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凤雏 >

第21章

大凤雏-第21章

小说: 大凤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在许都遇见关羽,这样原本计划的河北一行,怕是也只能作罢了,如今只需要等待荀彧将求官一事告知天子,待取得官员印绶之后,便可离开许都,看来此行许都,跟那曹丞相还是有缘无分,还有那庞山民仰慕许久的郭祭酒,恐怕也见不上面了。

“不见也好。”

庞山民的郁郁之情去的也快,只是片刻,便笑了起来,玲儿看的莫名其妙,小声嘀咕道:“小叔叔在笑什么?”

“笑世事无常。”庞山民轻叹道:“丫头,难道你之前想过,这辈子会有和那关将军同行之时么?”

“还真的是世事无常……”玲儿颇为唏嘘,点了点头道:“不过也就同行这一遭,只要得了赤兔,我便与小叔叔同回荆南,这趟跋涉许昌之后我才发现,还是在长沙过的逍遥啊!”

PS:凌晨发一章,抢劫推荐票……

NO。52愚忠之气,独一无二

在客栈等候数日,尚书府很快便传来了消息,庞山民进献的竹纸令当今圣上龙颜大悦,荀彧顺水推舟,代刘琦求官,献帝念同宗之谊,命少府督造官印,以刘琦为长沙太守,石韬孟建诸人,掌荆南其余三郡。

庞山民得偿所愿,心中大悦,如此一来,掌控荆南便是师出有名了,只是庞山民料想,以荀彧智谋,想必也留了后手,恐怕如今天子使节,已经在赶往荆州的路上了,不知道那景升公,听闻如此消息,会不会气的吐血三升。

只是对于荆南形势,庞山民却不怎么担心,即便刘表与刘琦父子反目,兵戈相向的事还是难以发生的,事情已发展到这般地步,刘荆州怕是多半会打落牙齿和血吞,原本刘琦就是被他这个父亲赶离了襄阳,只因为刘琦去许都求了个朝廷册封的官职而攻伐与他,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求官一事已了,庞山民便命车队收拾行装,这几日关羽时常会往出没于客栈之中,如今刘备家眷已送抵客栈,混入了庞家的商队之中,庞山民也见过甘糜二位夫人几次,混了个脸熟。

二位夫人姿色不凡,庞山民却没有太多欣赏的兴趣,或许是于长沙之时多与貂蝉相伴,庞山民发现他已可以对寻常美女视而不见了。

只是这二位夫人似乎并没有放过庞山民的打算,在客栈的这几天里,庞山民已经被这二人磨的耳朵快起了茧子,两个女人不遗余力的劝说庞山民辅佐刘备,庞山民屡屡婉拒,却丝毫没有打击到两个聒噪女人的积极性。

也算是见识了刘大耳蛊惑人心的本事了,这两位夫人,从与刘备成婚到现在,过的多是颠沛流离的日子,还被皇叔之敌掳去数次,怎么还如此这般帮他说话?

难怪史上记载,这位皇叔魅力独一无二,日后三国霸主,果然是各有各的看家本领……

庞山民对此颇为无奈,只盼着关羽除尽眼线之后,早日离开许都,只要到了汝南与那刘备汇合,就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于是庞山民平日都不敢在客栈中多呆,闲着没事儿的时候便在许都城中和玲儿一同四处乱转,有时也会去将军府的马棚中发发牢骚,跟赤兔好好说道一下,若不是因为这位红毛大爷,他堂堂大凤雏也不必遭遇这般无妄之灾。

“山民,我已摸清监视之人。”

关羽又一次出现在客栈之中,兴奋之色溢于言表,几天以来,关羽命与他同至许都的十余老卒四下调查,将军府内外的可疑人手尽皆被关羽发现,关羽已命老卒们休整行装,待借口出城射猎之时,离开许都,并与庞山民的车队路上汇合。

“关将军须一切小心。”庞山民倒不认为关羽能如此轻易的打乱曹营布置,曹操甚喜关羽,曹营诸人皆知,若是让关羽逃逸,怕是不少人要负上罪责,眼线没准只是曹操的后手之一,以曹操诡谲,想要留下一人,又怎会如此简单。

“这我省的!”关羽颇为自傲的点了点头,抚须笑道:“明日一早,我便挂印封金,离了许都,曹操虽待我甚厚,于河北斩颜良文丑,也算还了他恩情,只是这印绶资财,我却不能接受。”

“呃……将军若行此事,怕是会打草惊蛇。”

关羽德行,庞山民亦深为敬佩,挂印封金之事也是千古美谈,只是以如今事态,若如此行事的话,恐怕曹营中人一旦发现关羽遗留之物,便会引军而至吧。

如今曹操未归许都,若是曹营其余将校引军追之,怕是绝不会如曹操那般惜关羽之才,放关羽离去……

“我意已决。”关羽说罢,起身欲去,庞山民连忙伸手拦住,面色不虞道:“将军如此固执,难道就不怕令二位嫂嫂身陷险境?”

“孟德虽为我家兄长之敌,却待我甚厚,我不欲欠他太多。”

“已经欠了,管它多少作甚?”庞山民见关羽面色坚决,摇头苦笑:“那曹操还会差了你这个汉寿亭侯的将军印不成?再者,有这天子所赐印绶,日后将军与皇叔,征战天下之时,也可师出有名!”

“我那兄长本就是皇叔,若是举兵,便是大义所趋!”

“荒谬,皇叔可敢视当今天子无物?”庞山民冷笑一声,道:“我也知玄德公所图甚大,只是将军这话,休要再提,皇叔怕是也不希望闻此谋逆之言吧。”

关羽默然无语,以关羽性情,素来不喜欠下人情,可如今庞山民所言尽皆在理,关羽也不知如何辩驳,庞山民一脸平静的看着关羽,心道该说的话都已经说了,如今就让关羽自己选择。

一边是两位嫂嫂的安危,一边是关羽行事的准则,两相冲突,关羽面上,一阵痛苦。

“罢了……就再欠孟德一场吧。”

许久之后,关羽长叹道:“想我关羽戎马半生,不曾亏欠人情,如今却欠下孟德甚多,也不知何时才能尽数还上。”

“那要看你与你家三将军如何辅佐皇叔成事了,若日后皇叔也成了一路诸侯,卖曹操些许人情,倒也不会令将军如现在这般为难。”庞山民说罢,起身送客,关羽离席而去,一路上长嘘短叹。

庞山民目送关羽离开客栈,心中亦是唏嘘不已,关羽忠义,庞山民算是深深领教了,在兄弟义气面前,处事的原则都要让路,关羽心中的为难,让庞山民在敬佩的同时,也不禁感叹此人的愚忠之气,独一无二。

可敬?可笑?可悲?可叹?

庞山民沉吟许久,倒不知道该如何去评价关羽这个盖世良将了,庞山民摇头苦笑,他这个现代人的灵魂怕是永远都难以理解这个古之良将别扭的情操了吧。

许久之后,庞山民的脸上才恢复了笑容,与其纠结着去思考那关羽的道义,倒不如早早的离开许昌,收下赤兔之后和同窗们荆南相聚,大家各有各的道义,孰优孰劣,谁又能说的清楚?

想到这许都繁华,明日一早便要离开,庞山民轻轻叹道:“倒是与那关羽同命相连了一回,明日离了许昌,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NO。53逃离许都,互助汝南

清晨,整个许都被薄雾笼罩,庞家车队由南门而出,踏上归途。

两位皇叔夫人被庞山民安排在了车厢之内,庞山民与玲儿并辔而行,出许都大门时,并未被戍卫责难,庞山民如今的身份于许都已经不再只是商贾之身,刘琦已为长沙太守,庞山民也跟着身价倍增,在曹营诸人眼中,这小小书生,也算的上是荆南使节。

午时,关羽引十余老卒于城外狩猎,入夜未归……

关羽一走,许都倒是经历了一番大乱,自关羽斩颜良文丑之后,曹操爱将的身份令曹营诸将对关羽极为注目,且献帝对关羽极为推崇,授其汉寿亭侯之位,可如今关羽一言不发,便离许都而去,这样的状况出乎了所有许都城内曹军文官武将们的意料。

“太巧了些!”

尚书府中,昏黄的灯光下,荀彧看着桌上地图,眉头紧皱。

庞山民前脚一走,关羽也跟着消失的无影无踪,若这仅仅是巧合,荀彧是无论如何都不肯相信的,如今丞相大人于官渡对峙袁绍,若是知道关羽远遁,怕是会心中忧愤吧。

如今若是引军追袭,怕也追不上了,如今庞家的车队已远遁一日,离了许都地界,车队化整为零,就算大军齐出,也难以将逃遁之人尽数带回,况且关羽世之虎将,遇见曹营军马,必拼死反抗,曹军之中,又有何人能抵得住那关羽?若再如丞相那般,将其围困,没有了刘备家眷的牵挂,关羽怕是也会死战到底……

如此一来,就算荀彧智计百出,却也依然头疼不已,瞅着地图看了许久,荀彧一掌拍在桌上,油灯火光摇曳忽明忽暗,荀彧不禁摇头苦笑,口中喃喃。

“庞山民,倒是小觑了你!”

一日疾行,没了货物的拖累,商队走的不慢,天色昏暗之时,关羽便引军赶上车队,如今车队已出了许都地界,关羽心中亦是安定了许多。

先拜见过两位嫂嫂之后,关羽策马来到庞山民的近前,炽热的目光让庞山民浑身上下的寒毛都竖了起来。

“今虎口脱身,全赖先生之谋。”

关羽于马上拱手一礼,庞山民苦笑不已,看样子关羽始终没有放弃说他投奔刘备的打算,刘备军中,并无谋主之人,关羽此举,倒也在情理之中。

“在下一介商贾,当不得君侯夸赞。”庞山民摆了摆手,心道刘备那边是死活都不能相投的,如今荆州局势已于史上大不相同,刘备最后能不能遁走荆州,都不得而知,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本身的优势只在于超越众人的大局观,和对那些名留青史的英雄人物们的性格把握,若是论及行军作战,庞山民怕是连玲儿都比之不过。

关羽闻言轻叹道:“庞公子只是为这吕布之女,才拒绝关某所请么?先生难道不知,白门楼上,就算我家兄长不言吕布反复无常,那曹操也必会诛杀于他?”

玲儿于庞山民身侧,闻言一愣,继而叹了口气,道:“也不能全怪那大耳贼,只是我父亲本以为,危难之时,以大耳贼先前仁义,必会出言相救,可没想到终究是错信了他。”

“关将军信义之人,为皇叔谋划一事,还请勿要再提,皇叔麾下不缺商贾,那徐州豪族糜子仲,行商之能不逊于我,得见皇叔之后,我和玲儿便远去荆南,从此你我二人,各不相欠。”

庞山民说罢,和玲儿转身离去,关羽看着庞山民离去时的背影,面上阴晴不定。

天色暗淡,山林外炊烟袅袅,庞山民命商队诸人埋锅造饭。

虽然刚才与关羽之间,不欢而散,但是庞山民却并不担心关羽会阴谋于他,经过这些时日的接触,庞山民发现关羽此人,拿后世的话来说,倒是有些过于追求完美了。

这似乎是能力出众者的通病,关羽此人,言出必践,之前与庞山民相约,只要庞山民助他携家眷见了刘备,便把赤兔交付于他,庞山民心知,只要他与关羽相交之时,堂堂正正,关羽便不会轻视于他,且届时亦会履行承诺,如今关羽虽欲使庞山民辅佐刘备,却也不会强留,以关羽信义,这般事情他还不屑于做。

和玲儿于柴堆旁用过晚饭,众人各回帐中休息,庞山民也开始思考起了与关羽同行的这段时间,如何处之。

如今已离了许都,距汝南也不过一日之遥,以关羽虎威,刘辟龚都之流,难以应付。

只是庞山民并未打算帮关羽去算计刘辟龚都二人,这两名黄巾余党,还是让刘备去说服更加好些,此番与关羽同离许都,怕是已经让曹营众人心中戒备了,若是再帮着关羽拿下汝南,虽能得到不菲声名,却也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庞山民还是懂的,一个好商贾,首先要学会的,是闷声发大财……

与关羽在山林中隐匿数日,倒是不错的办法,如今汝南虽在刘辟龚都治下,可说到底也是曹操的势力范围,刘辟龚都虽有反意,可刘备未到之时,这二人怕是连个主心骨都没。

且汝南受黄巾祸乱已久,曹操忙于官渡对峙袁绍,无暇治理汝南,原黄巾军中散落在汝南各地的游兵散勇还是不少的,若将商队中随行悍卒借与关羽,以关羽之能,用不了多久,便可以拉起一群黄巾余党,自成一军了,如此一来,于汝南等待刘备之时,也可自保,另外赤兔一事上,庞山民总觉得对关羽有所亏欠,如今庞山民心中思量,若是为关羽募得一批军马,倒可以弥补一下心中愧疚。

此事与玲儿略一商议,玲儿便大为赞同,去许都之时,颍川一路连队劫匪也未曾遇到,玲儿早就手痒难耐,如今到了汝南,可尽数施展武艺,如此好事,怎能不应?

“既然如此,我便去与那关羽商议,虽说如今与关羽互助,情非得已,只是募得军马,最终还是便宜了那刘备……”庞山民说罢,心中暗道:自己对刘备此人可没有任何愧疚之情,且让刘备占得好处,玲儿心中,怕是不快。

“那关羽说的不差,就算没有刘备,父亲兵败曹操,也是必死。”玲儿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小叔叔……关羽这人,倒是不太令人讨厌,为了赤兔,帮一帮他,也算了结这桩恩怨了吧。”

NO。54还是尿不到一个壶里

玲儿倒是成熟了不少,懂得理智的思考问题了,庞山民心中安慰,待玲儿离去之后,便去寻那关羽,商议汝南招募黄巾一事了。

时逢乱世,有一支军马傍身,总是好的,在这黄巾辈出的汝南,便是只募得百余人,也算是一股能够自保的势力。

于关羽帐中议事,起先关羽对于庞山民招募黄巾散勇一事兴趣不大,刘备起兵之时,是打过黄巾的,在关羽眼中,那只是一伙拿起武器的流民,就算收拢数百流民,也算不得什么助力,且关羽以为,黄巾乃是贼寇,作恶多端,遇到黄巾,尽皆剿灭便是,若是招募兵勇,还不如去沿途村落,宣扬皇叔仁义,令士卒真心相投。

“黄巾原本也是汉家百姓。”

庞山民语气平淡,关羽说的正神采飞扬,却被庞山民一语打断,微微一愣。

“黄巾作恶多端,如今群雄割据,全是拜那黄巾所赐!”关羽说罢,不欲多言,庞山民轻叹一声,对关羽道:“若能够活的下去,又有谁愿意屈身从贼么?”

关羽闻言默然,不知该如何反驳,庞山民也没有跟关羽争辩下去的意思,对关羽道:“如今我所带商队之中,粮米不多,资财却是不少,沿途村落,咱们可与村民交易粮食,徐徐募兵,强兵都是练出来的,就算是黄巾余勇,也可留作日后大用。”

“你愿帮我家哥哥了?”关羽闻言,面上一喜,庞山民却摇了摇头道:“这是两码事儿,等待皇叔的这段时间,你我都需自保,所练强兵,尽数与你留下,也只是全了与将军相识一场的义气罢了。”

“你这书生,恁地固执,若遇我家三弟,少不了一顿好打!”关羽气极反笑,对庞山民斥道:“你只说我家哥哥抛妻弃子,又怎知他心中兴汉大志?”

“皇叔志向,干我何事?”庞山民毫不妥协道:“我与皇叔,观念不同,还请将军莫要再劝。”

出了关羽营帐,庞山民苦叹一声,如今和关羽谈了数次,最后总会如刚才那般不欢而散,庞山民的心中也难免郁郁,关羽世之虎将,庞山民对其忠义也是倾慕不已,只是这乱世之中,关羽注定是要跟随刘备,踏上一条无比艰难的道路,而这条路,庞山民并不想走。

相较于颠沛流离,倒不如稳坐荆南,安心发展,庞山民如今虽无官无职,于荆南却可一言九鼎,而跟随刘备,又能获得什么?

大义么?

若刘备这个便宜皇叔算是大义所趋,那刘琦这个汉室宗亲也可以扯虎皮拉大旗,大伙儿都是宗亲,谁又能比谁高贵?

一阵胡思乱想,庞山民不知不觉走到临时搭起的马厩边,月凉如水,赤兔立于栏中,盯着庞山民,打了个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