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

第332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332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祖惠能大师说的几句话,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能大师说「佛法是不二法,二法不是佛法」,那么说有生灭,有生是一法,无生又是一法,不就变成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生灭跟不生灭是一不是二,这就是佛法;生灭跟不生灭是二,这不是佛法,不是佛法就不是正知正见。为什么?你落在二里头,二就有分别,二就有执著,二就是染法,就不是净法;不二,没有分别,不二,没有执著,不二,没有染污,所以成净缘起。
  同样是一桩事情,我们六道凡夫六根接触都成染缘起,菩萨跟我们在同样境界当中,他成净缘起。你要问差别在哪里?刚才讲得很简单,一个落在二三里头,一个不落二三。落二三是什么?分别、执著、妄想,二就是分别执著,三加个妄想,这就是法相宗里面讲的「心意识」,落在心意识里头;不落二三,唯一真性,真性无心。所以,中峰禅师讲得好,你真正能了解这个事实真相,那「我心就是弥陀,弥陀就是我心;净土就是此方,此方就是净土」,套一句禅宗的话来说,「你会么?」你在这里面要是体会得,契入进去了,好!大乘经你没有白念,真正得受用。真得受用,就像《心经》里面所说的,《心经》大家都念得很熟,「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现在这个世间灾难很多,许许多多人都在忧虑,如何能够避开这个灾难?灾难要讲到究竟的化解、消除,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里面给你讲到「三无性」,这究竟、彻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让你真正入不二法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清凉大师注解里头注得好,文字不多,「云何得知无性」,这是一句问话,你怎么晓得无性,一切皆无性,你怎么知道的?「以法眼观」。下面这四个字很重要,「称性非倒」,宇宙、万有这些现象怎么来的?真性(也称之为法性)变现的。相,幻化非真,我们讲刹那变化,刹那速度快,究竟快速到什么程度,不是我们能想像的。佛在《仁王经》上举了个比喻,说「一弹指」,一弹指的时间很短,一弹指有六十刹那,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我们普通弹指弹得快,一秒钟可以弹四次,四乘六十乘九百,刚好两个十万八千,也就是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一秒钟。前面我跟诸位报告过,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速度比这个还要快。
  这是讲什么?现相,现相叫刹那不住,念念不住,无常的。可是怎么?法性真常,法性没有生灭;相有生灭,性没有生灭。法性是什么?无性之性就是法性,那方便讲有性之性是法相,方便说。怎么说有性?佛跟我们讲,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你要是能够看到无性之性是真性,无性之性也是一切万相的自性,那就是法眼观,称性!有没有生灭?生灭皆无生,你就看到了生灭皆无生,看到生灭皆无生,你觉悟了。迷则无生皆生灭,无生是法性,迷人见相不见性,所以无生皆生灭;觉悟的人见性不著相,所以生灭皆无生,什么样的灾难都没有了。这个意思,《华严经》后面讲得很多,讲得很细,确确实实帮助我们契入觉者的境界,这样我们就跟诸佛菩萨一样生活在净缘起里面。净缘起是什么?像西方极乐世界,《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净缘起!这个里头,像《弥陀经》上所说的,「无有众苦」,无有众苦就是极乐。清凉大师末后两句话,「当知此理,甚为决定」,这两句话说得好,全程肯定,这是事实真相。
  『法眼不思议,此见非颠倒』,这个见解正确,真正看到一切诸法实相。现在回过头来我们要问,眼前我们这个世间发生许许多多灾难,这次我跟著印尼宗教访问团访问中国,回来之后,我在香港住了几天,听到印尼发生地震、海啸,死伤的人非常之多,听说现在统计数字将近二十万人,大家都忙著怎么样救灾。印尼这个国家,过去我们多次去访问,自然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些灾难大家非常重视。灾难怎么形成的?佛经里面讲得透彻,这个不能从第一义讲,从第一义讲,那是菩萨法眼看众生。我们这要从俗谛上来说,就世法上来说,世法上来说就离不开因果。
  我们知道,诸佛如来教导我们明了宇宙人生真相,总共是六桩事。最高的,《华严经》上讲的,性、相,给你讲「三自性」,给你讲「三无性」,这是最高的;次一等的,给你讲理、事;再次一等的,给你讲因、果。高的我们听不懂,因果我们懂,无论什么事都有它的因,都有它的果。太高深的东西我们确实很不容易体会,所以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在一生当中,极力提倡因果教育,现在我们才看出这个老人的苦口婆心。
  所有一切不善的果报都是不善的业因造成的,你的心不善,行为不善,感召来的果报,这是比较深的因果,现在人听了都摇头,不相信。地震、海啸这个因要是科学家来解释,一般人能接受;你说佛菩萨、圣人来给你解说,这是我们不善的心行感召来的,没人相信。他说什么?他说这是迷信,这个没有科学证据,现在什么都要拿科学证据出来。还好确实有科学证据,我们看到了,那就是江本胜博士这十年对水结晶的实验。水是矿物,我们一般不承认它是生物,说矿物是无生物,它没有生命;动物、植物,我们还称他为生物。现在这个实验出来的时候,矿物都不敢说它是无生物,为什么?它会看,它会听,它能够懂得人的意思。人有善念、善行,它反应出很美的结晶;如果人有恶念、恶行,它反应的结晶非常丑陋。
  我们从这一点,再想像佛经里头所说的,佛经里面给我们讲,整个宇宙是活的。为什么?清凉大师这里解释得很好,「以法眼观,称性」,性是活的,不是死的。佛在经上讲,我们自性、真心本来具足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所以「出现品」里头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个话的意思要是用江本胜博士的实验来讲,那就是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就是最好的结晶,最圆满的结晶。可是现在水对著我们面前结晶的时候很难看,为什么原因?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它感受到了,反应出来的是妄想分别执著,自性里头本具的智慧德能反应不出来。从这个实验当中可以证实,这是科学的证据。
  然后我们细细思惟,地震,现在讲天然灾害,海啸属於水灾,地震里头有火灾,产生的风暴是风灾,几乎是火灾、水灾、风灾、地震不是一桩事情,一个发生的时候四种统统都爆发。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水灾是果报,因是什么?贪欲,贪欲是水;火灾是果报,因是瞋恚,瞋恚是火;风是果报,强风,愚痴是因;地震是果报,嫉妒、傲慢、不平,这是地震的因。我们的起心动念,整个宇宙、山河大地统统起感应道交的作用。所以,天灾人祸的根源不在外面,孟子所谓行之不得,要反求诸己,就是要从自己内心里面去寻找,你才把真因找到,然后把这个因消除;因消除,果就没有了。
  所以,灾难的化除、消除,息灭贪瞋痴,息灭嫉妒、瞋恚,永远保持清净、和谐、平等、快乐,那么我们这个世界马上就变了,变成什么?极乐世界、华藏世界,天堂、天园是这个业因造成的。你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像这首偈里面所说的,你用法眼观察,我们这个世间跟极乐世界是不是一样?一样!我们这个世界跟华藏世界,跟天堂、天园没有两样,人和物完全平等。只是极乐世界的人纯净纯善,所以山河大地变得那么美,我们讲的自然灾害在那里听都没有听说过,善心、善念、善行所感得的果报。我们这个世间,我们居住在世间这些人、物,我们是以恶的念头、恶的思惟、恶的行为,所以整个山河大地也就呈现出不善的反应,不就这么回事情吗!
  我到日本去访问江本胜博士,参观他的实验室,我就跟他说这个道理,他完全肯定,通过这么多年实验,他明白了。所以,我们有个共同的认识,地球是有机的,就是有生命的,不是死的,活的,山河大地都是活的,你不要认为石头,石头不是死的。所以,从水实验出来之后我就告诉他,希望他能更进一步,再去实验泥沙、石块。这些矿物、这些金属都跟水没有两样,都能看、能听,懂得人的意思,它里面的结构,电子、原子,会随著人的意念产生变化,不可思议。从前是法眼菩萨所看到的,现在科学家在实验室里面也逐渐逐渐接触到了,也探索到了。你不相信圣贤的话,相信科学家的话也行,不过科学来得比较晚一点,只要能信就好。现在时间到了。
  
  请看第十首偈,清凉大师注解的后一段,我们先把疏文念一遍。「二者前偈诃其见有种种,是妄分别,此不应依」,这是说前面的偈颂。说「此偈(此偈就是我们念的这一首,第十首),印前观察无性,各不相知,斯为法眼,固应依止」,这就是「依智不依识」。前面所说见有种种,是妄分别,这个种种从哪里来的?妄想、分别、执著而有的,所以叫三自性。大师说得好,此不应依,虽然不可以用它来做修学的依据,可是修学不能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一定要晓得。为什么?俗谛,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不能离开人群,不能离开俗务,所以对於人情事理不可以不知道,虽知道,不依靠它。知道这些事情便利於与人相处,通情达理,与人相处通情,达理就是不应依。
  我们依什么?我们要依「观察无性,各不相知」,我们要依这个。为什么?依这个,你的心才真正能够成就纯净纯善。要记住,这个净不是染净的净,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纯净,染净都没有;纯善,善恶都没有,这才叫纯净纯善。那是什么东西?法性现前!这个法性就是无性,契入这个境界,这就叫法眼,你就得到法眼。《金刚经》上说的肉眼、天眼、慧眼、法眼,法眼比慧眼还高!阿罗汉得到的是慧眼,法身菩萨才称法眼,他对於宇宙万有的看法,见性不著相,不是没有相,那个相就是见有种种。他了解相是妄相,不是真实,真实是性,妄相虽然刹那生灭,真性永恒不灭。
  佛法里面讲心,一般讲心有三种,第一个是讲「肉团心」,我们这身体里面的心脏,肉团心,这是身体器官里面的一种。心、肝、脾、肺,是五脏六腑里头的一种,心脏,这叫肉团心。第二种叫「缘虑心」,什么叫缘虑心?妄想、分别、执著,你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会产生喜怒哀乐这些情绪,这种心叫缘虑心,它起作用,它分别善恶,它是染污的。第三种心是真心,「灵知心」,灵明觉知,它是真心,就是法性,也就是无性,灵明觉知。它有德,它有能,这个德能永恒不变,它的德就是智慧德相,圆满的智慧德能相好。它要是不被染污,它的相好是究竟圆满,正是佛在大经里面所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你自性本具的德能;在佛不增,在凡不减,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圆满具足。可是现在它不起作用,为什么不起作用?「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就像水的结晶一样,它在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的时候,它的结晶是最美的。因为受一切众生妄想、分别、执著的干扰,它自性圆满的德能被扭曲了,显现不出来。
  它的本能没有丧失,本能是什么?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是自性的本能。既然一切万物都是自性变现的,能变的有见闻觉知,能变的有智慧德相,所变的当然具足。古人的比喻说得好,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从这些比喻当中去思惟,你就能体会得到。所以,佛看一切众生平等的,智慧平等,德能平等,相好平等,无一不平等,体性空寂,了不可得。所以有人说,生命就是个能量,这个能量永恒不灭,但是它能随著一切众生善恶意念它会产生变化,它不会消灭。这个说法跟佛法所讲的也很贴近,虽然没有讲得很透彻、很清楚,意思有了,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在这两年,因为世界的动乱,灾难频繁,使我们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决定不能够像从前所谓的老死不相往来,现在说不相往来不可能。为什么?你六根接触的面大了,你就是坐在家里不出门,你家里有个电视机,从这个窗口你就能看到全世界,这从前没有,所以现在你不可能不接触。由於交通资讯的发达,旅行不是奢侈了,度假、旅行变成我们生活一部分。旅行常常到外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诸位想想,是愈来愈密切。关系要处不好就产生对立、产生冲突、产生误会,如何要将这些关系处好,这靠教育。中国古时候老祖宗懂得,所以在全世界来讲,最重视教育的民族是中国。
  中国人重视教育,从历史上看至少可以能追溯到五千年前,重视教育。教育教些什么东西?简单的说,在中国人说,简单的讲就是「道德」。什么是道?大自然的法则,大自然的运行,道!也就是说道是自然而然的,不是人为的。像春夏秋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的法则,不是哪个人的发明,不是哪个人的创造,不是哪个人的制作,不是的,自然的;随顺自然就叫做德,顺理成章,违背自然就是灾害。道德在人事上,显示出伦理、伦常,伦是人在这个世间自然有五种关系,父子、夫妇、君臣、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不是人发明的,不是人强制的,自然而然的,所以这是道,五伦是道。随顺五伦,「父子有亲」,父子的亲爱这是德,你随顺这是德;「君臣有义」,义是德;「夫妇有别」,这是德;「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德。中国的教育就是以这个为基础,教什么?就教这个。
  大德,我们可以从宗教教学里面认识,那是什么?人家要问什么是佛?佛教是什么?你能用一句话答覆他吗?不用我们去想,古大德早就给我们说出来了。佛教讲的是什么?「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八个字,把佛教说尽了。佛教慈悲为本,慈悲怎样表达?方便为门,那就是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法得度就说什么法,所以有八万四千法门,方便门,不是呆板的,活活泼泼,所以佛教是慈悲。孔孟讲什么?孔孟讲「仁爱」,你看仁爱跟慈悲是不是一样的?你再看基督教、天主教的《新旧约》讲什么?「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回教《古兰经》讲什么?「安拉真主确实是仁慈的」。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能体会到,宇宙之间的大德、大道就是一个「爱」。这桩事情,江本胜博士从水结晶里面实验出来了,他告诉我,他这十年的实验,几万次的实验,最后的结果,他说只有「爱、感谢」,这两个水结晶的反应最美,所以他说这两个是宇宙的核心。我同意,我肯定,我说一点都不错。这是什么?性德!
  中国古人发明的文字,你们看看中国这个「爱」字怎么写法?这个字是会意,叫你看到这个符号就体会意思。你看这个字,从外表上看它是个「受」,感受;它里面,里面是个「心」,这个心就是佛法讲的,心有很多种,圣人所感受的是真心,真心就是法性。你所感受的是真心,这是爱。所以「爱」这个字,圣人所讲的跟我们现在凡夫所讲的,字是一个字,音也是一个音,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