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场奇才 >

第223章

官场奇才-第223章

小说: 官场奇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是担心宋飞龙胆子太大,惹出大的乱子来,大型城建项目涉及面太广,几乎都是风险极大的决策,自己临到快退休了,再陪着承担担连带责任,那就太冤了,他实在不想把晚节毁在最后一班岗上。

而另一个念头则是,能跟在宋飞龙后面捞取点儿好处,尽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个人不爱钱呢?尤其是一位马上就要二线的干部,就更觉得手中权力的宝贵,再不用来创造点效益就真的作废了。

基于这么个矛盾心理,又看到宋飞龙不惜代价在极力拉拢温纯,马洪敏认为,市里把温纯调到城建局来,一方面是要制衡宋飞龙,不让他一个人一手遮天的胡来,另一方面,席菲菲放一个亲信在局里,或许也想分一杯羹。

所以,在没有摸清温纯“空降”过来的真是意图,马洪敏的策略是,坐山观虎斗,谁也不得罪。

从这件小事上,高琼就摸清了马洪敏的心态,他不在乎突然冒出来的温纯一下子在局里的待遇和地位窜到了他的前面。

而另一位副局长程祥斌则是老城建,是谭政荣担任副市长之后从望城县建委主任提拔到市城建局当的副局长,老谋深算,对宋飞龙自是言听计从。

只有范建伟对温纯的到来明显有抵触情绪。

高琼很快将局里机构设置、部门职责和领导分工的文件送到了温纯的办公桌上,并且毫不隐瞒地把刚才请示马洪敏的情况告诉了温纯。

温纯很客气地表示了感谢。

这个感谢,既可以理解为高琼帮他送来了整理的文件,也可以理解为她转告了马洪敏对自己的态度。

高琼走了之后,温纯翻阅起局里职责分工的文件。

临江市城建局全称应该是城市建设管理局,还负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职责,和市行政执法局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城建局下属的部门和机构还不少,设有办公室,计划财务处,工程技术处,城市建设处,建筑市场处(招标办),征收拆迁管理处(机动执法支队),房地产开发管理处,发展规划处,政策法规处,行政审批办公室,质量安全管理处,纪委(监察室),组织人事处,离退休干处,党群工作部(工会,团委)。

宁可上错床,不可站错队(29)

局里现有四位局领导,局长兼党组书记宋飞龙,负责全局党政工作。分管局办公室、计划财务处、组织人事处。

党组副书记、纪委书记马洪敏,协助党组书记主抓全局党务工作,分管纪委(监察室)、离退休干部处、党群工作部。

党组成员,副局长范建伟,分管工程技术处,城市建设处,建筑市场处(招标办),房地产开发管理处,征收拆迁管理处(机动执法支队)。

副局长程祥斌,分管发展规划处,政策法规处,行政审批办公室,质量安全管理处,还兼了个城市防汛办公室的副主任。

第538章这是个好机会啊

从目前的分工来看,宋飞龙管住了局里的人事和财务,也就把控住了大局,城建局大多数的实权部门,都控制在范建伟的手上。

不过,由于温纯的到来,城建局又要进行一次权力的再分配了。

高琼还是留了一小手,温纯没具体说,她就没有给他提供下属各部门负责人的名单。

从机构、职能和分工中,温纯大致看出了城建局的格局,靠在办公椅上想了很多。

自从市里领导找谈话之后,温纯知道自己来市城建局担任副局长,还兼了重点办的常务副主任,近期的工作重心应该是九里湖大桥拆除重建工作。

温纯对九里湖大桥的状况进行了初步了解,知道专家评审的意见基本集中在整体拆除重建上,只是少数的专家对于财政方面的投入有一些担忧。

至于开工之后的项目管理,温纯认为相对来说简单了许多,毕竟在望城县已经有过相关的经验,再说城建局内还有不少的技术管理人员,他们也有着丰富的项目管理经历,知道该怎么做。

专业方面的人员,大多集中在工程技术处和城市建设处。

温纯的第一个想法是,重点办不能是一个空架子,必须是一个精干的办事机构,绝对不能像城市防汛办公室那样挂靠在某个处室。

当前,最重要的是不动声色地摸底,看看城建局里各个部门的人员,到底谁能够胜任重点办的工作。

这要有的放矢,不能打无把握之仗。

正在沉思中,高琼又跑来了,说宋局长到了,请你过去。

宋飞龙的办公室整体格局也是大同小异,只是更宽敞,装饰也更豪华一些,背后是一排摆满了书籍的书柜,墙上挂着附庸风雅的几幅字,至于上面到底写的是什么,宋飞龙并不感兴趣。

宋飞龙今年四十岁,个子中等偏上,五官俊朗,有着成熟男人和成功男人特有的气质。

一般来说,给领导当秘书的材料,外表一定是能上得了台面的。

宋飞龙很亲热地和温纯并排坐在了房间的沙发上,这也是不多见的场面。

按照不成文的规矩,新上任的副职在正式开始工作之前,都要和正职汇报一下设想和打算,听一听领导对工作的指示和要求,这是必须也是很有必要的程序。

宁可上错床,不可站错队(30)

宋飞龙拍着温纯的手说:“小温,城建局的工作千头万绪,全市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都由我们负责管理,如三环线建设、地铁施工等等,任务非常繁重。市里把你调过来,我非常高兴,干事业还得靠年轻人,以后你可要帮我多挑点担子啊。”

温纯连忙表态:“局长,有事你尽管吩咐。我这个人基层来的,政治素质和能力水平还有差距,希望你多多指点。”

宋飞龙笑道:“小温,你的能力市里是充分肯定了的,只管放开手脚去干,干好了,我们大家脸上都有光,遇到问题和困难,我们一起商量解决,需要我去协调的就跟我说,我肯定会支持你的。”

宋飞龙知道,温纯在望城县是以干事出名的,调你到城建局来,就是要让你做事的,只要按照我们意图去办,我可以给你创造条件,取得了成绩,局里说是你做的,到了上面,还不都是我宋飞龙领导有方。

“工作中,如果有困难,有阻力,肯定要麻烦局长的,你是一把手,也是重点办的主任,我一定在你的领导下把工作做好。”

宋飞龙继续说:“呵呵,小温,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你都不要客气。我虽然是重点办的主任,具体的工作还需要你去安排落实。我呢,主要是把握大局和方向,全力做好组织协调,保障你的工作顺利推进。”

温纯当然知道,任何单位和部门,做任何事有了一把手的支持,就顺利多了,否则,阻碍重重,甚至寸步难行。

“局长,你对我的信任和重视我是心中有数的,很多人都说,能在你的领导下工作,是我的运气呢。”该拍马屁的时候,温纯也知道拍。

“哈哈,”宋飞龙大笑:“小温,我还是那句话,你做事,我服务!”

温纯激动地站了起来,大声说:“局长,下一步的工作,请你指示。”

宋飞龙示意温纯坐下,蓦然间严肃起来,说:“小温,实不相瞒,把你调过来,既是市里领导的意思,也是我个人的请求,近期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你帮我把九里湖大桥的事处理好。”

温纯很认真的点点头,说:“局长,我明白。”

“这件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领导,群众的反应也比较强烈,必须有一个踏踏实实干事的人来替我操心,否则,城建局对上对下都不好交代啊。市县区城建系统的人,我基本上都了解,目前还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

“局长,你过奖了。”

“不,不,不。”宋飞龙说完,从办公桌上的一摞文件夹里抽出一个文件夹,递给了温纯。

温纯打开文件夹,见里面是两份文件,一份是《临江市荷花区关于拆除九里湖大桥的请示报告》,文件上有常务副市长骆建川签署的意见:“荷花区的请示很重要,工作很急迫,请城建局抓紧组织专家进行方案评审和论证,提出具体实施意见。”

宁可上错床,不可站错队(31)

另一份是城建局草拟的《九里湖大桥拆除重建方案及专家评审意见》,只等着签发上报。

温纯草草看了下内容,合上文件夹说:“局长,九里湖大桥拥堵现象严重,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市发展的瓶颈,拆除重建势在必行。不过,具体情况我还不是太清楚,能不能让我先看看,然后再谈我的意见,可以吗?”

宋飞龙说:“没问题,不过,要抓紧啊,骆副市长和谭市长已经催问过几次了。”

温纯拿着文件夹正要走,宋飞龙又把他喊住了。

“小温,你也不是外人,有个信息我也给你透露一下,市里这次专门设立重点办,是着眼于下一步实施重点工程项目的管理与经营分离,准备在完成九里湖大桥拆除工作之后,以重点办为班底组建临江市城投公司。好好干,这是个好机会啊。”

第539章头冒青烟的班子分工

这个消息,温纯倒是头一回听说。但可以相信,宋飞龙的消息不会太离谱。

果真如此的话,将来城投公司总经理的位置就很有诱惑力了。

随着城市建设投资规模的日益扩大,上海等发达城市率先成立了城投公司,负责市政建设的融资和经营管理,行政级别与城建局相当,又是全市基础设施的投资经营主体,这可是一个名利双收的好位置。

宋飞龙把这个消息告诉温纯,一方面可以体现出对温纯的无比关心,另一方面,也是催促温纯抓紧推进九里湖大桥的拆除,以便更快地促成城投公司的组建。

温纯终于明白,范建伟为什么会如此看重重点办常务副主任的名头了。

以目前的态势,无论谁当上了重点办的常务副主任,或者接替宋飞龙当城建局的局长,或者担任城投公司的总经理,两者必居其一。

官场中人,谁不希望自己的官位能够更快地高升呢?

这会儿,姗姗来迟的范建伟也在办公室里生着闷气。

他一直自视很高,纵观整个城建局,他既年轻,又专业对口,还是担当重任的副局长,仕途一片光明,他当然迫切的渴望能够得到一个展示能力舞台,抓住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

机会终于有了。

九里湖大桥拆除重建,这是市里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也是为组建城投公司作的准备,如果自己能把这件工作处理好,平步青云就指日可待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却偏偏给城建局空降来了一个温纯。

这真是让范建伟恨得心都疼了。

范建伟和温纯是师兄弟关系,作为同龄干部中升迁较快的两个佼佼者,起初的范建伟并没有把在望城县工作的温纯作为升官路上的对手,可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真有冤家路窄的这一天。

人们常说,一起同过窗的校友们关系是最铁的,因为大家太了解了,但是,一旦成为了对手,这种了解就成了一种障碍。

宁可上错床,不可站错队(32)

范建伟就认为,自己非常了解温纯。他坚信,自己想从九里湖大桥拆除重建中得到的东西,例如钱、例如更大的官职,这些温纯一样不差的也全都想得到。

所以,现在的局势就是,两只饿极了的老虎被圈到一个笼子里,面对着同一头牛,两只老虎的心思是一样的——想法把对方咬死,我来独享这头牛!

范建伟越想越气,一拳砸在了桌子上:温纯,既然来了,我就不客气了!

可是,让范建伟更加郁闷的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城建局领导分工,又让他增添了对温纯的无限仇恨。

下午,阳光很明媚。

小会议室内,城建局7个党组成员在长圆会议桌前围桌而坐。

城建局的党组成员由五位局领导和组织人事处处长周玉静和党群工作部部长杨涛组成。

在中国,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都成立党组,党组的任务主要是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做好干部管理工作;团结非党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

党组成员相当于地方党委的常委,党组会议就相当于常委会,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大事项,是理论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不过,党组成员如果不是班子成员,却没有地方党委常委相当于班子副职的权威和待遇。

高琼指挥着局办公室负责服务的工作人员,把每个参会领导的水杯里添满水后,连她本人一起,都很识趣的关上门出去了。

党组会,研究的都是重大问题,普通人员是不能参加的,有些单位处级领导多,例如调研员之类的,不是党组成员,能否列席会议还得由党组书记决定。

党组书记宋飞龙坐在中央的主要位置,没有表情的抬头看了看会场,不紧不慢的说,党组成员都到齐了,那就开会吧。

宋飞龙咳了一声,介绍说,这次党组会开得比较急,来不及和每个党组成员通报情况,但是,今天的党组会就一个议题,研究党组成员的分工调整。

范建伟听了,背上就开始冒虚汗,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没有没有人告诉他,这说明是要搞自己的突然袭击,想到这,他抬眼盯着组织人事处处长周玉静。

周玉静的目光与范建伟碰了一下,马上就游弋到了正在说话是宋飞龙身上。

宋飞龙说:“最近市委把温纯同志调到城建局,担任副局长兼重点办常务副主任,昨天大家都见面了,这里就不多介绍了。班子成员变化了,分工就要作相应的调整,这是非常正常的,在此,我希望党组成员像支持我一样支持温局长的工作。”说到这,宋飞龙看着周玉静说:“周处长,你把方案宣读一下,请各位领导讨论。”

宁可上错床,不可站错队(33)

班子成员的分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成员在班子中的地位和在单位或部门的重要性。

周玉静面无表情打开了面前的公文夹,以一副公文的腔调开始念草拟的方案。

范建伟盯着周玉静的小嘴巴,很仔细地听着。

局长宋飞龙还是分管办公室、计财处和人事处,一把手管钱管人,这是天经地义的。

接下来念到的名字不是范建伟,而是温纯,这等于以文件的形式正式确立了温纯在城建局仅次于宋飞龙的地位。

温纯,副局长兼重点办常务副主任,分管工程技术处、城市建设处、建筑市场处(招标办),负责重点办的筹建和日常工作。

然后才是副局长范建伟,分管行政审批办公室,房地产开发管理处,征收拆迁管理处(机动执法支队)。

副局长程祥斌,分管发展规划处,政策法规处,质量安全管理处,兼城市防汛办公室的副主任。

党组副书记、纪委书记马洪敏,协助党组书记主抓全局党务工作,分管纪委(监察室)、离退休干部处、党群工作部。

范建伟听了,头上有点冒青烟的感觉。

第540章当官的政治手腕

这实际上是,把城建局三个最重要的部门从范建伟的手上夺了出来交给了温纯,只把程祥斌分管的行政审批办公室划给了范建伟,这样分工的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有利于重点办的工作顺利推进。

对于这个分工,是宋飞龙和温纯上午商量过的,温纯自然没有意见。

马洪敏的分工没变,也没有意见。

范建伟看着程祥斌,想从这位老资格的副局长脸上看出点异样的东西来。

但是,程祥斌面无表情,好像这件事与他无关一般,听宋飞龙点到他的名字,马上就表态说,分工很合理,没有意见。

党组成员中的组织人事处处长周玉静和党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