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着如意扇-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蔗虫本地人又称之为蔗头龟,蔗头龟产于竹蔗头中,形状很像蜜蜂却大了近一倍。有六只足,前两足像蝼蛄(肚猴)的前脚,扁大有力,能扒土挖洞,翅膀很小,专门蛀食竹蔗的根,是蔗园害虫。县志中说蔗虫无翅,其实是有,但很小,不仔细看不到。
其实,宋文觉得蔗头龟和未出土的知了很像,只是不知是不是一个品种。
秋冬之际,砍完竹蔗后,老蔗头必须挖掉,蔗头龟便卷缩在土中蔗根里,一动不动。最多的时候,一株蔗头可收获二、三百只蔗头龟,凡土里蔗头龟多的那株蔗,必定是枯黄而凋零,可见蔗头龟是靠吸食蔗根中的营养而生长的。
蔗头龟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油炸,一种是晒干成脯。
蔗头龟要吃的时候要洗干净,因为蔗头龟是从蔗头中挖出来的,身上沾着些许细微的小沙土,必须清洗。首先要把蔗头龟倒进盛着温水的盆子里,这时,原本卷缩不动的蔗头龟,便会在温水里蠕动爬行,身上的细沙土便会慢慢脱落,泡一下,再用水冲洗几下,干净后晾干就可以用了。
热锅下油,将晾干的蔗头龟放进油锅慢火浸炸,蔗头龟一入热油锅中,立即膨胀开来,比原先胀大一倍,看起来更有嚼头。等炸成金黄sè后捞起,撒上少量盐粉或者椒盐,翻簸均匀。食之酥脆甘甜,略含淡淡竹蔗汁味,真是妙不可言。
旧时曾有人卖过炸熟的蔗头龟,以十只为一单位论价。这种东西,不仅大人喜欢吃,小孩更喜欢吃,据说吃后可以消积去淤,预防痘疹去疳积。所以,以前每逢蔗头龟出产的时候,村前就成了市集,买炸的,买生的,十分热闹。
有人以为蔗虫是中药中的地鳖,其实不是,那地鳖本地又叫山蟑螂,是有毒的,根本不是一个品种。
蔗头龟除了可以生炸吃外,还可以晒干。
就是把洗过的蔗头龟放进蒸笼里慢火蒸熟,晒干后用手轻轻搓揉,蔗头龟的足、头、翅便会自动脱落,只剩下一粒比乌豆大约一倍的蔗头龟身、肚部分,里面的脂膏全部凝固,可以贮藏。吃时用油煎炒,或者加些佐料炒,味道更香,比生炸的蔗头龟好吃百倍,是酒席上名菜、佐酒的上料。有人夸说:“用蔗头龟配酒,百吃不厌,干杯不醉”。
旧时,凡来南州为官者,都要尝尝这一珍奇美味。离任之时,必要买些回乡或进京赠送亲友,奉敬上司。
传说有一任。县官,离任多年,还想吃蔗头龟,但忘记其名称,在写信给南州故交托他购买时说,要买那“状似蜜蜂,其形恶野,其味极香”的东西,一时传为佳话。
在外多年,宋文也好久没吃过蔗头龟,想起儿时记忆,不禁馋虫大动,就和宋虎一起,拿了地里的锄头,在砍了竹蔗的地中刨了起来。谁知刨了半天,却只有聊聊二十几只蔗头龟,不由大为丧气。
旁边捆好竹蔗的田水,坐在竹蔗上看了半天,这时才悠悠的说道:“别刨了,现在这些竹蔗都是新品种,不容易得虫,有这功夫,还不如去抓鱼。前天我可看到小兵抓了一条黄鳝,卖了三百多块呢?”
宋虎听了,顿时停下刨地的锄头,问道:“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昨天。”
“多大了,卖这么多钱?”
“大约这么大,听说有两三斤。”田水比了比两个手指说道。
两个手指粗细的野生黄鳝如今可是不多了,看得宋虎眼前一亮,心头意动,就问道:“在哪抓的,这小子运气这么好,改天我也去找找。”
“就在村里那条小溪上,还是用鱼钩钓的,也不知他是哪来的狗屎运。”
田水很是气愤的说道。那条溪他也不知钓过多少次鱼,可别说黄鳝,连条水蛇都没钓过。
这时,山下开来一辆卡车,他看了连忙站起来,对宋虎道:“不说了,车来了。你明天有没有空,要是有空,顺便过来帮忙煮红糖。”
“那么麻烦干什么,去买一点就是。”
宋虎这家伙是能不动手就尽量不动手。
“那是一个味吗?我们家竹蔗可是用蘑菇土和猪粪作肥料,天生天养的无公害食品,那煮出来的红糖,甜的都可以腻死人,外面卖的能一样吗?”田水不屑的说道。
宋虎却是撇了撇嘴,“别吹了,快点扛竹蔗去吧,明天我叫阿文一起去。”
“那好,明天过来,我免费送你们几斤红糖。”
说完,田水就和父母扛着竹蔗上车,阿文看了连忙上前帮忙。总不能没心没肺的在一旁挖蔗虫,看着人家一家子自己扛竹蔗,怎么说自己都拿了人家蔗尾,怎么也要稍微表示一下。
一会儿,一大堆竹蔗就被扛上车去,田水也要随车回去,看宋虎他们还要挖蔗虫,就叫他们挖好后,把锄头拿到自己家里去。
宋虎和宋文又挖了一会儿,到了中午,才挖了一百多只,累得像只小狗。本来两人还想再挖一会,可惜宋虎老婆和宋文母亲都打电话过来叫他们回去吃饭,两人只得作罢。
宋虎帮宋文把蔗尾送回家后,因为老婆催着吃饭,卸下蔗尾后就匆匆的开车走了,却把蔗虫留了下来,说等晚上过来吃。
陈秀惠知道宋文去收蔗尾,知道他肯定没做饭,又不放心自家老头的手艺,就骑车过来帮忙煮饭,顺便带着媳妇和孙儿来这边玩。
熙熙来到这边后高兴得不得了,呀呀叫着,看到小狗更是欢呼着追了过去,跑东跑西,一下玩玩小鸡鸭,一下抱抱小狗,一下又跑去蹲在牛棚那边对那只待产水牛叽里呱啦的说着话,玩得不亦乐乎。
第十四章有鱼凶猛
午饭过后,稍微休息一下。
宋文就想去后院把父亲早上拿来的菜籽和菜苗种了。
他父亲看到后院一大片地荒着实在可惜,就去弄了一些菜籽菜苗过来,有芥菜、菜心、芫荽、冬窝、番茄、葱、独蒜等等,独蒜是一整颗的蒜子,有点像尖头栗的果实,吃起来粉粉嫩嫩,和栗子有得一拼。
但说实在,他根本就不想种这些平常市场上看得到的蔬菜,这些菜天天看天天吃,吃得人都有点腻味。他想去山上挖一些野菜下来种,山上的野草炒起来味道才好,只可惜那野菜都是分季节的,大部分是chūn时或者chūn秋两季发芽时味道最好。
想了下,宋文还是觉得去山上挖一些野菜下来种好,到了chūn天这些野菜长嫩芽就可以采来吃了。只是现在天气rì冷,也不知能不能种活,算了,明天去挖一些下来种看看。貌似明天不行,要去帮人家煮糖,那就后天,顺便去抓竹鼠和野猪,家里的竹林都快被这两样东西祸害光了。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去把父亲拿来的种籽和菜苗种下去,要不然老妈知道又要唠叨了,据说这是老妈挑的。
于是,他就来到后院,在早已经平整整齐的菜畦上把菜籽和菜苗种下。
忽然,他想起如意扇中好像也有一块土地来着。那块土地虽然不是很大,却很肥,土都是肥得发黑的肥沃土地,若是能种点什么,一定长得不错。
种什么好呢?种菜,显然不行,太浪费力气。要浇水,要施肥,要除虫,一大堆事。宋文是个懒人,种的东西最好是那种种下去不管不顾就能自己长得好好的东西,这样他就可以坐等收成。只是想法是好的,结果却往往不如人意。
他想了一下,好像市面上没有那种种了后就可以坐等收成的东西。种水果倒是可以,只是种水果里面的空间又太小,种不了多少。想了半天,终于让他想到了要种的东西,要说?种起来最省事的莫过于番薯,种下去都不用怎么打理,就等着收成就是。
心中想好,就想在如意扇中的那块地里种番薯,只是现在不是种番薯的季节,也不知行不行,不过如意扇中那么暖和,想来种番薯应该是没问题才对。
想好后,他就打电话给宋虎,叫他过来的时候,顺便拿一些红薯、紫薯和黄薯过来。
宋虎家有个养猪场,所以他家就专门种了一大堆番薯来养猪,据说比买饲料省钱。而且他家养猪有的是猪肥,用猪肥肥地种番薯,番薯再来养猪,形成一个良xìng循环,不得不说宋虎他爸也就是他二伯的脑筋好使。
他家种的番薯有很多品种,有红的、白的、紫的、黄的、粉红的,紫白相间的,一大堆,稀奇古怪,也不知是去哪弄来的薯种。
一般而言,红薯和黄薯的味道最好,也最甜;紫薯就一般般,比较松散,和白薯的味道差不多,但据说营养丰富。黄薯其实也不能称之为黄薯,而是介于黄和粉红之间的颜sè,比肉sè要红一点。
种好菜籽菜苗,浇了水,宋虎忽然感觉无事可做,想了下,就拿起前rì买来的渔网,拿了一个水桶往外走去。
外面阳光明媚,照在屋前的小湖上,随风摇摆的湖波闪出艳丽鳞光。
居于这竹林之下,湖泊之畔,空气清新,仰望绿竹悠悠,耳听鸣鸟啾啾,真是快活得有如神仙。
一早起来,若是深深的吸一口空气,那种清爽的感觉萦绕于胸肺之间,会让你舒畅一整天。
小湖一角山壁上的那湫小瀑布犹然不停的往湖中注入水流,发出阵阵清脆的声响。
注入湖中的水流漫出湖泊,在宋文家屋前的不远处冲出一道缺口,汇成一条小溪,浩浩荡荡的往外流去。在远处也有一条从山间流出的溪流,两道溪流聚成一股,顺着溪道,直往宋家堡新村外面冲去。
水流冲出的缺口处,刚好有一面表面平坦的百米巨石,石面横陈,任湖水rì夜冲刷,变得光滑无比。踩在巨石之上,溪水刚好没到小膝一半。夏季之时,若是能光着脚丫,踩在其间,任溪水冲刷,感受脚下清凉,真是一大享受。
宋文提着渔网来到湖边,湖边有个竹筏,竹筏是他这几天砍来竹子做的,就为了在湖上捕鱼。
他提着渔网和水桶跳上竹筏,竹筏微微往下一沉,但迅又浮起。把渔网和水桶在竹筏上放稳,拿起旁边的竹篙,在水中轻轻一点,撑着竹筏离开岸边。
熙熙本来在院中跟小狗玩,看到叔叔拿着渔网和水桶出去,立马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看到他跳到竹筏上去,也想跟着上去,可惜被眼明手快的陈秀惠给一把抱住,没去成。跟在他旁边的小狗倒是屁颠屁颠的跑到湖边,该该的从宋文叫了起来。
陈秀惠和林清兰看到宋文抓鱼,也跟出来看,连宋远水也走过来凑热闹。他看到宋文撑船往湖中去,眯着眼睛微微笑着。
以前他看到人家卖小鱼的时候,就经常买一些过来放,这几年也不知放了多少,却一直没抓。
这湖水暗绿,平常也看不出有没有鱼,只是有时看到湖水翻滚,才知道湖中有大鱼。以前也有人来这边抓过鱼,可惜一条大的也没抓到过,能抓到的也不过是小拇指大的鱼仔,都不够喂猫,也不知今天阿文能不能抓到。
宋文撑着竹筏来到湖中,才把竹筏停下,将竹篙插在竹筏边上靠住,然后拿起渔网,稍微抖了抖,就把渔网甩出,渔网顿时化成一道网罩直向湖中罩去。
网落湖中,湖中立时不停的冒出一大堆气泡,然后水浪翻涌,一道道浑浊的湖水不停的往上冒出。
看到那带着漩涡的浑浊湖水,宋文不由眼前一亮,有鱼。
连忙抓住手上仅剩的一条网绳,不紧不慢,轻轻的将渔网往回拉,一边拉一边轻轻的甩着,免得污泥卡在渔网上,或者鱼儿太过活泼卡在渔网上节。
忽然,渔网上猛的传来一股拉力,那股拉力直把网往下拖。
猝不及防,宋文身子往前扑去。幸好他反应快,飞快的抱住旁边插在竹筏旁的竹篙,这才稳住。只是额头冷汗直冒,幸好没事,要不然这下就要到水里去洗澡了。
就在这时,水中又是一道拉力传来,好像渔网中有条大鱼在网中左冲右突,拼命挣扎着要从网中离去。
宋文紧紧的抓住手上的渔网,不敢松开,好不容易网到大鱼,怎能轻易放弃。因为太过用力,一只手上已经被勒出了一道红痕,而另一手紧紧抓住的竹篙也渐渐承受不住水中大鱼的拉力,慢慢的从湖中被扯了起来。
宋文心道不好。
这时,又是一道拉力传来,竹篙一下被扯起,没了竹篙支撑,竹筏一下被拉动起来,在湖上游动。宋文一看苗头不对,气沉丹田,脚如青松,扎根筏上,脚趾死死的抓在竹筏上,手更是稳稳的抓着渔网,不敢有丝毫放松。
他爸妈和大嫂看到了宋文此时情况,心下大急,大声叫道:“阿文,阿文,你没事吧!你小心一点,我们马上找人过来帮忙。”
说着,陈秀惠就催宋远水打电话到村里叫人。
虽然竹筏被网中的大鱼拖动,但宋文却感觉没什么事,听了陈秀惠的话,连忙说道:“妈,不用叫人,我没事。”
陈秀惠看到宋文没事,这才放下心来,不过却不敢大意,还是叫宋远水打电话让人过来帮忙。
熙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看到自己叔叔站在竹筏上,在湖水中飘呀飘,感觉很棒,就拍手大声叫道:“叔叔加油,叔叔加油。”
旁边的小狗却感觉到了湖中异常,对着湖水“该该”叫了起来。
第十五章大土杀
青山远黛,靥睑入画。
湖面荡漾的盈盈水波,如同情人似水的双眸。
情景虽如诗画般美丽,却掩饰不住此时宋文慌乱的心。
过了一会儿,宋文终于从慌乱中定下心来,手上死死的抓着收起的渔网,眼睛紧紧的盯着不断冒出水面的浑浊翻滚水流,任手中被渔网勒出红绳,也始终拉住渔网,紧紧不放。只是任网中大鱼在水中游动,随着网中大鱼的快慢,时而收网,时而放网,如同钓到大鱼时放鱼一般。
被渔网网住的大鱼不停在湖中游动,左冲右突,死命挣扎,可越挣扎却越陷入渔网之中,渐渐用尽力气,速度变慢下来。
宋文看到差不多可以收网,就轻手轻脚的举起竹篙,慢慢的把竹筏撑到岸边。
宋远水他们一看,一呼啦围了过来。宋文连忙让他们离远一点,免得等会儿被渔网中挣扎的大鱼伤到。又叫他父亲去屋中拿他准备用来网野猪的捞网出来。这捞网是用最结实的网绳做的,本打算去山上捞野猪,没想到现在倒派上用场了。
接着,他又叫老妈和大嫂他们离远一点,就走上岸来。站在岸上,轻轻的将鱼网往上拉。随着渔网的拉起,湖面上不停冒出水泡,水中翻涌的水波也变得更加剧烈。
就在这时,山道上忽然传来一阵车声。
宋文回头一看,就看到宋虎开着小货车载了几个人飞快的跑了过来,到了溪边,也没把车停在停车场,而是直接开着货车从溪上平坦的巨石上碾过。
宋文在溪畔弄出的停车场,对他如同虚设一般。
宋虎开车来到屋前,飞快的打开车门跳了下来,等看到宋文在岸边安然无事时,不由傻眼。他可是听宋远水在电话中慌里慌张的说宋文被大鱼拖走,才马上叫人过来帮忙的。现在阿文不是好好的在那边没事吗?也不知三叔是不是老眼昏花了。
这时,宋远水刚好从屋里拿捞网出来,看到兀自在那边傻愣着的宋虎,一把将捞网递给他,喝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过去帮忙。”
宋虎可不敢惹他三叔,被他一喝,忙不迭的接过捞网,招呼着同来的几人,一起往宋文跑去。
宋文拉渔网已经拉得满头大汗,看到有人过来,连忙让一个比较壮的小伙子帮忙拉住渔网。自己则连忙脱下衣服裤子,脱得只剩下一条内裤,从宋虎手中接过捞网,一把跳下湖中。拿起捞网,就往渔网下面捞去,入手沉重,都没法捞住,只能顶着,连忙对那拉渔网的小伙子叫道:“拉。”
小伙子一听,连忙卖力的往后拉渔网。
大鱼在水中不停的挣扎,搅得水波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