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导演万岁 >

第952章

导演万岁-第952章

小说: 导演万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进!前进!进!。。。”

在灿烂的朝阳之中,在呼啸的大风之下,在8000激昂的歌声之上,这面红龙大旗高高飘扬!

所有人都昂着头看着他一点点升向空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是那面的坚定和骄傲,所有人的歌声都是那面的高亢和飞扬!

乐毕,旗帜停在旗杆的最高处,广场上一片肃静。

在这肃静中,站在这里的人,每一个内心都在颤抖!

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歌、这样的旗帜、这样的仪式更加鼓舞人心的了!

我听到了背后传来了呼啦啦的摄影机拍摄的声音。转过脸去,发现胖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把他的摄影机搬了出来,刚才的这个场面,他全都拍摄到了摄影机里面。

“老大,中国有这样的一群人,不会亡!”他跟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颤抖。

这一个早晨,所有人都可能想不到,他们创造了一段历史,他们不知道,这歌声,这旗帜将会在今后产生多大的影像。

“柯里昂先生,我们已经商量了,这首歌就是我们以后的旅歌!这面旗帜就是我们的旅旗,我们要带着他们去战斗!”王以哲和我一起吃早饭,还没有从刚才的激愤中恢复过来。

“旅长,柯里昂先生,今天是我王铁汉最觉得是条汉子的一天!”王铁汉拍了拍桌子。双目圆睁。

“柯里昂先生,这歌总得有个名字吧。”瘦削的赵镇藩问道。

“是呀,得起个名字。”王以哲等人也都点了点头。

“就叫《义勇军进行曲》吧。”我笑道。

“义勇军?柯里昂先生。为什么不叫《东北军进行曲》!?”王铁汉问道。

我笑道:“你们扛枪上战场,不仅仅是为了东北军,你们是为了所有中国人,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你们是义勇军,所有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地独立而战斗的人,都是义勇军,懂吗?”

我的话。让这些人全都点起头来。

饭后,沈阳来人了。

一辆汽车开进了北大营,从车上下来了两个人。

前面地一个人。穿着一身军装,光头,留着漂亮的胡子。圆脸,有些肥胖。身材高大。

后面的一个瘦得跟个猴子一样,年纪大约在50岁左右,穿着一身长衫。

这样的两个人一出现,王以哲赶紧走过去敬礼迎接。“铁汉,这两个人是谁呀?”我转脸小声问王铁汉道。

“前面的那个穿军装的,是东北军的参谋长荣臻,后面的那个瘦子是原来地辽宁省主席臧式毅。”王铁汉回答道。

听到这两个人的名字,我冷哼了一声。

我对他们。可是没有什么好印象。

这个臧式毅。原本跟随张作霖,并没有什么功劳。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之后,臧式毅等人决定密不发丧,封锁了张作霖死亡的消息并且秘密告之张学良,由于他地处理妥当,使得张学良平稳接管了东北三省,受到了张学良的赏识,改旗易帜后,他担任辽宁省政府主席,在金融方面很有建树,而且很是清廉,所以声誉很好。

可以说,如果日本人不发动沁侵略战争的话,这个人肯定会是个青史留名地人,但是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他被关东军软禁,然后投降了日本。投降之前,他的母亲劝说让他以身殉国,他不听,结果母亲上吊自杀。后来,他参与了伪满洲国地一系列的重大活动,在日本人的手下成为一条听话而又疯狂的走狗。

那个担任东北军参谋的荣臻,历史上在听到日军进攻北大营的时候,命令士兵不得抵抗,抵抗者后果自负,士兵们问他怎么办,他的回答是:“不抵抗,挺着死!”

九。一八当天,最早下达不抵抗命令的,正是他!

两个人在王以哲地引到之下,走到我地跟前,面带微笑。

“鄙人辽宁省副主席臧式毅,柯里昂先生,早就想见见你了,辅帅每天都要在我们跟前念叨你,今天算是如愿以偿了!”臧式毅走过来,和我握了握手。

“哪里哪里,久闻臧主席为东北军不可多得之人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笑道。

臧式毅似乎根本就没有听到我话里的讽刺,哈哈大笑,很是高兴。

“柯里昂先生,鄙人东北军参谋长荣臻,辅帅让我们前来迎接你,他已经在沈阳带领着辽宁省各界人士欢迎你呢。”荣臻说起话来,声音嗡嗡响,带着很大地鼻音。

他们这么一说,我也就不再客气,便跟随他们两个到沈阳。

王以哲亲自陪同,达伦和卡瓦带着厂卫军开着车子护送。

当车子经过操场的时候,荣臻看到了那面飘扬在空中的红龙大旗。

“王旅长,那东西是什么玩意?”荣臻指了指窗外。

这句话,一下子就让我火了。

王以哲看到了我脸上的变化,赶紧道:“参谋长,那是少帅亲自给我们颁发的旅旗。”

“旅旗?”荣臻诧异了起来,然后兀自笑了笑:“王旅长,你们这个旅现在在少帅心里可是无比重要,简直是我们东北军的骄傲呀!你小子平步青云的日子怕是不远了。”

说完,荣臻哈哈大笑。

王以哲面如土色,道:“参谋长,我等红龙旅的人只为少帅解忧,为国尽忠,不敢有私心之念。”

“那是那是。不过王旅长,现在局势有些紧张,你们驻扎在北大营,和关东军挨得很近,为了两国的友好,可不能出事情。今天,少帅来指示了。”荣臻笑了笑道:“少帅告诉我们,现在局势紧张,虽然要严阵以待紧密部署,但是能忍就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不冲突就不冲突。”

荣臻的话,让我和王以哲都皱起了眉头。

“参谋长,如果日本人进攻我们呢?”王以哲问道。

荣臻转过脸来,看着王以哲道:“那你就躲!”

“荣参谋长,你这话说得好像和少帅说得不一样吧。少帅只是尽量不要起冲突,可没说让你躲,让你不抵抗。”我冷笑道。

荣臻瞥了我一眼,道:“柯里昂先生不懂我东北军的情况,目前我东北军和日军对峙局面,一旦发生冲突,后果不堪设想,好好一个东三省都会陷入战火,只有匹夫才会呈一时之勇。中国有句老话,叫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的时候,退一退,也是好的。”

我冷笑道:“如果日本人要你们的东三省,你们也退吗?”

“柯里昂先生,这是东北军的事情。”荣臻听到我的这句话,脸色立刻变了,很是不高

他不高兴,我更不爽。

但是从他的话里面,我算是听出了东北军高层的一种共识性的看法。

这里面,张学良的意见恐怕是极其重要的。

起码,荣臻现在的嚣张就是一个证明。

一直不说话的臧式毅见车里面形势不对劲,马上打圆场道:“荣参谋长,柯里昂先生,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不谈国事,不谈国事。”

他这么一掺和,我和荣臻都不再说话了。

沉默中,车子驶进了沈阳城。

正文 第1012章 关东军的三把战刀 第1013章 不抵抗?!

东北三省中,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发展,辽宁省是最重要的。它是东三省的根基,也是东北军的根基。

沈阳,是整个东北地区最大的一个城市,除了是东北军总部所在地之外,这个城市还是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东北军的宪兵司令部、陆海空司令部乃至张学良的大帅府都设置在这里,而且,它还拥有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东北军的武器之所以比其他的军阀要优良得多,沈阳的武器厂显然是最关键的,还有飞机,东北军的空军总机场东塔机场也在这里,机场上的200多架飞机,全是新式飞机,也是东北空军的全部家当。除此之外,全东北的金融机构的总部都设置在沈阳,因此,沈阳城简直就是一个肥得流油的宝库。

我们从沈阳城的小西门进城,小西门毗邻南满铁路,是比较繁华的地段。

我们的车子经过了商埠地,眼前的人群熙熙攘攘,一派繁华安宁的景象,其中还能看到很多日本人。

“怎么这么多日本人?”我有些诧异。

“沈阳这地方,周围都有日本人的驻军,而且到这里来讨生活的日本人也很多,不管城里城外,什么样的日本人都有。看看,多么和气的景象,你说日本人怎么可能会打仗呢,打起仗来,他们自己的民众不也要死人?”荣臻看着车窗外面。哈哈大笑。

“所以呀,我给辅帅说了,我说不要怕日本人进城来。他们进来了,反而好办了,日本人要是进攻,那会投鼠忌器地。”臧式毅也在一旁接话道。

这两个人,实在是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荣参谋长,臧主席,你们难道就没有想到如果打起仗来,这些日本人随时都可以成为奸细作为内应吗?”我冷笑道。

历史上。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候,城里的那些日本侨民可是和城外地日军遥相呼应。

“柯里昂先生,你们美国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乱。我们中国人讲的就是一个和字,和气生财嘛。不要动不动就要想着打仗,孙子不是说了嘛,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你懂吧?就是说,打仗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搞不好会亡国的。”

荣臻摇头晃脑,给我吊起书袋来。

“这话说的有理,不过这也要分形势的。南宋倒是一心求和。到最后落得个什么结果?”我笑了起来。

”柯里昂先生!”荣臻气得直喘粗气。

“两位,和气,和气。”臧式毅再次苦笑起来。

我和荣臻就是针尖对麦芒,彼此看不惯对方,所以一路上车里面的气氛很是紧张。

好在从北大营到沈阳城并不需要花费多长的事件,车子进入了沈阳城之后,拐进了长官公署。

长官公署,全名应该是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这个地方,是整个东北军地大脑,张学良没有去北平之前。东北军的所有指令都从这里发出。

车子驶进之后,在一栋高大的建筑跟前停下,外面都是人。

我一从车里出来,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看得出来。这些人都是东北军的高层,除了我认识的张作相之外,还有很多我不认识的人,更让我诧异的是,这里面,竟然还有几个穿着日本军装的人!

在一群中国人中间,日本军装实在是太显眼了,让我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

这群家伙。到底搞的是什么名堂。怎么会把日本人给弄来了!

“柯里昂先生,来来来。我给你介绍几位朋友。”就在我暗自揣测地时候,张作相拉着我走到了那几个日本人的跟前。

看着眼前的这三个人,我不知道说什么是好,因为他们三个人的脸,我很熟悉。

“这是石原莞尔中佐,他是关东军的副参谋。”张作相介绍道。

石原莞尔,我总算是亲眼见到了这个被成为“军国主义理论之父”的家伙,个头不高,四十多岁,方脸,笑起来的时候三角眼,见到我,很是恭敬地点头施礼。

“柯里昂先生,见到你很荣幸!”他双目放光地看着我,那种尊重,倒是很真诚的。

日本人,习惯于崇拜西方和美国人。

“这位是板垣征四郎大佐,他是关东军参谋,是日本军队中的名将。”张作相接续介绍。

板垣征四郎,听到这个名字我不由得咬了咬牙,他从东北杀到华北,双手站满了多少中国人的鲜血!

“柯里昂先生,久仰大名,今日一见,实为荣幸之至!”板垣征四郎说着一口流利地中国话,态度谦逊。

这个人,身材结实,年纪比石原莞尔大几岁,脸上棱角分明,留着修剪得十分整齐的胡子,眼神犀利,一身笔挺的军装穿在他的身上,显得格外地利索和威风。

这个被称之为“关东军之刀”的人,让人有着一种压迫感,他站在你面前,真的如同一柄利刃,锋芒毕露。

“板垣先生的中国话说得真是不错,我还一位只有我这样的外国人能够流利得说中国话呢,想不到这样的人大有人在,看来板垣先生对中国很是下功夫呀。”我大笑着,和他握了握手。板垣征四郎的手很硬,里面满是老茧,如同钳子一般。

我的这句话,让周围地人都笑了起来。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句很好笑地玩笑话。但是我想肯定有人从我的这句话里面听出了弦外之音。

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矶谷廉介三个人被称之为日本陆军中地三个中国通,特别是土肥原和板垣,这两个家伙长期出入中国从事间谍活动。板垣从1917年开始就踏足中国,阻击遍及大半个中国,对于中国十分的熟悉。

“柯里昂先生过奖了,谈到中国话,我们关东军中有比我说得更好的人,土肥原君不仅能说中国话,还能说好几种方言呢。”板垣征四郎微笑着,转脸看了看站在他旁边的人。

其实他不说。我的目光也早已锁定在了这个人的身上。

和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不同,这个人没有穿军装,而是穿着一套西装。圆圆的脑袋上只有寸许的头发,能够看到头皮,圆脸,略微肥胖一点,满脸堆笑,表面上看起来很是和善,但是眼神却发出一种阴森地光。

“土肥原贤二,很荣幸见到柯里昂先生。”板垣征四郎说得没错。土肥原贤二的中国话很厉害,他说的是一口正宗的东北方言。

这一口方言,让东北军都笑了起来。

想不到日本陆军中的三大中国通,我见到了两个。

站在我面前的这三个人,是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和实施者,也是给中国人带来灾难的祸首。现在,他们就在我面前,摆出依附恭敬的样子。

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比日本人更会演戏了。他们可以对着你满面春风的同时,将手中地刀刺进你的心脏里。

介绍完了这几个人。张作相才开始介绍身后的东北军的高层。

“这是省警务处处长黄显声。x

黄显声,大概也就在三十五六岁的样子,身材敦实,额头很高。有点不苟言笑,微笑的时候越发显得刚毅,这个人,见到第一面我就很喜欢。

省警务处处长,那就是辽宁省公安警察部队的头。来的时候,张学良曾经跟我提起过他。他在东北军中,算不上是正规军的军官,但是却深得张学良的信任。这个人。开始地时候从东北军中崛起。东北讲武堂毕业,从营长一路提升到营长。治军严谨胆识过人,深受张学良的信任和赏识,去年被委任为辽宁省警务处处长兼任沈阳市公安局长。

日本人在东北特别是在沈阳附近的活动的情况,他是最清楚地人,一直在仔细调查,在分析预料日本人行动越来越猖獗并且可能有较大的活动之后,他报告给了张学良。张学良不愿意把事情闹大,指示黄显声让他加强地方武装的训练。所以黄显声这几个月来都在忙着一件事情,那就是扩充辽宁各县的警察队伍的编制,不仅建立了地区公安联防区,更将公安部队和县地警察编为12个总队,并且通知全省58个县公安警察部队到沈阳领取枪支弹药,可以说,他的这些行为,值得人尊敬。

“这位是东北航空处参谋长陈海华,他可是我们东北军的飞将军。”张作相介绍到这个人的时候,笑了起来。

东北军空军司令是张学良,但是张学良实际上并不太亲自管空军地事情,所以空军地大权都落在了这歌人的身上。

陈海华,看起来也就三四十岁地样子,和东北军其他的军官相比,他显得文雅得多,毕竟在这帮东北大汉中间,像他这样喝过洋墨水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柯里昂先生,我十分喜欢你的电影。”他握住我的手,笑得很是开心:“听说你来中国了,我就盼望能够拜见你,想不到你竟然来沈阳,可把我给乐坏了。”

“柯里昂先生,他可是东北军中最喜欢也是研究电影最有功夫的一个人。”张作相哈哈大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