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天才宝鉴 >

第87章

天才宝鉴-第87章

小说: 天才宝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点清水,这里面的功夫可就大了去了。要是那翡翠原石落在其他人手里,这宛如神来之笔的四点清水就要被活活糟蹋了。

“啧啧……”郑铮轻轻摇着手里的飞龙,看着在龙爪内晃荡的四点清水,啧啧连声。

谢妙在一边没怎么看明白。他见郑铮皱着眉头啧啧连声,便问道:“怎么了?有什么困难?”

“有困难,太有困难了。”郑铮摇摇头,将手里的飞龙放进匣子里放好,说道:“这东西根本就没办法定价,你说这是不是很有困难?”

看着谢妙不是很明白,郑铮解释道:“从材料和雕工上来说,这条翡翠飞龙只能说是一般,好处无非就是块头大一点而已;但是龙爪内的那四点天然生成的,并且后来还一点没流失掉的四点清水,那可就不一般了。要知道后天做的再好依旧是后天生成的,和这种先天生成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而这种‘石中藏水’的景儿有谁见过?所以这价钱啊……还真不好界定。”

放下那匣子,郑铮转手打开另一个匣子,看了看里面的东西之后不由得失笑道:“这还真是经不起念叨,说什么来什么啊……刚说了后天的不如先天生成的,这立马就给我一个先天生成的……啧啧。”

匣子里放着的是一块酒盒子大小的石头,这石头极不规整,棱棱角角的,看起来是没经过半点打磨。在这石头的一角有一抹碧绿色,看上去正是一个活灵活现的龙头,龙头下方更有一只露出来半截的龙爪,鳞爪清晰可见。

“这应该就是天然生成的了。你看这龙头,上面根本没有一星半点的动刀的痕迹,全是靠着石头常年累月风化或者水流冲刷出来的效果。这石头应该是一块玉矿原石,表面还是一层石头呢,这点碧绿色的龙头正是表面的石头被风化冲刷掉之后的玉石形成的。”

郑铮指着这没有半点人为痕迹的石头,道:“有道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啊……这个龙头和这个露出来一半的鳞爪正好和这一句是贴着的,更难得的是这是天然形成的东西……啧,想给这玩意儿定价也太难了。如果别人认这碧绿色的一点是龙头,那这价钱就高了去了;但是如果买家不认这是龙头,只当做一块玉矿原石的话,那这价钱也就那样,高不到哪儿去。”

“那这东西……”谢妙试探着问道。

郑铮知道她想问什么,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说道:“这东西,包括之前的那个飞龙都算是难得一见的宝贝,但是却不能算作是值钱的宝贝。谢家先祖之所以将这些东西放在这,应该也是因为这些东西上的先天生成比较难得一见吧。单从这一点上来看,谢家先祖还是很有品味的,不是只挑值钱的东西,很有格调嘛。”

聊了些闲话,郑铮一鼓作气,将剩下的没检查过的架子全都看了一遍。不出所料,剩下的这些架子上摆放着的东西,基本上都是难得一见的但是又不好定价钱的东西。

要说这古董行混乱,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古董的价钱不好界定,所以市场的交易才显得比较混乱。不过在行内人这块,古董行里的交易还是比较正规清楚的,毕竟哪个年代的什么东西大概什么价钱,各自人心里都有数,定价倒也不混乱。

不过谢家先祖留下的这些东西,那可就真的把古董行的行内人都难住了,给这些东西定价实在是难,关键是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来界定。是按照年代呢,还是按照材质呢?或者按照“先天生成”这个比较玄的概念入手?但是有谁来买账呢?

所以这剩下的百分之三十的东西就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可以喊一个高价出来,但是却不一定有买账的人。虽然冲着“先天自然生成”这个噱头会有不少人关注,但是却注定不会有很多人对这种难以出手、难以界定价钱的东西感兴趣。

检查完这些架子上放着的东西,郑铮也用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比较有些东西郑铮也不太熟悉,得好好琢磨一下才能心里有数。忙的时候倒是不显什么,这检查告一段落之后郑铮就觉得是又渴又饿。他从背包里掏出压缩饼干和矿泉水来,分给谢妙一些,俩人就坐在石室里吃喝了起来,期间说点闲话聊点闲篇,总也算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法吧。

郑铮谈性不错,谢妙就差点,聊天的时候总是有点心不在焉的,好像有不少心事。郑铮在一边看着也能看出一些来,但是也没往细致了问,人家乐意琢磨什么那是人家的事儿,和自己实在是没什么关系。

再者说了,任谁突然得知自己一转身就成了千万级的富翁,谁都得好好琢磨一下自己今后的人生吧?在郑铮看来谢妙这心事重重的样子完全属于正常,所以也就没所想。殊不知,谢妙心里的心事正好就和郑铮有着扯不开的关系。

吃喝完毕,郑铮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来,和谢妙一起走到了那几口大箱子旁边。

箱子一共有五口,大小正好够一个人蜷着腿躺进去的。箱子是铁做的,不过年月久了,铁箱子难免生锈,郑铮摸了几把,摸到了一手铁锈。

铁箱子没锁,郑铮掀开箱子盖,却发现铁箱子里面放着一个小一号的红木箱子。把这红木箱子的盖子打开之后,郑铮觉得有点好笑又好气了:没错,在这木箱子里面还有一个再小一号的铁箱子。

“我操,难道还能是一个箱子套着一个箱子?这是什么恶趣味?”郑铮一边腹诽着一边揭开了铁箱子的盖子,看到里面放着的什么东西之后郑铮也没法生气了,只能感慨这人世间的事儿真是经不起念叨啊——铁箱子里面又是一个更小一号的木箱子。

郑铮认命的摇了摇头,一个盖子接着一个盖子的掀开,直掀开了八个箱子。这些箱子也都是铁的套着木的,木的套着铁的这么循环着,特别有规律。

掀开最后一个盖子后,这箱子里收藏着的东西终于出现了。那是一个两尺来长五寸来宽的红木长条盒子,盒子上红漆依然鲜亮,全然不像是已经在这不见天日的地方待了数十个年头。

“这一层层的保护着,这里面会放着什么东西?”带着疑问,郑铮打开了这个红木盒子。

第161章逃禅仙吏

红木盒子里盖着厚厚的一层锦布,郑铮捏起锦布的一角试着撕了撕,没撕开,看来这锦布在这么多个盒子一个套一个的保护下完全没有受潮。看着这锦布,郑铮有点理解为什么谢家先祖要弄这么多箱子套在一起了,为的就是最大可能性的避免环境对这盒子里的东西造成损伤。

至于这盒子里到底是什么东西,郑铮心里也大概有数了。

揭开锦布,锦布盖着的一轴画卷出现在了郑铮眼前。

郑铮小心翼翼的将这画卷取了出来,在地上找了个干净的地方,将这画卷小心的展开。

这是一副景色图,一棵花色灿烂的桃树占据了大半个画面,远处是一个小茅屋,更远处就是掩在白云间的重重青山。

桃树下有一个小桌子,上面放着一个酒壶一个酒盏,却无人在侧。

桃花灿烂,花瓣飘扬,有那么一两片花瓣将要飘落到酒盏中。

“看起来是个田园派啊?”郑铮看了个大概,然后在画上找题名或者字迹什么的,却一无所获。

一般来说古代的文艺青年们在完成一副画作之后,都得在上面提个名,好让别人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什么图。或者是再题上点字,说明这是因为什么而临时有了灵感画出来的,最后还得写上年月日,然后戳上一个自己的印章,这就算是完事儿了。以后就算是走到大街上,人家也能指着他跟别人说:“嘿,看见那孙子了没?那《房中行乐图》就是他画的……”这就叫做名气,这就是派头,基本上跟网文作者的笔名差不多是一个概念,只不过比这个要麻烦点。

但是这幅图却半个字迹都没有,郑铮就是想知道这是谁画的都是个问题。

正当他挠头不解的时候,郑铮却在那桃花树上的一朵花上看到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他凑近了仔细看,却见那一朵花上印着一个小小的印章,印文是“逃禅仙吏”。

“逃禅仙吏?这么有文艺范儿的……哪个啊……怎么这么耳熟……”

郑铮看着这“逃禅仙吏”的印文就觉得有点眼熟,但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到底出自谁的手笔了。他皱着眉盯着画看了又看,看到那一树桃花以及那一盏酒之后,郑铮脑袋里灵光一现,终于想到这是谁的手笔了。

自号“逃禅仙吏”又极爱桃花的,就只有那么一位——唐寅唐伯虎。

“我去……唐伯虎的真迹?”郑铮倒抽了一口冷气,凑近画卷,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唐伯虎传世的真迹有名有姓的也就那么几幅,其中大半都在各个博物馆里收藏着,剩下的应该就是私人收藏家手里,市面上基本上是不可能见到的。但是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唐伯虎“传世”的——也就是说流传下来并且为人所熟知的——是这么几幅没错,但是会不会还存在别的没有记录的,不为人所知的唐伯虎的真迹?

这个不用想,这应该是有的,但是有没有流传下来这就两说了。不过市面上常有人打着这个噱头拿出一幅画来,说这是唐伯虎未传世的真迹来唬人,有时候还真能糊弄到一两个门外汉。

听郑铮低声惊呼,谢妙也凑近看了几眼,她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这……真的是?”

“差不多。”郑铮点点头,说道:“这幅画从笔法上来看确实是唐伯虎的手笔,纸张也地道,这是不会错的。”

“会不会是有人仿造的?”谢妙皱眉道:“唐伯虎即便是在当时也是很出名的画家,有人仿造他的手笔应该不难吧?这上面也没太多的信息可供验证,说是真迹未免有点大意了。”

郑铮摇头笑了笑,问道:“你对唐伯虎到生平了解多少?”

“不多。”谢妙道:“我大学主修的是市场管理,中国艺术史只是选修,没太用心。我家祖上虽然是做古董生意的,但是到了我父亲这一辈已经和古董生意没什么关系了,他也不会和我说这些。”

郑铮点点头:“行吧,那我就给你临时普及一下唐伯虎的生平,也让你心里有个数。跟你说完这个了,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说这是唐伯虎的真迹了。”

郑铮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唐伯虎算是少年成名,十六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那在当时就算是很了不起了,反正我十六岁的时候是不如他……二十九岁的时候唐伯虎到南京参加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然后来年,这哥们进京赶考的时候却被搅合到了科考舞弊案里,从这时候就算是完犊子了。”

“关于这个科考舞弊案呢,说法实在太多,不过最后唐伯虎虽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受什么处罚,但是他也对官场失望了。说白了,就是一文艺青年好面儿,身上担着这件事之后就觉得再进入官场挺丢人的,所以就干脆从此不再琢磨当官这件事情了。”

“这哥们也是倒霉催的,考场失意情场也失意,回到家之后跟自己媳妇吵了一架,然后他媳妇就弃他而去了。不过要么就说人家是艺术家呢,想得开,媳妇走了也不怎么难受,以看书卖字卖画为生,日子虽然清贫但是还是自得其乐。”

“到了他三十六岁的时候,这哥们在苏州城城北桃花坞建了几间茅屋,取名为‘桃花庵’,自己一个人在这过着逍遥日子。卖画赚钱,然后有钱就买酒,也算是纵意逍遥吧。”

郑铮顿了顿,叹了口气说道:“这就算是唐伯虎这一辈子里比较逍遥的日子了,往后数的话,唐伯虎的命运可真不怎么样,称得上是晚景凄凉。”

“你来看这幅画,”郑铮指点着那副画,对谢妙说道:“这幅画里桃花灿烂,看起来正是唐伯虎纵意自乐的心境的写照。但是你再看这远处云掩群山,搭配着这一株桃树来看,怎么都觉得画上的群山在意态恣意张扬的同时有点凄凉寂寥的感觉,这一点,也正是唐寅内心的写照。”

“唐寅住在桃花庵的时候,不过三十六岁而已,正值壮年。而那个时候离考场舞弊案才隔了六年左右的时光,你想想看,一个正值壮年,正应该大展才华又胸中自有锦绣的人却因为种种原因避居山林,虽然也算得上是快活,但是心里总有点张扬的意态得不到宣泄。”

“再者说,唐伯虎真的就是无意于官场了么?未必。这一点在他日后的经历里是可以看出来一些的。明代正德九年,也就是公元1514年的时候,唐伯虎被宁王以重金征聘到了南昌。如果他真的是彻底对官场断了念想,彻底对世间红尘没了想法,那他隐居山林就是了,何必再出来?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得出来,唐伯虎在桃花庵的那段时光里,心里还是有些抱负,是想要一展才华的,只不过碍于先前的考场舞弊案,抹不开那个面子罢了。”

“只不过宁王也不是什么好角儿,准备着反了明朝皇帝。唐伯虎这下算是没辙了,只能装疯卖傻从这件事情里抽身而去,也算是逃过一劫。这件事情应该是耗费掉了唐伯虎心里最后的一点激情,精神头上不来了,所以从南昌回到家之后就常年多病,到了1523年便病死了。”

郑铮叹了一口气,将画卷轻轻卷起,说道:“结合后来的事情看,在桃花庵里隐居的唐伯虎正处在那种不得不轻狂纵意的状态中。这幅画与其说是画景色,更不如说是当时的唐伯虎的心境的对照。”

“再结合纸张、笔法以及用墨的判断,”郑铮将画卷放入匣子里,说道:“这幅画必然是唐伯虎的真迹,这一点是错不了的。我想谢家先祖也正应该是从这里入手,加上这幅画上表露的信息判定这幅画的真伪的。”

谢妙听的有些入神,郑铮话断了一会她才反应过来。她看着郑铮,妙目盈盈,并不掩饰自己的赞叹之意:“好厉害啊……”

孤男寡女共处一处,而且这地方还是绝对不会有第三个人来打扰的清净所在。石室内灯光昏暗不明平添暧昧,一个姑娘妙目盈盈的对一个男人说出一句很容易让人想歪的“好厉害”……这就像是一个姑娘在一个男人面前吃香蕉,虽然看起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总容易让人不自觉的想歪。

“咳……也就一般吧。”郑铮干咳了一声说道。谢妙的一声“好厉害”倒是让郑铮想起了那晚情动的白小雪,意乱情迷之时白小雪也用一种柔媚入骨的声音说过这句话,现在听在郑铮耳朵里,倒是让郑铮想起了关于那天晚上的一些片段。

有道是食髓知味,郑铮尝过男女之事的新鲜之后,有时候就难免会有些火燥。他毕竟是个正当年的年轻人,火力壮,有时候一旦意动也是一股邪火直冲脑门。

后来虽然是和白小雪睡在了一张床上,但是这对郑铮而言却更像是带着一点快乐的折磨——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能闻到白小雪身上的体香,温香软玉近在咫尺之间却不能动手,这简直是最惨无人道的折磨。这也就害的郑铮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是扛着枪苦做一番思想斗争,每天都憋着一团火气。

谢妙的那一声“好厉害”,让郑铮想起某些画面的同时,也让他心里的火头烧了起来……

第162章谢妙的心思

郑铮说完那句话之后没吭声,眼观鼻鼻观心,努力的平心静气,好让自己那不争气的扛枪扯旗的小兄弟安分下来;谢妙似乎是意识到自己这话说的有点歧义了,脸红了红,嘴角含着笑低下头去,也没说话。

一时间,石室里分外的安静,一种有点暧昧的尴尬气氛将两个人团团罩住。

沉默了片刻,谢妙看了一眼正在低头看着自己脚尖的郑铮,轻轻的深呼吸了一下,似乎在鼓起勇气。

“喂。”

“啊?”

谢妙低声招呼了郑铮一声,郑铮下意识的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