演奏了。所以,终生不再弹琴。

顾洛北一直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不管是开设独立音乐工作室也好,还是拍摄独立电影也好,他所求的,只是懂得欣赏他的知音。所以,知音一名足以,盲从万名嫌少。顾洛北只是希望,尽情享受创作音乐的快乐,尽情享受拍摄电影过程的开心,至于是否小众、是否冷门,并不是他在乎的。

克里斯托弗-诺兰心潮澎湃,他此时心情就是如此。倒不是他就把顾洛北当初他的知音了,只是,“记忆碎片”拍摄出来之后,能够有人如此深刻地理解他当初的拍摄意图,的确让克里斯托弗-诺兰激动万分:知音一名足以,盲从万名嫌少。

“那么,你认为莱昂纳多其实是有心理疾病的,他是故意回避自己真实的记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语气稍有起伏,但基本还是保持了冷静。

旁边的观众并没有听到克里斯托弗-诺兰给予顾洛北的推测一个答案,莱昂纳多的妻子到底是不是他亲手注射致死的,肯定还是否定?有人就忍耐不住了,不由高声打断了顾洛北的回答,直接问道,“诺兰,刚才的推测是对的吗?”

克里斯托弗-诺兰没有回答,甚至连回头都没有,只是微笑地看着顾洛北。

顾洛北也好像没有听到旁人的提问一般,眼底的神采又亮了亮,眼眸里那清澈见底的蓝色透过睫毛构成的迷雾,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当然!”顾洛北直接回答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提问,斩钉截铁。

“我们所有的行动都是有目的性的,而这些目的又是建立在过去记忆的基础之上。记忆是自我存在的证明,如果记忆丢失,从某种意义上,这个人也就消失了记忆,其实也算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心理学的开山鼻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就对记忆、梦境等方面都有做过研究。顾洛北现在就是心理学系的,对于这些也都是颇有涉猎的,此时来完全就是侃侃而谈,“但我们所以为的那些记忆,是真实的吗?是否我们会为了忘却而故意扭曲记忆、是否为了美化自己而修改记忆。也许我们没有故意去修改记忆,而是潜意识、自我保护的一些为了生存而进化的心理特性,自动地去完成了这项任务顾洛北的这段话,初次听感觉很绕口很学术,但原理其实很简单。人们在受到刺激的时候,比如吵架,总是会在脑海里留下对自己记忆最深刻的部分,按照自己的立场去理解对方脱口而出的内容。事后,吵架双方对于这段过去会形成差异很大的记忆。如果这种刺激更加严重,比如车祸比如事故现场,那么选择性遗忘这段记忆也是很有可能的,或者会按照自己希望的事实去发展这段记忆。这种事,在医学上并不罕见。

在顾洛北看来十分简单的一段话,却让周围十几名观众都沉默了。那句“但我们所以为的那些记忆,是真实的吗?”让克里斯托弗-诺兰顿时有种拍手称好的想法,这完全就是他创作这部电影时心中所想。而旁边的泰迪-贝尔不由也陷入了沉思,这段话的确是让人回味无穷。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的,即使看见了听到了,甚至经历了,也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哲学上的真实,也许对于你来是真实的,但对我来却不见得就是真实的顾洛北这话绕口得很,现场听到的人就没有几个——大家都沉浸在顾洛北上一段话中,能听懂的更是凤毛麟角了。

但克里斯托弗-诺兰听懂了,泰迪-贝尔也听懂了。泰迪-贝尔看向顾洛北的眼神有些复杂,从小到大,他总是可以在弟弟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更多的时候,他看到弟弟那深沉的眼神,总觉得他经历了一些他所不知道的事,这份沉重,压在他内心的最深处。即使他放荡不羁,即使他张扬自由,即使他随心所欲,内心的沉重依旧把他拖得步履蹒跚。泰迪-贝尔心中一沉,抬起右手,原本想拍拍弟弟的肩膀,安慰他的,但最后,右手也只是轻轻地落到了那略显单薄的肩膀上。

顾洛北感受到了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