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导演万岁 >

第924章

导演万岁-第924章

小说: 导演万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维斯康蒂完全可以凭借着这部电影,进入好莱坞一流导演的方阵之中。我很惊讶,为什么其他电影公司出一个好电影都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地时间,为什么梦工厂丢一个石头过去就能够砸到一片好导演!”

约翰。福特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面对镜头激动地结结巴巴不知道说什么好。

《洛杉矶时报》上,刊登了首映式当天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是维斯康蒂地一张脸。这个意大利小伙子靠在椅子上,脸上带着十分诡异的笑。

“安德烈。柯里昂刚开始进入好莱坞的时候。最痛恨的就是意大利人。这一点,我们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现在一件事情的出现很是奇怪,那就是这一次他怎么会对维斯康蒂如此的看重,如此的支持,要知道,他也是一个意大利人。”

“从这部电影地投资和制作来说,梦工厂显然是下足了本钱。可以说,好莱坞还没有哪个公司敢在一个年轻地电影人的第一部电影上如此地砸钱。如此的支持。这根本就象是一场赌博。但是梦工厂这一次赌赢了。维斯康蒂用这部电影证明了他不愧对他是梦工厂导演组中的一员。”

“整部电影在故事情节上。十分的新颖,而且简直就是绝妙。这部电影完全有竞争本年度最佳剧本的资格。那么不可思议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一个情节。简直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种处理方式,也算得上是梦工厂的一贯特色了,在好莱坞,没有哪一家电影公司在电影的选材上能够像梦工厂这样几乎每一次都石破天惊。我们以往总是怀疑,他们的那个院子里面是不是住着上帝呀!”

“《捆着我,绑着我》,最让人称道的地方,除了故事之外,是整部电影的节奏和气氛。熟悉电影的人都知道,这是最能够考验一个导演的地方。很多导演,在几十年之后,才能够做到炉火纯青,才能够做到不留痕迹,但是维斯康蒂在他的第一部电影之中,就做得出神入化。”

“整部电影的节奏,如同山地中的小溪流水,不紧不慢地往前行进,曲曲折折,最后眼前豁然开朗飞流直下,形成一道瀑布,然后变成了一处深潭,让你沉浸在其中,慢慢回味。”

“在气氛上,维斯康蒂完成了意大利风格和柯里昂式风格的融合。电影中,色彩是十分艳丽的,这一点,和梦工厂以往的电影有很大的不同,梦工厂的电影,基本上在色彩上都是凝重的,除了偶尔的例外之外,大部分以冷色调为主,这个可以在柯里昂先生的一系列电影中看到。”

“但是《捆着我,绑着我》,充斥银幕的,是大量的艳丽的色彩,女主角穿的那条红裙子,明黄色的房间,大红大绿的空间转换,这些艳丽的色彩,渲染了整部电影的气氛,使得电影的气氛变得暧昧而骚动,这种气氛,不仅渲染了男女主人公的心理,也给他们能够做出那些我们看起来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提供了心理上的依据。这种艳丽气氛的渲染,使得整部电影变得轻灵。这种风格,显然是意大利风格,这是他们民族的特色。”

“但是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如果只有这种风格的话,它的艺术表现力就要大打折扣,因为一部电影除了需要这样的轻灵之外,还需要一丝沉重。在这一点上,维斯康蒂就做得很好。”

“《捆着我,绑着我》,除了大部分的艳丽色彩之外,有相当一部分色彩是十分低沉地。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男主人公马克去给马莲娜买毒品的那段戏。没有任何的艳丽色彩,几乎全都是冷色调。这种冷色调不仅使得电影变得沉重,更让马克对于马莲娜的爱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我们看到马克为了买毒品而在黑暗的街道别痛打之后满身伤痕地走回公寓地时候,他周围地那些黑暗,突然之间变得可爱起来。变得那么的迷人。那么的沉甸甸。这显然又是明显的柯里昂式风格,安德烈。柯里昂地电影中,对于这种冷色调的运用,特别是通过这种冷色调来展现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做法。在维斯康蒂这里得到了展现,可以说,维斯康蒂完全继承了梦工厂的优良风格。”

“《捆着我,绑着我”,是一部难得的杰作。尤其是这部杰作竟然是一个年轻人的第一部电影之中,虽然维斯康蒂在面对媒体的时候说这部电影柯里昂先生做了重要的指导,但是这个年轻人在电影上面地天赋,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应该恭喜梦工厂。他们又创造出了一位未来地电影大师。”

《洛杉矶时报》的这篇文章,写得让我很是欣赏。尤其是他们对《捆着我,绑着我》中的色彩运用的分析,简直是入木三分。

同期出版的《电影手册》上,对于《捆着我,绑着我》做了一个很大的专题,这个专题占据了这本杂志的二分之一。

“《捆着我,绑着我》,为好莱坞的电影提供了一个视觉。长期以来。我们关注地都是人物地外在世界,即便是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地时候。往往也只是用一种心理分析学家的目光,比如希区柯克,这种目光如同科学家而不是艺术家,而且展现的往往都是十分阴暗的心理内容。而维斯康蒂给我们推开了另外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我们看到的不是黑暗和丑恶,而是看到了一个充满了阳光的心灵花园,看到了里面繁花盛开。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此外,维斯康蒂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实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他好像是一个老练的猎手,知道他应该做出一个什么样的猎兽器让所有的观众缴械投降。《捆着我,绑着我》的成功,是这部电影完全注意到了观众的观影心理,而这方面,显然也是我们常常忽视的。”

亚当。伯恩斯坦撰写的这篇文章,让人眼前一亮。

卓别林也发表了文章,他感兴趣的,自然是表演,对于《捆着我,绑着我》中演员的表演,卓别林大加喝彩。

“《捆着我,绑着我》中演员的表演,绝对可以让好莱坞很多演员无地自容。算起来,这部电影是罗纳德。里根担任主演的第一部电影之中,在此之前,他只是在梦工厂的电影中担任过两次男配角。不得不承认,这是个优秀的年轻演员。在《角斗士》中,他扮演了一个阴暗、有野心、懦弱、残暴、独裁的大反派,在《爱国者》中他扮演了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嫉恶如仇同时又柔情蜜意的年轻战士,这一次,他干脆剃了光头演起了一个有些神经质、执着、单纯的马克。”

“我很喜欢这个演员。他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但是正因为如此反而少了很多程式化的地方,他的表演,完全是从内心伸出散发出来的,是动了真感情的,是寸脆的。”

“电影中,被打得全身是伤的他,走到房间里面,小心翼翼地帮马莲娜解开了绳索,然后落寞地坐在角落里面,象是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般。那个镜头里,里根的表演简直棒极了!”

“与罗纳德。里根相比,贝蒂。戴维斯的表演经验已经足够老练了。在好莱坞接受了如此长时间的磨炼,使得她已经成为了一个千变演员,任何的角色在她面前都没有任何的问题。在这部电影里面,贝蒂。戴维斯惟妙惟肖地演出了一个女人从被劫持到最后甘愿被劫持的细微变化,对于演员来说,这种心理上的表演是最困难的,但是她完成了,而且堪称完美。”

“电影中,还有一个演员。我觉得是最应该提及的,那就都纳尔。以前,在我们地印象里面,都纳尔是一个导演,一个很有建树很有思想令人尊敬的导演,但是在这部电影中。他展现出了他不为人知的一面:一个演员。一个很优秀的演员!”

“他在电影中扮演的是一个拍色情片的导演,一个坐在轮椅上地性格古怪地导演。这个角色,虽然在职业上和他有相通之处,但是在性格上完全就是背道而驰。但是都纳尔做到了。他把一个色情片老导演的内心世界充分地展现出来。在演员面前,在马莲娜面前,他是强势的,对待马莲娜,他如同一个君主一般,他用色迷迷的眼神打量着马莲娜,但是不管从身体上还是从精神上他又无法得到马莲娜,此外。他对马莲娜还存在着一种真诚地爱,所以这种心情是很复杂的。”

“电影中的那个老导演。在制片人面前,是弱势的,是困苦的,事情上他受压迫,生活上妻子和他形同陌路,在内心里面,他是孤独的,所以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只能靠看着那些为马莲娜拍摄过的色情片来排泄内心地孤独。从这方面来说,他又是可怜的。”

“这个老导演。是这部电影中最难演地一个角色,但是以往只导演电影极少担任演员的都纳尔却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这个可敬的导演,在表演方面同样是让人敬佩。”

在好莱坞,对于演员表演上的研究,没有人能够超过卓别林,这方面他是专家,不折不扣的专家,而他对《捆着我,绑着我》中演员表演的分析,独到而老辣,让人读了之后,会重新审视这部电影,觉得原来真的是这么回事。

除了刊发这些好莱坞电影人地评价和分析之外,《电影手册》也刊登了一些心理学家地文章。

这是我原来的意思。毕竟当初拍摄《捆着我,绑着我》地时候,我的一个很重要的想法就是通过这部电影能够在心理学界引起一定的关注。

所以《电影手册》约了很多心理学家写相关的文章,结果哪里知道,这些文章不仅仅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关注,最后简直引来了一场大论战。

在这一期《电影首册》上,一共刊发了四篇心理学家的文章。这四个心理学家都是美国心理学的权威人物,结果在对待《捆着我,绑着我》这部电影面前分成了截然相反的两个阵营。

其中的两个人对这部电影中展现的那种女主人公的心理转向大加赞赏,他们认为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给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十分新颖重要的研究领域,贡献巨大。

但是另外两个认为这种心理转向是不太可能完成的,完全是电影的杜撰。

结果这四个人的文章刊登出去之后,美国心理学界一片大乱,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讨论,最后整个文化界都卷了进来。

这样的场面,和当初我拍摄第一部电影《色戒》的时候,简直一模一样。

这场争论属于学术界的事情,虽然意见很不一致,但是对于这种他们命名为“马莲娜综合症”的心理现象,他们还是觉得不管成不成立,都是值得研究的。

而在这场讨论中,对这种综合症持支持态度的心理学家还是占据了多数。

一部电影能够让学术界引起如此的轰动,这在好莱坞并不多见。

不管怎么说,维斯康蒂的第一部电影,算是一炮打响了。

今天一万二。

早晨起床的时候急匆匆的,把下巴给弄了一个口子,上帝呀,手动剃须刀实在是害死人。

月票到了40名,比昨天提高了几位。

大大们,咱们能不能再进一进,争取挤到20名呢?

试试吧。好吗?

嘿嘿

正文 第986章 《国家宝藏》》和《异形》 第987章 布烈松的新片

五月底六月初,好莱坞开始热闹起来,各大电影公司的新片也都陆续上映,其中抢风头的有不少电影,但是最后获得巨大成功的,一部是新月电影公司的的《小鬼当家》,一部是梦工厂的《捆着我,绑着我》。这两部电影在美国乃至欧洲都掀起了一股强大的观影浪潮。

《好莱坞时报》根据这两部电影的相关情况,推断出梦工厂电影今年的主打可能不是以往的那种沉重的电影,而是走向了轻灵的路线,结果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因为在电影人和民众看来,在《美国的悲剧》和《死亡诗社》没有首映之前,这种说法实在是太草率,因为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后两部电影都明显比前面的两部电影沉重得多。

因此,这两部电影受到的关注也是前所未有的。

斯登堡的《美国的悲剧》自从开拍以来就一直很低调,记者根本无法摸进他的片场,所以民众了解这部电影都是通过《电影手册》或者是洛克特克电视台得知的,这也无端之间增加了这部电影的神秘性。至于我的《死亡诗社》,媒体更是围追堵截,但是有达伦。奥利弗带领着一帮人守护在片场,记者根本也拍不到东西。

六月中旬的时候,我们的两部电影拍到了最后的尽头。

6月11日,斯登堡的《美国的悲剧》杀青的时候,我手头的剧本还有大概十几出戏就拍摄完毕了。

黑教堂探险、茂瑙的去世,一系列的事情过后,剧组的工作不但没有影响,反而比以前更加迅速,剧组里面的每一个人,内心都被一种东西填充,这种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每个人都能够感觉到。

胖子说,那是一种责任感。

他说地没错,自从茂瑙去世之后。梦工厂的人对待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加地积极,更加的用于承担责任。

这是一件让我极为欣慰的事情。

6月20日,斯登堡的《美国的悲剧》剪辑完毕送审,这部电影以G级通过,于第二天晚上在梦工厂的第一影院举行首映。

这一次我没有去首映式,但是听甘斯说首应进行得非常的成功,参加首映是的好莱坞电影人斯登堡的这部电影报以极高的赞赏。

我虽然没有看到那热闹地场面,但是从媒体上面也充分感受到了这部电影带给美国人的震撼。

《美国的悲剧》这部小说,在民众当中知名度很高,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了名著。对于这部电影所揭示的问题,所展现出来地对于人性和社会制度的思考,不仅引起了民众的深刻共鸣,也引起了相关社会学者的热烈探讨。本来,这部小说就有极高的知名度。

这就给斯登堡的这部改编过来的电影,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在此之前,就有媒体称斯登堡的这个决定非常的好,但是能不能展现这部小说地神髓,成为了决定这部小说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拍出了小说地神髓,那说明这部电影绝对是一部少有的杰作,但是如果拍摄不出来神髓的话,这部电影将成为斯登堡乃至梦工厂的一个巨大的败笔。

因此。相对于维斯康蒂或者是我,斯登堡身上的压力要大得多。

为了能够让这部电影在精髓上切合原著。斯登堡做出了两件十分聪明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他跑到比沃格拉夫分厂把大卫。里恩找了过来。在把名著改编成电影这上面,大卫。里恩绝对是一个专家级的人物,在好莱坞,没有人是他地对手。

除了大卫。里恩之外,斯登堡还找了一个人,这个人加入剧组之后,让所有对这部电影担心地人都松了一口气。

因为这个人就是《美国的悲剧》地作者西奥多。德莱塞。

德莱塞在美国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平时是不怎么喜欢在公众面前露面。更不喜欢和媒体之类的人合作,因为他本人年轻的时候就干过记者。知道这个行当到底是怎一回事,对于娱乐界,这位文学大师更是避而远之。

但是这一次,斯登堡找到他表示要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时候,德莱塞很是激动。他不但表示不对这部电影收取任何的改编费,甚至主动提出想加入这部电影担任这部电影的顾问。

有他在,斯登堡在拍摄的时候如鱼得水,而据说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德莱塞对于演员、剧本等等非常的满意,电影杀青之后,他完整地把毛片看了一遍,接受记者访问的时候,对这部电影赞不绝口。

有了德莱塞的亲自把关,斯登堡的这部电影在质量上是十分有保证的。

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美国的悲剧》搬上银幕之后,受到了电影人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