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极品国医 >

第122章

极品国医-第122章

小说: 极品国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骆志远的表情严肃起来,笑容一敛,“精细化工项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邓书记和市政府劳市长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市直有关部门尽最大努力配合我们项目立项,这对于我们集团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

“为了稳妥起见,集团公司组建成立精细化工项目办,项目办就设在投资管理部吧,老韩你亲自牵头,林总和夏侯书记配合一下。至于老冯,你的主要精力还是靠在电动车公司。电动车公司目前正处在不断抢占市场的阶段,各项任务繁重,辛苦你了。”

韩大军笑笑,“行,我看成。”

冯国梁则恭谨地点头,“正好也跟骆总说一声,最近一段时间,我就不参与集团的工作了,我准备拿出全部精力来靠在电动车公司,以求万无一失。”

“我还要尽快进京一趟,跟福瑞集团的老板亲自面谈一次,争取把合作的实质内容敲定下来。这是一家大企业,背景很不简单,我们跟他们打交道,必须要小心谨慎,否则,吃了亏都没处喊冤诉苦去。”骆志远缓缓靠在老板椅后背上,声音微带一些感慨。

福瑞集团和福瑞集团老板董福瑞的真正背景,他不可能跟韩大军这些人交代清楚,但心知肚明,正如大伯骆朝阳所言,董福瑞这人出身高门,同样作为京城的“红二代”,很不好打交道。由此决定了,他跟福瑞集团的合作谈判将是非常艰苦和曲折的。

说句不好听的话,福瑞集团对外扩张向来都是已己身利益为第一优先,基于董福瑞的强势背景,从来都是福瑞集团占别人的便宜,骆志远想要从董福瑞的“虎口里拔牙”,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第245章如梦如幻

换言之,康桥集团跟福瑞集团的合作难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谁来主导这个项目,占据控股地位。新公司是定名为“康桥福瑞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还是“福瑞康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就足以说明问题。

康桥集团定下了与外部合作必须要控股的原则底线,福瑞集团同样也是如此,骆志远要想在这次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势必与董福瑞有一争。而合作,很可能因此而谈崩。

第二,在这个项目中,骆志远的本意是只出土地,以土地折算为资产股份,与福瑞集团合作成立新公司,延续他“借鸡生蛋”和“无中生有”的资本运作思路。可董福瑞不是一个善茬,骆志远这边要是没有资金投入,福瑞集团肯定还是要反弹。

上述这些,骆志远只跟林美娟私下里沟通过,韩大军等人则不是很清楚。他们则认为,福瑞集团是骆志远从京城招商引资过来的合作伙伴,应该非常好说话。如果市里给予政策支持,对方说不出别的来。

所以,骆志远一说要进京去跟福瑞集团的人面谈,林美娟柳眉就一挑,有些担心地望着骆志远,张了张口,又闭上了。

有些话,还是不适合当着韩大军等人的面说的。骆志远向她投过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林美娟这才心里轻叹一声,慢慢垂下头去,心里却在思量着骆志远将如何渡过这道难关。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骆志远之前跟福瑞公司签订的那个所谓的合作协议只是一个幌子,一个针对国际商贸城项目的幌子,一种针对卫益正和马力恺的商业手段。岂料阴差阳错之下,这个项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两位主要领导的齐心支持,到了这个份上,骆志远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弄假成真,努力促成这个项目。

当然,从项目本身而言,这个项目上马,对康桥集团来说有着莫大的好处。但是,现在的问题是,集团仍然处在资本积累阶段,账面上的资金流量上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如果福瑞集团不同意康桥这边仅以土地折换入股,那么,摆在骆志远面前的将是巨大的难题。

这种化工项目,可不是三五百万可以拿下的项目,资金投入动辄数千万乃至上亿。

“好了,散会吧。我准备明天进京,国庆节后回来。家里的工作,几位多上上心对了,美娟啊,我考虑国庆中秋左右,给职工发点奖金,咱们的财力没有问题吧?”骆志远笑着望着林美娟。

林美娟讶然,犹豫了一下道:“骆总,其实我们正在处在创业阶段,暂时可以不发奖金的。就算是要发奖金,也要到年底春节前一并吧?”

骆志远摇摇头,“不,美娟,该发的钱一分都不能少。员工跟我们上下一心奋斗了这么久,也该发点奖金提振一下军心了。这样,美娟,我个人的建议是,制定这么一个标准:高层1000,中层500,中层副职400,普通员工200。成员企业的高层正副职参照集团中层正副职标准。钱不多,公司的财力还能支撑,就是公司的一点心意。”

骆志远作为总经理,当然对集团公司如今的财务状况了若指掌,询问林美娟不过是给她一个面子,他说了这么一个标准,那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发放奖金了。

钱的确不多。不过,在这个90年代初的背景下,安北市一个企业职工的月工资收入也不过是四五百块,这样比较起来,也不算少了。

在骆志远看来,这不仅是奖金的问题,选择在这个时候发一笔奖金,能起到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一个企业的号召力和向心力,其关键因素当然是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但具体而言,还是要看收入和福利待遇。空有文化感召,没有物质刺激,一切都是虚幻。

林美娟轻叹一声:“好吧,骆总,我马上安排财务部筹备资金,让人力资源做表吧。”

韩大军和夏侯明礼在一旁听着没有插言,这时暗暗交换了一个感慨的眼神。在他们眼里,骆志远实在是一个太过仁义的老板,不仅定的工资标准大幅超出本市平均水准线,还想着给职工发奖金,为此不惜降低企业的准备金额度在康桥集团上班的这些人,包括一毛、三毛和自行车厂转过来的这批老国企职工,也算是有福了。

虽然国企职工身份没了,但摊上这么一个仁义的老板,在康桥集团的收入待遇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呀。

林美娟去安排财务部的人筹备国庆节日奖金的资金,夏侯明礼按照骆志远的安排,代表集团公司与薛萍谈话。

接到夏侯书记要找她谈话的电话,薛萍面色惨淡黯然坐在那里沉默了很久,这才脚步沉重地去了夏侯明礼的办公室,准备接受命运的裁决。

在她看来,夏侯明礼找谈话肯定是骆志远将她从公司驱逐出去的前奏。要不然,好端端地,夏侯明礼找她谈个鸟毛啊。

薛萍垂头丧气地进了夏侯明礼的办公室,夏侯明礼抬头扫了她一眼,微笑着欠欠身,“薛经理,请坐。”

“夏侯书记,您找我?”薛萍勉强笑着,笑容里透露出的萧索和苦涩、绝望,让夏侯明礼看了一怔,心说这个女人犯什么邪气了,这马上就要提拔成一方诸侯了,竟然还摆出这么一幅怨妇的架势,真是……

“是啊,薛经理。”夏侯明礼按捺下内心的疑惑,朗声一笑,“根据骆总的安排,我代表集团公司行政和集团公司党委,跟你进行组织谈话。”

薛萍哦了一声,慢慢垂下头去。

“你也知道,随着集团公司业务的开展,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下属几个成员企业缺乏高层管理人员。当务之急的是康桥置业公司需要有人顶起来。骆总作为集团老总,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根据骆总的提名,经过集团公司董事会研究讨论,决定让你去置业公司去工作,骆总让我征求一下你个人的意见。”

夏侯明礼的话不疾不徐,但听进薛萍的耳朵里却如同九天狂澜,她嘴角骤然哆嗦了一下,猛然抬头来望着夏侯明礼,颤声道:“夏侯书记,您说的是……”

薛萍震惊的样子落入夏侯明礼的眼里,夏侯明礼心里讶然:原来骆总安排她下去,提前并没有给她透露风声,这娘们看样子很意外啊。

夏侯明礼不动声色地点头微笑:“集团公司董事会决定聘任你为康桥置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骆总要求你尽快转变角色,交接工作,争取一周内到位,你个人有什么意见?”

“如果你不同意,我可以向董事会和骆总提出来。”夏侯明礼又故意说了一句。

薛萍心下狂喜,红着脸连连点头道:“夏侯书记,我马上按照集团公司的安排,跟部里交接工作,然后尽快去置业公司工作,请夏侯书记转告骆总,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集团公司对我的期望!”

夏侯明礼哈哈一笑:“既然如此,那就这样,你去忙吧。”

“谢谢夏侯书记,谢谢!”薛萍满心欢喜地起身向夏侯明礼鞠了一躬,然后脚步轻快得走出了夏侯明礼的办公室。

沮丧绝望而来,却是兴奋轻盈而去,这骤然而生、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让薛萍心神震荡,今天的境遇让她如梦如幻,难以自持。

薛萍走向自己的办公室,却又犹豫着又转回去,走向骆志远的办公室。她万万没有想到,骆志远竟然“不计前嫌”,如此重用于她。要是早知道骆志远如此安排,她又何必厚着脸皮去玩什么美人计的无聊心机。

薛萍一念及此,又羞又愧且悔,无地自容。

薛萍有心想要去当面向骆志远道谢,但到了门口却又抹不开面皮进去。

她正在心理挣扎间,办公室的门突然开了,骆志远刚要走出,见到薛萍,不由轻轻一笑,“薛萍,找我?进来吧。”

骆志远扭头倒了回去,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薛萍红着脸低头走进去,捏着衣角嗫嚅道:“骆总,我……我……谢谢……”

骆志远嘴角浮起一丝玩味的笑容来:“薛萍,你什么都不要说,我们心照不宣吧。你首先要明白,你能有这个机会,完全是因为你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当然也有一点运气的成分。说句实在的话,如果不是我手头上可用的人不多,这个岗位大概也轮不到你。”

“虽然是常务副总,但这个公司基本上要靠你来撑起来。大的决策方针我来定,具体的细节你来操作,希望你能给我顶起这一摊子来,你虽然是女同志,但我对你寄予的希望很大,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谢谢骆总……谢谢!”薛萍妩媚的脸色越加涨红,红得能掐出水来。

“好了,放开心,调整好心态,努力干好本职工作,这是最重要的。你去吧。”骆志远挥了挥手,“我还有点事要出去办。”

第246章仁义的老板

其实骆志远的话里也不乏警告之词。

薛萍本就是七窍玲珑心的女人,稍加思量就明白过来,就知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自己要想真正独挡一面、成为一方诸侯,还需要得到骆志远完全的信任。同时,她的个人能力和经营业绩也需要得到集团上下的认可。

薛萍毕恭毕敬地离开了骆志远的办公室,满腹的羞忿不安绝望瞬间转化为踌躇满志。她终于明白,自己使用所谓美人计来魅惑骆志远的做法,是多么的愚蠢和幼稚!

她慢慢停下脚步,回头凝望着紧闭的骆志远的办公室房门,心头掠起一丝奇怪复杂的感觉,有一点点的欣喜,有一点点的振奋,还有一点点的感激和……心跳!

薛萍走后,骆志远坐在办公室里沉吟了片刻,起身去了林美娟的办公室,询问林美娟国庆节奖金的资金筹备情况。他准备这两天就离开公司去京城,想办法跟福瑞集团的老板董福瑞接上头,往深处谈一谈,在他走之前,想要把奖金的事情落实下来。

“骆总,资金量没有问题,您就放心吧。人力资源正在造表,财务这边随时都可以付款。”林美娟笑着回答。

林美娟站在那里,财务部的几个工作人员也都在她的办公室里,本来是坐着在开会,看到骆志远进门,就都恭谨地起身问候。

骆志远点点头:“好,抓紧时间,我刚才让办公室的人拟了一封致集团所有员工及家属的问候信,到时候跟奖金一起发下去。”

林美娟轻叹一声:“骆总,公司的人能摊上您这位老总,算是有福了。集团发展目前正需要资金,这个时候发奖金,不是一般的老板能做到的。”

骆志远轻轻一笑:“美娟,大家都靠工资吃饭,很不容易。我们不能光要求员工无私奉献、加班加点,还要给予相应的经济回报。现在公司的财力还不是很充裕,以后效益好了,每年都要拿出利润的一部分以奖金或者福利的形式返还给大家,让大家共享集团发展的成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凝聚起人心来。”

骆志远的话淡然而坦然,在林美娟面前,他没有必要说大道理、讲官话套话,而是心有感触,肺腑之言。

林美娟凝望着骆志远,见骆志远目光清澈神态从容,就知道他言出真诚,绝无作秀之意,心里不禁更加感慨。

仁义。这是集团员工对骆志远的最大评价。一提起这位年轻的老板,员工首先说起的就是“仁义”这两个字,其次才是骆志远的“本事”。客观地说,康桥集团之所以在一年的时间里取得几何倍数、井喷状态式的发展,与上下团结人心安定有着重要的关系。骆志远靠他的“仁义”,在最短的时间里安抚了人心,将来自不同层面、年龄文化层次构成复杂的员工群体聚拢成一个初步运转高效的团队。

其实说白了也很简单。就是让员工感觉在康桥集团工作有奔头收入高、老板仗义、一切讲规则和制度、决策正确等等,都昭示着集团公司将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前景。如此种种,员工岂能不死心塌地?

不管是两家国有毛纺厂的职工,原光明商贸公司的人,还是社会外聘人员,亦或者是自行车厂被并购过来的职工,现在统统都被“内化”为一个群体,对集团公司产生了基本的归属感。

集团公司要在国庆节前发一笔效益奖的消息不胫而走,得到消息的干部员工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其实钱不是很多,也不能改变大家的生活,所谓有它没它都能过节,但这能体现出公司对所有员工的尊重。

公司目前的状况,大多数员工都很清楚,初见效益、连上项目、资金的缺口较大,能在这种状况下发放奖金,再次证明了骆志远的“仁义”。尽管骆志远无意以此来收买人心,但再事实上却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一笔资金的支出,换取了集团上下所有员工精神面貌的提升,强化了责任心和归属感,骆志远觉得还是很值的。

9月21日上午,集团公司下发聘任文件。聘任集团总部原投资管理部经理薛萍为康桥置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聘任投资管理部副经理杨志君为投资管理部经理。

下午,骆志远带副总经理韩大军、康桥置业公司常务副总薛萍,集团总部投资管理部经理杨志君,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宋爱娟一行五人去城建开发公司,与马力恺谈国际商贸城合作的具体事宜。

骆志远本不想出面,让韩大军和薛萍去跟马力恺谈就是了,但后来考虑到这样对马力恺不太尊重,就临时改变了主意。

两辆车开进城建开发公司的院中,城建开发公司的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沈晓迎候在办公楼下。

骆志远与沈晓一番寒暄后就上了办公楼,直奔会议室。

会议室门口,马力恺已经迎接在此。见骆志远等人上来,马力恺哈哈一笑,象征性地上前走了两步,与骆志远热情地握手:“欢迎骆总,欢迎康桥集团的同志们,欢迎大家!”

“呵呵,马总真是太客气了马总,这位是我们集团的韩总。”骆志远笑着侧身过去,为马力恺介绍韩大军。

马力恺笑,跟韩大军握手:“我跟老韩是老朋友了。”

韩大军之前是三毛的厂长,也是市里国企的经营者,两人同为国企干部,熟悉也不奇怪。不过此一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