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导演万岁 >

第795章

导演万岁-第795章

小说: 导演万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银行可是全美最大地几家银行之一,它的业务,它的影响力,它的声誉,几乎没有其他的银行能够替代,不错,现在它是陷入了低谷,但是一旦得到了复苏的机会,依然会生龙活虎成为整个美国经济地大动脉。

150亿就获得了花旗银行一半地股权,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一个大蛋糕!杜邦财团只要投入这150亿,待到花旗银行走出困境他们的到地回报简直丰厚得无法想象。而手里面掌控着花旗银行一半的股份,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是影响力的问题,杜邦财团的影响力和声望也必将直线上升。

这样的好事,别说是一向小心谨慎的让。杜邦。贝尔蒙多经受不住,就是上期亲自过来,恐怕都得皱一皱眉头。

不过这件事情。至少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洛克菲勒财团现在的地确确被逼上绝路了。

先是经济危急中遭受重创,财产大幅度缩水,接着名声扫地,备受民众排斥。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想打开局面,振兴花旗银行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因为作为金融机构,振兴花旗银行显然比其他的实业机构效果要来得快,花旗银行现在成为洛克菲勒财团的龙头,只要这个龙头动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在这样地绝境面前,嗜钱如命的洛克菲勒财团也不得不大出血了。他们知道花旗银行现在是个烂泥沼。如果不漏出很大的甜头的话,没有人会掺和进来,花旗银行如果起不来,洛克菲勒财团必然会被拖死。给出足够的甜头,吸引其他的财团把花旗银行扶持起来,进而盘活整个洛克菲勒财团,这是老约翰。洛克菲勒的最后的选择。

这个选择无疑是明智地。

而150亿美元就能够得到花旗银行一半的股份,面对着这么大的甜头,美国的任何一个财团都不可能不动心的。

如此一来,洛克菲勒财团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要解决的了:选择哪一个财团和自己合作。

美国财团众多。华尔街的那些财团中,很多都是超级巨头,虽然在经济危急中损失惨重,但是像摩根财团这样的大财团。基本上还是没有伤到元气。也正是这个原因,如果洛克菲勒财团选择和这样的大财团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摩根财团这样的大财团,就是吸血鬼,他们肯定会在和洛克菲勒财团合作地过程中,运用他们的庞大实力大举进攻,然后从内部消化掉现在已经奄奄一息的洛克菲勒财团。

因此。找一个理想的合作者,是洛克菲勒财团面临地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老约翰。洛克菲勒选择了让。杜邦。贝尔蒙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这个老头一生中做出的最后一个英明的决定!

让。杜邦。贝尔蒙多自己都已经说了,杜邦财团有救活花旗银行的实力,但是没有吞并洛克菲勒财团的实力。在拿出了150亿美元之后,杜邦财团基本上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空余的力量了。洛克菲勒财团根本不必担心自己的这个合作伙伴会有什么异心。即便是有什么异心,它也没有这个能力了。

这个合作。一方面可以救活洛克菲勒财团并且不会把自己置身于危险地境地,另外一方面又可以把洛克菲勒财团和杜邦财团两个财团绑在一起,投入了150亿这么大的数目之后,让。杜邦。贝尔蒙多是绝对不可能让花旗银行倒下的。

而老约翰。洛克菲勒这么做,还有一个包括让。杜邦。贝尔蒙多本人都没有想到的一个好处。这个好处就是:杜邦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的合作,必然会对梦工厂产生巨大的影响。

原本,通过洛克特克电视台地合作,杜邦财团已经和梦工厂走到了一起,加上我和让。杜邦贝尔蒙多本人地亲戚关系,使得在一般人的眼里,杜邦财团和洛克特克财团显然拧成了一股绳。

老约翰。洛克菲勒明白这股绳对于洛克菲勒财团来说,很有可能就是最后地一条夺魂索。所以他想出了这么一招,不但拆散了这个绳索,更是将其中的一股拧到了洛克菲勒财团的那根绳子上,如此以来,此消彼长,洛克菲勒财团不仅走出了死亡的阴影,更是可以因此削弱梦工厂的实力,说不定有一天,杜邦财团会和洛克菲勒财团一起向梦工厂挥舞起屠刀。

老约翰。洛克菲勒太了解让杜邦。贝尔蒙多的为人。在这个人的眼中,亲情这种东西是虚无缥缈的,财团的利益最重要。

不要看现在杜邦财团手头握有洛克特克电视台十分之一的股份,看起来好像是我们的合作者,如果有那么一天,梦工厂风雨飘摇的时候,很难保证让。杜邦。贝尔蒙多会落井下石,会利用手中的金钱将这十分之一的股份扩展到百分之百。

这种事情,让。杜邦。贝尔蒙多绝对干得出来。

毫无疑问,老约翰。洛克菲勒临死之前。走了一步绝好地棋。

他的这步棋,动机、效果我都是一清二楚,但是滑稽的是,我却只能无可奈何。

因为这步棋,简直就是死棋。没有任何破解的招式。

我不得不佩服老约翰。洛克菲勒。这个神话般的人物,之前我还是在心底或多或少有些轻视地。当我在洛杉矶疗养院看到病床上的那个容颜憔悴的老头的时候,我想得更多的,是这个老头是如何的可怜,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个失败者。

但是现在,我必须收回自己的这种极其可笑地看法。

他不但不是个失败者,而且还是个真正的智者。

作为一个打拼了几十年的人。作为一个经历了无数坎坷,经历了无数勾心斗角,看惯了人心善恶的人,他的心机,几乎没有多少人能够达到。

在罐头的事情上,他犯了一个错误,一个把洛克菲勒财团推向绝境的一个错误,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将洛克菲勒财团从绝境上拉回来的能力!

事实证明,他不但有,而且做得十分的漂亮。

老约翰。洛克菲勒的这一手。算是让杜邦财团变成了一把利刃,然后狠狠地插在了洛克特克财团地后背之上。

看着面前的让。杜邦。贝尔蒙多,我的心情,沉重得几乎快要让自己窒息。

“杜邦先生。我想知道洛克菲勒财团内部现在的一些情况,你能给我介绍一下吗?”看着让。杜邦。贝尔蒙多,我不动声色地问道。

让。杜邦。贝尔蒙多自然明白我地意思,他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不该说。

“爸爸,你就告诉安德烈吧,这对于他来说,很重要。”娜塔丽亚在旁边催促道。

让。杜邦。贝尔蒙多点了点头。道:“安德烈,其实我不说,你应该也知道一些情况。自从老约翰。洛克菲勒去世之后,现在洛克菲勒财团内部已经一片混乱了,原本不可一世的洛克菲勒帝国,现在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小约翰。洛克菲勒和他的父亲相比。能力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这个人还有掌控全局的能力我觉得他可以把这个财团的颓势挽回来。另外,还有一个消息。我觉得你应该知道,这个消息十分的重要。”

说到这里,让。杜邦。贝尔蒙多笑了笑,表情有些神秘。

“据我地观察,洛克菲勒家族的两个家伙好像有些不和。”让。杜邦。贝尔蒙多说完了这句话之后,期待我们露出惊讶的表情。

他很顺利地看到了我们所有人都长大了嘴巴。

“什么?你的意思是小约翰。洛克菲勒和凯瑞。洛克菲勒不和?!”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洛克菲勒家族可只有这两个传人。”让。杜邦。贝尔蒙多耸了耸肩膀,表是确认。

不过对于让。杜邦。贝尔蒙多提供的这个消息,如果是别人说,我肯定不太相信。

老约翰。洛克菲勒教育子女十分地成功,洛克菲勒家族地教育是公认的。凯瑞。洛克菲勒和小约翰。洛克菲勒在我地印象中一直都是劲往一处使,怎么会有所不和的呢。

让。杜邦。贝尔蒙多似乎是看出了我的疑问,解释道:“老约翰。洛克菲勒在世的时候,确切说是洛克菲勒财团还没有走上这样的绝境的时候,凯瑞。洛克菲勒和小约翰。洛克菲勒之间是亲密无间的。但是现在老约翰。洛克菲勒不在了,洛克菲勒财团又面临着这样的局面,两个人在很多事情上无法达成一致。现在凯瑞。洛克菲勒基本上和小约翰。洛克菲勒已经十分的对立了,依我看,洛克菲勒财团有分裂的可能性。”

“分裂?这个对于我们来说可是好消息。”甘斯乐了起来。

“如果真的分裂的话,洛克菲勒财团会出现什么结果?”我问道。

“就目前来说,不可能出现十分平均的分裂。洛克菲勒财团的绝大部分还是会在小约翰。洛克菲勒的手里,而雷电华电影公司以及洛克菲勒财团的一部分资产可能会由凯瑞。洛克菲勒执掌。”让。杜邦。贝尔蒙多笑了起来。

“老大,如果是这样的话,对于我们来说,这可是一个好消息。洛克菲勒财团如果分裂成这两部分,我们就可以各个击破了。”甘斯兴奋了起来。

让。杜邦。贝尔蒙多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坏消息,不过也带给了我们一个好消息。

二月,这个月份对于梦工厂来说,似乎不是个好的月份。好消息和坏消息泥沙俱下,让我多少有点喘不过气来。

胡佛的事情和杜邦财团的事情,让我心情沉重,不过月末的一件事情倒是让我的心情轻松了不少。

月末,费穆打电话告诉我,一个人到了旧金山,马上就要到洛杉矶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梅兰芳。

收到这个消息,我不敢怠慢,马上亲自安排甘斯等人前往迎接。

梅兰芳原本在一月份就可以抵达,结果在路途上耽误了一些,而在抵达美国之后,他并没有直接来洛杉矶,而是在其他的地方停伫了一段时间。

自从他一踏上美国的国土,首先受到欢迎的,不是美国人,而是那些华人华侨。

这个时代,京剧,依然是那些华人华侨最喜爱也是最念念不忘的东西。作为京剧大师,梅兰芳自行自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据说在旧金山,自从梅兰芳一抵达,他下榻的酒店就被花篮堆满了,很多华人华侨纷纷前往探望,梅兰芳在洛杉矶的剧院里面小演了几场,准备小试身手,结果几场下来之后,大手那些华人华侨的欢迎,十分的叫座。

不过听费穆说,前去给梅兰芳捧场的,绝大多数的都是华人。

“老板,美国人根本没有多少人去。这和梅兰芳先生到美国来的目标不太一样,他可是要征服美国人的,这样下去,可打不开局面呀。”费穆跟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很是焦急。

我笑了起来。

“京剧对于美国人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而且很多人都有些偏见,梅先生在旧金山,那里本来就不是一个文化太繁盛的地方,加上又没有什么宣传,当然效果不太好。这样吧,你和甘斯他们把梅先生接过来,我们在这边先宣传一下,然后梦工厂再亲自操办,绝对可以一炮走红。”

费穆和甘斯前往旧金山去迎接梅兰芳了,我则在这边亲自操办一场巨大的宣传站。

我们谁都没有料想到,这个会产生多么巨大的一个震撼场面。

正文 第859章 一个扮演女人的男人 第860章 故人远去梅兰芳到来的消息,在报纸上面有过报道。当然这些报道,都是以一种文化新闻的行事来报道的。

《旧金山时报》在它的一篇报道中写道:“梅是中国最有名的戏剧表演家。在中国,所有人,不管老少,不管男女,都叫他梅郎,这是一个十分亲切的称呼。他的唱腔,据说绝无仅有。他以一个男人之身,扮演女人,常常令女人都为之赞叹。”

“这是一种十分奇特的表演艺术,以我们的观点来看,这种表演是虚假的,而且是程式化的,甚至是简陋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会对这种艺术形式如痴如醉。”

“我问过一些中国人,他们告诉我,梅演的那些戏,他们知道他唱的内容,知道整个戏剧的情节,甚至连他要走多少步都一清二楚。对于这种奇怪的艺术样式,我的确不知道应该如何看待。或许是因为文化的诧异,在我个人看来,这种表演形势,显然是低级的。”

翻看一些报纸,里面有不少关于梅兰芳的报道。《洛杉矶时报》这样的评论还算是好的,很多文章,简直就是在批判,甚至有一些是在侮辱。

“拙劣!呆板!真不明白中国人怎么会喜欢这种表演方式。这种表演,简直就如同孩子在玩一样,没有任何的**。”

“这种东西,让我想起之前中国人的脑后的那条小辫子。是那么的可笑,完全就是这个黄皮肤民族的可笑嗜好。据说,在中国,这些扮演女人的男演员,很多都是有钱人地玩物,这倒让我想起了欧洲地那些阉人歌手。我觉得这种表演形式应该叫阉人戏剧。这个叫法更加恰当一下。”

“吵闹。这是我的最大感受。那些乐器发出来的声音。是那么地刺耳!一点都不高雅,难看。梅的表演或许有优美,但是一个人男人扮演的女人。多少还是别扭得很。”这样的文字。这对于我来说,是完全在意料之内的。

在美国,当初中国文化无疑列外被视为怪物而加以嘲笑。自从张石川和郑中秋为代表的中国电影夺取了最佳外国语影片奖,后来又经过了大量的文化宣传,黄宗沾、黄柳霜、费穆、蔡楚生、《画皮》……等等,一系列地元素地长期浸染。使得美国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中国地电影。

但是,对于京剧这种形式。美国人了解得并不是很多。所以出现这样地评论。也是很自然地事情。

这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地结果,美国人可以理解意大利人的歌剧。但是很多人理解不了梅兰芳带来的这种表演样式。

他们感兴趣的,或许是一个男人扮演女人这种行为本身蕴含的一些东西,不如扮演得像不像。

费穆说梅兰芳到达旧金山之后,去看他表演的都是一些华人华侨,美国人去看的很少,就和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我明白梅兰芳此行的目的。他可不是来演给华人华侨看的,他是要征服美国人,征服这些对京剧完全陌生的观众。如果要实现这个目标,他现在做的事情,显然远远不够,即使他是公人的大师。

而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美国人对京剧的偏见,得让他们像重视中国电影那样重视起这种表演样式,这个,自然需要梦工厂庞大的宣传机器了。

所以,当甘斯和费穆他们去旧金山接梅兰芳的时候,我把比采尔和柯立芝叫了过来。

作为文化出版集团的头头,比采尔手里头的《电影手册》在美国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此外,文化出版集团旗下的《市民报》也有众多的读者。

洛克特克电视台,以及和我们关系极好的洛杉矶的媒体,这些都可以利用起来,我的想法,是通过这些媒体,在洛杉矶掀起一场巨大的宣传战这场宣传战,一定要在梅兰芳抵达洛杉矶之前,让美国人对这种艺术形式重新审视,而不是随便地丢上一句:“可笑。”

在我的直接指示下,《电影手册》做了一起专刊,这期专刊的封面十分的醒目,封面之上是一张涂抹着油彩的俊美脸孔,那是记者们从旧金山拍回来的梅兰芳的一张脸,俊美得让人窒息的一张脸。封面上的巨大标题是:《京剧,世界上第三大表演形式!》

在这份专刊中,前面大部分的篇幅都在极为具体地为民众讲解京剧的历史发展、流派、艺术准则、欣赏角度等等,内容十分的想尽,而且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中间更有很多旅居美国的对京剧有深刻研究的华人亲自撰写的介绍性的文章,十分的准确生动。

而在专刊的最后,是我亲自撰写的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就是封面上的那个题目。

在这篇文章里面,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