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凤雏 >

第229章

大凤雏-第229章

小说: 大凤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山民巧舌如簧的劝说着鲁肃这个诚实君子,鲁肃与庞山民交涉许久,心中暗道:正如庞山民所言,荆襄财雄势大,还真不需要给江东什么交待,只怪公瑾未能提前兴兵,导致合肥战事与江东无丝毫纠葛,此番代表吴侯前来交涉,庞山民这般退让,也给足了吴侯面子,寸土不得,却得财帛粮秣不少,他鲁肃归返江东,也有交待。

踌躇许久,鲁肃便应下了庞山民的这般提议,庞山民当下便命人赶赴渡口,将金银财物。送上大船,鲁肃心事已了,随船同归,待鲁肃离去,庞山民当下修书一封,送往合肥,告知孔明,只要江东周郎敢踏足合肥之地,果断迎头痛击!

鲁肃带着满船的财帛粮秣,沿江而下。行至半道。鲁肃心念一转,并未直往江东,而是转道庐江。

至庐江渡口,鲁肃便命人卸下船上粮草。并命人速速通报周瑜。二人城中相见。周瑜见鲁肃满面红光,颇为诧异的对鲁肃道:“子敬眉宇间喜色连连,莫非是那庞山民被子敬说服。愿割一城,予我江东?”

鲁肃闻言,摇头笑道:“鲁某此去,并未讨得城池,却得财帛粮草无数,肃已命士卒将粮草卸下,运抵城中……”

周瑜闻言,只一思索,神情微变,对鲁肃道:“子敬,速速道来你此去荆襄,是如何与那庞山民交涉的!”

鲁肃见周瑜神情急切,心中奇怪,对周瑜道:“公瑾这是何意,莫非荆襄的财帛粮秣,我江东用不得么?”

周瑜不欲与鲁肃争辩,鲁肃见状,遂将此去襄阳细细的与周瑜说了一通,周瑜待鲁肃说罢,肃容叹道:“子敬,你坏我江东大事!”

“公瑾何出此言?”鲁肃闻言,心中一惊道:“鲁某为江东讨来这番利益,莫非还是有过无功?”

“虽曹操将合肥,寿春让予江东,可周某已有打算,趁那诸葛亮立足未稳,趁势取之,昨日周某还将护卫沿江水道的重责交由蒋钦,周泰二位将军,以制衡那锦帆甘宁,子敬此去,收了那荆襄财物,叫周某这一切计划,如何实行?”周瑜说罢,鲁肃亦若有所悟,苦涩一笑道:“之前鲁某还觉得山民一反常态,出言安抚,心中奇怪,果然其如此行事,有所图谋!”

“如今周某便是用兵合肥,也会让天下人笑主公出尔反尔,以主公心性,若周某执意而为,自然心中记恨!届时君臣不合,我江东必生祸乱!”周瑜长叹一声,心中犹豫着要不要再一次的不遵孙权号令,思索许久,周瑜对鲁肃道:“木已成舟,悔之晚矣,如今我江东进取中原的道路,皆被荆襄所阻,唯有再劝主公,坚定与荆襄的一战之心……”

鲁肃闻言,对自己之前恍恍惚惚的被庞山民所骗,心中愧疚,思索半晌,鲁肃对周瑜道:“那诸葛孔明非易与之辈,公瑾若战,岂有必胜把握?”

“那是当然。”周瑜闻言,冷笑一声道:“若子敬此番不去荆襄,不过数日,合肥已被我江东所得!”

鲁肃闻言心中大惊,见周瑜如此信誓旦旦,鲁肃疑惑道:“公瑾有何计策,破合肥城?”

“诸葛孔明虽智计百出,只是合肥看似固若金汤,实际上有一致命破绽,子敬应当知晓,合肥主将何人?”周瑜说罢,鲁肃皱眉道:“合肥主将乃关云长,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莫非公瑾所言合肥破绽,乃是此人?”

“关羽武功卓越,且有统军之才,只是子敬休要忘记此人出身,其与刘玄德桃园结义,刘备此时,却在江夏。”周瑜闻言,轻哼一声道:“三年来刘备虽为荆襄臣子,然而周某却知,其野心不死,若我江东予其一路兵马,助其得江夏重地,再往合肥,说降关羽!如若事成,那荆襄五虎上将,则被天下人耻笑!”

“可据鲁某所知,关羽这些年来,为将荆襄,甚是勤勉……”鲁肃闻言,微微摇头,却见周瑜冷冷一笑道:“子敬也当知晓,那刘备买弄人心的本领不小!只要届时我等先诈攻寿春,引诸葛亮去往此地,关羽再逢刘备,必手足无措,合肥军马见如此情形,又岂会有一战之心,届时我等攻下城池,关羽就算对荆襄忠义无双,也别无选择了……”

说到此处,周瑜又道:“至于以后应对荆襄,我江东便将刘备坐镇江夏,其余人等,严防大江,到那时候,诸葛亮于寿春已成孤军,就算我等不取,曹操又岂会放过这般机会?之前那郭嘉被困许都,受此耻辱,焉能不报?”

鲁肃闻周瑜之言,冷汗连连,思虑半晌,对周瑜道:“公瑾,若此计成,荆襄与我江东怕是要不死不休!”

“那又如何?”周瑜闻言,冷笑一声道:“总好过现在这般被其掣肘,使我江东只得偏安一隅的好!逐鹿中原乃伯符遗愿,周某自当尽力而为!子敬理当知晓,归根结底,江东与荆襄是敌非友!”

“既然公瑾心意已决,那肃这便归返江东,劝吴侯将这船礼物,送返荆襄!”

第一章NO。531江东拒财帛,刘备会周郎

鲁肃归返江东,于朝堂之上将此去荆襄一行与庞山民的交涉尽数与孙权说了,孙权听闻鲁肃满载整船金银财货而归,暗暗点头。

这般结果于孙权看来,倒也满意,看来那庞山民终究是抹不开姻亲面子,予江东有所交待。

待群臣离去,鲁肃与孙权一道,步入后堂,鲁肃便将此番先入庐江,与周瑜的商议告知孙权,孙权听闻周瑜已有定计,可得合肥,心中大喜。

只是要将整船财货退还荆襄,依然令孙权有些不舍,鲁肃见孙权面上神情数变,对孙权道:“主公,我江东日后若可进取中原,获利更大!且一旦江夏易主,合肥被我荆襄所得,主公便可先于曹操,破那荆襄不败神话,况且若关羽离心,荆襄五虎不得保全,若运道更好,促成那诸葛亮与魏延身死,则断庞山民一臂!如此一来,我江东日后面对荆襄,可占上风!”

孙权闻言,神情振奋,这些年来,江东无时无刻不被荆襄全面压制,就连他这个江东之主,面对庞山民这妹婿之时,也总觉得低人一头。

周瑜的计策自然是好的,可是孙权对荆襄强势,仍有顾忌,思量许久,孙权对鲁肃道:“只是日后若江东尽起兵马,攻伐江东,公瑾那边,可有应对?”

“主公不必担心,荆襄数月内连克洛阳,宛城,许都等地,已与曹操不死不休,如今曹操迎回郭嘉,并于河北调兵遣将,重整兵马,想必要与荆襄大战一场,再分雌雄,届时曹操跨河而战,荆襄又有何余力,与主公计较?”鲁肃说罢,孙权点了点头,对鲁肃道:“既然如此,子敬便将这整船财帛,婉拒庞山民先前的赔偿……”

不过数日,鲁肃又抵荆襄,庞山民得知鲁肃来意,眉宇之间颇为阴郁。

庞山民早知自己的这番设计,不难被江东智者发觉,只是没有想到鲁肃竟然敢将整船财物,尽数返还……

江东何来这等胆气?

与鲁肃堂中相见,庞山民不愉的面色自然被鲁肃看在眼中,鲁肃见状,故作羞愧道:“唐侯先前建议,在鲁某看来,自然是为我荆襄,江东两家打算,极为公道的,只是怎奈我主认为,无功受禄非江东所欲,所以才遣鲁某再跑一趟,将唐侯财货,尽数归还。”

庞山民闻言,只微微点头,鲁肃见状,收敛神情,心中暗道:大不了被山民痛骂一场,只是事已至此,无法回头,为了江东日后大业,索性受辱一回……

鲁肃躬身许久,却未闻得庞山民只言片语,抬头看去,见庞山民若有所思,不禁轻咳一声。

闻得鲁肃声息,庞山民回过头来,点了点头道:“既然江东已有打算,庞某自当尊重吴侯选择,只是庞某希望,日后吴侯勿要后悔。”

“一切皆不劳唐侯费心。”鲁肃闻言,似是对庞山民这般威胁的言辞并未放在信上,轻笑一声道:“若唐侯再无他事,鲁某告辞!”

鲁肃来去匆匆,庞山民心中却颇为踌躇。

江东此番决断,大出庞山民意料,庞山民心中苦苦思索,以江东现在的情况,有何倚仗进取合肥。

莫非江东如今已对荆襄水军毫无畏惧?

皱眉苦思许久,庞山民百思不得其解,索性接连休书两封,命人快马送往合肥,许都,问计卧龙凤雏,另召二蒯,入府相商。

蒯良,蒯越二人入太守府后,得知鲁肃去而复返,将荆襄所予财物尽皆送还,心中也颇为惊讶。

只犹豫片刻,蒯良便道:“如此看来,江东不绝北进之心!主公当将此间之事,早早告知孔明,也可让其有所对策。”

庞山民微微点头,对蒯良道:“异度先生所言极是,只是庞某心中奇怪,江东北进的信心从何而来,孙权何来这般胆气,视我荆襄水军无物,难道他就不怕,一旦周瑜进犯合肥,我江东兵马挥军南下?”

“江东此番作为,怕是有所倚仗,依越看来,江东或是已与曹操沆瀣一气!”蒯越说罢,庞山民微微一愣,继而叹道:“异度先生这般推论,怕是瑕疵不少,江东若占下合肥,便可兵发徐州,兖州诸地,曹操岂会如此不智,应下与江东合盟的要求?”

蒯越闻言,思索片刻道:“主公言之有理,只是越也心中奇怪,江东如今已将财物送还,便表示孙权已拒绝主公‘好意’,江东周郎可随时用兵,不过越苦思冥想,实在难以想到,江东欲用兵何处,我荆襄与江东接壤之地,皆固若金汤才是。”

庞山民闻言点了点头。近些年来,庞山民为遏制江东发展,对江东多有提防,两家诸侯地界交汇之处,荆襄多筑坚城,就算不屯重兵,江东想要用兵荆襄,阻碍极多。

以周瑜,鲁肃等人的眼力,自当能够看出若江东进犯荆襄,必遭重重阻碍,可即便如此,江东还是毅然选择了与荆襄为敌。

如此来看,江东欲用兵之处,怕是只有荆襄近日来从曹操那里新得的合肥,寿春二地了。

只是关羽,诸葛亮声名显赫,周瑜即便举庐江军马,尽数攻伐,一时间怕是也难夺城池,而于此同时,江东还要提防江夏,江陵等地的荆襄兵马周瑜分身无术,江东又会遣何人为帅?

思索半晌,庞山民也未曾想到江东还有这般人才,苦笑一声道:“本以为能够算计江东一回,可如今倒好,庞某却进退两难了。”

二蒯闻言亦尽皆苦笑,半晌之后,蒯越猛然回过神来,对庞山民道:“主公,江东此番动作,想必做足了万全准备,或许我等当反过来想,看看荆襄与江东接壤,从而寻找其中破绽,加以补救!”

“异度所言极是。”

蒯良闻言,恍然大悟道:“如此一来,两家交战,我荆襄军马亦可提前埋伏,减少战损。”

“只是如今荆襄面积广袤,便是严防死守,隘口太多,一味防守怕是也难以周全。”庞山民闻言,微微摇头,思索许久道:“事到如今庞某心中也不知晓,这江东到底是如何打算,庞某这般启用掩藏在江东的诸多细作,早得江东兵马近来动向。”

近些时日,周瑜多番派遣心腹,往江夏一行,约见刘备。

刘备开始还以公事繁重推脱,后架不住周瑜热情,终究答应了与周瑜一件。

二人一出江夏,一出庐江,于两郡界碑处相见,周瑜此番再见刘备,见其鬓角之间,多风霜之色,不禁叹道:“数载未见,皇叔如今于江夏过的可好?”

“若有要事,大都督还是直言的好,江夏城中,政务繁多,刘某此来,耽搁正事不少。”刘备还以为周瑜此番约他只为出言调侃,心中不耐,却见那周瑜毫不动怒,开口笑道:“此番再见皇叔,周某却发现皇叔身上枭雄之气,荡然无存,心中失望无可复加,昔日蛟龙,如今被困浅滩之中,皇叔这心中难道就毫无怨愤么?”

刘备闻言冷哼一声道:“莫非孙仲谋境遇比之刘某又能好到哪儿去?”

周瑜听闻刘备言辞之中,颇有怨忿之意,心中更是大喜,对刘备道:“既然皇叔与吴侯乃难兄难弟,我两家更应相互提携,周某此来约见皇叔,确有要事!”

刘备闻言惨笑道:“公瑾勿要戏言,刘某如今有何基业,敢称诸侯,天下间诸侯仅余三家,刘某乃是唐侯臣属。”

“我江东可借皇叔兵马,助皇叔稳夺江夏!”周瑜见刘备一脸凄楚,不禁劝道:“皇叔乃人中之龙,理当于乱世之中,建立基业!”

“礼下与人,必有所求……”刘备闻周瑜劝言,不为所动,对周瑜道:“周大都督莫要说的这般好听,借刘某兵马,便是得了江夏,这江夏之主,也是吴侯吧。”

“非也,我主对江夏,并无所图。”周瑜闻言,忙摇头笑道:“不过皇叔所言我主有所图却是真的,周某实言告知,我江东欲图合肥,只是那守将关羽如何应对,却令周某颇为头痛,以周某能耐,将其擒下也不在话下,只不过念在皇叔与那关羽桃园结义,不忍相害。不如皇叔与我江东大军,同行一遭,去往合肥,一旦说得关羽投诚,皇叔所掌江夏亦可有镇守大将!”

刘备闻周瑜所言,心中大惊,没想到此番江东竟有如此图谋,居然想要图谋荆襄新得之地。

对于刘备而言,江东付出的这般代价,倒也不错,借江东兵马,一统江夏全境,又可兄弟重逢,再建基业。若是三年之前,有此立世良机,刘备怕是想都不想便会答应,可是今时今日,如此巨大的利益摆在面前,刘备的心中却犹豫了……

三年如白驹过隙,刘备的心境也变化不小,只是见证过这三年来荆襄的巨大发展,刘备可以说是日日心惊。刘备早已明白,当今天下早已不是黄巾之乱,群雄割据的时候了,今时今日想要建立功业,哪有周瑜所说的这般容易?

天下大势,周大都督好像看得还是不够通透,便是得了合肥,他江东又有何资格,逐鹿中原?

想到此处,刘备咧嘴轻笑一声道:“都督好意,刘某心领,江夏政务不少,刘某还有不少事情急于处理,这便告辞,都督勿送……”(未完待续。)

第一章NO。532周瑜掳刘备皇叔未变节

对于刘备此人,周瑜心中原本是看不起的,刘备出身微末,且文韬武略样样平庸,周瑜唯一欣赏刘备的地方也仅仅是因为刘备百折不挠的斗志,只是如今看来,刘备的枭雄心气,在这三年中似乎也被消磨的差不多了。

只是此番征讨合肥,刘备却成为了周瑜计策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原本周瑜觉得,江东许以厚利即可使刘备重整旗鼓,再次加入到逐鹿中原的大势中来,可事到如今,周瑜却发现刘备的态度与他先前对刘备的预估,天差地别。

事到如今,却不可放刘备离去了……

见刘备欲走,周瑜冷笑一声,对左右道:“皇叔这便离去,是怪我江东招待不周,尔等作陪,请皇叔往庐江一行,今夜我等当与皇叔一醉方休!”

“改劝为掳?”刘备闻言,嗤笑一声道:“若备今日不归江夏,便有下属立刻将备之动向,通告唐侯,与都督一道往庐江去上一遭,对备而言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备心中不知,都督是否已做好了应对唐侯怒火的准备。”

周瑜闻言,只微微一愣便回过神来,对刘备笑道:“瑜与皇叔只是久别重逢,畅饮一番,便是山民也难以从此事之上挑出理来,况且此番皇叔来的仓促,周某料想皇叔事前,也难有万全准备。”

“都督信也好,不信也好,总之三年来唐侯对备的关注从未间断,或许唐侯还犹豫不定,备心中是否有反叛荆襄之意。”刘备闻言,不屑一笑道:“都督若欲掳备去江东,大可一试。”

周瑜闻刘备之言,不禁嗤笑,对刘备道:“即便皇叔巧舌如簧,也难改瑜心中决断,只是瑜心中不明,皇叔如今为何不肯自立门户了?莫非复兴汉室的志向,皇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