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译林 2007年第2期 >

第37章

译林 2007年第2期-第37章

小说: 译林 2007年第2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学习几门外语,这为他今后成为翻译家打下了良好基础。1919年到军事学校读书,小小年纪经受了严格的训练。1924年军校毕业,进入大学学习人文科学。1930年金塔纳参加了瓦加斯发动和领导的革命。瓦加斯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的政策,但是后来实行独裁统治,受到人民的反对。金塔纳也参加了抵抗独裁统治的运动,遭到军警的追捕。他被迫逃亡里约。1936年回到南方,在著名小说家埃里科?维里西莫主办的报社工作。金塔纳在进行诗歌创作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翻译工作。其中就有林语堂、伏尔泰、布鲁斯特、维吉尼亚?伍尔夫、莫泊桑、巴尔扎克、梅里美等人的作品。1994年5月5日病逝。
    金塔纳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从40年代到50年代,以长诗的形式连续发表《风车之路》、《歌声》、《花鞋》和散文诗《魔镜》,确立了他在巴西诗坛上的地位。60年代首次结集出版了他二十年来的诗作。70年代金塔纳最有影响的长诗是《巫师的学徒》、《超自然史备忘录》、《母牛和马鹰怪兽》等。80年代出版了一系列诗集和散文集。
    金塔纳对于自己一生的生活和创作是这样认识的:“我一向认为,任何没有经过艺术变化的忏悔都是下流话。我的一生都在我的诗歌里,我的诗歌就是我自己,不是真心话的东西,我连一个逗号也没有写过。”看看他的作品,的确文如其人:真诚、善良、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他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为此,他选择的题材大多重复在以下方面:风车、春天、清风、云彩、鲜花、镜子。他还经常批评喧嚣、物欲、伪善、腐败等等社会丑恶现象。
    春之歌
    春天穿过了河流
    穿过了你的梦境。
    在沉睡的城市里
    春天悄悄来临。
    风车正在发疯,
    旋转,旋转不停。
    我们大家成群
    围绕风车跳舞。
    跳吧,大家都来跳舞,
    亲人,故人,友人,
    大家都来跳舞
    无须知道理由……
    只要用图画镶板
    装饰起周围墙壁!
    玻璃之歌
    没有任何颤动……
    听不见任何声音……
    一切都没有……
    但是玻璃从来没有发出一样的声音。
    朋友,安静!……
    女友,小心……
    仅仅一句话
    就可能永远失去一切……
    眼下宁静是如此纯粹!
    风天之歌
    风一路吹来
    穿过了细纱窗帘。
    死去女孩的手
    让光线透亮。
    她脖子上闪光的是
    心形,锚状,十字架。
    水从来没有这样纯净……
    是睡为净水祝福?
    每日的面包味道
    从来没有这样神圣。
    风一路吹来
    穿过细纱的窗帘……
    餐桌旁少了一个位子
    祈祷中多了一个名字,
    就是那佩戴十字架,
    锚状和心形的姑娘。
    (风一路吹来……)
    关于那个悲伤的姑娘
    只有天使才会明白!
    凉台不遇之歌
    你在海藻里感到窒息……
    嘴巴痛苦,眼睛歪斜……
    你在阳台上疯笑!
    对不起!我就是那海藻里发笑的人……
    我就是那绿色海藻里发笑的人
    不相爱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笑声。
    胡说!我正在看附加的菜单。
    你却滑动在高高的云端!
    我在每片云彩上安放一座音乐舞台。
    我派人在蓝天上抛撒五彩纸带。
    我躺在僻静的石板中央,
    用你的黑色绸巾蒙住我的脸。
    细雨之歌
    在我的屋脊之上,
    一串串笛声传来,
    一位天使,浑身湿透,
    用短笛哭诉不停。
    钟声就要敲响:
    发条没完没了地作响。
    墙上的肖像
    对我凝眸注视。
    不知为何而来的细雨……
    万物一向如此!
    看来我要吃苦:
    哭诉的笛声高高低低……
    风云之歌
    害怕乌云
    担忧担忧
    害怕逐渐密布的乌云
    逐渐散开
    人们不知道
    会有什么出来
    害怕乌云乌云乌云
    害怕大风
    担忧担忧
    担忧吹来的风
    风会说话
    人们不知道风说什么
    害怕大风大风大风
    害怕表情
    说不出话
    害怕说话
    不声不响
    风动起来
    风要说话
    人们不知道……
    人们很明白
    一切是风,一切是云
    云和风,风啊,风!
    想起一半的歌
    甜橙!小贩子在叫卖。
    让它高高地挂在空中吧!
    雾里的金色月亮
    从睡梦里摘下来。
    甜橙!小贩子在叫卖。
    那跳跃和飞翔的甜橙。
    甜橙,你滚动着露水!
    可是早晨晶莹的水
    还远在地平线之外……
    这多山……这多桥……
    (泉水由于寒冷哗哗响……)
    但是,不晓得怎么回事
    我却待在早晨的拱桥下。
    (睡梦里的懒猫们
    揪下来树叶上的甜橙。)
    礼拜天之歌
    什么跳舞?什么不跳舞?
    什么梳辫子?什么不梳?
    飞得最高的叫喊声
    是孩子的呐喊。
    人们不唱什么歌?
    人们不说什么祷告词?
    拿到最多救济的人
    是乞丐的徒弟。
    天上有路吗?
    路在天上吗?
    但是蔚蓝的目光
    只有她送给我!
    摇篮边之歌
    别动,睡吧,睡吧
    做你甜美的梦。
    别动(黑夜对他说)
    一只蟋蟀还在唱歌……
    睁开你那金色的眼睛吧
    (白天低声对他说)。
    是起床的时候了
    小鸟已经在唱歌……
    既然一切已经飞走
    孤独的蟋蟀又能如何?
    日光用黎明的面纱
    覆盖了孩子……
    开窗之歌
    云彩去了,星星去了,
    月亮迈进窗户……
    地上已经没有更多挂念,
    我抬头望天。
    穿过悲伤、深沉的黑夜
    我的卧室在远航……
    我躺在船舱底部,
    天下一片宁静。
    再见了,可恶的城市,
    你的诗人要去远行。
    永别了,朋友们……
    我要埋葬在天堂!
    陌生小街之歌
    我几乎不认识的小街
    她从那个街口开始走来……
    迷失了方向的小路,迷失……
    那是马尔塔小姐信任的路……
    有时我思考的小路
    如同有人思考别样的生活……
    如果一天一切都已经消失
    我总得迁移到那个地方去……
    平静生活的小街……
    令人悲伤……令人忧郁……
    马尔塔信任的小街
    马尔塔在窗前想象的地方……
    (赵德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教授,邮编:100871)
    野鸭子
    [美国]罗克珊娜·鲁宾逊著阿丽西娅译
    这天清晨,我一起床,就带着两只狗出门了。我想去花园看一看,看看里面是否有什么变化;尽管距上次我去那里只间隔了十二小时,但春天里的花园是个神奇的地方,你必须经常去那儿细心观察,看能否有新的发现。
    时间是七点左右,我带着狗顺着牧场中的小径向游泳池走去。牧场里的草挂满湿漉漉的晨露,郁郁葱葱一片,在地上投下长长的暗影,几缕朦胧的曙色沿着牧场表面轻轻流动着。到了山顶,我打开门,走进篱笆围住的花园。在几棵高大的灰树的树荫下面,游泳池里蓝色的水面在黎明的曙光中微微闪烁着。游泳池是方形的,四周都是用平坦的大块青石砌成。在游泳池对面的一侧,静静地立着一只年轻的野鸭子。它的绒毛是褐色的,整齐而别致,眼部有一条窄窄的深色暗纹,翅膀上面带有一条蓝色的镶边。当我和狗走进花园时,它就那么静静地、坦然自若地站在那里。
    起初,两只狗并没有留意到它,我悄悄地向它走过去。当我快接近游泳池的边沿时,那只野鸭子非常冷静地直接跳进了游泳池。很快,它就游到了游泳池中央,然后它呆在那里,仪态雍容地划着水。我知道这是一只年轻的母鸭,因为在游泳池边上,它刚才站立的地方,我发现一只灰白色的野鸭蛋。
    看到野鸭游动时激起的波纹,两只狗变得躁动起来,这是两只正宗的卷毛狮子狗,是那种能在水中叼回猎物的猎犬。对它们而言,看到在水面上有一只鸟可是有事要做了。那只稍大一点的狗——蜜莉——狡黠地卖弄起来,它雀跃着跑向池子的远端。野鸭子不安地叫了一声,然后转过身向我这边游过来。蜜莉也随着转过身来,于是,野鸭子停住了,又“呷呷”地叫了起来,看上去显然是很惊恐。这个游泳池并不大,野鸭子此时发现呆在里面并不安全,尽管是在游泳池的中央。我拉住身边的另一只狗——雷茜,厉声叫蜜莉回来。蜜莉欢快地跳跃着,和野鸭子嬉戏着,似乎把这当成了一场游戏。当然,这不是游戏,如果可以,狗会杀死野鸭。我拉住两只狗,心里想着该怎么办。这只野鸭子跑到这里来显然是犯了一个错误,它身处险境,只能离开。
    我却舍不得它离去,它是那样美,它那暗色调的、带有一种野性的仪容令我心生敬慕。它选择了我们,选择了这个森林边上的安静的游泳池;它出现在这里似乎是一次不可思议的造访,一个让人感到幸运的事件。我喜欢它留在这里,在这波光粼粼的池水中游来游去,它圆滑的轮廓显得是那样敏捷而生动。我喜欢看它安静、从容地站在青石板上,站在熹微的晨光里。
    它只能离开,因为它是野生的,而我们不是。它和我们之间有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它的错误判断给它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赤裸的青石板不是一个巢穴,游泳池也不是池塘。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一幅画面:一群小野鸭子排着歪歪扭扭的队,在它们母亲身后艰难地蹒跚而行,它们要躲避游泳池过滤器对水流形成的拉力,要挣扎着摆脱被剪下的水草和溺死的昆虫的缠绕,要躲避狗的骚扰。它必须离开!
    我紧紧地拉住两只狗,沿着池边走了过去。以前我从未见过野鸭蛋,我蹲下身来仔细端详,它完好无损地躺在那里,在质地粗糙的大青石的衬托下,它那卵圆形的表面有一种梦幻般的光滑感。虽然静卧不动但它却显得那么生机勃勃,虽然寂静无声却似乎充满感情。它看上去比鸡蛋要大一些,也更丰满、更钝一些,但比鸡蛋的锥度小。它的颜色有些奇特,有些神秘,是一种青灰色,就像黎明前的天空的颜色。我摸了摸,上面有些潮乎乎的,还带有一种奇异的温暖。那只野鸭子在那里镇定地观察着我,在池子中央一小圈一小圈地游着。它那暗色调的轮廓与波光粼粼的蓝色池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你不能呆在这儿,”我告诉它,“这里不安全。”我拾起了蛋。
    野鸭子的头抬得高高的,它一边划水,一边看着我,眼睛又黑又亮。
    “对不起。”我说。
    拉着狗,我一边观察着它,一边后退着穿过草地,我觉得自己像一个罪犯。它浮在水的中央,一直看着我离去。
    我把蛋放在厨房的操作台上,长圆形的蛋在台上面轻轻地滚动着,然后停下了。我心里一直在想着当我拾起这只蛋时,那只野鸭子静静地看着我的样子。在那个游泳池边,在高大的灰树的枝丫下,我对自己说我这样做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我没有感情用事。大自然是残忍的,我知道这一点。就在那里,我开始真正明白大自然的弱肉强食法则,我觉得自己是那样残酷。现在,在这个四壁洁白的厨房里,我只感到一种残酷。怎样来处置这只放在厨房操作台上的、依旧带着它母亲体温的野鸭蛋呢?
    但如果不这样做,我还能怎么做呢?如果我把野鸭子从游泳池里轰走,它会抛下它的蛋,它没办法带走它,而狗也会一口吞下这只蛋,只在草地上留下破碎的蛋壳,使草地一片狼藉。我应该将蛋从狗的附近拿开,然后把它放到垃圾堆里吗?放在浣熊的粪堆上?这些对它似乎都是一种侮辱,而我将这只蛋拿到厨房里对它来说至少是一种尊敬,是对它生命存在的一种颂扬。我觉得自己如同一个食人肉的野蛮人似的。
    蛋壳很硬,很不容易打碎。终于我将它打碎了,蛋壳里面绝大部分都是蛋黄,蛋黄的颜色是一种很生动的深橘黄色;它缓慢地、带着一种黏滞流进碗里。我用叉子将它搅碎,将半透明的蛋搅成发白的泡沫状的液体,然后将它倒进一个烧热的长柄铁锅里。锅里液体的边缘马上泛起了皱褶,透明的混合物变得一片混浊和呆滞,泡沫状的液体变成不透明物,然后成了厚重的块状固体。心中带着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我将它盛到一只盘子里,然后站着将它吃了。它的味道有些甜腻腻的,很奇特,微微带有一种野生味。但由于内疚,我的心有些沉重。我是在怀着一种敬意赞美它呢,还是在贪婪地享受我的战利品呢?每吃一口,我都在默默地向野鸭子道一次歉——那只在苍茫大地上唯独选择了我家花园的野鸭子,那只携带着它宝贵的蛋的、信赖我的野鸭子。
    过了不久,我决定重返游泳池。此刻,太阳在灰树上面高高地照耀着,阳光如往常一样苍白而弥散,脚下的草是干枯的。在山脚下,两只狗在我身后跟着。打开花园的门,我悄悄地走了进去。希望看到什么呢?希望再见到它吗?当然,希望还能看到它安静、端庄的样子——敏捷而生动——呆在我家碧波荡漾的小游泳池里。
    但是那只野鸭子,那只有着圆滑、简约的外形和那庄重的黑眼睛的野鸭子,不见了。游泳池里的水面在阳光下静静地泛着波光,显得空空旷旷的。我的计划成功了,我已经让它领教了我们人类是什么样子!
    奥尔罕·帕慕克和土耳其悖论
    邓中良成志珍
    在荣膺诺贝尔文学桂冠之前,在过去3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奥尔罕?帕慕克已获得大大小小10个文学奖项。在2005年的法兰克福书市上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theGermanBookTradePeacePrize)之后,帕慕克接受了德国《德尔?施皮格尔》杂志的专访。访谈中,帕慕克讲述了他在伊斯坦布尔的生活、他个人安全所受到的威胁、采取一种政治立场的迫切愿望、土耳其在欧洲的身份以及他的最新一部小说《雪》。
    帕慕克先生,您获得了德国书业和平奖,这是对你的文学作品和政治活动的认同。哪一个更能取悦你呢?
    帕慕克:我觉得有点讽刺意味的是土耳其人和德国人都如此强调该奖项的政治性一面。似乎就好像他们在说,我的作品的文学价值并不是值得一提的事情。我最近大多数作品都是蓄意接近政治,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啊。
    为什么《雪》成为一部独树一帜的政治性小说?
    帕慕克:哦,现在我一直在表达我的政治观点,但是只在报纸和杂志中,而不是在小说中。这种事情让你在国内声名狼藉。你一回击,整个事情就开始激化。有时我问自己:我为什么不直接把政治观点摆到书里,将其从胸中发泄出来?
    不同于你其他的往往都以伊斯坦布尔为背景的作品,这部小说发生在土耳其一个外省的卡斯城。为什么以那个乡村作为背景?
    帕慕克:当我二十出头的时候,我想了解乡村,所以和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