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鼎宋 >

第68章

鼎宋-第68章

小说: 鼎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的王冲就如机器人一般,有问必答:“只是那一次,自然认不得。五月初六,清溪驿道口,又见着了娘子。那时娘子与双流县的候押司一车,身穿……,头戴……,鹊钗在候押司手里。”

王冲又将少妇的衣着打扮细细描述了一番,老妇人脸色已由青转紫,少妇慌张地骂道:“那时你恁地认定了是我!?休要满口胡柴!”

王冲道:“那时是候押司送娘子下车,他用扇子遮着脸,娘子却没遮面……娘子唤候押司作候哥哥,候押司唤娘子杏儿乖乖……”

末了像是作备注一般地,带着些自傲地补充道:“声音一样,身影一样,只要入过王冲的眼,王冲绝不会认错。”

周围聚起的民人嘿嘿怪笑出声,车里老妇人终于忍不住骂出了声:“怪不得每套首饰都要少一两件!竟是被你施得成都家家都有!”

少妇却是两眼发直,嘴里嘀咕道:“王……冲……”

民人们轰声笑了,有人好心地道:“没错,红杏娘子,你遇着过目不忘王二郎了!”

少妇如被抽走了脊骨般地瘫回车里,她的公婆如避蛇蝎一般,不迭躲开。

回味了这一幕场景,王冲恍然,原来那少妇就是尤红杏。想想自己的表现,真是……佩服当时的自己,五体投地。

林继盛道:“那一日后,她那些龌龊事就摆上台面,沦为成都人的笑柄。念着与尤家的生意往来,邓家没有休了她,把她打发去了陕西服侍邓孝廷。听说邓孝廷也没给她好脸,这些年应该很不好受。也因为她,邓家对整个尤家都冷落下来。尤十四若是有邓家支持,怎么也不会被我挤出前十,今日他虽是恨你我在酒上胜了他,根底里却是恨你坏了尤家在邓家的地位。”

王冲撇嘴道:“真是理直气壮啊……”

见他一副毫不在乎的模样,林继盛也失笑道:“我倒是多虑了,二郎是王家邓家都得罪过了,还怕区区一个尤家?更不说那荡妇还在陕西吃土哩。”

尤十四以及尤红杏的事也只是补全了王冲的过往记忆,如林继盛所说,王冲现在就是成都一霸,不仅与许光凝等官员交好,与王家邓家这些豪门仕宦也已交情匪浅。对比已被冷落的尤家,说不定王冲还更受邓家重视,根本不必上心。

换个角度看,林继盛将王冲引到尤十四面前,完全是重重地抽尤十四耳光,不定林继盛就是故意的。而尤十四的反应呢?冷哼一声。拂袖而去,如此而已。连句狠话都不敢出口。想明白了这一层,再见到另一个人。王冲就把尤十四乃至尤家丢到了脑后。

王冲在城中另有事处理,与林继盛分别后,被另一人拦下。这人是个太监,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像傅尧那般,还需要观察下言谈举止才能确认。

“当面便是王守正!?久仰久仰!某家杨戟,成都府路廉访使,宫中杨少保是某家干爹!”

这二十出头,透着浓浓柔媚之气的太监。开口便是一通阴阳怪气。瞧他畏畏缩缩地凑过来,似乎将自己当作吃人怪一般提防,却又举起大太监杨戬的旗号,跋扈异常,王冲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杨戟再道:“某家很喜欢景数,想当面请教守正,不知守正是否赏脸,愿与某家一叙?”

原来是示好……王冲却微微皱眉,为什么?

万岁山工程已有了傅尧。杨戟又是杨戬的人,梁师成绝不可能再给杨戟机会,景数目前在其他事情上也显不出急效。杨戟当然不是真对景数感兴趣,而是“投其所能”。只是姿态有些过了,很是做作,让王冲怀疑起他的用心。

王冲不是无视杨戟的到来。但也谈不上重视,对上这种皇帝耳目。最好的办法就是平常心相待。除非是之前遭遇文案事那般,需要借力。否则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跟廉访使有什么来往,尤其是内侍充任的廉访使。这不是王冲独有的想法,而是此时士人的主流观念。

这场酒会自一开始,杨戟便露面了,但王冲一直没搭理。这会杨戟主动凑了上来,也找不到冷脸推开的理由。心念一转,暗道正好,王冲微微微笑道:“原来是杨阁长,王冲才是久仰!说到景数,王冲便好为人师,不如寻个时间,阁长随王冲去月绣坊,一边听丝竹,一边习古学?”

杨戟楞了好一会,像是被随从捅了捅,这才笑道:“极好极好,便是月绣坊!某家作东,静候守正教我。”

待王冲骑着小毛驴悠悠离去,杨戟抹了抹不存在的汗水,自语道:“好险!没被这妖人看出端倪。”

随从奇怪地道:“又怎的险了?王冲便是妖人,也不敢在光天化日下,行妖法害朝廷命官啊?”

杨戟心有余悸地道:“他何须这么干?只需用上惑心之术,便人人信他了!你们就没见着,酒会上王冲是怎么摆布其他人的?那个海棠楼掌柜林继盛,就是广汉夫人的爹,是个国丈!这国丈将王冲的话当圣旨一般待,王冲不会惑心术,怎会如此?但凡会惑心术的,探得他人的心思,那不是易如反掌!?”

他越说越生气:“可笑你们还要我主动邀他,向他示好,好得令他半点不疑我。就这一次,我便辛苦得要死,才能勉强护住心思,以后还怎么办?”

随从也大惊道:“不好,王冲要廉访去月绣坊,是不是要借那阴气鼎盛之地,行什么夺心之法?”

杨戟抚额哀叹,懊恼自己居然没想到这一点,这下可坏了。

另一个随从劝道:“小的会一门破邪之术,只要准备妥当,能保廉访几个时辰不被邪法上身!”

其他随从也纷纷献策,说去玉局观和大慈寺烧香请符,一阵嚷嚷后,杨戟才定下心来。不过想着之后还要跟王冲对阵,依旧忐忑不安。

傍晚,王冲回了家,怏怏不乐。白日他去找过许光凝,谈关于赎买小舞娘之事。许光凝是一副才记起来有这事的模样,然后才委婉地透出消息,梁月绣态度很坚决,不愿放手。

王冲问,小舞娘是官坊中人,只要除了乐籍,就该是自由身了,梁月绣凭什么说不?

许光凝叹说,道理是这般,可成都官坊名为官坊,实际是交给各个行首在操持。小舞娘认了梁月绣做义母,得其蒙养和教导,几乎是另立了一份终身的卖身契。梁月绣连价码都不愿开,此事还很有些麻烦。

倒不是说梁月绣有多大能耐,若是许光凝冷下脸,一张脱籍文书签下,小舞娘就是自由身,梁月绣也只能徒唤奈何。问题是梁月绣反应激烈,这么硬来,不知会有什么祸患,难说会坏了王冲的名声,当然,更会坏了他许光凝的名声。

许光凝再劝王冲以学业为重,珍惜名声,不要把小舞娘这事看得太重。见王冲脸黑,又劝他稍缓时日,最好能说服梁月绣。

许光凝这态度已是仁至义尽了,王冲还没那般大能,可以驱策一位翰林学士去帮他夺女人。想想父亲与潘巧巧的婚事将近,只好暂时放下,待忙过了这阵子,邀到杨戟,一同去月绣坊料理明白。

事情可以暂时放下,情绪却不是说丢就丢的,姐妹花只能当妹妹,小舞娘还出了波折,王冲自然很不爽。

正烦躁时,王彦中回来了……

王冲尖酸地讽刺道:“爹,还记得这里是家?还能自己走回来?我以为爹要等到我们把婚事准备好,直接在潘家拜天地呢。”

王彦中耷拉着脑袋,无精打彩地道:“婚事?没婚事了……”

王冲一惊,再是大怒,呕心沥血地把你们凑作了一堆,又吵到分手,你们这对冤孽,到底要闹哪样啊!?

似乎感应到了王冲那喷薄而出的怒焰,王彦中连连摆手道:“不是你想的那样,是……香莲玉莲的爹爹死了,巧巧要守三个月的孝。”

王冲皱眉:“她们的爹不是早死了么?啊?死了?”

话刚出口便记起来,香莲玉莲是潘巧巧嫁给那位官人怀上的,没到生下来,就被大妇赶出了门。

王冲再讽刺道:“三个月?不是三年么?”

王彦中一张脸更苦了:“三年?是要死人的……三个月,我都不知能不能熬得下,唉……”

门外有了细碎声响,王冲转身,对上有些惶然的两双亮晶晶眼瞳,叹道:“香莲玉莲,看来你们还得叫三个月的冲哥哥……”

好事多磨啊,此时王冲只这般想着。(未完待续。。)

ps:  【1:宋时儿媳称公公为舅舅,公婆为姑姑。】

第九十三章 密网阴织雷隐鸣

尽管是被赶出家门的,尽管身契已废,可终究是香莲玉莲的爹,潘巧巧坚持守孝三月,全了这份名节。王彦中道学出身,自能体谅潘巧巧的用心,不得不向这段如同蜜月般的幸福日子道别,灰溜溜地回了自家。

“娘是个不祥之人……”

香莲玉莲也回了潘家,唧唧喳喳跟潘巧巧说起了这些日子来作王家女儿的经历,说到半夜才睡。看着姐妹俩一般无二的乖巧睡颜,潘巧巧幽幽低叹道。

情愿作赘婿,还只是名义上的那个男人,早年就病死了。在心灰意冷时接纳了自己,帮扶了潘家,还想着把自己扶作正室的那个男人,现在也病死了。在寻常人眼里,这就是克夫之命。

再看王彦中,这辈子最在意的男人,为了守护自己,也差点死于羌蕃的刀下。潘巧巧自己都有些信了,真要与王彦中携手白头,会不会还有无尽的劫难等着?

潘巧巧彷徨起来,忽然觉得,守孝这三月,正好能让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审视未来。

“大娘子,阿旺回来了,脸色很不好……”

禀报的是阿财,自小就是潘家婢女,阿旺正是她丈夫。

“那女人当然不会给好脸色……对了,阿财,你现在也要管人了,这名儿得改改,阿旺也是一般,就叫……还是让彦中帮你们取吧。”

潘巧巧与阿财一边说着一边出了后园,白日她派阿旺去送慰礼时已有心理准备。当年就是那女人将她赶出了家门,如今男人死了。她这个曾经的妾室上门通个声气,只是礼节。那女人当年嫉妒她夺了男人的心。现在估计又怕她另有惦记,自然不会笑脸相迎。

潘巧巧可没下贱到自己送脸上门。让阿旺去送慰礼,多少还带着点怜悯之意。尽管那女人是邓家媳妇,可娘家势弱,又没育下儿女,在邓家一直没什么地位。过去名声很烂,前两年更被赶去了陕西受苦,现在回来,还不知前路如何。

想到这,潘巧巧还暗暗发笑。那女人的恶名还是被二郎捅到台面上的,自己当年被她赶出家门的仇,二郎已先报了一回。说起来,自己与王彦中父子的羁绊还真是二十年不断。

“大娘子,那贱婆娘好生无礼……”

见到潘巧巧,阿旺便倒出一腔苦水,当他说到紧要处时,潘巧巧的眉梢猛地挑了起来:“想要香莲玉莲!?作梦!”

阿财忧心地道:“她毕竟是邓家媳妇,家大势大。大娘子是不是跟王山长通个气?”

潘巧巧正要点头,之前那些念头忽然跳了出来,让她没来由地心中一颤。沉吟片刻,她摇头道:“华阳百花潘虽已没了。还有海棠潘。我便不信,一个快要被赶出家门的贱妇,还有脸替夫夺女!你们先不要跟王山长和二郎说。尤其是二郎,他最在意香莲玉莲。知了此事,怕又要闹出什么大动静。”

阿财点头道:“大娘子说得是。即便那贱婆娘不给小的好脸,却也不敢当众发作。如今成都谁人不知,我们海棠渡潘家出了并蒂莲,许大府当众说过,咱们潘家有重赏,朝廷的谕令应该就在路上。”

阿旺也放下心来,暗道家主说得对,王二郎要知道此事,背弓持剑冲去邓相公家都毫不稀奇,邓相公家那个邓孝安,不就被二郎亲手痛打过?

双流县,邓家宅院外,临江一处小院里,**之声刚刚停下,寝室中就回荡着男女的喘息声。

“杏儿乖乖,一别两年,你是越发地美了,我那堂兄竟没沾你一分么?瞧你那**馋得,快把哥哥吮干了!”

那一身汗水淋淋,像是骨头都被榨得软绵绵的男人,正是邓孝安。

躺在邓孝安一侧的少妇不到三十岁,任由那泛着桃红之色的身子露着,喘息间喉管还呻吟不止,尚有如潮的**积在体内。

少妇哀怨地道:“那死人,一根指头都没碰我,我是生生守了两年活寡啊,一水儿全便宜了你。”

邓孝安边喘边笑:“这么说我还要感激王二郎了,不是他,我又怎能尝足杏儿乖乖藏了两年的醇味?”

少妇正是邓孝廷之妻尤杏儿,手还在邓孝安的男根上套弄不停,指着再一波享受,听到这话,皱眉道:“怎么说起了王二郎?真是败人兴致……”

邓孝安叹道:“两年前那事,我就当笑话听,可现在王二郎不是一般人了,回想起来,真不是个笑话,你我都是苦命人啊。”

尤杏儿烦躁地道:“王二郎那煞星就不说了,那死人的妾也来糟践我!现在连你也这般,是不是真想着让家中叔伯把我赶出邓家!?”

手上一拧,邓孝安哎哟惨呼,赶紧温言劝慰,再好奇地道:“堂兄不是十来年前就去了关陕,哪还有妾在成都?”

尤杏儿郁郁道:“就是十来年前,我还没过你们邓家门的时候。那死人纳了一家花户的女儿为妾,我过门后就把她遣走了。”

邓孝安咦道:“此事怎的连我都不知道?”

尤杏儿白了他一眼,理所当然地道:“那死人也是偷偷摸摸娶的妾,我过门时,贱人就已经怀上了他的骨肉,不管是男是女,都是分家产的角儿,怎能让外人知道?”

邓孝安哦了一声,的确如此,庶出的子女也有分家产的资格,尤杏儿这脾性,自然不容此事发生。

“那个妾,后来是生男还是生女啊?”

邓孝安的男根渐渐再度崛起,一丝丝痒意也随之而生。这个尤杏儿容貌虽不算绝顶,身子却是难得的柔媚,加之又放得开,令他食髓知味。与她一别两年。还真是想念得紧。当然,让他更为动心的原因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而偷不着又不如偷不该偷之人,这个尤杏儿是他的堂嫂……

而尤杏儿说到堂兄在成都还曾有妾,甚至诞下了儿女,邓孝安有些上心了。他与尤杏儿多年前就已勾搭上了,不是不认亲情人伦,恰恰是很认,才乐于享受这悖逆伦常的刺激滋味。

尤杏儿无后,堂兄的几个子女。都是在陕西所纳妾室所生。若是在成都本地还有儿女,那自该归宗认祖,怎能任其流落民间呢?

尤杏儿哼道:“那贱人倒是好命,生了一对孪生姊妹。昨日她还假惺惺地遣人来送慰礼,说她也要服丧,我便假意说要她那对女儿认祖归宗,好生吓吓她!孝安?怎么了?”

邓孝安瞠目结舌,好一阵后,才吞着唾沫问:“堂兄那妾。莫不是姓潘吧?”

尤杏儿恼怒地道:“怎么,你也认识?是不是打上了那贱人的主意?对了,都不知贱人这两年过得如何,不过瞧她家仆的装扮。似乎富贵不减呢。”

说着说着,她满腔恨意又涌了上来:“贱人的爹就是靠着那死人的帮扶,才打出了华阳百花潘的名号。她家的一切,都该是我的!”

邓孝安此时才回过神来。拍着额头啊哟一声:“好险!差点纳了侄女!”

待邓孝安一番解说后,尤杏儿沉默了。许久之后,才阴恻恻地道:“侄女又怎么了?我还是你堂嫂呢!”

邓孝安连连摆手:“说笑了,那可不一样……”

堂嫂和堂侄女,那完全是两回事,前者传扬出去,闻者大多都一笑了之,后者则是人神公愤的罪行。

官府的王法对乱~伦之罪作了专门区分,《宋刑统》规定,与继女、同母异父的姐妹以及异父异母的继姐妹乱~伦者,拘三年。待潘巧巧入了王家,王冲若是忍不住偷吃了香莲玉莲,正合适用上这一条。

与母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