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衙内 >

第312章

重生之衙内-第312章

小说: 重生之衙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晓曼的眼圈就有些泛红。

易寒伸出手臂,搂住了她的肩膀轻轻拍了拍,以示安慰。

“那么你们今天来青基会,就是为了这个七岭冲中学的事情吗?”

柳俊问道。

“是啊,柳俊,我们七岭冲中学的情况实在是太糟糕了,说是一个乡级中学,校舍还是五十年代的,早成了危房。一共才十二个班,一些民办老师,祖孙三代住在学校的两间小宿舍内,唉……”

说到七岭冲中学,易寒话语渐渐多了起来,言辞间很是无奈和苦涩。

柳俊想了想,说道:“这个事情,青基会可能也帮不上什么忙。你们为什么不向宁北县教委反映情况?”

易寒笑了一下:“嘿嘿,反映得还少吗?谁理你啊!”

柳俊也不禁苦笑。

对于这些衙门不作为的情况,他可远比易寒更清楚。

“哎,柳俊,你爸爸现在不是调到大宁市来做书记了吗?要不,你给我们反映一下情况?”

张晓曼试探性地问道。

柳俊微微一笑:“可以啊,反映情况当然可以了。不过这个事情,还是按照程序来比较合适。”

张晓曼听了这个带着点“官腔”的回复,便有点失望。只是她如今也担任了乡党委办的秘书,好歹算是体制内的人,知道一个市委书记的公子意味着什么,也便不敢如同在学校里一样,随便拿老大的白眼去盯柳俊了。

柳俊这么回复,其实也是有通盘考虑的。倒不是说这个事情不能反映给自家老子知道,但以柳晋才的性子,一旦开始关注此事,必定就要追究个结果出来。眼下具体的情况到底如何,柳俊自己都还没有亲眼见过呢,焉能冒冒然就将张晓曼与易寒的言语反映上去。

身在官场,特别是像他父亲这样级别的高官,就是递个话,也要再三权衡清楚,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乱递的。

柳俊倒不怀疑易寒张晓曼二人的话里会有水分,但是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侧重点也有不同。还是要多了解一些情况才好。

“七岭冲离这里远不远?”

柳俊问道。

“八十几公里路吧。我们昨晚上就到了县城,今天一早搭车过来的。”

“那七岭冲到县城有多远?”

“三十几公里。”

“路况呢?”

“快到乡政府的时候有七八公里土路,其它的都是水泥路和柏油路。”张晓曼见柳俊问得这么详细,似乎又看到了希望:“柳俊,你是要去七岭冲看看吗?”

柳俊笑了笑:“有这个意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那太好了,我们这就走吧。”

张晓曼很兴奋。

“别急,总要吃了中饭才能出发。不然你们两位顶得住,我可要饿坏了。”

柳俊微笑道。

“倒是。忘了你的饭量了。”

张晓曼抿嘴一笑,终于露出了一丝青春少女的明媚之色。

“易寒,晓曼,呆会去七岭冲,我就是代表个人身份啊。是你们的同学。你们俩,别提我是团省委的,也别提我爸爸的名字,好吗?”

“行,我知道的。”

张晓曼连连点头。

“哎呀,柳俊,你看我们聊了这么久,都还不知道你在团省委哪个部门上班呢。”

“学校部大学科。”

“你是研究生学历,应该是科长吧?”

张晓曼身在“官场”,比较喜欢关注这些级别上的事情。

“副科。”

柳俊微微一笑。

张晓曼就笑着点头。在她眼里,学校一毕业就是副科,那已经很了不起了。她们七岭冲乡的党委书记和乡长,也只是副科,享受正科待遇罢了。况且柳俊身在团省委这样的“大衙门”,背后又有一个做省委领导的老子,升官只是时间问题,一般情况下会比人家快得多,正是前程无量。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想法多么单纯。这才刚踏入社会多久,同学之间,就如此天差地远了。

张晓曼不由大是慨叹。

因为要急着赶路,柳俊就在咖啡厅点了三个套餐,大家胡乱填饱肚子,柳俊又买了几个面包放在车上,以便回程时候天色太晚,就在车上解决晚餐算了。

“柳俊,你女朋友呢?”

上了车,张晓曼试探着问道。 她心里也是有些奇怪,不知道柳俊在南方市有一个那么阔气的女朋友,何以要跑回大宁市来。

“在上班呢。”

“上班?”

张晓曼便晕了一下。

“她不是……”

“在大宁市文化馆上班。”

柳俊再说了一遍,语气中透露出不愿意深谈的意思。

张晓曼一惊,也就识趣地闭上了嘴巴。

这些高干子弟,换女朋友恐怕比别人换衣服还勤吧?

十一点多一点出发,八十几公里路程,足足开了三个小时才到达七岭冲乡政府所在地,已是下午两点多。

一路上除了那七八公里土路,就是所谓的柏油路,也很糟糕。国产沥青质量不过关,又是酷暑时节,太阳一晒,黑乎乎的沥青油浆翻了起来,黏糊糊的沾在车胎上,一不小心轮胎就会跑偏。好在柳俊前世今生累加起来,也是有数十年驾龄的老司机了,还能把得住方向盘。

七岭冲中学就在乡政府附近大约一公里处,车子直接开进了学校外边的黄土院子。下了车,迎面就是一栋老式的青砖校舍,墙壁早已经分不清是什么颜色,厚厚刷了无数遍的石灰。估计是因为斗争年代写标语的需要。

这也要算是国内特色了,乡下地方,就没有一栋房子上头不刷标语的。

柳俊暗暗摇头,想起了十几年前的红旗公社驻扎地。

眼下这个七岭冲中学,与七十年代末期的红旗公社,几无二致,甚至更加破败。红旗公社的学校,还是六十年代修的的校舍呢,比七岭冲中学要好。

七岭冲中学的校舍,绝对是不折不扣的危房。

这样的危房里头,竟然有数百师生上课、居住!

柳俊心情异常沉重起来,由易寒张晓曼陪同,先去拜访了中学的校长,一个五十几岁的乡村老教师。说是校长,竟然也还是民办教师。整个七岭冲中学,就是易寒一个公办教师,挂的是副校长头衔。

尽管易寒没有透露柳俊的真实身份,只说是同学来玩的,校长对依旧柳俊很客气,一迭声的吩咐老伴去集市上割肉,要留柳俊吃饭。柳俊婉言谢绝了。

“易寒,去你房间里坐一坐吧。”

易寒脸一红,说道:“我和晓曼,住在乡政府的宿舍!”

“啊,你们已经结婚了?怎么不通知我们这些老同学?也好送个贺礼来啊!”

柳俊大感诧异。

易寒就望了张晓曼一眼,不吭声,很是难为情的样子。

柳俊马上就明白过来,张晓曼这是丢不起面子呢。

这个可敬而又带着点固执的同学!

“易寒,晓曼,你们放心,这个事情,我一定会给你们想办法解决的。就当是给你们补一份结婚贺礼了!”

柳俊很诚挚地说道。

第四百零二章 市委书记在工地吃饭

柳俊没有在七岭冲停留多久,连易寒与张晓曼当天也没有留在七岭冲,被柳俊硬拉回了大宁市。柳俊直接把车子开到了大宁市高新科技开发区腾飞工业园正在开始兴建的工地。

大宁市高新科技开发区位于榕湖区与大宁县交界处,从榕湖区与大宁县各划出几个乡镇成立的,是全省所有高新技术开发区中仅有的两个副地厅级开发区之一。就所辖地域而言,比向阳县高新区大了一倍。但是这几年招商引资的成绩乏善可陈,冷冷清清的,一些道路也修了个半拉子,怎么看怎么像个草台班子,与副地厅级的架子一点都不般配。

柳俊是拉这两位同学去见柳兆玉的。

腾飞工业园正在建设之中,柳兆玉也不一定就在。先碰一下运气再说。

谁知柳俊不但碰到了柳兆玉,还见到了他老子柳晋才和李勇。

赶到腾飞工业园建设指挥部外边是下午六点多,天色还是大亮,夏天断黑比较晚。柳俊一眼就瞥见了挂着大宁市一号车牌照的奥迪100。

“呵呵,我爸也在。”

柳俊笑着对易寒和张晓曼说道。

“啊?”

两人大吃一惊,面面相觑。

“这段时间我爸比较关心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没事,我爸很和气的,从来不摆架子。”

柳俊将车泊好,向已然亮起灯光的指挥部办公室走去。

腾飞公司如今家大业大名气也大,尽管这个工业园才开始建设,来视察的领导和参观的客户也已不少,因此工地建设指挥部建的也是砖瓦结构的二层楼房,像模像样,不似一般的建筑工地,就是个铁皮棚子,冬天冻死,夏天热死。

走进办公室,里头很热闹,一大堆人围坐在一起吃饭。

当中一人,赫然正是大宁市委书记柳晋才。和一堆工地的工程人员一道,围坐着一张很大的桌子,十七八个人吃饭。

“呵呵,小俊,你怎么来了?”

一位穿着洁白衬衣,打着黑色领带,头发油光发亮的中年男子惊喜地给他们打招呼。

不消说得,这位仪表堂堂的人物就是腾飞实业发展总公司总裁柳兆玉先生了。

柳总裁这个时候也端着一个老大的海碗,吃得汗流满面的。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我正饿得慌呢,如此叨扰了。”柳俊笑了起来,又向自家老子打招呼:“爸,你怎么也在这吃饭?”

“你赶得巧我不也赶得巧吗?来吧,一起吃饭。”

堂堂市委书记,也是一般的端着大海碗,吃得还很来劲。

谢意祥便即起身要去给柳俊盛饭,早有腾飞公司的人端了大碗米饭过来,交到柳俊三人手头,大家又挤了挤,挪出一点位置来。

菜肴还算丰盛,鸡鱼肉俱全,都是大海碗堆尖一碗,油盐下得很重,铺着红红的辣椒,让人一见之下便即胃口大开。看来大家也都是才上桌不久,菜肴还没怎么动筷子。

柳俊也不客气,夹起油腻腻的五花肉块子放进嘴里,吃得满嘴流油。

易寒张晓曼端着碗,哪里记得吃饭,只是望着柳晋才发呆。

在他们心目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该是何等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竟然和一堆搞建筑的“下里巴人”围坐一起,吃这种完全上不得台面的饭食。

若不是亲耳听到柳俊叫这人做“爸爸”,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眼前这个看上去很和蔼的学者模样的中年人会是大宁市的“一哥”。

柳晋才也注意到这两人的异样,便和蔼地一笑:“吃饭吧。”

“哦……哎哎……”

易张二人才如梦方醒,赶紧低头吃饭。

不过这么一愣神间,柳俊手头大海碗里的米饭,已经消失了差不多一半。

工地上的施工人员也是第一次和市委书记同桌吃饭,都有些拘谨。见了柳俊这等“猛恶”模样,均是相视而笑,气氛顿时宽松不少,说说笑笑地吃了起来。

柳晋才素日在家,一碗即饱,居然也破例多填了半碗。吃完之后,放下碗筷,惬意地道:“啊呀,很久没有吃得这么畅快了。”

柳俊笑道:“这个好办,我每天送你到这里来吃饭,交生活费给兆玉哥就是了。”

一番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柳兆玉笑道:“十二叔要是天天来我这里吃饭,工地至少提前半年竣工!”

工地的炊事员紧着收拾好了碗筷,又给大家一一奉上茶水来,凉沁沁的。

柳兆玉忙吩咐道:“给十二叔上热茶,多放茶叶。”

柳晋才这个习惯,亲近的人都知道。

“没事。”

柳晋才摆摆手,端起冷茶喝了两口。

“爸,你今天又来视察这个高新区?”

柳俊随口问道。

“李勇同志新官上任,我过来陪陪他。”

柳晋才笑道。

一旁的李勇赶忙说道:“柳书记,这么说可不敢当,我们高新区的同志,都要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啊。”

李勇和柳晋才年纪相当,也是五十岁出头年纪,不过显得比柳晋才年轻,头发乌青,不见几根白发,腰杆还是挺得笔直,整个人都透出十分的精明强干。

他是不久前才就任开发区工委书记的。

李勇上这个工委书记,也经过一番较量。

鉴于大宁市高新区的情况很不容乐观,柳晋才提出调整高新区领导班子,这个大家都没话说。现实情况都摆在那里嘛。但是到底让李勇担任管委会主任还是工委书记,却有不同意见。

在书记办公会上,陶义鸥的提出来,平思宁副市长资格老,高新区一成立,就担任工委书记,不宜换下来。高新区还是要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掌掌舵的嘛。李勇同志刚来,还需要一段时间熟悉工作。

在国内官场,有这么一句玩笑话:一把手握有绝对真理,二把手握有相对真理,其他人坚决支持真理。

李勇这个新到任的外来户,如果做个二把手,短时间内想改变高新区的状况几乎完全没有可能。

但是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刘岩却赞同柳晋才的意见,认为应当赋予李勇同志全盘掌控的权力,更加有利于高新区工作的开展。况且平思宁同志卸任工委书记之后,仍然是主管工业的常委副市长,对高新区的工作还是可以监管的嘛。

书记和分管组织人事的副书记都这么坚持,陶义鸥也不好说什么,总不能明着破坏组织原则,只有上了常委会再看了。

尽管黄知非倒台,梁国强接任政法委书记,加上刘岩“倒戈”,柳晋才在常委会上,也只能稳拿三票。陶义鸥暗里和几个亲近的常委打了招呼,觉得在常委会上否决这个提议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不过陶义鸥现在学乖了,不再玩那种很容易导致省委“震怒”的一面倒游戏。大致握了接近半数的票,再加上几个一贯中立,没事就弃权的常委,这就差不多了。只要反对票略多于赞成票,也不一定要过半数,李勇上工委书记的事情就得搁置起来。

谁知到了常委会上一表决,情况却出乎陶义鸥的意料。除了两个一贯保持中立的常委忽然投了赞成票,便是平思宁自己,居然也投了赞成票。再加上警备区杜司令员也投了赞成票,这个议案便以七票赞成、五票反对、一票弃权获得通过。

报送省委之后,自然也是无惊无险的获得了通过。

这个戏法如何变的,陶义鸥确是煞费神思。想来想去,平思宁应该是考虑到自己就要退了,秉着不阻人前程的想法,投了赞成票。至于警备区杜司令员这个“老中立”何以忽然投了赞成票,愣是百思不得其解。

饶是陶义鸥再聪明盖世,又焉能想到柳晋才家的小子,与大军区何参谋长竟有很深的交情? 只要柳晋才往后在南方军区的管辖范围之内任职,部队这一票,便能稳稳地拿了下来。

这一次李勇的任命,可以看做是柳晋才真正掌控大宁市常委会的开端。要取得百分之百的优势,自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本上算是站稳了脚跟。

听了李勇的“套话”,柳晋才笑着摆摆手:“好了,不说这些。兆玉啊,工业园的施工进程要抓紧,争取早日投入生产。”

柳兆玉连连点头:“十二叔放心,我们一定会抓紧的。”

若是在其他正式场合,柳兆玉自然也要讲究一下“避讳”,不会开口闭口“十二叔”的叫。眼下是在工地,十二叔心情甚佳,柳兆玉自是不会放过这个表明自己和柳书记之间亲密的关系的机会。

柳晋才点点头,问柳俊道:“小俊,你怎么这个时候跑来了?这两位,是你的朋友还是同事?”

柳俊本没打算将七岭冲中学的事情告诉老爸,自己找柳兆玉嘀咕一下,捐赠些钱过去,通过青基会运作一下,给七岭冲盖座新中学就是了。

但现在既然老爷子当面闻起来,却不好隐瞒了。

“爸,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叫易寒,这是易寒的爱人张晓曼。都是我在华南大学的同学。这两位的‘事迹’,很令人感动啊!”

柳俊将易寒张晓曼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