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红颜知己 >

第6章

红颜知己-第6章

小说: 红颜知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却肯把所有的血汗钱放到你的手上;当初你可能迷恋与他泡酒吧的情调与高雅,可现在你却觉得待在家里更经济更实在。爱情的本质也许并没有变,但是它的表现方式和不同时期给人的不同感觉却是不可重复的,因为它在一天天长大,发新芽,不小心的话,还会发霉变质。    
      人生有时候就是一种错位    
      《大话西游》用它特有的时空交错,对这个观点做了最最经典的诠释。    
      在《大话》里,被贬为凡人的孙悟空名叫至尊宝,是一个没什么法力的山大王,爱上了白骨精白晶晶,后来,为了救回因误会而自杀的娘子白晶晶,他借助月光宝盒,穿梭时空,想回到半个时辰前。可是由于操作失误,他却回到了500年前。遇到了紫霞仙子,于是,他意外发现,500年前自己居然是孙悟空。紫霞夺去了他的月光宝盒。为了拿回月光宝盒,回到500年后去救白晶晶,他只有追随紫霞的左右,后被紫霞所爱,但他却不爱紫霞,只爱500年后的娘子。紫霞仙子用缩身法进入他的心,在他的心里留下一滴眼泪,然后走了,他却从此爱上紫霞仙子。后来,至尊宝遇到了刚刚来拜师学艺的白晶晶,他想遵循以前的轨迹,就告诉白晶晶500年后他们是夫妻,他们现在就可以结婚,白晶晶很惊讶,也用缩身法进入他的心,问他的良心是不是真的,却发现他爱的是紫霞,白晶晶没跟他结婚。后来为了救回被牛魔王胁迫做小妾的紫霞,他自愿戴上钢圈,承诺观音抛弃一切情欲,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于是得以恢复法力成为孙悟空。可是,他这个时候已经不能救紫霞了,因为,每当他伸出手,都会因为内心有情而遭到紧箍咒的折磨,只能眼看着紫霞飘走。    
      整个故事,充满了错位——当他是至尊宝的时候,他没有法力救回自己的娘子;当紫霞爱他的时候,他爱500年后的娘子白晶晶;当他开始爱紫霞的时候,紫霞却已经离开他被牛魔王所困;只有当他恢复法力有能力去救紫霞的瞬间,没有错位,他爱她,她也爱他,可是,他们却失去了相爱的权利。    
      这就是人生,就是人生的残酷。    
      你莫要以为这是电影,当你和10万人沟通过情感故事后,比如我,就知道这不是电影,是真实的生活,我们常常就活在这样的错位里。我们爱一个人,可他不爱你;有人爱你,可你不爱他;当你和他同时相爱的时候,你们又忍不住互相伤害,或他又早已有了家……人世间的情感就这样错位地在爱情、亲情、友情间流动着。比如,有时候我们因为工作或这样那样的原因忽略孩子,忽略家人,以为可以找个时间弥补亲情,却发现孩子已经长大,他的童贞已经永远的与你失之交臂了,你再也不可能拥有;或配偶已经温情不再,甚至亲人已人去楼空。我们忍不住幻想,期望时光可以重来,一切可以重新修订,可是,时光不可能重来,就是可以重来,面对相同的人、相同的地点,还是会像至尊宝一样,只因为紫霞的一滴泪,而改变所有的结局,无法回到从前。用六道轮回的观点阐释错位,就是一只猪活到尽头的时候,心生忏悔:这一生荒废了许多时光,来生一定努力做一个好猪。没想到来生它变成了一条蛇。它已经永远都当不成一个优秀的猪了。    
      有时候我们缅怀过去,其实就是留恋那段时光的美丽,但,过去是不可重温的,很多怀有重温梦想的人最终的结果都是失落告终。我有一个朋友,她们高中同学的感情很深,毕业后经常有联系,眼看快毕业20年了,春节的时候她们就在老家搞了一个同学会,远近同学都回来了,大家见面很亲切,寒暄,酒宴,几个回合下来,共同所拥有的话题就意境没多少了,而所有人的生存状态也全摆在了桌面,别以为同学没什么,也分三六九等的,马上就有一个失业的向有权有钱的同学夫妇敬酒:我最最佩服你们两个了,我对你们夫妇的尊重超过了我对我的父母……你们一定要赏个脸跟我喝一杯……许多同学都面面相觑,无言以代。其实,本来世界上永恒的只有少年闰土,你不能让中年闰土还拥有100%的少年情怀,你难道就是当年的迅哥儿吗?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谁也无法重复当年的美丽。所以,我一直不太主张类似寻找过去的恋人这样的节目,见到了又如何?腰也粗了,脸也圆了,只剩下叹息哎呀妈呀岁月无情了。    
      人生要紧是惜福    
      因为人生的错位太多,因为美丽的不可重复,于是惜福就成了人生最要紧的几件事之一。    
      惜福的前提是必须认清什么是你的幸福。比如,你现在人到中年,家庭稳定,前程既定,一切都在不好不坏中进行,在别人眼里,你可能是幸福的,但你或许内心有点寂寞,生活有点平淡,你说不上自己有什么幸福的或有什么不幸的。那么我告诉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绝对是幸福的,因为属于中年的幸福就是这个样子的——是秋天“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静美。春华秋实,各有各的美丽,你要安下心来仔细品味。人生不可能总是怀揣小鹿,不断地去突突乱撞一番。该干什么的时候干什么最符合天道,当然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毕竟是禅的境界。    
      我承认最好和最差都会给人提供想象力创造力,只有中间不好不坏让人鸡肋,让人头疼,许多的婚外恋就是这样产生的。可是,高山有高山的好,流水有流水的好,审美也要讲究顺势而为。尤其是,我看过很多耐不住寂寞的人去寻找外遇刺激的故事,发现他们在打碎这种四平八稳之后,再努力建造的依然是稳定平静的模式,没有什么不同。人生苦短,何不感激在当下?惜福在眼前?    
      惜福有时候不仅仅是指爱情、婚姻,还有珍惜眼前你享受的一切快乐的意思——当然,如果你当下是幸福的。比如,你现在做的是一份你非常热爱的职业,你的待遇也还不错,那么你一定要珍惜这个平台这个机会,因为世界上太多的人都是因为金钱、机遇、才华等因素不得不选择自己所不热爱的职业单纯为谋生而谋生的。你要不断地告诉自己,能干上自己喜欢做的职业是快乐的,即使你不必为生存担忧,你也还是会自己掏钱建一个这样的平台来练手的,而现在不用你自己费力,老板居然还因此给你付薪水,那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你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假如你用惜福的心对待友情,那么你会拥有很多朋友,每个人都会带给你快乐,你永不会孤寂;假如你用惜福的心对待亲人,对待家庭,那么你很难输掉婚姻,哪怕你心里恨死了对方的父母,你也不会骂出来,因为你要给你们的爱保留一份尊严,你知道对于你们的感情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该爱护什么,该毁坏什么——从这个角度讲,惜福其实也是一种权衡。    
      我觉得人生就像是一串念珠,幸福并不是贯穿我们所有情感的丝线,而是与贫寒、痛苦、嫉妒、富裕、失意、愤怒等掺杂在一起的珠子,因此,它是我们纵横一生所得到的可贵体验,是整个历程中的耀眼光芒,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珍惜它。    
      惜福,其实就是为了今天生命的质量更高,为了明天少一点遗憾,为了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美丽的,我们不用再叹息美丽是不可重复的。    
    


第一部分 婚姻物语当婚姻成为职业 

      许多人的婚姻为什么不好?因为他们把婚姻变成了终生的职业,现在不是有一个流行的称号吗,叫全职太太?可是,你想啊,婚姻怎么能成为职业呢?如果真的成了职业的话,那将产生什么样的情形啊?    
      职业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最大的特点就是索取回报,哪里给的报酬多就去哪里干。当婚姻成为职业,有利可图性将得以张扬,“傍大款”、“吊金龟”会成为一种时尚,从而将婚      
    姻是“牺牲、奉献”的本质一笔勾。    
      职业有随机性,可任意跳槽。当婚姻成为职业,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当张太太比邻家太太又漂亮又能干,而张先生只能给她提供寒衣陋舍,不比邻家太太又丑又懒却可开宝马住别墅时,张太太就可堂而皇之地去邻家竞争上岗,为自己争取与付出相等同的回报,或邻家先生合情合理地来张家挖墙角,从而将婚姻“从一而终”的特性一笔勾。    
      职业的选择与个人情感无太大关系,只要不极端厌恶,能发挥才能并维持生计都可以从事。当婚姻成为职业,人们的选择空间就大了,差不多的都可以结为夫妻,反正不满意可“跳槽”,从而将婚姻“必须以爱情为基础”的前提一笔勾。    
      只要一个人有余力,职业是允许他兼职炒更的。当婚姻成为职业,就将出现“婚外恋合理”、“包二奶无罪”、“偷情始终合乎人性”等现象,从而将婚姻的“忠贞”性能一笔勾。    
      当然,当婚姻成为职业的时候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比如,职业道德要求员工在跳槽前,一定要把手头的工作移交清楚,或束封好,便于后来者接替,并保证做到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不从事伤害原有公司利益的事情。当婚姻成为职业,离婚就会简单得如同一堆清单与标签,如:1。财产——金钱XXX、衣物XXX、固定资产XXX、财物存贮地点XXX;2。产品——孩子,生产日期XXX,性别X,性能:会背唐诗XXX首、会玩玩具XXX种、能吃馒头XXX个。维护方法:注意保暖及卫生之1、2、3,谨防不学无术之4、5、6;3。工作内容——全心全意为丈夫服务。接听电话、洗裤头洗床被、衣服要烫、皮鞋要擦……从而将离婚“剪不断理还乱”的后遗症一笔勾。    
      不过,当婚姻成为职业的时候,婚姻也就没有了独立的人格和生命力,变异为一种杂种了。    
    


第一部分 婚姻物语要贤“慧”不要贤“惠”

      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懂得这个道理的。她们不知道时代发展了,女人传统的美德也会跟着发展,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她们一味地温柔体贴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在信息万变、观念层出不穷的新时代,不变的贤惠有时候会给人“忠厚得可怜、善良得愚昧”的感觉。    
      女人必须明白,贤是天性,是品德,而慧是才智。在婚姻问题上,你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跟男人在思想上达到朋友或对手的平等,也才算是真正拥有了驾驭婚姻的本领。    
         
      贤惠的女人为什么容易滋养负心的汉    
      晚报上说,有一个女人,是某大学图书管理员,很爱很爱她的男友——当时他还是一个一贫如洗的大学生,就全力供他读书,读完本科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期间,他的身份由男友到丈夫,再到孩子的爹,完成了所有的角色转换;她也由一个中专生奋斗成一个有着大专学历的计算机技术员、由一个乖乖女变成了一个家庭的当之无愧的顶梁柱。终于熬到他毕业、夫妻可以团聚、她可以喘口气享受一下有了男人的庇护是什么滋味了的时候,他提出想出国,理由是他太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了。她再次支持了他。无疑,她是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他,而他则把他的心只给了他的梦。他说在德国的日子很难过,让她不要给他写信,她就那么一往情深地等着他的音讯。6年后,她的同事从德国出差回来,告诉她你还傻等什么,他在那边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她的世界轰然倒塌。她的丈夫说,我本来想给你保留一个名分的,可是你既然知道了,那就只有离婚了。他提出,让他们10来岁的儿子去德国读书,而她的儿子也觉得虽然妈妈是可怜的,但这个国他还是要出的。他希望妈妈能找一个男人,这样他才能放心地走。为了让孩子安心,她一次次凄惶地走进婚姻介绍所……    
      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揪心的故事,丈夫无情,孩子现实,我真是替她伤心。    
      更伤心的是,这样的故事好像每隔几天,就会在我们的眼前上演一次。我听说深圳有很多40多岁的中年妇女喜欢结伴去酒搂吃饭,饮酒,唱歌,哭泣……她们的遭遇与上面的主人公尽管情节不尽相同,有的或者是跟老公同甘共苦,辅助创业,可是老公有了钱之后却把她彻底抛弃;有的是为了让老公安心做事业,放弃自己的工作、抛弃辛苦奋斗来的学历,将所有青春的本钱都交给了家、做起了全职太太,最后却突然发现自己换来的并不是家人的尊重和理解,而是鄙夷和嫌弃……但结局引发的思考是一样的,即为什么贤惠的女人容易滋养负心的汉?    
      不要总是剥夺男人的责任感    
      要我说,答案也许就是因为贤得太实惠了。    
      我主张凡事都要有个度,过犹不及,贤得太实惠就是不贤惠,就是“反动”,就是剥夺“人权”,其结果就是戕害自己。    
      贤惠的女人都非常能干,且具隐忍的美德,家里出了事,逛街丢了钱,孩子选学校,公婆生了病……什么事都不告诉老公,为了让他安心工作,真正做到了无怨无悔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可这样的结果并不都是好的。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他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必须尽的义务,你总是越俎代庖,长此以往,他就变得没那么多的责任感了。你没听人说吗,好汉娶懒妻,赖汉娶花枝,我觉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懒妻能调动男人的责任感,对家的参与性。没有参与就没有热爱,一个长期对家没有热爱的人,你怎么可能留住他的心呢?你必须看到他的精力是不可能全用到工作的,总有一些余光是要向外瞟的,你不在家里给他留块天地,他就会到外面发挥余热。退一步讲,即使他把精力全都用到了工作,也还是应该用家里的事、用亲情来击活他的情感,调剂他的生活,让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体验孤独,免得他万一过劳死了怎么办,更不用说纵容他体验婚外恋了,呵呵。    
      无论是看电影、电视,还是看生活中真实的这个嫂那个嫂的报道,我经常想不通那些贤惠的女人们是怎样捱过那些摩肩接踵的琐碎、沉重和漫漫长夜的,我在心里面对她们真是充满了尊重和同情。但这并不等于我认可她们的方式,尤其是当她们并没有得到好的回报的时候。我不认为老婆就应该什么都替老公承担,有些责任和义务是他必须面对的,你过于分担就是剥夺了他对人生对亲情的一份体验,是不道德的。孩子病了为什么不告诉他?你今天不开心为什么不可以讲?我觉得都可以讲,不要怕他有牵挂,你没发现许多现代夫妻一天天多起来的是自由,而一点点少下去的正是彼此的牵挂吗?我那贤惠的朋友非常反对我的观点,她坚持辞职回家当起了全职太太,相夫教子,什么事也不让老公操心,看到孩子老公每天早晨衣着光鲜红光满面地离开家,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可她的老公看到她一天天的质朴无华起来,心里却不是很欣慰,我听到他不止一次抱怨:你看她变得那么老气,没有思想……唉!他在家的时候反倒越来越少了。    
      瞧,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    
      不是你为男人的所有付出都会令他领情的。即便你要的不是他的领情,起码也应该是一份尊重吧?    
      现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