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

第293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293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妄想分别执著,那在这个世间真的叫「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普贤菩萨这两句修学的纲领你才真懂,你才真正能落实。你对这个世间就像《般若心经》里面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远离一切颠倒梦想,度一切苦厄。苦、灾难全都没有了,为什么?并皆速灭。这个时候你看万法,万法一如,万法平等,万法没有高下,法门无有高下,诸法亦复如是,这才真正叫入不二法门,诸法不二。这是讲佛门八万四千法门不二,回过头来再看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法不二,这样的知见念佛,功夫哪有不得力?不但得力了,你的功夫必定是节节高升,所以一生确确实实可以取得实报土。
  古时候科学技术没有发明,像僧肇这些人看到自然现象能够契入这个境界,我们不能不佩服,没有话说。现在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些意思,即使体会不到也靠近边缘,得力於科学这些仪器给我们的方便。现在照相的机器成本都很便宜,在半个世纪之前,照相机可以说是奢侈品,很贵重的,现在变成是日常生活好像必需品一样,价格低廉,人手一机。我们再想想手机刚刚发明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手机是在香港,在香港讲经的时候手机刚刚发明,那个手机很笨重、很大,大概总有这么长,拿在手上很笨重。手机是奢侈品,那时价格贵,哪有像现在的手机这么小、这么便宜,那时候只有这些商界的老板才用得起,所以现在变成一般人日常生活必需品。不过手机我还是劝同学们愈少用愈好,因为它的电波对我们人体确实有伤害,常常用,不知不觉的我们的脑会受伤,尽可能少用,还是老式的电话带著线的,那个比较安全。
  现在知道电波的伤害也很普遍,这是我们现在的人、这个时代的人常常得一些怪病,从前人所没有的。这些怪病从哪里来的?在我想与这些电波有关系,我不用手机,我旁边的人用。所以现在我们生活的空间,如果电波就像水波一样我们能看得这么清楚,你就晓得电波是多么复杂,我们生活在这里头,从前没有!这一些波动影响我们的精神,影响我们的生理,所以有这些怪病,这个道理并不难懂。我们觉悟之后,要怎样去防范?这些在现在讲是都属於养生之道。
  这一段的意思「不流而流」,我们从今天在照相机快门,我们照飞机、照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能体会到,确实是不动而动,动而不动。这现象还是难懂,是的。再进一步跟你讲真相,真相是怎么?真相是原本没有空间,没有空间就是没有距离,不动而动,动而不动,距离没有了,距离没有了远方就在现前。科学家也发现到这个事实,但是他说在某种条件之下空间没有了。现在我们说高速飞行这个条件之下,空间没有了,空间距离缩短了,还没有到立刻就现前,现在还需要有几个小时它才现前。你就想这个道理,不但空间是假的,时间也是假的,时间是假的就是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一,一而三,三而一,那就更不可思议了。这是什么?实相。这是佛与大菩萨不思议神通境界,我们只有这个说法,神通,佛说了是我们所有一切众生的本能,我们的本能就是因为妄想分别执著而丧失了。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下面清凉大师的《疏》:「然上云前后者,通於二义。一生灭前后,谓前灭后生,互相引排」。这个意思从流水能看到明显的现象。如果细心从这一个现象悟入、体会到了,你看到(我们现在讲)大自然的现象,所有一切万物也是前灭后生,前一代凋谢了,后面一代长成了。中国人所谓「长江后浪催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一代一代的!人事如是,自然环境也如是。佛在经里面跟我们说得更清楚、更明白,有情众生有生老病死,生老病死还不就是前灭后生!讲得更微细的,植物,树木花草有生住异灭;矿物,山河大地,现在讲到星球这个常识我们都有,我们讲到地球、讲到太阳系、讲到银河系都免不了成住坏空。这些现象就是前灭后生互相引排的现象。
  一般凡夫你跟他讲,他都能体会、他都点头、他都承认这是事实真相,可是就在这个现象里面再微细观察,然后才知道所有现象念念不住。前一念过去了,后一念生了,前一念不是后一念,后一念也不是前一念;就像流水一样,前面一波不是后头这一波,后面这一波决不是前面这一波,可是前波跟后波都离不开水。正如同所有一切缘会,缘会就好像前波后波一样离不开心性,心性就像水一样,你从这里去体会心性是一,为什么有种种差别。原来种种差别是缘会。缘会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当体即空的空性就是心性、就是法性、就是本性,法性、本性就是本无。大乘教里面讲的毕竟空,讲的无所有,讲的不可得,都是讲这个。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我们才真正能够放下控制占有。这个东西放下了,这是真正把烦恼放下了!
  我们的烦恼为什么断不掉?不了解事实真相。佛在经上虽然讲的四缘生法,四缘生法的根就是缘会,众缘聚会和合而生,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实际上就是缘聚缘散,哪来的生灭?生灭就像前波跟后波,这个相是妄相,是缘聚缘灭,缘聚缘灭没有自性,前面讲它没有性体,没有体性。这我们要知道,要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清楚你就不会执著,你也不会打妄想了。不可能在这个世间,包括自己的身体,你也不会想有个念头去控制它,我要占有它、据有它。你要知道占有控制这个念头是妄念,本来没有。本来没有你起了这个妄念,妄念就会破坏自然。自然是本来没有,我没有对一切事物控制的念头,对人、对事、对物没有占有的念头,这是自然。自然就是与法性相应,我起了这个念头就是与法性相违背,不相应。不相应就出麻烦了,什么麻烦?十法界六道三途就出这个东西。要知道这个东西本来无,现在有没有?现在还是无,你把无当作有那有什么法子!这就是迷悟不相同。
  悟的人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得大自在,顺境、逆境都自在,为什么?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当体即空,并皆速灭。所以无论什么境界,十法界依正庄严,对他有没有干涉?没有,他如如不动,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极高明;他应化在世间,帮助一切众生,叫道中庸。那叫方便,大开放便之门,广度一切迷惑颠倒众生。这就是诸佛菩萨常说,古大德赞叹的「方便般若」,佛法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又说「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方便叫什么?方便叫你悟入真实,悟入真实就是归元,归元归到哪里?本无。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心经》末后「无智亦无得」,归到这里。
  第二「此彼前后,即前波后波」。这从比喻上说的。总而言之,这都是属於缘会。为什么有前波?为什么有后波?这里面你一定要懂得事实真相,前不到后,后也不到前,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前后能相到,那你要是起个念头想控制、想占有,正确的,讲得通,前后不相到。不相到就是前不是后,后不是前,你想控制,你想占有,这是妄想!为什么?与事实真相完全相违背。妄想只有伤害你自己,我们今天讲的精神的伤害、肉体的伤害,真伤害!为什么会伤害?一切法从心想生,你这个心想是错误的就变成伤害,你的思想正确那就没有伤害,那就叫健康,精神健康,肉体也健康,你没有伤害。
  我们现在看看几个众生不打妄想?六道众生没有一个懂得养生之道,可以说时时刻刻、念念之中都在伤害自己,用佛法来讲,头一个伤害你的法身慧命,这是极大的伤害!你有法身,你有慧命,你今天法身没有了,慧命没有了。讲到现实,现实就是伤害你的精神,伤害你的肉体,精神忧虑、烦恼、恐惧、牵挂、伤心,伤什么心?伤清净心,伤了你的真心。你的真心有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才艺、无量相好,你都把它破坏掉了;伤害我的肉体,肉体有疾病,身体不舒服。这个伤害肉体,我们从江本胜的水实验里面证明到了。肉体是我们最贴近的物质,这个身体、这个物质随著我们的念头起变化,我们的心清净,我们的念头善良,每个细胞都变得很美;如果我们的心不清净,烦恼很多,忧虑很多,我们的念头不善,都是恶念,那就跟实验的结果一样,这个细胞就非常难看,非常不好。整个身体每个细胞产生不良的反应,你身体怎么会好?你怎么会不生病?一切法从心想生,你要想好、想幸福、想美满、想吉祥、想如意,没有别的,你有个清净心、有个善念,统统得到!
  所以我说了两句很浅显的话跟同学们一起互相勉励「爱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真诚的爱心,清净平等的善意,我们就健康。我们不破坏自己,这是佛教我们的,佛法讲慈悲,现在很多人他看到慈悲就说这是宗教、这是佛教,我们讲爱心、讲善意。别人对我们不爱,他不爱我们,他讨厌我们,他瞋恨我们,他破坏他自己的精神、肉体,他在破坏。我以善意,我以爱心对他,我增长我自己的精神物质的生活,我在这里充实,我不受他的影响。世间人是很麻烦,自己不晓得事实真相,受外界影响,人家赞叹就非常欢喜,人家批评他、毁谤他,他就难过多少天,这个人是愚人,这不是聪明人,聪明人不会受外界影响。他恶意的批评我,他对我不知道,我也用不著去跟他表白,随他去!我们对他真诚的爱心、善意,绝不因为他对我们的不善而有减损、而有改变,没有,这真的觉悟了。诸佛如来如是,法身菩萨如是,乃至声闻缘觉亦如是,我应当学,这叫学佛!
  别人毁谤释迦牟尼佛,造释迦牟尼佛的谣言、生事,释迦牟尼佛有没有为他所动,有没有瞋恨他,有没有报复他,有没有自己去辩别?没有!我们在小乘经里看到这些记载,有人恶意在骂释迦牟尼佛,批评他、毁谤他,也有几个人听到之后就跟他说(这也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是听众),听众怎么说?你这样毁谤他、侮辱他,他不生气,他没有报复也没有辩别,这就是大德,这个人就了不起。可见得听众当中还有明白人。什么叫德行?这就是德行,你骂他他不回口,你打他他不还手,他还是以爱心、善意来待你,叫德行!不必自己说,别人都看见、都能体会得到,对自己有好处,对别人也有好处。
  那个毁谤的人、侮辱的人总会慢慢的省悟过来,他就想想你一生当中,你曾经对待许多人这种态度,几个人受你这个侮辱、受你的毁谤,没有报复的念头,没有瞋恚的念头,有几个?你总有一天会想到,自自然然你就知道这个世间什么叫善人、什么叫恶人,你会发现到。发现到之后,惭愧心生起来,真正发露一忏悔你就回过头来,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都在一念之间,你细心在宇宙之间万事万物去观察,会开智慧,要冷静、要细心。
  「小乘亦说当处生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而不知无性缘起之义耳」。小乘不知道这个。无性缘起之义,大乘教里头说的,但是小乘教里头也讲当处生灭,有这个说法,这个说法并不多。小乘人比较容易分别执著,但是他对於释迦牟尼佛的教诲,认真的去执著、去学习,有好处不是没有好处。譬如说真的修四谛十二因缘,能破见思烦恼,能出六道轮回,出不了十法界就是了。可是出了六道到四圣法界,佛再帮助他,佛不是不管,等於说把你提升一级的时候还是照顾你。
  真的,佛菩萨照顾众生就像《地藏经》上所说的,没有把你保送到无上菩提,绝不退心。你在修学过程当中进进退退,佛菩萨总是照顾你,你进他照顾你,你退他也照顾你,佛菩萨的恩德超过父母,父母的恩德是一世,佛菩萨的恩德是生生世世。我们信佛、学佛的人得他的恩德,不信佛的人,毁谤的人,灭佛的人也得他的恩德,他绝对不会因为我们相信,向他学习他喜欢,我们不相信,我们毁谤他,我们要把佛法灭掉,佛就生气,没有!佛如果还有喜欢,还会生气,他是凡夫,他不是圣人。
  那我们要问佛为什么要帮助这些众生?道理很明显,一个生命共同体!大乘教里常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个法性、一个佛性、一个心性。所以整个宇宙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我常常讲经做比喻,我把我们的身体比喻作法身,比喻作心性,我们今天这些一切众生是什么?就像我们身体里面的细胞,我们今天迷了,不知道全身所有细胞是一个共同体。我们这个细胞迷惑之后,看旁边的细胞它不是我,我不是它,它不是我,就对立了,迷失了自己。
  诸佛菩萨觉悟了,知道事实真相,遍法界虚空界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能现的心,所现的境界,能变的心,所变的境界是一不是二!佛法里虽然讲能所,能所是一,能所不是二,又何况能现所现,能变所变,并皆速灭。总的来说缘会而已!这是真正把原因说出来了。说到究竟本无,哪里还会有分别执著?不但分别执著没有了,起心动念都没有,这才是跟整个法界虚空融合成一体,比中国古人讲天人合一还要高明,真正叫高明到极处!这真的自在了,真的解脱了,法身、般若、解脱统统现前。大乘懂得缘起,也就是僧肇大师讲的缘会,他的缘会实在讲也是从佛经论里面所说的、常常讲的这些名相。这是第一段的意思「唯就能依」。
  再看第二段意思「依所依者,谓前流后流,各皆依水,悉无自体,不能相知,然不坏流相,故说水流」。这些话要细心去参究,什么叫参究?我不叫研究,研究是用心意识,就是用分别执著,你不容易了解大乘经教的义趣,要参究。参究是我不用分别,不用执著,离分别执著。妄想不必说,那太深了,不分别,不执著。怎么参?多念,多念不要去想它,不要去分别它,多念、多观察你就有悟处。悟有浅深不同,就是所谓是小悟、大悟。常常去读,常常去观,那就常常有小悟,积小悟就变成大悟;常常有大悟,积大悟就变成彻悟,彻悟就见性了,事实真相就会现前。真相正如经上所说的,正如清凉大师所讲的。清凉入这个境界,不入这境界说不出来,真的是大乘菩萨不是凡夫!
  这个地方讲「流」,你要注意流动的相,这个现相;前流也好,后流也好,流动的相是什么?都依水。依所依,没有水流动的相就没有了。所以前流没有自体,后流也没有自体,没有自体当然不能相知,可是流动的相存在,所以说水流,这是我们肉眼看到的。今天我们肉眼看不到的还有什么?气流,我们现在旅行常常坐飞机,飞机靠什么?靠气流。正如船,船靠水流它才能航行,离了水,船就不能动了,飞机是气流;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现在有电流,电有波;科学里面发现光有光波,光波是光也流,日月星辰都有光波,光波不止一种,很复杂,现在这些常识我们都明了。电流跟光波有长波、短波不一样,统统都没有自体,都无自体,那它的现相确实有,「不坏流相」,所以说水流。
  你回过头来看电流、看光流,这里头总显相续。其实有没有相续?没有,前后不相到哪来的相续?由此可知,相续是一种错觉,相续不是真的。那我们要问用世谛来说相续有相续,用真谛来讲相续不存在。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