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导演万岁 >

第618章

导演万岁-第618章

小说: 导演万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他知道。”玛丽亚笑了起来,她抚摸着巴伯地头,道:“人活着。是为了给别人带去光亮。让别人感觉到这世界原来是暖地,然后人们的生活就好过多了。”

巴伯看着玛丽亚。皱起了眉头:“玛丽亚姑姑。你是爸爸的妹妹吗?”

“当然是。”玛丽亚给巴伯切了块小牛排。

“那我怎么觉得你不是呢。”巴伯问道。

“你地意思是,我和你爸爸不一样?”玛丽亚看着巴伯问道。

巴伯点了点头。

玛丽亚放下刀叉,道:“我和你爸爸生在一个传统教派地家庭。但是在你爸爸很小地时候。他就发现很多事情都能够算计和估量,然后

信一切事情都可以,后来他就变成了一个科学家。”

“你呢?”

“我。我只是一个女人。一个信仰上帝地女人。”玛丽亚喝了一口咖啡道:“不过我猜你爸爸肯定该有困惑的时候,他的生活很有理性,但是那并不代表上帝不存在,懂我地意思吗?”

“不懂。”巴伯摇了摇头。

“上帝存在,很简单,若你相信地话,他就存在。”玛丽亚拿起了那个十字架,交在了巴伯地手里。

“玛丽亚姑姑,你信上帝吗?”巴伯看着玛丽亚问道。

“信。我信。”

“那上帝是谁?”

玛丽亚笑了起来,她没有回答巴伯的问题,而是把他搂入怀中,然后她问他道:“你现在有什么感觉。”

“温暖。爱。”巴伯回答道。

玛丽亚看着巴伯手里地十字架,道:“这就是上帝。”

特写镜头。那枚银色的十字架,被巴伯捧在手心,一律微弱的光从窗户漏进来,照射在十字架上。

镜头突然定格,音乐声再次想起。画面失焦。

然后画面突然切到了那个冰封的小湖。天空下着雪。湖边燃烧着一堆火,那个老头火边,看着飘扬着雪花的湖面。

音乐声随之高涨,然后又渐渐沉寂下去。

一个巨大的酒馆。酒馆里面摆满了棋盘,一个老头在里面同时和很多人下棋(这个老头由格里菲斯扮演),巴伯和父亲也在其中一桌。

看得出来,老头是个高手,同时和这么多人下棋的他,不断击败对手。

巴伯趴在父亲的耳边,不停地父亲支招,父亲笑着按照巴伯说的走动棋子,最后竟然将那老头杀败。

父子两个高高兴兴回到家里。玛丽亚姑姑打来电话,告诉父亲已经给巴伯在附近的一个教堂找到一个牧师副手的活,希望他能够去。

父亲拒绝了玛丽亚的做法。

然后父子两个在房间里闲着无聊,便在那黑板上写着一些算式。

“爸爸,能根据温度。算出湖面的冰层地厚度吗?”巴伯看着外面的漂着雪花的夜色,转脸问父亲说道。

“当然能。不过仅仅靠温度还不够,还需要其他的几个因素,比如有没有风啦,风速多少等等。”父亲笑了起来。

“那你算一算现在湖面的冰层有多厚不行吗?”

“不行。”

“为什么?”

“因为我得去给那帮人上课。”

“我也去。”

父子两个人去上课。

巨大的教师里面,坐满了学生。巴伯坐在最后一派,看着父亲站在教师前面的一块大黑板旁边,给学生们上课。

他在讲解各种各样的函数,讲解着各种各样的算式和复杂地数学问题。

科学。这是科学。

这段上课的内容。有长大七分钟的片长。

银幕上,巴伯的父亲是那么地信心十足,那些数字、算式在他的讲解中,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科学。那是科学。

突然,画面定格。音乐声响起。

画面切入了小湖。大雪之下的小湖,雪花之下,火堆旁边。那个老头还坐在那里,他抬起头,看着镜头,眼眶中满是泪水。

音乐声变大。女声哼唱,安魂弥散地高潮部分,哼唱声如同一条奔涌的大河。让人们的心灵在颤抖!

“上帝呀。上帝呀。”坐在我身边的马尔斯科洛夫开始不停地划十字架。

而旁边地人。也都一个个捂住了嘴巴。

电影到了这里。观众们已经预料到了什么。

电影在超过一半时间的时候,气氛开始逐渐沉重。先前的种种事情,都在安魂弥散地音乐中,变得悲郁起来。

特写镜头。一双窗户。

一只雪白地各自落在窗台之上。

镜头上拉,房间里面,巴伯和父亲正在各自看书。

镜头左移,另外一扇窗户中,邻居地那对夫妻仍然在无休止的争吵,男人心力憔悴,女人劈头撒发,他们为生活中地花销争吵,为工作争吵,为生存争吵。生活,让这对曾经相爱的夫妇之间,生出了无尽的仇恨。他们的孩子再哭,但是没有人管他。

镜头左移,德妮的家。母女倆在床上已经睡着,母亲抱着德妮,睡得很安稳。

镜头继续左移。酒鬼的家,一片狼藉。酒鬼抱着酒瓶醉倒在桌子上。他的墙壁上,挂着落满灰尘的镜框,里面是一个英俊的飞行员的照片,他穿着军装,笑容灿烂。谁都无法猜出这个男人为什么从一名飞行员变成了酒鬼。

生活就是这样,有不同的故事在演绎,心酸,欢乐,痛苦……它们在同一时间发生,但是却自己体会到自己的内心。

特写镜头,那只雪白的鸽子在阳台上散步。它很悠闲,发出咕咕的叫声。它在阳台上走,不时偏着脑袋看着房间里面的人,态度专注,然后它支开翅膀,扑啦啦飞去。

特写镜头。一个在门口的牛奶瓶。奶瓶里转满了水,因为天气冷,已经全都冻成了冰,因为体积膨胀,整个瓶子都被冰挤破了。

门吱嘎一声被打开,一支小手伸过来取走了瓶子。

是巴伯。

他把那个瓶子拿起来,跑到了房间里面给父亲看。

“爸爸,看,天气多么的冷!”

父亲看着那个破裂的瓶子,笑了起来。

然后巴伯恳求父亲和自己玩数学游戏,而游戏的内容就是计算小湖冰面的厚度。

父亲叫巴伯打电话到气象局讯问这几天的气温,然后父子两个在黑板前一起列着公式。

那是一个繁琐的公式,计算出来结果之后,父亲笑着告诉小巴伯,就算是一个大人,这个时候都可以在湖面上溜冰了。

巴伯很高兴,转身从自己的房间里拿出一双冰鞋。

他告诉父亲,这是玛

咕送的。

巴伯问父亲自己可不可以到湖面上去溜冰。

父亲摇了摇头:“不可以,现在太晚了。我现在出去散步,不过当我回来的时候,我希望看到你在穿上睡着了。”

中景镜头,飘着雪花的湖面。父亲在湖面的边缘行走,试了试冰层地厚度。冰层很结实。

然后他看到了湖边的一堆火,篝火旁,一个老头坐在那里。

父亲停住了脚步,他看着那个老头,愣了起来。

老人看着他,眼睛里满是泪水。

音乐响起。两个人完全静止了下来,彼此之间隔着一段距离。

特写镜头。雪地中的死狗。

特写镜头,燃烧的篝火,火光映照的老人的脸。

父亲看着这个老人。诧异地睁大了眼睛。

父亲赶了回来,他拧开了儿子房间的灯,看到儿子在床上睡得很香。

他转身想要离开,却被儿子拉住。

巴伯问父亲什么时候可以溜冰。

父亲告诉他。冰面很结实,明天早晨就可以。

特写镜头。阳光洒在窗台之上。一支鸽子落在窗棂的边缘。

父亲正在窗户旁边的桌子上工作,他伸出手去拿墨水瓶,墨水突然从瓶底露了出来。然后迅速濡湿了桌子上地纸页。

父亲愣了一下,然后把墨水瓶扔进了垃圾桶里。

他起身,走向卫生间。

镜头在房间中的那个黑板跟前停住,黑板上面。对准了黑板上那个复杂的计算冰层厚度的公式。

音乐再次响起,充满了骚动和不安。

“我地上帝!那个孩子有危险!”

观众中,有人担心地喊了起来。

“完了。完了。”马尔斯科洛夫面色铁青。嘴里不断念叨着。

这个时候的电影院。紧张的气氛,到了极点。

父亲在卫生间里面洗手。然后听道敲门声。

是德妮。她站在门口,问父亲巴伯在家吗。

父亲愣了愣,摇了摇头。

然后他听到了外面有救援车的响声。

他走到了窗户跟前看着外面,一台消防车从楼下呼啸而过。

父亲呆了一下,抓起自己地外套就向门外跑去。

走道里面,到处都是呼喊声。

那对吵架的妇女抱着女儿往楼梯处跑,德妮的母亲过来看着父亲,告诉湖边出事了。

父亲匆匆忙忙跑下了楼。

他看到了玛丽亚姑姑。

她站在远处的雪地里,目光呆滞,满脸泪水,看到父亲出现地一瞬间,她跌坐在雪上。

“湖面的冰破了!湖面的冰破了!”玛丽亚姑姑看着父亲,大声地叫了起来。

父亲地脸,冰冷,坚定。

“别激动,冰面是不可能破地,冰面是不可能破地。”他在安慰玛丽亚姑姑,但是声音小得连自己都几乎听不到。

德妮走到了父亲的跟前。

“早晨我碰见了巴伯,他告诉我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长出了一对翅膀在湖面地冰层上飞翔。”德妮拉着父亲的衣服,低声说道。

父亲大步向小湖跑去。

周围有人群涌过来,有人在呼喊,有人在紧张得搬运着工具,更有救生车的响声。

小湖的旁边,已经围满了人。人们焦虑地看着湖面,彼此安慰。

那对经常吵架的夫妻,相互抱着对方,那么紧。

酒鬼把平时比自己性命都要重要的酒瓶丢在一边,忙着给救生员打下手。

全景镜头,小湖的中间,冰面破了一大块,救生员一点点朝着破裂出铺设着救生设备。

父亲在人群中的脸,显得那么的焦急,那么的无助。

有救生员在冰面破裂的地方开始捞人。

父亲的旁边,也有孩子的父母在焦急地等待。

一个孩子从人群中挤出来,拉住了父母的衣服。焦急的父母发现儿子没事,大声地哭喊了起来。

“先生,我看见巴伯在湖面上溜冰了。我看见巴伯在湖面行溜冰了。”

那个孩子的话,让父亲一下子跌坐在地上。

音乐声响起,沉郁、悲伤、低沉的小提琴声,如同刀子一般在锯人们的心脏。

全景镜头,救生员一点点地从湖底脱出尸体。

特写镜头。父亲圆睁的眼睛,冷汗从他的额头上滚落了下来。

他看到了巴伯的书包,看到了他身上的那套蓝色的羽绒服。

安魂弥散曲进入了高潮部分。

父亲呆呆地离开小湖。

他走向湖边地一个教堂。

教堂里面,空空荡荡。只有那个巨大的十字架在蜡烛的映衬下显得是那么的高大。

父亲跪倒在十字架跟前。

这个时候,他低下了他的头颅放声大哭。

特写镜头。

篝火堆。老人还坐在湖边。

他看着面前的人群,眼中满是泪水。

特写镜头,雪地里的那只死狗,尸体上覆盖满了雪花。

老人走到死狗跟前,一点点抹掉它身上的雪。

“死亡,是另一种新生。”老人低下头来,在狗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

那狗慢慢地从雪中爬起来,一点点走向远方。

全景镜头。太阳出来了。金黄地阳光照耀着大地,预示着一天的重新开始。

一只鸽子在雪地上散步,它小巧地转动着脑袋,然后支开翅膀。扑啦啦地飞向了天空。

银幕失焦,

浮现出字幕。

那是十诫的第一诫:“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为奴之地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地神。”

影片结束。

一个小时零三分。

面对着银幕上的那行大大的字幕,观众全都呆坐在位子上,没有人发出任何的声音。

他们看着那个诫条。十诫中地第一个诫条,也是最最重要的一

,全都低下头来。静静地祈祷。

大厅里面。灯光次第亮起,几分钟之后。铺天盖地的掌声响了起来。

人们纷纷起来,在我地带领之下。《十诫》地所有演职人员集体走上讲台。向众人鞠躬感谢。

这部紧紧一个小时地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首映式之后。我立刻被各大媒体地记者包围。

“柯里昂先生,我是《纽约时报》地记者。你的这部电视电影十分地成功。必然又是一部杰作,请问,《十诫》一共有十部。目前完成了一部。剩下的九部什么时候拍摄?”

“剩下地九部将在今年之内全部拍摄完成,在电影院和电视上和观众见面。”

“柯里昂先生。请问。这九部依然还是你导演吗?”

“你地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剩下地九部。我可能会导一两部。也可能一部都不会导。大部分地电影,我将交给梦工厂导演组的导演们。”

“既然是这样地话。柯里昂先生,你怎么能确定。其他导演执导制作才回来地电影,能够像你亲自执导的这部电影这样优秀呢?!”

“我很确定。因为剩下的九部电影,剧本全部由我亲自创作。梦工厂会成立《十诫》拍摄组。我担任总监制。所以下面地九部作品。绝对会更加精彩,而且梦工厂地导演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单独执导一部,这样的话,观众看一看到不同风格,不同思想地作品。”

“柯里昂先生,我是《洛杉矶时报》地记者,请问,今年地下半年,你还有拍片打算吗?”

“这个我也不知道,或许有,但是目前我手头还没有剧本。有好剧本地话,我想我会拍摄。”

“柯里昂先生,你地这部《十诫》在体裁上十分的特殊,属于电视电影,而众所周知,哈维奖是电影奖,我地问题是,你认为在今年的哈维奖评选中,评审委员会会让这部作品进入评选范围吗?”

“这个你应该去问评审问员会。你说得没错,这部作品体裁很特殊,不能完全称之为电影作品,但是如果从大地美学标准来说,我想还是可以的。”

……

记者们的一堆一堆地问题,问得我晕头转向,在回答完之后,我干脆逃了出来,跑到了电影院后面地休息室里。

时候不大,格里菲斯、维斯康蒂、布烈松几个人也都跑了进来。

“你们怎么也跑来了?外面那么热闹,就不想凑一凑?”我笑了起来。

维斯康蒂一边摇头一边坐在沙发上道:“别提了,老板,那帮记者在外面拉扯着我问电影地拍摄花絮,问得我头晕。”

其他人纷纷大笑。

“老板,我听记者说。你决定剩下地九部全部交给我们来拍摄!?”格里菲斯看着我认真地问道。

“不错。我是这么决定地。”我点了点头。

休息室里地一帮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不敢相信自己地耳朵。

“老板。你为什么不拍!?这样地体裁。这样地深邃思考,只有你能够拍得出来!”维斯康蒂大声叫了起来。

我摇了摇头:“其实在这方面。没有什么深邃不深邃地。生活中地每一个人。都是哲学家。面包店地店主。卖报纸地小贩。甚至是乞丐,这些人不比任何的哲学家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哲学体系,都有属于自己地思考。只要你把心放下来,沉下来,学着凝视这个世界。你们每个人都会发现一些平时根本发现不了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你们能够用摄影机表达出来的话,我想你们拍摄地电影。不会比我的差。”

“《十诫》。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电视电影。我想对于我们梦工厂来说,应该也是依次特别的纪念。也许过了几十年之后。它会成为梦工厂后人以及全世界电影人津津乐道地一个话题。因为它是梦工厂人地集体之作。一部风格迥异。但是却在表达着一个思想的作品,这样。不时挺好吗?”

格里菲斯等人。全都被我说得沉默不语。

“放心吧,剩下地九部电影。剧本我会先写好。写好之后我就不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