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极品国医 >

第210章

极品国医-第210章

小说: 极品国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家岔子起义是北方省最早的抗日武装起义之一,在地方党史上和抗日战争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今年是王家岔子起义55周年,我们重聚在此,纪念和缅怀革命先烈,意义重大。”

“我建议,集体默哀三分钟,向参加王家岔子起义、为抗击日寇侵略者而抛头颅洒热血牺牲在这片热土的革命先烈致敬!”邓宁临的声音充满了感情,或许是因为太投入,他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邓宁临当先向纪念碑鞠躬垂下头去,在场领导或者嘉宾以及普通的工作人员,围观群众,纷纷垂首默哀。

骆志远垂首默哀,心里吃惊不小。邓宁临对于王家岔子起义这段历史的熟悉和认知,比他还要深,看来,最近这段时间,邓宁临没少下功夫。而他的态度则直接影响全市,想必由此王家岔子起义会重新得到官方的高度积极评价。

对于这段几近被淹没的历史和牺牲在这里的革命先辈,算是一种告慰了。

默哀完毕,邓宁临神色肃然地退了下去。纪宁继续主持,当众宣布,安北市委市政府今年将组织举办一系列的起义纪念活动,还要在原址上修建起义纪念馆,在全市掀起学习王家岔子起义革命精神的新云云,同时宣布由市委书记邓宁临和西夷共同为“王家岔子起义纪念碑”揭幕。

邓宁临和西夷一起走到前面,各自站在一边,伸手拽住了覆盖在纪念碑上的红绸。省市媒体记者众多镜头对准了两人和纪念碑,随着两人揭幕,闪光灯噼里啪啦响成一片,邓宁临和西夷的姿势定格,面对镜头都是一幅严肃严谨的表情。

本来薛仁礼安排的是揭幕同时放鞭炮,但邓宁临来了之后当场拍板否了这项。

西夷本没想这次揭幕仪式搞得这般凝重,更没想到,安北市的市委书记会亲自出面为王家岔子起义正名。他是国内研究王家岔子起义历史脉络的少数人之一,他的新作《烽火的翅膀》又是以此为背景,对于王家岔子起义当然是怀有一份很特殊的感情,安北市官方如此重视,他心里也很满意。

揭幕仪式之后,邓宁临亲自陪同西夷等人参观了鹏程镇几家乡镇企业,与西夷略加寒暄后就悄然离开,没有留在镇里就餐。

西夷等贵宾包括省市县诸多官员50余人留在镇政府食堂就餐,而剩下的人员和媒体记者也差不多有四五十人,去了潜水电泵厂的职工食堂就餐。

夏翔和纪宁陪同西夷六人走进食堂,西夷见食堂内开了六桌席,桌面上早已摆上了热腾腾的非常实惠的农家饭菜比如大盆清炖羊肉,牛肉炖土豆,凉拌野菜,山鸡蛋,新鲜的小米粥,棒子面饼等等,眼前一亮,哈哈大笑道:“夏书记,纪部长,如此丰盛,让我们受宠若惊啊!”

夏翔微微一笑:“刘主席,各位,镇里的接待条件有限,只能做些家常便饭招待大家,有怠慢之处,还请刘主席和各位见谅啊!不过,饭菜虽然简陋,但都是本地农民种养的土特产,保证新鲜!不敢说让大家吃好,但一定会让大家吃饱!”

西夷笑了笑,“这就很好了,已经给镇里添了不少麻烦,非常感谢。”

其实西夷这些人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吃过,反倒是这种农家饭感觉新鲜,更让他们增加了不少食欲。这大概与他们上午参观和出席揭幕仪式,体力消耗较大也有关系。

西夷这一桌,是一张大桌,可以容纳10个人。

按照安排,西夷六人加上夏翔和纪宁两位市委领导,还有省文联的焦东一、省作协的顾志兰两位上级领导,正好十位。

但西夷环视食堂大厅,寻找着骆志远的踪迹。整整一个上午,他都没有发现骆志远的身影,感觉很奇怪。

他的目光落在食堂门口左侧,骆志远正与高欣庆等镇里干部安排人员就餐入席,就招手高喊道:“志远,志远同志,过来坐嘛。”

西夷这一声招呼,让很多人都将目光投射在了骆志远身上。尤其是另一侧还没有入座的民兴县委书记朱睢良和县长孟可等人。

骆志远迟疑了一下,在今天的场合中,他有意躲在幕后不肯走向前台,一方面是保持低调不出风头,另一方面也是韬光隐晦避免引起市县官员的猜忌。

可西夷哪里想这么多,看到他就招呼起来。

夏翔见西夷招呼,也就起身来招了招手,示意骆志远过来。

骆志远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走了过去。

他身后的高欣庆柳眉儿一挑,赶紧向一旁的党政办主任赵寒摆了摆手,压低声音道:“老赵,你跟过去,长好眼色,看骆镇长的眼色行事!”

赵寒点点头:“嗯,我明白,高镇长,你放心就是。”

赵寒扯了扯副主任王倩的胳膊,两人匆忙追着骆志远的身影走了上去。

第404章分寸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鹏程镇的小骆镇长,算是今天的地主。”夏翔呵呵笑着给其他人介绍着,纪宁也笑着点头,“来,志远同志,一起坐。”

国家话剧院一级编剧、著名剧作家雷鸣笑了起来,他竟然起身主动跟骆志远握手:“小骆同志,久仰大名了。我跟于大姐是朋友。”

骆志远一怔,旋即明白雷鸣说的是谢婉婷的母亲于春颖。他赶紧笑道:“雷老师,您太客气了,您才是真正大名鼎鼎,我看过您不少影视作品。”

雷鸣是在场这些文化名人中除西夷之外唯一一个知道骆志远背景的人,骆志远是骆家的第三代又是谢家的孙女婿,于春颖和谢国庆的女婿,身份堪称显赫,尽管他目前只是一个小镇长,可雷鸣却丝毫不敢怠慢。

雷鸣哈哈大笑,“小骆同志,改天去我那里坐坐,我送你两本书。”

“谢谢。”骆志远赶紧道谢。

雷鸣是一个比较清高的人,性子冷淡不苟言笑,跟夏翔等市领导和焦东一、顾志兰等省文联作协领导的态度也是淡淡地,但大庭广众之下,他突然对骆志远如此殷切,怎么都让人看得错愕。

夏翔暗暗皱了皱眉。纪宁则目光深沉地扫了骆志远一眼,但当他的目光转回到雷鸣身上时,又变得温和平静如常。

西夷又介绍着骆志远跟其他人认识,骆志远一一笑着跟他们握手寒暄,夏翔微微有些不耐烦,就淡淡笑道:“好了,小骆,坐下谈,一起吃。”

两位市领导是冲着西夷的面子,完全是一种客套。因为他们知道,西夷一行人是骆志远牵线搭桥引来的,让骆志远与他们同桌进餐,也勉强能说得过去。

但骆志远心里却很清楚,自己无论如何是不能就坐的。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乡镇干部,怎么能跟一群厅级干部平起平坐呢?西夷这些人是无所谓,甚至焦东一和顾志兰都可以不考虑,但夏翔和纪宁两人在,他不能不知分寸。

这个时候,西夷已经吩咐边上的工作人员搬了一把椅子过来。

骆志远陪着笑脸婉拒道:“夏书记,纪部长,刘主席,各位领导,今天你们远来是客,是贵客,我的主要工作是给你们服务,你们吃,有什么需要,立即招呼我!”

骆志远一边说着,一边向赵寒使了一个眼色。

赵寒赶紧匆忙过去又添了一把椅子,骆志远不待西夷继续邀请,就主动凑近夏翔的耳边笑着小声建议道:“夏书记,我们县的两位主要领导都在,让他们给领导作陪一下吧,这样也好给刘主席几个人介绍一下我们当地的风土人情。”

其实骆志远的声音放得较高,正好朱睢良和孟可隔得不远,恰好可以听到。听到骆志远这番话,两人心里非常舒服,原本有些僵硬的面部表情立即纾缓柔和起来。

夏翔笑眯眯地望着骆志远,心说这小子倒是很有分寸也罢,就给他一个面子!

夏翔点点头,侧身向朱睢良和孟可挥挥手:“老朱,小孟,你们这两个地主过来给我和老纪当个陪客!”

朱睢良和孟可大喜,要是按照常理,他们根本没资格去那桌坐。也就是骆志远借着这茬提了一个建议,夏翔和纪宁顺水推舟,这才有了这局面。两人满心欢喜地走过去,又是跟众人一番热情的寒暄。

这桌人虽然都是有相当身份的人,但朱睢良和孟可毕竟是当地的父母官,西夷等人也不好失礼。

骆志远悄然退了回去。一直到所有来宾都安坐就绪,他才带着高欣庆和镇里的一些工作人员在最边上的几张临时拼凑起来的小餐桌上随意吃了点东西。

酒过三巡,夏翔举杯站起满场邀饮,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嘉宾和参会人员表示欢迎。夏翔敬过酒之后,几桌人就开始串桌,不断有人主动过来向西夷等人敬酒,西夷等人倒是来者不拒,只是略一沾唇意思意思而已。

午餐尽欢而散。

中午略事休息,下午两点半,“纪念王家岔子起义55周年座谈会和西夷作品研讨会”正式开始。骆志远没有列席座谈会,而是带着镇里的干部等候在会议室门外,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座谈会上,文化名人和省市领导和各级作协官员的发言极其热烈。而在座谈会开始之前,骆志远让高欣庆安排人发放了西夷亲自签名的新作《烽火的翅膀》,同时还让雷鸣、西夷、焦东一、顾志兰这些国内文学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一给鹏程镇题词留念。

在市委宣传部的安排下,市电视台对本次座谈会进行全程实况录像。而省市媒体的记者也都在场拍照,从市委宣传部工作组手里拿到了早已准备好的新闻通稿。

相信第二天一早,关于本次座谈会以及上午王家岔子起义纪念碑揭幕仪式的重磅新闻会见诸省市媒体。而市里各大新闻单位,更是按照计划要进行为期两三天的新闻轰炸,市委书记邓宁临的指示很明确“要深入进行宣传力求在全市营造起弘扬王家岔子起义革命精神的新”,有了邓宁临的指示,全市媒体岂能会遗余力。

下午5点,座谈会结束。骆志远和宣传部工作组组长薛仁礼作为活动组织者,在镇政府门口一一跟来宾和领导握手送别。西夷这些人要去县里住一晚,然后明天一早赶赴省城机场乘机返回京城。

这次活动算是圆满结束。夏翔临走的时候,紧握着骆志远的手点点头道:“小骆,不错,这次活动很成功,你给市里立了一功,我回去向邓书记给你请功!”

纪宁也在一旁微笑:“不错,志远同志这一次的表现中规中矩、可圈可点!”

骆志远恭谨陪着笑:“夏书记,纪部长,两位领导的话让我压力很大,我哪有什么功劳,只是按照市委领导的指示,做了自己份内的工作。”

夏翔朗声一笑,向骆志远点点头大步流星走了出去,上了车,纪宁紧随其后也上车离去。

同样作为地主之一,县委书记朱睢良和县长孟可走到最后。

朱睢良满面笑容地跟骆志远握手:“志远同志,辛苦了,这次活动圆满结束,市委领导非常满意,来宾也反映良好,你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代表县委向你们表示感谢。”

孟可也笑笑:“不错,你们辛苦了,下来之后好好休息,给同志们放放假!下一步,县里还要开大会进行总结和表彰。”

“朱书记,如果没有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我们镇里能做什么哟。两位领导亲自来给我们坐镇,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信心和动力。”骆志远这番话说得很漂亮,朱睢良和孟可听了心里很舒服,哈哈笑着离开。

经此一事,骆志远在朱睢良和孟可心里的“污点”印象一扫而空。

此时此刻,朱睢良觉得骆志远这个年轻人很会做人也很会做事,又八面玲珑、人脉充足,完全可以担当大任。

两人一辆车离开鹏程镇,车上,朱睢良突然笑道:“老孟啊,你觉得这小子咋样?”

孟可笑了笑:“还不错,这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力很强,难得是很有分寸、知道做人,对于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来说,也算是弥足珍贵了。”

朱睢良打了一个哈哈:“所以啊,我们看待和衡量一个干部,还是要放长远来看,综合客观地进行评价通过这件事,我心里有很深的感触,骆志远这个年轻同志,堪可重用。”

孟可眨了眨眼,两人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有朱睢良这句话,显然下一步骆志远“转正”干鹏程镇的党委书记,正正名,已经是指日可待了。代理主持全镇工作,毕竟不是名正言顺的,还是要获得县委正式任命才好。

当然,孟可心里也清楚得紧,朱睢良之所以有了重用骆志远的心思,骆志远今天表现突出、知进退有分寸只是一个因素,绝不是全部因素。而一个更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孟可嘴角浮起了一丝古怪的笑容,有些话、有些事还是心照不宣地好,说出来就没什么意思了。

薛仁礼带着宣传部工作组离开。他带人来鹏程镇,总算是应付完了这趟差事,没出差错,对薛仁礼而言,已经是烧了高香尽管这与他下来之初的本意大相径庭,但终归还是顺利过了这一关。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无过,就是有功啊。

送走了参会嘉宾、各级领导、媒体记者和宣传部的工作组,已经是傍晚六点。骆志远长出了一口气,回头望着高欣庆、赵寒几个人笑着挥挥手:“欣庆,老赵,你们几个也都回去收拾一下,今晚我请你们去市里好好搓一顿,咱们庆祝一下。”

高欣庆笑着摇摇头:“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我明天一早还要带车送刘主席他们去省城机场。”

第405章毛骨悚然

这个时候,新到任的副镇长唐根水走过来笑着插了一句话:“骆镇长,要不明天我去送刘主席一行人,高镇长这两天忙里忙外太辛苦了,让她休息一下。”

唐根水因为刚到任的缘故,目前还处在熟悉镇里工作的状态中,这一次的活动,骆志远就没让他参与。当然,今天镇里的工作全部停止,所有人都围绕着活动来运转,他这个副镇长也不例外,一直带着几个人协助副书记黄坤做好午餐的接待工作。

骆志远一怔,旋即回头笑道:“这样也行,根水同志,那就辛苦你跑一趟!一定要安安全全把刘主席一行送到省城机场。另外,安排人带车进京,把给他们的纪念品送到家去!”

高欣庆迟疑着没有吭声,默认了唐根水的主动请缨。这两天她的确是有些精疲力竭,也该歇歇脑子了。

这一次活动,市里县里都提供了相关纪念品,而镇里也有安排。其实不值什么钱,但终归是一种尊重,一片心意。不能让西夷等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上飞机,只能是安排专人将东西送进京去。

这是纪宁的交代。

市领导能兼顾到这个细节,亲自进行交代,由此可见,到了一定层次上的领导干部,其实没有一个是粗枝大叶的,基本上都是心细如发。

西夷等人在县里,县委书记朱睢良和县长孟可联合设宴招待。本来要让骆志远参加,但被骆志远婉言谢绝。

当晚,骆志远带着高欣庆几个人在县里找了一家饭店聚餐,算是庆功宴了。

晚上九点,众人尽欢而散。唐根水抢着去买单,结果发现骆志远早就提前结了帐,他意外地耸了耸肩,对骆志远的风格更加深了一层。

骆镇长的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唐根水默默地出了饭店,上了一辆早已等候在此的黑色小轿车,不过赵寒这些人都喝了酒有了七八成的醉意,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至于骆志远,则上了高欣庆的车。高欣庆今晚没有喝酒,她的家也在市里,自然就一路送骆志远回去。

骆志远喝了不少酒,但头脑还清醒得紧,他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与开车的高欣庆说说笑笑,不多时就进了市区。

在骆志远家所在的小区门口,高欣庆停下了车,刚要下车把骆志远送回去,却见骆志远面露奇光扭头望着车窗之外,动也不动一下,形态非常诡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