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场奇才 >

第196章

官场奇才-第196章

小说: 官场奇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唯一和季萍媛脸上不太自在,但内心里对于冯天佑一一的剖析也不得不服。

“精华教授”,果然名不虚传。

剖析完了之后,冯天佑又说:“同志们,九里湖大桥已经成了既成事实,再怎么去议论也改变不了,如果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应该如何解决当前的困境呢?”

自然,大家都在心里默默地思考,仍然没有人来回答他的提问。

冯天佑手一挥,大声地说:“拆了重建!”

温纯精神一振,“精华教授”矮小瘦弱的身躯在心里猛然高大了起来。

课堂上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在党校的课堂上并不多见。

县处级干部们天天看领导的脸色行事,对于上级政府和领导的一些做法,习惯了唯上是从的叫好,即使有自己的一些不同看法,往往因为其中可能牵涉到某个领导的缘故,一般很难表达得出来。而冯天佑教授震耳发聩的一针见血,实在是痛快淋漓,学员们才情不自禁地为此鼓掌喝彩。

冯天佑表情严肃示意大家肃静,缓缓地说:“各位,你们都是在一定领域内拥有决策权的领导干部,必须学会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今后的工作,千万不能做出类似的需要拆了重建的政绩工程。好,下课!”

说完,冯天佑收起讲义夹,头也不回地走了。

既然已经说到了九里湖大桥的事,意犹未尽的学员们便忍不住要问一问胡唯一和季萍媛两位知情者。

胡唯一介绍说,当时市政设计院拿出了两个设计方案,其中有一个是开放式的多层立交方案,考虑了与规划中的绕城公路、高速公路的相互衔接,但最后因为涉及到征地拆迁的范围太大,财政投入不足,才最后选用了现在的这个方案。

“不过,”胡唯一补充说:“当时预料到可能会出现拥堵现象,在大桥引桥两边留有好几个出口匝道,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直接拉通?”

第469章又闹上门来了

季萍媛也说,修建九里湖大桥,财政投入了接近一个亿,工程概算专业方面的东西不是太懂,但从类似的工程比较来看,这个投入应该是足够的。匝道的事也拿出来议论过,好像是路桥公司提出,拉通匝道征地拆迁工程量增大,市里一时还拿不出这么多的钱来安置拆迁户,又急于要开通,后来就搁置了。

又骂我重色轻友(16)

说到路桥公司,所有人这才注意到,黄平又缺课了。

汤如国突然问了一句,不是名城置业参与了投资吗,让他们把空着的房子用来安置拆迁户,还有困难吗?

季萍媛笑了,说,老汤,据我所知,当时名城置业的老板钱霖达是提出过这么一个方案,那时候我还只是预算处的副处长,没资格参与讨论,不知道最后因为什么原因没有通过。

扯了几句,眼见着吃饭的时间要到了,大家收拾了教材和资料,纷纷起身向食堂而去。

下午是专题讨论,议题是冯天佑上午讲的科学发展观。

两点半,黄平回来了,他脸色微红,眼色迷离,秃脑袋瓜子闪闪发亮,一看就知道中午又喝酒了。

不过,肯定没喝多,因为他还知道准时来上课。

汤如国让温纯去问问,为什么不请假,又缺课了?

黄平很兴奋,根本不等问,就大声说:“真是没办法,我是没打算缺课的,过桥的时候又堵得一塌糊涂,我站在桥上指挥了一会儿交通,嗨,就被路过的九里湖乡的王乡长看见了,非拉着我去他们乡里喝酒,嘿嘿,要不是我说下午有课,还不肯放我走呢。”

李喜良问:“他为什么要拉你喝酒呢?”

“唉,你不知道么,修九里湖大桥的时候,我是项目经理,为了征地拆迁、砂石料供应和劳动力的事,成天就和乡里的头头们打交道,我们办公室主任高阳说了句不太夸张的话,说我和乡领导喝过的酒,加起来差不多都有小半个湖了。”

胡唯一说:“这还不夸张啊,你知道九里湖有多少水吗?几十万立方啊。老黄,怪不得修桥的钱不够用的,都让你拿取换酒喝了。”

黄平摸了摸秃脑瓜,嘿嘿地笑。

蔡文志笑道:“老黄,人家请你喝酒,不会是白喝的吧?”

“老蔡,你说的太对了。”黄平说:“修九里湖大桥的时候,乡里组织了一帮人承包了一些工程,还欠着他们几十万的工程款呢,他们去公司找我,我都躲着不敢见,这次被他们抓住了,想跑也跑不掉啊,哈哈。”

季萍媛说:“老黄,你们路桥公司这些年干了市里不少的大工程,还缺这么几个钱吗?”

黄平急了,说:“公司有规定,各个项目上的钱不能相互挪用的。我说财神奶奶啊,你赶紧的把九里湖大桥的余款拨给我们,我就可以马上把欠人家的钱付清了,免得被材料供应商和工程分包商追得东躲西藏的,过不了安生日子啊。”

他这么一说,季萍媛不高兴了,拉下了脸。

季萍媛冷着脸说:“老黄,我还是那句话,你请城建局把竣工结算办完,请款手续办妥,到了财政局,我负责帮你办到位。”

季萍媛这么一说,黄平又哑口无言了。

又骂我重色轻友(17)

胡唯一还在开玩笑:“老黄,你们这招够绝的,市里拖着公司的,你们就拖着下面的。不过,这样你也挺开心的嘛,人家天天追着你,还不是请你喝酒唱歌打牌休闲消遣吗?”

黄平不满地说:“拉倒吧,老胡,你是不生孩子不知道肚子疼,站着说话不腰疼,又不是什么大美女天天追,有什么好开心的。”

涂明强说:“老黄,别看你那个分泌很旺盛,天天大美女追着,你也未必消受得起啊。”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

温纯在一旁听着,一直没说话,但总感觉有点莫名其妙,大桥交付使用都有几年了,怎么到现在还办不下来竣工结算呢?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

不过,路桥公司的做法也很强硬,九里湖大桥的工程结算不办完,没从市财政拿到钱,就拖欠着材料供应商和工程分包商的钱。

汤如国凑过来跟温纯说,小温,别总让他们东扯西拉的了,该上讨论课了。

由于受到冯天佑教授的影响,讨论的时候,大家都能畅所欲言,联系实际,对身边的一些现象进行剖析研判,虽然没有“精华教授”那么一针见血,但实实在在地引发了众人对于科学发展观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识。

讨论得正热烈的时候,丁浩悄悄地进来了,身后跟着的保安队长被他留在了教室外面。

路过郭长生身边的时候,丁浩有意无意地瞟了他一眼。

一直不太踏实的郭长生看见了,心里咯噔了一下:坏了,是不是“老鹰手”那帮人又来闹事了?

丁浩径直向向前排走去。

郭长生周日晚上才返回党校,并不知晓他以为“老鹰手”周五晚上吃了亏,应该不会善罢甘休。

“二麻”带着青皮头来党校给温纯赔礼道歉的事,温纯没有和任何人讲过,只有保安队长看见了,其他人并不知晓。

丁浩走到前排,先是和汤如国打了个招呼,请他继续主持讨论,然后俯身低声地说:“小温,又来了一帮讨债的,你跟我到校门口去看看。”

温纯跟着丁浩出了教室。

“你搞清楚了吗,还是先前那帮人吗,他们要找谁?”温纯虽然不太相信还会是“老鹰手”那帮人,但是,“老鹰手”仗着他老爹的势力,再找一帮人来闹事也是有可能的。

“这次我没有让他们进来。”保安队长比比划划地先表功,然后才说:“他们吵吵嚷嚷说是来要债的,我们问他们要找谁,他们也说不出具体名字来,反正是来党校学习的干部。”

丁浩说:“别问了,出去看看就知道了。”

刚走到操场边,就能看见校门口挤着一帮人,几名保安拦在他们面前,正手舞足蹈地解释、争吵。

丁浩、温纯和保安队长快步走过去,仔细一看,都松了一口气。

第470章你威胁我吗

又骂我重色轻友(18)

领头的不是“老鹰手”,而是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汉子,围拢在他身后的也不是清一色的小伙子,而是十几个看上去老实巴交的村民。他们中的好几个人手里挥舞着几张纸,吵吵嚷嚷的要进去找人,保安不让进,僵持在门口吵闹。

保安人数少,拦住了这个,拦不住那个,眼看着就要把自动门拉开了。

丁浩走到自动门前,隔着门问道:“怎么回事?你们是哪里的,想要干什么?”

络腮胡子走过来,口气蛮横地说:“我们是九里湖乡的,找路桥公司的老总要钱。”

丁浩板着脸说:“这里是市委党校,不是路桥公司,知道吗?”

络腮胡子并不惧怕,他说话的样子也有点凶悍:“我们当然知道,但是,我们有人看见那个光头经理从乡里出来,直接到党校来了。听人说,他是来党校进修班学习的,所以我们就找来了。”

十几个村民见来了领导,也不和保安纠缠了,纷纷跑过来,七嘴八舌地给络腮胡子帮腔。

丁浩与温纯对视一眼,心里都明白了,是来找黄平的。

温纯也走过去,口气温和地说:“这位大哥,你们要找人家要钱,总要有个什么证据吧。”

络腮胡子态度也稍稍和缓了些,从旁边一个矮小憨厚的老汉手里拿过几张纸来,递到温纯面前,说:“你看看,这是他们打的欠条,三年积攒下来,加起来好几千呢。”

温纯想把他手上的纸接过来仔细看看,可络腮胡子一下就把手缩回去了。

温纯笑笑,把手背到背后,说:“大哥,你让我看看清楚好不好?”

络腮胡子也尴尬地笑笑,说:“不是我小气,怕搞丢了,连个证据都没有。”说完,又把几张纸条递到了温纯眼前,一张张地展开给温纯过目。

温纯仔细看了看,是几张收条,上面写着从某某副食店拿了烟酒等生活日用品,共计多少多少钱,下面还有详细的清单,林林总总的跨度又三年,加一起大概有三千多块。最后,还盖了路桥公司九里湖大桥项目部一工区的公章。

很显然,这是路桥公司在修九里湖大桥的时候,赊欠某某副食店的账单和欠条。

其他的人以为有了指望,也从口袋里掏出来一些纸条。

温纯也一并看了看,都是路桥公司九里湖大桥各个工区开具的欠条,有的盖了公章,也有的只有经办人签字,欠钱的名目除了有拿了副食店的生活用品,还有就是请了谁在混凝土工厂扫地的工钱、用了谁家的拖拉机的租赁费、拖欠了挖沟填土的工程款,名目繁多,十几个人杂七杂八地加起来,拢共有好几万块。

最大的一笔是络腮胡子拿出来的,路桥公司租用了他家的农用车,为工地拖运沙子片石等等,根据协议条款办理了结算手续,中间支付了一部分,还欠着三万多块。

又骂我重色轻友(19)

从协议上的签名看,络腮胡子的名字叫袁大超。

听了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诉说,温纯心头也有些火往上窜。

“太不地道了!”这是温纯的第一反应。

温纯是在温家岭乡长大的,自然知道乡里的一个小副食店,做的是薄利多销的小本生意,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路桥公司赊欠了人家几千块钱,一拖还好几年,人家的副食店还开得下去吗?

村民们还说,他们去路桥公司讨要过了,路桥公司的人要么避而不见,要么用当事人不在来搪塞,络腮胡子袁大超说了几句狠话,竟然有几个大汉围过来,凶神恶煞般地威胁,让他当心哪天农用车出门会被大渣土车撞了。

他们在路桥公司的院子里吵吵闹闹,砸破了几个花盆。路桥公司的人打了110,把民警喊来了,说他们破坏公共秩序,差点把袁大超弄进了拘留室。

他们经人指点,也去找过劳动监察部门,可劳动监察部门的干部打了几个电话之后,非常遗憾地说,这不是拖欠的农民工工资,不在我们的管辖范围,你们可以去法院打官司。

后来一打听,打官司还得先交什么诉讼费。

村民们一听就泄了气,只得回头再去找路桥公司。

路桥公司接待他们的人反倒过来跟他们哭穷,说,市里欠了公司几百万,我们好几个月没开工资了,家里也快揭不开锅了。并一再承诺,只要工程尾款一到位,我们会通知你们来清算的。

说着,还一指边上几个衣冠楚楚可怜巴巴的人说,你们看,这是材料供应商,欠他们的都是上百万,你们这几个小钱算什么呢?

在这期间,原先某个工区的副经理找到了袁大超,答应先支付他一部分拖欠的款项,让他不要再带人去公司闹腾。

袁大超算条汉子,拒绝了。

最近一次去讨要,是在过年前,路桥公司的人说,欠你们的钱,我们不赖账,可是,市里欠我们的钱,我们才会欠你们的钱,有本事你们去市里闹去。

村民们一气之下就闹到了市政府,听说是来讨要拖欠款的,市政府的工作人员开始劲儿挺足,等问清了是路桥公司欠的钱,马上就没脾气了,只得逐级汇报。

汇报到常务副市长林亦雄那儿,林亦雄一个电话打给城建局的局长宋飞龙,宋飞龙又一个电话路桥公司,让路桥公司的领导来解决问题。

路桥公司来了位工会主席,带着几十个人把村民们弄上了一辆大客车,拖到公司附近的一家小餐馆,工会主席很客气地答复说,你们吃完饭先回去,再等些日子,我们还要来九里湖修桥的,到时候新帐旧账我们一起算。

袁大超他们当然不肯,可饭还没开始吃,来了一帮子黑衣黑裤的小青年,手里清一色的都攥着一根小木棍,把他们围在餐馆里,虎视眈眈地盯着。

又骂我重色轻友(20)

就这样连哄带骗外加威胁,一顿饭就把村民们打发回家了。

反正要钱没有,闹事不敢,这一拖就是三年。

村民们欲哭无泪,欲罢不能。

弄清了原委,丁浩和温纯脸上虽然还保持着平静,但心里都有些替村民们抱不平,就连一旁听着的保安们也有些愤愤然。

第471章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奶奶个熊的,”温纯在心里暗暗骂道:“黄平啊黄平,你们也真是昧着良心干得出来啊,路桥公司根本不缺钱,你们花天酒地一顿饭就是好几千,怎么就非要死皮赖脸地欠着老百姓几个养家糊口的钱呢?”

温纯把丁浩拉到一边,说:“丁校长,看来他们是来找黄平的,路桥公司修九里湖大桥时候欠了他们的钱,一直拖着不给,人家知道黄平在党校学习,就追到党校来了。这个事情,只能让黄平来处理了。”

丁浩点头,也说:“他们这种做法有点过分了。但是,我们是党校,也只能管管学员们的学习,管不了其他的事,只是在党校里闹起来,影响很不好。”

丁浩打发保安队长去进修班找黄平。

等着的时候,丁浩又悄悄地说:“小温,上周五的事,有人捅到李校长那里了,李校长非常生气,我解释了好半天,才压了下来。我还听说,你晚上酒驾,差点被交警大队抓了现行,有这回事吗?”

“有是有的,可丁校长,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温纯疑惑不解地问。

丁浩笑笑,说:“党校也是一个小社会,或者说,也是个小官场吧。”

温纯明白了,有人向上打了小报告。

黄平很快就出来了,袁大超他们远远见了他的大光头,情绪又有些激愤,指指戳戳地,有人还在骂骂咧咧。

黄平走近了,看清楚了来人,就知道了他们的来意,阴沉着脸。

他走到丁浩面前,问:“丁校长,找我有事?”

这个家伙,狡猾狡猾的,他明知道村民们是来找他的,可他摆明的态度是,我听丁校长的,有故意转移矛头的意味在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