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潇湘月 >

第15章

潇湘月-第15章

小说: 潇湘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意哥笑道:“我知道人处在那一个环境里,总是免不了有烦恼的,穷人想发财,富人盼多财,低位者想升官,宫大了又怕垮下来,就是万民之上的皇帝,同样地也有烦恼,怕老、怕病、怕死,因此,苦与乐只有一个比较,她们虽然有烦恼,然而她们的欲望小,容易满足,快乐就多了,而且她们的欲望低而踏实,只要自己努力一点,就可以达到的,所以她们才比较快乐。”
  及老博士诧然道:“丫头,你在说些什么?”
  谭意哥笑道:“我是在作比较,那些女孩子跟我的比较,她们此刻羡慕我的只是衣服穿得好,日子过得悠闲,等到收割已毕,完了田租,卖了新谷,家人买一块新布回来,制作过年的新衣,她们所羡慕的都达到了,就会很快乐,很快乐了……。”
  及老博士道:“到时侯,她们又有新的烦恼了。”
  谭意哥道:“是的,不过那些都很简单,也都很容易满足,最多是羡慕东家大姐有了付耳环,西家二妞打了根银钗一类的小事,她们容易满足是因为同一个圈子里来往看得见的人,都是差不多环境的,比较起来,出入高低,相差极微,更因为她们思想单纯,所望不奢,我还记得一个笑话……。”
  她才喘口气,清清喉咙,及老博士已催着道:“丫头,你别吊人胃口好不好,快说呀,你知道我性子急。”
  丁婉卿笑道:“老爷子,您整天在外应酬,什么笑话没听过?那丫头有什么好笑话,叫您急成这个样子。”
  及老博士道:“这你就错了,英丫头的笑话在长沙是有名的,她只要说有个笑话,立刻就四座无声,听她说下去……。”
  丁婉卿道:“哦!我倒不晓得英丫头还有这么大的本事。”
  及老博士道:“因为她的笑话绝对新鲜,有意思,笑谑中含有大道理,更妙的是不见于书载,全是她自己编的。”
  丁婉卿道:“这么说来我也要听听了,丫头,快说吧。”
  谭意哥笑道:“我这个笑话可并不好笑,一个乡下老儿担了一担柴,到城里来贾,卖得了四百个大钱,忽然遇见了一个熟人告诉他说,他的儿子参加学试,中了举人,向他讨赏钱,他一高兴,就把四百钱掏出来全给了人,然后自己越想越高兴,想到儿子终于中了举,实在要好好地庆祝一下,于是跑到城里最大的一家酒楼,拍着桌子大叫道--我儿子中了举人,我要好好地祝贺一下,快,快把最好菜给我端两碗来。”
  及老博士笑道:“那有这种叫菜的。”
  谭意哥道:“可不是,但这个乡老从没进过馆子,那懂得许多,不过是听说儿子中了举,瞻气一壮,居然敢硬充起来了。堂倌一听倒是不敢怠慢,赶忙过来问他究竟要点那两样菜,小店好吃拿手的菜太多了,于是报了一大堆的菜名,报一样,那乡老就摇头说不好,这一来震惊四座,大家都看不出这个乡老儿竟是个大吃家,居然说那些山珍海味都不够好,堂倌报完了菜单,那乡老还一直摇头,还埋怨他们这么大的馆子,居然连一样像样的菜都拿不来,那个堂倌直向他抱歉,然后请他吩咐下来,好叫厨下照着做,那乡老儿才神气活现地道--萝卜烧肉--可怜你们城里人,连这么好的菜都没吃过。”
  丁碗卿笑弯了腰道:“丫头,你可真会损人。”
  及老博士笑道:“这倒不算损人,在那个乡老儿的一生中,他只吃过萝葡烧肉,而且还很难得吃上一次,所以把它认为是无上的美味,倒也是人情之常。”
  丁婉卿笑道:“话虽这么说,可难为了那家酒楼了,厨下总不会准备下那道菜吧!”
  谭意哥道:“自然没有,他这么一报菜名,瞧热闹的都哄然而散,那伙计也只得吩咐厨下去做,等端上来,他一边吃一边挑剔,说馆子虽大,却太小家子气,舍不得放肥肉,尽是些吃了渗牙缝的肉丝……”
  丁婉卿道:“他难道连瘦肉比肥肉贵上一倍都不知道?”
  及老博士道:“说来你可不相信,他们是真的不知道,乡里人吃肉是取其油水,自是越肥越好,真正的瘦肉,就是卖得比肥肉贱,也还没人光顾呢。”
  谭意哥笑道:“那乡老儿闹了一大阵,好容易吃完了,掏钱会帐时,才发现已经把钱赏了那个报喜的熟人,自己身上分文皆无,不过因为他儿子中了举人,店家也没十分难为他,叫他有空再拿来,可是他却不干,他说儿子中了举人,眼看着就快做官了,他这做老子的不能丢人,吃了东西欠帐,叫人怀疑是蒙吃蒙喝的,岂不是去了儿子的脸,于是他坚持要把扁担跟绳子留下为质,言明次日清晨一早就来赎取。”
  丁婉卿道:“这倒是个实心人!”
  谭意哥道:“的确实心,他回去还不敢说,向人借了四百钱,瞒住了老伴儿……”
  丁婉卿遣:“那又为什么呢?”
  谭意哥道:“因为他怕老伴骂他没出息,儿子中了举人,老子向人借钱,那不是太丢人了吗?”
  及老博士道:“这倒也说的是,越是庄稼人,越懂得自尊、自贵,这个人倒还真不错。”
  谭意哥笑道:“这老儿拿了四百钱,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就赶进了城,去到那条街上,却因为到的太早,大部份的店家都还没开门呢,他只好在附近来回地磨蹭着,好容易听见门板声响,赶紧就冲了进去,一看怎么酒楼里改了样儿了,跑堂的伙计也换成个斯文先生。”
  及老博士笑道:“那一定是跑到账房先生的屋里去了,赎抵押当然是要到帐房去。”
  谭意哥笑着往下接道:“那个乡佬儿也是这么想,于是就开口道--我是来赎……那账房先生忙道--别急,别急,坐下来说,把他请在对面坐下,然后拿了本簿子,翻了一阵,才慢条斯理的开口问他--尊驾是属--我来赎扁担绳子--这下子可把那先生弄糊涂了,又在书上翻了半天才说--尊驾这命格很奇怪,兄弟这本书系得自四世祖传,上面从子鼠到亥猪,十二生肖,兄弟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可实在记不起有人属扁担跟绳子的。--敢情是这乡佬儿早上太急,也没看了就直往里闯,摸到隔壁的算命先生的相馆里去了。”
  丁婉卿跟及老博士两个人都笑了大半天,才止住笑声,丁婉卿道:“丫头,真没想到你这张嘴如此尖刁,编排起人来,简直是雨天里摔跤跌破头,又阴又伤人,要是真有个乡下人在这儿,不捶你才怪呢!”
  及老博士道:“我倒不以为然,照意哥这个笑话看,这个乡巴佬儿虽是知识简陋一点,举止鲁莽一点,但是性情坦率天真,实无伪,可爱而又可敬,比起城里面那些老奸巨滑,不知可爱多少倍了。”
  谭意哥笑道:“老爷子感触这么深,莫非是吃过别人什么亏不成?”
  及老博士道:“我?倒是没人敢惹我,而且我处世淡泊,跟谁都没有利害关系,所以不会跟人去勾心斗角,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可以冷眼旁观,看清楚那一付付嘴脸,如果我也参在里头,反倒没有知觉了。”
  谭意哥笑道:“是那些人?又是那些嘴脸?”
  丁婉卿庄容道:“丫头,不关自己的事,最好不要问。”
  及老博士笑道:“私下闲谈罢了,我相信意哥也是个很有分寸的,绝不会传来传去。”
  丁婉卿道:“闲谈莫论是非,我以为孩子不该问,老爷子你更不该说,虽说现在是私下闲谈,可是万一不小心,日后在人前漏了出来,岂非成了是非?”
  及老博士肃然道:“说得是,说得是,婉卿,老头子敬佩你的就是这个做人的规矩上,一步都不会错,意哥能有这么一个娘照顾着你,不知你是那世修来的福气,我那个儿媳妇,有她一半好也就好了。”
  说着他又感叹起来了,意哥母女俩也不敢再撩拨他,连忙把话错开了。
  及老博士的庄宅在城里虽然不算是出色,但是在乡下,却是相当够气派的。一堵土墙堆起有五尺多高,围成了一个小型的寨子,十几间平房都是砖墙瓦顶,比起左右那些竹舍茅屋自是宽敞得多,何况还更气派的是院子里绿荫深深,有着几十株大槐树,使得屋子里沉浸看一片绿色的凉意,那是长沙市上所找不到的。
  谭意哥一进了院门就乐开了,东看看,西望望,一会儿跳去摸摸贴在脚前摇尾欢迎的狗,一会儿又去赶起正在觅食的鸡,而且还把正在抱窝的母鸡提了起来,然后大惊小敝地道:“老爷子,快来看呀,这些蛋都已经破了孔了,就在这一两天,小鸡就会出来了。”
  及老博士笑道:“那敢情好,都是你带来的喜气。”
  谭意哥笑道:“我回去的时候,您可得送我两只小鸡,给我带回去养着玩儿。”
  及老博士道:“整窝送给你都行,只是你有地方养吗?你们家的院子虽然也不小,可都是了青砖,连花草都种在盆里,虽道还有地方供它们活动吗?”
  谭意哥道:“有!小鸡不会占多大的地方的。”
  丁婉卿道:“丫头,小鸡很快就会长大的,那点地方就不够他们活动了,而且他们会乱飞乱翻,把花苗花圃都扒得一塌糊涂,鸡屎拉得满地,要给人增加多少麻烦。”
  谭意哥道:“我不怕麻烦,我自己整理。”
  丁婉卿道:“丫头,你不会有空一天到晚的跟在它们后面整理的,而且它们小的时候,你觉得好玩,整理起来兴趣很高,毫无怨言,等他们长大了,一身绒毛脱去,新毛未长,光光秃秃的,又丑,又烦人,那时你就不会再喜欢,也没有整理的兴趣了。”
  谭意哥轻叹一声道:“天下事都是想看美,做起来就不是那个滋味了!算了,我也不要了。”
  丁婉卿笑道:“你真要喜欢,我们再过两年,也到乡下来住着,辟一大片菜园子,你爱养多少就养多少,像这种禽畜,原本是要有块空地供它们活动的,把它们整天关在我们那个小圈子里,它们也受罪。”
  及老博士笑道:“物各有所,各具其性,鸡鸭是养在野地里的,你们那个地方,只合笼子里养养画眉,在架子上养只鹦鹉,你真要喜欢,我叫人到长安给你捎一头鹦鹉来,还会学人说话呢!”
  谭意哥又高兴了,笑道:“老爷子,你可不能说了不算,要多久才能够带到?”
  及老博士道:“总得有人去才行呀,总不成为了你这头鹦鹉,专派个人去吧。”
  丁婉卿道:“就算派了人去,还得去找呢,这玩意儿又不是麻雀儿,想要多少都能捉得到。”
  及老博士道:“这倒没问题,我在京里的时候,有一头全身雪白的鹦哥,是宫里一位老太妃送给我的,一直寄养在我的侄儿家里,他正嫌烦呢,老说要叫人送来。”
  谭意哥道:“那怕不有十多年了,还活着吗?”
  及老博士笑道:“不但活着,还灵俐得很呢,鹦鹉的寿命比人长,可以活到一百多两百岁呢!”
  谭意哥听得十分兴奋,连忙道:“好,老爷子,一回去你就找便人,州府里经常有人上京里去公干的,要不了一两个月就能回来了。”
  及老博士叹了口气道:“真是个小孩子,我答应了你,绝不赖皮就是,那有你这么心急的。”
  谭意哥笑道:“不是性急,对一件喜爱的东西,必然是希望越快得到越好,也许再过几年后,我已经没有这些闲暇心情了,那时你再送给我也不希奇了。”
  丁婉卿道:“丫头!你没有长性,还是不要的好,巴巴的从京里要了来,你只养个三五天,不是作孽吗?”
  谭意哥道:“不会的,我只是举个例子,也许我会一辈子当作宝贝呢,我从书上看到鹦鹉如何可爱,也从书上看到了鹦鹉的样子,但还没有见过真正的鹦鹉,所以才急得不得了,老爷子,你可千万记在心里。”
  及老博士笑道:“你真要喜欢,明天我就托人,只是丫头,你可别以为好玩,麻烦可大看呢,照顾一只鸟儿,比照顾一个人还劳神呢。”
  谭意哥笑道:“我知道,每天要换上清水,它只吃菜子,还要带壳的,每天都要洗一次澡,洗澡的时候,要用个小刷子沾了水来刷,不能把毛片打湿,否则就会着凉,而且洗刷的工作,一定要主人亲自去调理,冷不得,热不得……”
  及老博士诧然道:“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的?”
  谭意哥道:“我看过一本前人写的笔记,就是关于如何调理鹦鹉的,因为这种鸟不产于中土,都是由西方进来的,十分珍贵,所以我也特别注意,当时看了,心里就在想,几时也能有十只,自己来养养多好。”
  及老博士笑道:“你住下来才会发现可爱好玩的事情多着呢,我每次来这儿小住,玩玩这个,弄弄那个,也舍不得回去呢,现在咱们先歇口气,回头就去钓鱼,一面垂钓,一面就去掏蛐蛐儿,然后回来,婉卿去弄鱼,咱们爷儿俩就斗蛐蛐儿。”
  谭意哥一听更乐了,道:“咱们是坐车子来的,又没走路,一点都不累,还歇什么呢,这就钓鱼去。”
  拖着及老博士就走,丁婉卿道:“丫头,老爷子上了年纪,那有像你这么个疯的,你也让他歇歇呀!”
  谭意哥笑道:“不用歇了,老爷子虽说有了点年岁,可是一些年轻的人还赶不上他精神,走吧,老爷子!”
  上了年纪的人,就是吃不得捧,给谭意哥这一闹,及老博士也觉得自己年轻了二十岁似的。
  避理田庄的老长工叫李忠,跟他的妻子李妈、媳妇儿李嫂,还有个十来岁的小孙女儿桂花。
  他们都出来见过了,轨叫桂花拿了钓具,跟着他们去侍候,李妈婆媳则接了行李去整理房间了。
  鱼池就在院子后面,是一片宽约亩许的大水塘,桂花帮他们挖了蚯蚓,三个人就坐在池边上钓起鱼来了。
  没多大工夫,谭意哥首先钓起了一尾寸来长的鲫鱼,乐得她跳了起来,直叫小心别弄死了,要养着带回去。
  别花很可人意,到屋子里去捧了个大白瓷盆出来,把鱼养在里面,谭意高就蹲在旁没看着,舍不得离开了。
  丁婉卿也钓了两条大的青鱼上来,每条都有两斤多重,乐得她也是阖不拢嘴,忙着用网子接了,放在竹篓里;然后笑道:“老爷子,这儿的鱼真容易上钓,以前我也钓过鱼,从早到晚,才钓了两条小鱼,还算是运气好的,同去的人,连一条都没钓到呢。”
  及老博士道:“那才是雅士之钓,志在钓而不在鱼,我这儿的鱼是特地养来垂钓用的,每年来不了几次,鱼却越来越多,越大,才然容易上钩了,不过这个钓法,也能供我们这种俗人取乐,真正有修养的钓客,宁可到更远处的洞庭湖畔去垂钓。”
  丁婉卿道:“为什么呢?老爷子,那儿的鱼容易上钩?”
  “不!正好相反,那儿的鱼不但不容易上钩,而且还十分聪明,经常会把饵吃掉了,而不上钓,前年我带个朋友来,他最喜欢钓鱼,每天一大早,骑了卢子到湖边去,深夜始归,钓得了两斤不到的小鱼,他还乐得很呢,我笑他傻,在这小池里,半个时辰,所获也不止于此,他却笑我太俗,根本不懂得钓中之趣。”
  谭意哥过来道:“老爷子,钓中之趣又是什么呢?”
  及老博士笑道:“最雅的一种,完全是借此修养心性,像渭水之滨的姜尚太公望,他的钓子是直的,根本钓不到鱼,要等鱼儿愿者上钓,天下还没有这么笨的鱼。”
  谭意哥笑道:“可是他却钓到了周文姬昌,钓到了周室八百年的天下,收获比鱼可大多了。”
  及老博士道:“那是智者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