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54-享用一生的智慧书:启迪人生的故事-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人埋怨穷人说穷人不仅没有对他心怀感激,还侮辱了他。
穷人回答说,因为富人给予的礼物不是出于善心,恰恰相反,这个礼物实在太恶毒了。只有死人才对生活没有希望,所以富人给的这份礼物简直就是死亡。
温馨启示:这个富人不是出自慷慨,而是出自恐惧才行善。他的恐惧使他不能无私地给予,而要有所限制,附有条件。他觉得自己可以对别人做出判断,却不知实际上正是他自己完全放弃了生活的希望,他错误地认为希望来自财富,而不是自己丰富的内心的世界。
第三章 主宰自己8、西门子的启示
一位8岁的小女孩去教士家学刺绣,每当他走到教士家门口时,便会有一只凶猛的雄鹅朝他扑来,好几次还啄了她。女孩吓得号啕大哭,再也不肯去学刺绣。她的母亲千方百计地劝她,但她说如果没有人给她作伴,她实在也不肯去学的。女孩的父亲于是找了根长长的棍子交给他5岁的儿子,对他说:“希望你的胆子比姐姐大。”并告诉他如果雄鹅来了,你尽管大胆的向它走去,然后用棍子狠狠打它,它就会跑掉的。
小男孩跟着姐姐来到教士家,刚推开院门,那只凶猛的雄鹅便高高的伸着颈项,发出可怕的叫声向他们冲过来。小男孩也想跟着姐姐跑,但他想起了父亲的话,于是闭上眼,颤抖的伸出手中的棍子在周围一通乱打,雄鹅终于害怕起来,大叫着回到一群鹅中间去了。
这个小男孩后来成为德国著名的电器发明家,他的名字叫西门子。他在70多年后的《西门子自传》中说:“因为童年的一点启示,而使我终生受用,不知不觉地给了我无数次的鼓励:遇到危险不要回避,要大胆迎上去,加以痛击。”
温馨启示:你敢向困难走近一步,它就向后退缩两步。事实就是这样。
第三章 主宰自己9、你鄙视我,我更鄙视你
乌克兰诗人塔·格·谢甫琴科,于1814年生于一个农奴之家。他后来虽然赎了身,却因为写了许多革命诗歌,被流放到奥伦堡草原。他为人幽默而倔强,尤为傲视权贵。谢甫琴科喜欢随渔民去划船,捕鱼后就到小店去闲坐。有一次,他在那儿遇见一位权贵,此人和他聊了一会儿,分别时,他向谢甫琴科伸出手来,却只给了一个指头,说:“当我向地位相等的人表示敬意时,我伸出双手;比我低一级的人,我伸出四个指头;再低一点的是三个指头;更低一点的是两个指头;对其他一切人则是一个指头。”谢甫琴科笑道:“我是个农民,没有官位,怎么办呢?先生,我给你半个指头吧。”说罢,他将拇指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露出半个指头,向权贵伸出手去。
温馨启示:你鄙视我,我更鄙视你,主动把半个指头伸给对方,岂不是把对方置于比自己更低的地位吗?
第三章 主宰自己10、非走不可的道路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着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母亲心疼的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她不信。“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走来的,我也是。”“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但是我喜欢。”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温馨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第三章 主宰自己11、命运线
一次,去拜会一位事业上颇有成就的朋友,闲聊中谈起了命运。我问: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命运?他说:当然有啊。我再问:命运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命中已注定,那奋斗又有什么用?
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但笑着抓起我的左手,说不妨先看看我的手相,帮我算算命。给我讲了一番生命线、爱情线、事业线等诸如此类的话之后,突然,他对我说:把手伸好,照我的样子做一个动作。他的动作就是:举起左手,慢慢地而且越来越紧地握起拳头。末了,他问:握紧了没有?我有些迷惑,答道:握紧啦。他又问:那些命运线在哪里?我机械地回答:在我的手里呀。他再追问:请问,命运在哪里?我如当头棒喝,恍然大悟:命运在自己的手里!
他很平静地继续道:不管别人怎么跟你说,不管“算命先生们”如何给你算,记住,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这就是命运。当然,你再看看你自己的拳头,你还会发现你的生命线有一部分还留在外面,没有被握住,这一部分掌握在“上天”手里。
温馨启示:命运绝大部分掌握在自己手里,古往今来,凡成大业者,“奋斗”的意义就在于用其一生的努力去争取。
第三章 主宰自己12、一张白纸和一颗黑点
1997年5月8日,钓鱼台国宾馆。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对前来专访他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讲述了他少年时期的一个故事。这个简单的故事蕴含的深邃哲理,成了安南先生应对自己生命中一切挫折和挑战的指路明灯。
他说,有一天,我的老师在讲课的黑板上挂了一张白纸,白纸的右下方有颗明显的小黑点。他问我们:“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一颗黑点。”我们整个教室里的人几乎都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不是这样。孩子们,不是这样。这首先是一张白纸!”我的老师那一刻沉重而焦灼的神情令我终生难忘。说到这里,安南先生突然直起腰,左手在自己的右手上用力握了握,波光盈盈的眼神如荒漠中的一道闪电。电视荧屏上这长不过十秒钟的特写镜头,从此深深烙进了人们的脑海里。
生活中有多少平凡而清晰、清新而隽永的道理让我们这些凡人感动?可一次真实地感动之后,究竟能给我们留下什么?一张白纸有多大,一颗黑点又有多小?
某市曾举办了一个艺术品竞卖助残活动。活动最后一项:被捐助者代表阿鲁现场画一幅国画,以表达全体被爱心包围的人对该活动的谢忱。
也许是激动,也许是紧张,也许是阿鲁仍然在不断萎缩的右腿站立不稳吧,一个趔趄,雪白的六尺宣纸上什么都没画就多出了一个小指头大小的墨渍。场面瞬间胶着。一个工作人员马上跑过来询问是否更换一张画纸。始终站在画案边上的老画家罗墉立即摆手,示意工作人员“不必”。由于墨渍几乎位于宣纸正中,看得出年轻的阿鲁对它颇费思量,手中的狼毫在砚盘里蘸了一下、舔一下,舔一下又蘸一下……
最后,在阿鲁笔下还是飞出了一只遒劲的雄鹰,罗墉老先生亲笔将那个可恶的墨渍,画成了雄鹰双爪下紧攥的一颗石子。现场一片赞叹的掌声。
温馨启示:一张白纸有多大?一颗黑点又有多小?它们有它们自己的尺码,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怎样才能把自己生命硕大的白纸构思、创作成一幅精品?把那一颗又一颗生命的疵点,变成雄鹰爪下的石子,或者耕牛蹄下的泥块,或者湍急河流上那不堪一击的落叶……
第三章 主宰自己13、你有自己的芳香
有一个年轻人,很希望能够做出一番成就。开始,他也总是尝试着鼓足勇气去做每一件事情。但是,渐渐地他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结果一事无成。因此,他感到很自卑。
他去拜访了一位成功的长者。他希望从那位长者那里,获得一些成功的启示。在见面之后,他问了长者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别人努力的结果总会成功,而我努力的结果却那么糟糕呢?”
长者微笑着摇了摇头,反问了他:“如果,现在我送你‘芳香’两个字,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
思忖了一会儿,年轻人回答说:“我会想到糕点,虽然我开办不久的糕点店已在前些日子停业了,但是我仍会想到那些芳香四溢的糕点。”
长者点了点头,然后,便带他去拜访一位动物学家朋友。在见面后,长者问了对方一个相同的问题。
动物学家回答道:“这两个字,首先会使我想到眼下正在研究的课题——在自然界里,有不少奇怪的动物,利用身体散发出来的芳香做诱饵,捕捉食物。”
之后,长者又带他去拜访一位画家朋友,也问了对方这么一个问题。
画家回答道:“这两个字,会使我联想到百花争妍的野外,还有翩翩起舞的少女。芳香,能够给我的创作带来灵感。”
从那位画家朋友家中出来之后,年轻人仍不明白长者的用意。
在返回的途中,长者顺便又带他去拜访了一位久居海外、刚刚回国探亲的富商。在谈话中,长者也问了对方这么一个问题。
那位久居海外的富商动情地说:“这两个字,会使我联想起故乡的土地。故乡土地的芳香,令我魂牵梦绕。”
辞别那位富商之后,长者才问那个年轻人:“现在,你已经见过不少出色的人物了。那么,他们对‘芳香’的认识与你相同吗?”
年轻人仍不解地摇了摇头。
长者继续问道:“那他们对‘芳香’的认识,有相同的吗?”
年轻人又摇了摇头。此时,长者笑了,然后意味深长地说:“其实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芳香,你也一样呀,拥有自己的芳香。为什么你现在做的不像别人那么出色呢?那是因为你只是在看别人如何欣赏他们自己的芳香,而你把自己的芳香给忽视了。”
温馨启示:不要忽略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芳香。
第三章 主宰自己14、从设定目标开始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温馨启示:一个人无论他现在多大年龄,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
第三章 主宰自己15、如果你比对手更专注
我的朋友比尔是个成功的演说家和作家,喜欢在闲暇时间观察鸟类。几年前,比尔买了一幢新房子,附近草木葱茏。入住后的第一个周末,他就在后院里装了个喂鸟器。就在当天日暮时分,一群松鼠弄倒了喂鸟器,吃掉里面的食物,把小鸟吓得四散而去。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比尔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办法让松鼠远离喂鸟器,就差没有使用暴力了。但丝毫不能起作用。
万般无奈之下,他来到当地一家五金店。在那儿他找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喂鸟器,带有铁丝网,还有个让人动心的名字,叫“防松鼠喂鸟器”。这回可保万无一失,他买下它并安装在后院里。但天黑以前,松鼠又大摇大摆地光顾了“防松鼠喂鸟器”,照样把鸟儿吓跑了。
这回比尔一败涂地。他拆下喂鸟器,回到五金店,颇为气愤地要求退货。五金店的经理回答说:“别着急,我会给你退货的,不过你要理解:这个世上可没有什么真正的‘防松鼠喂鸟器’。”比尔惊奇地问:“你想告诉我,我们可以把人送到太空基地,可以在几秒钟之内把信息传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但我们最尖端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不能设计和制造出一个真正有效的喂鸟器,可以把那种脑子只有豌豆大的啮齿类小动物阻挡在外?你是想告诉我这个吗?”
“是啊,”经理说,“不过没花你那么长时间。”比尔好奇心更盛,请他说得仔细些。店铺经理说:“先生,要解释,我得问你两个问题。首先,你平均每天花多少时间,让松鼠远离你的喂鸟器?”比尔想了一下,回答说:“我不清楚,大概每天10到15分钟吧。”
“和我猜的差不多,”那位经理说,“现在,请回答我第二个问题:“你猜那些松鼠每天花多少时间来试图闯入你的喂鸟器呢?”
比尔马上会意:在松鼠醒着的每时每刻。这个故事激发了我浓厚的兴趣,我甚至特意对松鼠进行了一番研究。原来松鼠不睡觉的时候,98%的时间都用于寻找食物。
温馨启示:在专一的用心面前,智慧的大脑、优势的体格节节败退!
第三章 主宰自己16、我很重要
战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失业人数陡增,工厂效益也很不景气。一家濒临倒闭的食品公司为了起死回生,决定裁员三分之一。有三种人名列其中:一种是清洁工,一种是司机,一种是无任何技术的仓管人员。这三种人加起来有30多名。经理找他们谈话,说明了裁员意图。清洁工说:“我们很重要,如果没有我们打扫卫生,没有清洁优美、健康有序的工作环境,你们怎么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司机说:“我们很重要,这么多产品没有司机怎么能迅速销往市场?”仓管人员说:“我们很重要,战争刚刚过去,许多人挣扎在饥饿线上,如果没有我们,这些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