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狐 >

第44章

官狐-第44章

小说: 官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盈盈自告奋勇地说:“不如让我去吧,有些话你不好开口,我去说也许要好一些!”

张明觉得有理,这些低架子的事还是让女人去办合适一些,也好有一个回旋的余地。

“那就为难你了!老婆!”

盈盈拿着张明的论文来到韩政教授家。韩教授正在小院里打太极。

“韩教授,您真是健身有道啊!”盈盈甜甜地说。

“盈盈,你怎么一个人出来了?张明呢?”韩教授慢慢收住拳路,关切地问。

“别提他!心情不好,在家睡闷觉。所以让我把论文交过来!”

“怎么啦!他一向都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怎么也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韩教授问。对这个关门弟子,他还是挺关心的。

盈盈装着自责道:“看我这张嘴!他叫我不和您说的,挨批评不说,还怕您对他失望。其实也就是工作中受了一点小挫折。没什么大事!”

韩教授不悦道:“这叫什么话?和我疏远了是吗?我了解张明,一般的事根本难不倒他,更不会让他沮丧和倒下。这回肯定是碰到难题了,碰到自己过不去的坎了。说给我听听吧,我这个老头子就是这样一个怪脾气,你求我,我不一定帮你!你不求我,我还寻上门来帮你!”

盈盈没想到到韩教授今天会这么爽快。看来自己采取旁敲侧击的方法是对的。

于是他就将张明的事给韩教授说了一个大概。

韩教授说:“你回去休息,叫张明过来吧,我把情况弄清楚再说。”

盈盈把张明换来了。

张明装出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好继续激发韩教授的同情心。

韩教授安慰他说:“不要泄气,现在下结论还早。你先把情况给我做个介绍。”

张明就一五一十地把当天的情况讲给韩教授听。韩教授说:“你做的没错!换了我,我也会这样做。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政治技巧。只不过,在操作上还是有漏洞。对上,要赢得支持,让自己消除责任。对下,要搞好封口工作,免得节外生枝。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圆满。”

张明若有所悟,是啊,当初自己还是应该要将这件事向主要领导汇报,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领导也不是傻子,很有可能按自己提出的方案办。那个赵主任也没有亲自去作一下思想工作。才会有今天的被动局面啊!看来,自己还嫩得很!

韩教授说:“事已至此,悔也无宜。不要慌,我来卖一卖我这张老脸,帮你去活动活动!”

张明心里暗喜,嘴里却说:“那怎么好意思呢?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说出去也丢您的面子。”

韩教授说:“实话跟你说,如果你有经济问题,打死我这老头子我也不会为你出面。不说你是我的学生,就算是我的孩子也是这样。我真的丢不起那个人!我也不喜欢那么做。”

他对张明说:“你在客厅里坐一会,我进去打一个电话”

一会儿之后,韩教授红光满面地从房里出来,说:“张明,他已经答应帮你说话了。我想,他能够出面,肯定没有问题。”

“他”是谁?张明不敢问。难道是传说中的那个在国务院工作的人?

张明说:“谢谢您!韩教授。”

韩教授说:“不要客气!其实,一有问题就到处找关系,托后门,这也是一种不正之风。不过,在这样一个大气候里,要想把好事办好,我们也要动用一下自己的关系。要保护自己,弘扬正气,就必须想方设法地与不正之人争夺有利的平台啊!不能太迂腐啊!”

第一百零二章升级别不升职务

韩政教授的确有一个在国务院工作的学生,职务虽然只是Z司的副司长,级别并不算高,但是他是某位副总理面前的红人。官员的能量不仅与级别有关,与所在的位置更是联系紧密。

所以在古代,宰相衙门里一个得宠的家丁,也比一个知府的能量要大许多。这位副司长是

大衙门里的大红人,说话自然有一定份量。

张明所在的Y省组织部尚部长在研究这次副县级干部的选拔问题时自然充分地考虑了这位大红人的意见。

因为已经答应了为张明说话;所以一开始就对张明的处理定下了一个调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选拔干部,是为国选材,不是在推举完美无缺的圣人。如果以这个标准来选拔干部,势必会发现无人可用。所以,看一个同志可不可用,要看其大体,不要拘泥于小节。龚自珍诗云:不拘一格降人才。对我们组织部门的同志来说,要不拘一格选人才。就拿这个张明来说,他的其他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考试成绩名列榜首,政绩口碑也在上上之列,唯一的问题就是在处理黄升事件上有违纪现象。”

王副部长一向对这个专横的部长有意见,平时也不敢硬顶,但在有说可说的时候他决不放弃机会。今天他听了一下尚部长的话头,包庇张明的意思已很明显了。所以他要反其道而行之。

凡是“敌人”支持的,我就要反对。即使不能坚决反对,也要想办法给他制造一点阻力。

他装出一副惋惜的样子说:“是啊!我们也在为他可惜!可是,按照我们之前的规定,恐怕也只能忍痛割爱了。否则难以服众啊!”

尚部长早就知道他会有这么一手,就说:“对于违纪,我建议大家要有一点辩证思维。也就是说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要一分为二地看。对待这个黄升事件,大家先抛开纪律不谈,光从效果来看,看张明的处理办法是不是得当。在当时中江县的人民对一中、对教育意见很大的背景下,把黄升的丑闻抛出来,对中江教育的形象、对中江的稳定有什么好处?我觉得张明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是有着一定的政治考量的,显示出这个同志有着很强的大局意思和政治智慧。我觉得,他的违纪,就好比打球时为了把球打好,在抢球断球的过程中犯了规一样,可以原谅!我们不能因此让这样一个有能力的同志失去一个好的晋升机会。这样做,是对干部不负责任,也是对我们的事业不负责任。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意见,大家也来讨论讨论!”

与会的其他人都是能和尚部长保持高度一致的。每当王副部长对尚部长的决策持不同意见时,尚部长就会走群众路线,让王部长陷入孤立,最后不得不就范。

今天尚部长故伎重演,他说让大家讨论,就是在发布动员令。

云副部长抢先发言:“我个人同意尚部长的意见。兵法上谈到选将时有五个标准,智、信、仁、勇、严。我对这五个标准中的“智”和“仁”最为看重。一个人没有仁,就不会去办好事,没有智,就不能把事办好。两者都具备,就能办好事,把好事办好。张明对黄升事件的处理,可以看出这个同志很灵活,同时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同志们,我觉得我们党的干部一定要有这种情怀,不然,我们就会成为没有感情的执政机器,就会成为只想把事情搞大、不想把事情搞好的酷吏。从这点出发,我建议给张明一个机会!“

其他几个同志也纷纷表态,支持尚部长的意见。

尚部长努力地掩饰着内心的得意,对王副部长说:“老王,你看,张明的事是不是可以通过了?“

王副部长知道自己在这里的处境是非常孤立的。如果自己仍然坚持反对,尚部长肯定要启动举手表决程序。那个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自己何必要寻那份难堪呢?

不过就这样认输也太没面子了。他想,无论你们怎么说,张明违纪的事已铁板钉钉了。必须要有所交代。

于是他说:“我不是不同意尚部长的意见,但我觉得我们要把事情处理地圆满一点。一个同志明显违纪了,我们总不能装做没看见吧!总不能对之不做任何处理吧!这样对今后的工作不利,也对当事人的成长不利。一个人再有才,也必须接受纪律的约束啊!”

尚部长在内心里也觉得王部长说得有道理。既然大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其他的就让他一让吧!

最后,他们对张明的事来了个折衷处理。张明的副县级可以让他上,但该处理的问题还是要处理。于是组织部责成中江县委对张明的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处理。提拔的事不受处分的影响。

在使用张明的问题上,组织部建议暂不让他担任副县长,让他以副县级的镇委书记的身份在基层工作三年后,再视情况安排工作。

之所以不让张明继续担任教育局长,一是要体现出对张明的惩诫之意,让大家知道,违纪总归是要付出代价的。二是尚部长觉得像张明这样的干部还应该到基层锻炼锻炼,将来好在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去发挥才干,他认为张明不适合在教育局这个最需要循规蹈矩的部门工作。

这样对上对下都有个交代。

马一明也有此意,当前的经济建设确实需要像张明这样的能员开拓局面,把他放在教育局有点可惜了。

面对这样的结果,张明又喜又忧。

喜的是级别上了一个档次,忧的是要去做那烦人的镇委书记。

乡里的官不好当!有多少刁民和刁事要你去处理啊!

第一百零三章到最穷的地方去

在安排张明在哪个乡镇工作时;马书记和常县长有着很大的分歧。

其实两个人都想为张明好,但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

常县长很为张明抱不平,他听说和张明一起考上副县的干部都实打实地当上了副县长或者在城里大机关任职,惟独张明被下派到乡镇,怕张明不舒服,想找个好地方安慰安慰张明。

最好的乡镇是城关镇,因为它说是乡镇,其实就是县城。生活条件优越不说,经济形势也好,在这里干会很轻松。而且城关镇是中江第一大镇,天子脚下,在这个镇当一把手在全县所有乡镇党委书记中自然是头把交椅,与张明副县级的级别也很相称。

当然,常县长这样提议也有自己的私心在。因为现任城关镇党委书记是一个老资格的干部,在他面前有时候有点倚老卖老,布置任务时经常讨价还价,让他很是不快。他想借此机会将他换走。

马书记对此自然心知肚明。他当然不会同意。他是很依重常县长的,但也不想让常县长的势力坐大,对他自己构成威胁。所以必须要有人来牵制牵制他。同时他也不想过分纵容常县长的排除异己的行动。

当然,他不同意的主要原因还不在这里。

这次张明参加副县级干部的选拔考试是他推荐的,可以说他是非常希望张明有个好的结果的。事情出现波折后,他又是最想给张明安慰的人之一。

常县长的方案的确可以给张明提供一个安乐窝。但是,从全县的实际出发,城关镇只需要一个中上之才就可以胜任了,像张明这样的上上之才应该放到更需要他的地方去。什么地方最需要他?当然就是那些薄弱乡镇,那些落后乡镇,那里的老百姓迫切需要一个能干的镇委书记来帮助他们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

此外,他认为,对张明自己来说,到城关镇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年轻人风华正茂,还没有到吃安乐茶饭的时候。在这样的年龄,应该到艰苦的地方去磨练自己,提高自己,为将来登上更高的平台,走上更重要的领导岗位打好基础。在乡镇工作的经历将会使他受益匪浅。

末了,马书记说:“老常,我们也不争了,征求一下他本人的意见如何?”

常县长说:“好吧!他说好才是真的好啊!我把他叫来!”

张明接到电话的时候,正在教育局里清理东西。既然不得不走,就必须早做准备。同时,几件没办完的工作也要尽快办完,不要留下尾巴。

“悄悄地走,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一边清东西一边诵起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张局长,你还是把我这片云彩带走吧!”林彤不知什么时候进来了。

张明见是林彤,就说:“你这片云彩我可不敢带走!要不然,常县长非把我吃了不可!”

林彤说:“我就要跟着你走!你到哪里我到哪里!”

自从和常春藤订婚之后,两人就再没有幽会过。但是心里都还惦记着对方。

尤其是林彤,心里总想着张明。要不是迫于父母的压力,她真不想去订什么婚,嫁什么人。她情愿给张明当一辈子的地下情人。可是人不是在真空中生活,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所以她一直压抑着自己,尽量地不去见张明,不去想张明。

但是现在张明突然要走了,这意味着将来要见他一面都难了。压抑多日的情感一下子又燃烧了起来,她迫切地想要扑到张明怀里,只可惜这里是办公室。

她以一种不容商量的口气对张明说:“今晚我到你家里去,不见不散!”

不等张明回答,她就走了。她知道留下来,张明肯定会拒绝她。所以她不给他表态的机会。

她一走,常县长的电话就来了。张明心里一惊,莫非他感应到了自己未来的儿媳在约他幽会?

当然,很快他就知道自己是做贼心虚。

常县长打完电话后,问马书记:“马书记,您猜张明本人会选择哪个地方呢?最偏僻落后的羊角镇,还是最繁华方便的城关镇?”

马书记说:“我觉得他会选羊角镇。”

常县长说:“一般的人都是向往好的地方,嫌弃差的地方。你也不是不知道,每年有多少人削尖脑袋要往城关跑。为了达到目的,有的在地方上担任一把受的干部甚至愿意到城关来当副手。我觉得张明一定会选城关镇!”

马书记说:“这样吧,我们打个赌。如果他选城关,就算你赢;如果他选羊角镇,就算我赢。”

“赌什么?”

“谁输了,谁请吃饭。要自己买单哦!”

“一言为定!一顿饭我还输得起!”

不一会儿,张明到了县委马书记宽敞的办公室里,马书记说:“上面的精神我就不重复了!你要正确理解上面的安排,并无条件地接受县委的工作安排。不要有精神负担,更不能对组织有意见。”

张明说:“我明白!请两位领导指示!”

常县长说:“你的工作我们进行了慎重地研究。有两套方案,一是城关镇,一是羊角镇。你不需要立即回答,我们允许你思考十分钟。”

张明说:“两位领导,这可是个大事,能不能允许我多思考一下?”

“不行,时间紧迫!你必须马上作出选择!”常县长心说,张明,你怎么这么傻?两个地方悬殊那么大,不用比较就分了优劣,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要思考吗?脑袋里是不是进了水?

马书记心里也在想,张明,如果我没看错你,你就应该选择羊角镇,到那里去干一番事业。一定不要贪图眼前的舒适啊!

张明不知道两位领导心里在想什么。他有自己的算盘。

既然是被贬,就干脆到偏远一点的地方去。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城关镇在天子脚下,舒服是舒服,但这里官太多,今后办事恐怕会有许多干扰。自己到时候恐怕没什么自主权,这样的官当的有什么意思?而在羊角镇就不同了,天高皇帝远,我就是土皇帝,在那里才谈得上当家作主。

另外,城关镇的条件和基础好是好事,但也是坏事。因为已经没有多大的上升空间了。就算有进步,别人也不会说是你的功劳。但是在羊角镇就不同了。那里一穷二白,正好像一张白纸,可以书写最新最美的图画。稍有起色,都会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张明回答道:“首先要感谢两位领导对我的关怀。其实从这两个方案就可以看出领导的良苦用心了。我想,领导的意图无非有两个,一是想照顾我,一是想锻炼我。

不管是哪一种想法,我都要衷心地感谢你们!“

马书记和常县长相互看了一眼,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