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赤色黎明 >

第157章

三国之赤色黎明-第157章

小说: 三国之赤色黎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军交战,何须如此费事。且说我军昨晚便在阳泉备战,尔等不加以戒备,怪得了谁?”关羽冷哼一声,直接杀了过去。

若是换了一个不错的将领,或许关羽还会有点惜才的想法,说不得俘虏之后,带回去接受一下思想教育和改造,最少还能当个警察什么的。若才华横溢,那自然是军中砥柱。

可惜淳于琼就是一个酒囊饭袋,除了吃饭喝酒,以前的兵法韬略只怕都忘得差不多。关键是他几乎不会自律,军中喝酒本来就是大忌,更别说昨晚他们就已经抵达阳泉县,那么大的动静他也不管管,反而继续喝酒……此等庸才,留着大害,不若当场斩杀!

淳于琼也不是坐以待毙之辈,迅速提枪杀来,却不想关羽手中青龙偃月刀已经不是原版。早些时候李煜还不知道,关羽会不会因此投靠他,所以给他的不过是比较低级的合金大刀。如今给出来的,才是真正的精品大刀,远非那些低级的普通合金刀可以比拟。

这把刀的重达八十二斤,和记载里面的青龙偃月刀一样。刀头为青龙偃月图形,刀杆有盘龙纹以防滑。寻常的合金钢,也能轻松劈断,乃是真正的神兵利器。

如此双方互拼一招,却不想淳于琼手中的长枪,却是连着他的身体和座下的马匹,都被关羽一刀劈成了两半。

淳于琼当时只觉得眼前一刀冷光一闪而过,然后整个人就轻了许多,似乎更是飞了起来。跌落地上,最后一幕看到的,却是自己另外一半的身躯。

“此等饭桶,居然也好镇守一方?”关羽不屑的看着淳于琼的尸体,完全没有仗着自己有神兵利器欺负别人的羞愧感,只觉得淳于琼太没用了。

“将军被杀了,跑啊!”什么样的将领带什么样的兵,看着淳于琼阵亡,死相如此可怕,周围的军官和士卒都是吓得胆战心惊,顿时高呼一声,作鸟兽散。

集团军长驱直入,骑兵负责追捕逃兵,步兵开始收拾残局,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前后花费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放在以前,二万人镇守的坞堡,要打下来没有几天只怕都做不到。但是在迫击炮的轰炸下,敌人越密集死得越惨,根本没办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炮弹不要钱就是那么可怕,直接把整个军营推平了过去,收拾残局的时候,两万人扣除逃出去的那部分,还活着的不足两千人,有超过一万多人死于火炮的轰炸下。

“火器之威,居然可怕如斯!”以前都是演习,效果不佳,这次真正看到火炮集团轰炸的威力之后,不仅仅是关羽,黄忠他们三人也不由得感慨起来。

第141章 轻取汝南郡(上)

从集团布阵作战,到散兵分散作战,人类的战争模式一直在演变。到了洲际导弹出现之后,大规模步兵作战已经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小规模特种部队作战。

十二年的时间,华夏共和国其实已经完成了火器时代的进化,将火器提升到了近代水平,相当于一战级别的程度。当时其实还有人提议,既然火器威力如此强大,为什么不全面淘汰八大军团,换成火器部队?

当然,这个提议最后的被反驳回去了。只因为火器的使用的确比冷兵器更为便利,但火器兵种对后勤的依赖更为厉害。目前子弹厂的日产量还不能达标,炮弹厂就更不必说,成本还没有下降到一定的程度,那么一场战争下来,若是直接打出一股钢铁洪流,那么其成本不亚于集团军出击。

不过这个提议,最后还是被列入了参考范围。部队里面的火器兵种在这两年开始提升,冷兵器兵种开始减少。迅速攀升科技的副作用开始出现,那就是冷热兵器时代的更替提前到来,八大集团军的士卒陆续退役之后,新的军团或许将全面换成火器部队。

这次北上,或许也将是八大军团的士卒们,最后一次的进攻,很多人都知道这点,所以希望有一个出色的表现。至少,他们要向世人证明,他们不会轻易被淘汰,那么多年的训练也并没有浪费国家的税收!

“这里交给你们了,我们走!”留给他们的时间还有九天不到,关羽和黄忠回头对陈韬和祖茂叮嘱了句后,迅速带着军队朝着两个方向奔驰而去。

“多占点地方!”两人拱手送别,然后开始安排收拢俘虏和后续的事情。

阳泉县以北便是汝阴县,那是淳于琼部队的主要后勤来源,也是大汉共和国的前线阵地。继续往北也有好几个汝南郡的县城,不过两地之间相隔比较近。反之,往西和西北两个方向,城市却是星罗密布,相隔甚近。

基于这个考虑,黄忠兵分三路,麾下徐庶和典韦各领一军,分别朝着慎和宋国两地杀去,而黄忠本部则直接朝着细阳方向北上。

关羽部却是直接兵分五路,以关平、李通、祖郎和周泰四人各领一军,连同他自己分成五个方向展开进攻。

每个集团军两万人,分成了五路大军之后关羽就带着四千士卒直接朝着新蔡方向奔袭而去。大汉共和国为了更好的控制地方,或者说为了更好的把物资运输到前线,所以在新蔡县和富波县之间修建了一条木质铁路。

如今却是自作自受,这条铁路直接被关羽拿来使用。马匹当地就有不少,运输用的车厢,工艺还比不上华夏共和国,不过也能够迅速运输物资兵员。

当天下午一点钟,大军迅速抵达新蔡县。在略作休整之后,五百骑兵迅速把新蔡县周围的百姓驱入县城之中,并且坐视对方把城门关闭。本部大军并未抵达,没有别的兵种配合,贸然冲入县城之中并不理智,放在以前或许可以,毕竟士卒都是消耗品,但如今既然有更好的手段,为什么要冒险?

掷弹兵已经就位,随着关羽一声令下,二十枚高爆弹直接朝着城门方向丢了过去。不多时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城门果然是轰然倒地。这种高爆弹一旦爆炸,周围五十米范围内都不会有活人存在,连续二十枚一起丢出去,区区包铁城门还真不算什么。

城门轰然倒塌,那些守城士卒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少人只觉得是不是天雷降临,把他们的城门给轰塌了?

关羽可不管,见大门已经开启,立刻吩咐连弩兵进行掩护,刀盾兵做好护卫,骑兵开始发动突袭。说完,便带着骑兵朝着大门之中冲了过去。

与此同时,掷弹兵又朝着城墙上面,直接丢出去了二十多枚手榴弹,这些破片手榴弹,可以更好的杀伤敌军士卒,有了它的压制,那些士卒顿时损伤重大,二十多秒内居然没有任何人前来接替他们守城。

关羽军已经杀了过去,刀盾兵和连弩兵也随之杀了过去。一般的百姓已经躲入了家中,就算没有也不敢阻拦他们的去路,毕竟按照惯例,他们阻拦相当于是帮助敌军守城,也可以视为敌军,就算被杀死了,也不能抱怨什么。

如今大部分的守军还在城墙上没有下来,根本没办法做出有效的应对。少数反应迅速的部队,勉强也就来到了这里,并且立刻投入到迎战状态,只可惜他们根本拦不住关羽的骑兵部队,却很快被刀盾兵迎了上来。

两军交战,拼的就是胆气,但更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装备。这些地方守卒愤然朝着敌军劈砍过去,才发现自己用尽全力的一刀,居然根本没有给对方造成任何伤痕,甚至只是在对方的甲胄上,留下一道白印而已。

刀盾兵立刻反击,一刀下去却是连带着对方的武器和头颅,直接都给削了下来。又或者直接一刀破甲,拉开了好大一个伤口。敌军士卒顿时流血不止,连后续的进攻都没办法做到,就被刀盾兵补了一刀当即斩杀。

双方交战了不到三分钟,对方甚至连投降或者崩溃的时间都没有,就被迅速斩杀干净。三百名守卒,最终一个都没有活下来。

与此同时,关羽已经冲到了县衙之中,很快就冲破了衙门,杀了进去。新蔡县令见到大势已去,倒也没有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节气,直接宣布投降。

陈韬部分队也是刚好赶到这里,他们的工作相对简单,只需要跟着关羽后面前进,并且留下一部分人下来防守占领区域即可。关羽花费了大概半个小时攻下这个县城,他们到来之后只需要安排一部分人占领这里,并且向后方报告,就会继续跟随关羽前进。

关羽并没有留下来,除了消耗一些高爆弹和手榴弹外,几乎没有损失任何士卒。体力的浪费,在三十分钟的休息之中就得到了恢复,也顺便吃了点压缩干粮,填了填肚子。

压缩干粮是今年三月份开始上市的新产品,不仅含有丰厚的油脂,也非常的抗饿。作为军备自然是大量采购,在民间也是非常热销,作为外出旅行或者行商的干粮使用。

吃了块干粮再配上一壶水,差不多肚子也就饱了,如同关羽等食量比较大的存在,吃上两块也差不多了。味道的确不怎么样,关键就是方便快捷,前后一分钟就能填饱肚子。

一天后,关羽汇合关平部,后者已经完成了对固始县和鮦阳县的镇压。两军合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包围了汝南郡的治所平舆,这里可是袁阀的老巢,据说袁阀的祖祠和祖坟也才重建了不久。

早些时候黄巾起义,袁阀的祖祠和祖坟可是被直接毁掉了。先人的尸骨算是荡然无存了,只能想办法建立一个空塚来替代。为了避免不太寒酸,无奈只能把袁逢的尸骨迁了进去,附带袁术和袁绍的尸骨,首相袁隗似乎也在里面预留了一个位置。

作为首相的家乡,这里自然是防守最为严密的,更别说这里还是汝南郡的治所,别的不说,这里的守军就有五千人,为首的守将便是上将潘凤,副将却是太史慈。

原来太史慈早些时候败于吕布之手,之后为了免于被清算,无奈只能带着母亲,随着孔融来到了雒阳。最后凭借着孔融的举荐,便来到这里担任县尉,在郡尉潘凤麾下听用。

潘凤对太史慈的能力也是非常佩服,只可惜太史慈出身寒门,只怕在军方也难有很大的成就。近期甚至推荐他干脆去投靠刘备,那家伙或许寒门将领不少,怎么都比在这里当一个小小的附郭县尉要强。

只可惜太史慈并不看好刘备,所以并没有答应,不过他其实也有点动摇,毕竟继续在这里混日子,的确没什么前途。

今天,本来大家依然按照平常一样进行巡逻,谁知道外面突然来了一支骑兵,迅速将周围的百姓驱逐到了城内。看着那飘扬的铁血盘龙旗,第一时间登上墙头的潘凤哪里还不知道,却是华夏共和国的部队杀了过来。

前线似乎还没有任何战报,说是敌军开始越境作战,那敌人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他却是不知道,关羽一路杀来,前后不过一天多一些,仗着骑兵的便利,却是先一步来到这里。又因为所有的交通工具,尤其是铁路已经落入华夏共和国手中,所以在没有足够的通讯手段的情况下,后方没办法第一时间了解到前线的情况,也并不奇怪。

“子义,敌军远道而来,只怕前方的几座县城,已经落入敌人手里。为了避免敌人攻破平舆,使得朝廷没办法迅速做出反应,你立刻带着五百骑兵,突围而出前去报信!”潘凤果然上将,不考虑个人武力问题,临场决断能力倒也的确不错。

太史慈也意识到情况不妙,想来也只能如此,于是也不废话,立刻清点五百骑兵,打开北门开始突袭。

“别指望能够从某这里突围而出!”关平却是负责镇守北门,见太史慈杀了出来,立刻迎了过去。

“挡我者死!”太史慈当即取下背后弓箭,直接朝着关平射去。

“我也会,谁怕谁?”关平见对方取下弓箭,当然也在马背上取来弓箭,弯弓搭箭。双方几乎是同时射出箭矢,两箭直接在双方之间碰撞。

没想到的是关平的箭矢,却是直接将太史慈的箭矢击毁,去势却并没有减弱多少,直接朝着太史慈射了过去。后者反应也快,偏过头来好歹逃过一劫。

再看向关平,却是觉得眼前这名小将,也不可小窥!

第142章 轻取汝南郡(下)

关平今年才十六岁,不过从八岁开始就接受训练。他继承了关羽的神力,是故十四岁就特招入伍,十六岁就成为了关羽部下部将,统御一千士卒。这次他更是作为四千士卒的总指挥,另外还有三名校尉作为副手从旁协助。

这多少有点***的意味,不过关平的实力就放在那里,就算有疑议的人也是心服口服。再说华夏共和国本来就是实力至上,关平有这个能力和知识,那么他就能迅速上位,这本来就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军中讲履历,本来就是最荒唐的事情。

这里比行政部门更加残酷,年纪老的最好直接退役,或者退居二线,年富力强,尤其以关平这种天才一样的年轻人,迅速上位并不奇怪。

在华夏共和国的军中,只有两个能够在四十岁以上,还是一线将领的存在,一个便是黄忠,一个便是黄盖。两人状态已经不在巅峰状态,武力值却依然爆表,更别说四十多年的丰厚阅历,使得他们的战术战略都非常成熟稳重,乃是军中的中流砥柱。

关平的力气当然还没有到达极限,不过他手中的弓箭却是墨门设计出来的制式强弓。依靠滑轮组和其他手段减少上弦的力气,从而就算是十六岁的半大孩子,也能拉动身这把五石强弓。当然,以他的力气,实际上也只能再开弓两次,除非不打算继续拼杀了。

如此怪模怪样的弓,看起来并不美观,但威力却是大得惊人。太史慈当时若是没有立刻躲避,只怕还差0。1秒的误差,他就要直接被射杀当场,就算是有甲胄也没用。

与此同时,关平麾下骑兵,也已经拿出了背后的箭矢,直接朝着敌军射了过去。太史慈部都是轻骑兵,甲胄的强度又不高,是故直接被破甲射杀,无一幸免。

太史慈哪里见过那么可怕的箭矢,本来觉得已经高估了华夏共和国的军队,却不想真正打起来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之间,大汉共和国已经被别人丢下了很长的距离。

只是他并没有因此畏惧,直接朝着关平杀了过去。后者也换回了长矛,双方开始对拼。

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那是因为李煜所赠,又因为关羽天生神力,所以举刀冲杀才能成为经典;但对于一般人来说,要玩转那么重的武器可不容易,是故关平用的,却是传统的长矛,不过品质而言也是难得的精品。

长矛和长枪却是不同的概念,后者注重的是变化和轻巧,前者注重的却是距离和突刺。好在关平的马匹明显优于太史慈座下,双方迅速靠近下,关平长矛直接突刺而去,长矛破风而至,直接朝着太史慈的肩膀刺了过去。

不直接瞄准胸膛,是因为胸膛有一门护心镜,突刺那里的话容易被防下来,而且攻击目标太明显,也容易被对方进行反击。至于头部和脖子就更不必说,目标太小,一般的战斗之中很少会作为主要攻击对象。

太史慈似乎是早有预料,当即回枪朝着长矛上面一磕,将其磕飞之后,直接朝着关平面门刺了过去。只是后者似乎也是早有预料,直接回手再次突刺,趁着还在攻击范围,直接刺穿太史慈另外一边的肩膀,将其刺落马下。

二段突刺,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两次突刺。要知道双方的马匹原本可是在高速冲锋之下,换言之给他们反应的时间或许只有不到0。1秒的时间。

关平如今才十六岁,年轻的他最强大的正是这种反应能力。反之太史慈二十七岁,反应稍微差了一点点,就是那么一点点,他就被直接刺落马下。和武力无关,关平纯粹就是在年纪上欺负别人。

“绑了!”关平当即下令,下面的士卒迅速下马,将太史慈绑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