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 >

第26章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第26章

小说: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甫为河南少尹。甲戌,贬门下侍郎、平章事常衮为潮州刺史。召崔祐甫为门下侍郎、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丙子,诏诸州府、新罗、渤海岁贡鹰鹞皆停。戊寅,诏山南枇杷、江
南柑橘,岁一贡以供宗庙,余贡皆停。庚寅,以兵部尚书路嗣恭为东都留守,以常州刺
史萧复为潭州刺史、湖南团练观察使。辛巳,罢邕府岁贡奴婢。癸未,改括州为处州,
括苍县为丽水县。停梨园使及伶官之冗食者三百人,留者皆隶太常。剑南岁贡春酒十斛,
罢之。甲申,以司徒、兼中书令、河中尹、灵州大都督、单于镇北大都护充关内河东副
元帅、朔方节度、关内支度盐池六城水运大使、押诸蕃部落、管内及河阳等道观察使、
上柱国、汾阳郡王、山陵使、食实封一千九百户郭子仪可加号尚父,守太尉,余官如故,
加实封通前二千户,月给一千五百人粮、马二百匹草料。以朔方都虞候李怀光为河中尹,
邠、宁、庆、晋、绛、慈、显等州节度观察使;以朔方右留后常谦光灵州大都督,西
受降城、定远军、天德、盐、夏、丰节度等使;以朔方左留后、单于副都护浑璘为单于
大都护,振武军、东中二受降城、镇北及绥、银、麟、胜等军州节度营田使。丙戌,诏
禁天下不得贡珍禽异兽,银器勿以金饰。丁亥,诏文单国所献舞象三十二,令放荆山之
阳,五坊鹰犬皆放之,出宫女百余人。己丑,以右羽林大将军吴希光检校散骑常侍、兼
御史中丞,充渭北鄜坊丹延都团练观察使。辛卯,以河阳三城镇遏使马燧检校工部尚书,
兼太原尹、御史大夫、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壬辰,以河东节度留后鲍防为京畿观察
使;陈州刺史李芃检校太常少卿,为河阳三城镇遏使。癸巳,以寿州刺史杜亚为江西观
察使。甲午,册太尉子仪。自开元以来,册礼多废,天宝中杨国忠册司空,至是行子仪
之册。以江西观察使杜亚为陕州长史,充转运使。丙申,诏兵部侍郎黎干害若豺狼,特
进刘忠翼掩义隐贼,并除名长流。既行,俱赐死。丁酉,以京畿观察使鲍防为福州刺史、
福建都团练观察使。以户部侍郎、判度支韩滉为太常卿,吏部尚书刘晏判度支盐铁转运
等使。初,晏与滉分掌天下财赋,至是晏都领之。
    六月己亥朔,御丹凤楼,大赦天下,罪无轻重,咸赦除之。内外文武三品已上赐爵
一级,四品已下加一阶,致仕官同见任,百姓为户者赐古爵一级。加李正己司徒、太子
太傅,崔宁、李勉本官同平章事。天下进献,事缘郊祀陵庙所须,依前勿阙,余并停。
诸州刺史上佐今后准式入计。诸州刺史、常参官,父在未有官,量与五品致仕官;父亡
殁,与追赠。自至德已来别敕,或因人奏,或临事颁行,差互不同。使人疑惑,中书门
下与详定官决,取堪久长行用者编入格条。自今更不得奏置寺观及度人。庚子,封元子
育为宣王,次子谟为舒王,谌为通王,谅为虔王,详为肃王,并加开府仪同三司。乙巳,
封皇弟乃为益王,迅为随王。丙午,举先天故事,非供奉侍卫之官,自文武六品已上清
望官,每日二人更直待制,以备顾问,乃以延英南药院故地为廨。癸丑,诏皇族五服等
已上居四方者,家一人赴山陵,县次给食。己未,扬州每年贡端午日江心所铸镜,幽州
贡麝香,皆罢之。辛酉,罢宣歙池、鄂岳沔二都团练观察使。陕虢都防御使,以其地分
隶诸道。复置东都京畿观察使,以御史中丞为之。壬戌,处州刺史王缙、湖州刺史第五
琦皆为太子宾客,睦州刺史李揆为国子祭酒,并留司东都。中官邵光超送淮西旌节,李
希烈遗缣七百匹,事发,杖六十,配流。由是中官不敢受赂。癸亥,诏中书门下、御史
台五品已上,诸司三品已上长官,各举可任刺史县令者一人,中书门下量才进拟,有犯
坐举主。秋
    七月戊辰朔,日有蚀之。礼仪使、吏部尚书颜真卿奏:“列圣谥号,文字繁多,请
以初谥为定。”兵部侍郎袁傪议云:“陵庙玉册已刻,不可轻改。”罢。傪妄奏,不知
玉册皆刻初谥而已。庚午,诏:邕州所奏金坑,诚为润国,语人以利,非朕素怀。其坑
任人开采,官不得禁。辛未,以吏部侍郎房宗偃为御史中丞、东都畿观察使。罢右银台
门客省岁给廪料万二千斛。自永泰已来,或四方奏计未遣者,或上书言事忤旨者,及蕃
客未报者,常数百人,于客省给食,横费已甚,故罢之。壬申,毁元载、马璘、刘忠翼
之第,以其雄侈逾制也。癸酉,减宫中服御常贡者千数。丁丑,复置厩马随仗于月华门
外。己卯,诏王公卿士不得与民争利,诸节度观察使于扬州置回易邸,并罢之。庚辰,
诏鸿胪寺,蕃客入京,各服本国之服。罢商州岁贡离胶。辛卯,罢天下榷酒。丁酉,
诏国用未给。其宣王已下开府俸料皆罢给。
    八月甲辰,以门下侍郎、平章事崔祐甫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以道州司马同正杨炎
为门下侍郎、平章事,以怀州刺史乔琳为御史大夫、同平章事、京畿观察使。乙巳,遣
太常少卿韦伦使吐蕃,以蕃俘五百人还之,修好也。癸亥,诏人死亡于外以棺柩还城者
勿禁。九月甲戌,以淮西节度为淮宁军。辛巳,以检校刑部尚书白孝德为太子少傅。丙
戌,秘书少监邵说为吏部侍郎,给事中刘乃为兵部侍郎,中书舍人令狐崱癫渴汤伞
    冬十月丁酉朔,吐蕃合南蛮之众号二十万,三道寇茂州、扶、文、黎、雅等州,连
陷郡邑。发兵四千助蜀,大破之。己酉,葬代宗于元陵。戊午,九成宫贡立兽炭炉,襄
州贡种蔗蒻之工,皆罢之。散官豢猪三千头给贫民。十一月辛未,以鸿胪卿贾耽为梁州
刺史、山南西道节度观察使。丁丑,以陕州长史杜亚为河中尹、河中晋绛慈隰都防御观
察使。壬午,御史大夫、平章事乔琳为工部尚书,罢知政事。加剑南西川节度观察度支
营田等使、检校司空、平章事、成都尹崔宁兼御史大夫、京畿观察使。癸巳,加崔宁兼
灵州大都督、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等使、出镇坊州。以荆南节度使、检校礼部尚
书、兼江陵尹、御史大夫张延赏检校兵部尚书兼成都尹、御史大夫、剑南西川节度度支
营田观察等使。以朔方节度虞候杜希全为灵州留后;以鄜州刺史张光晟单于振武军使、
东中二受降城绥银鄜胜等军州留后;延州刺史李建为鄜坊庆延留后。杨炎素恶崔宁,虽
授以三镇,仍署此三人为留后,夺宁之权也,人皆愤之。十二月己亥,南选使可以专达,
勿复以御史临之。乙卯,制:宣王某可立为皇太子。丙寅晦,日有蚀之。诏元日朝会不
得奏祥瑞事。
    建中元年春正月丁卯朔,御含元殿,政元建中,群臣上尊号曰圣神文武皇帝。己巳,
上朝太清宫。庚午,谒太庙。辛未,有事于郊丘。是日还宫,御丹凤门,大赦天下。自
艰难以来,征赋名目颇多。今后除两税外,辄率一钱,以枉法论。常参官、诸道节度观
察防御等使、都知兵马使、刺史、少尹、畿赤令、大理司直评事等,授讫三日内,于四
方馆上表让一人以自代。其外官委长吏附送其表,付中书门下。每官阙,以举多者授之。
王府六品以上官及诸州县有司可并省及诸官减者,量事废省。天下子为父后者赐勋两转。
己巳,福建观察使鲍防、湖南观察使萧复让宪官,从之。自兵兴已来,方镇重任必兼台
省长官,以至外府僚佐,亦带台省衔。至是除韩滉苏州刺史,杜亚河中少尹,而领都团
练观察使,不带台省兼官。自是诸道非节度而兼宪官者皆让。甲午,诏:“东都河南江
淮山南东道等转运租庸青苗盐铁等使、尚书左仆射晏,顷以兵车未息,权立使名,久勤
元老,集我庶务,悉心瘁力,垂二十年,朕以征税多门,乡邑凋耗,听于群议,思有变
更,将置时和之理,宜复有司之制。晏所领使宜停,天下钱谷委金部、仓部,中书门下
拣两司郎官,准格式调掌。”是月,浚丰州陵阳渠。
    二月丙申,遣黜陟使一十一人分行天下。癸卯,以户部郎中韩洄为谏议大夫,以泾
原节度使段秀实为司农卿。己酉,贬尚书左仆射刘晏为忠州刺史。癸丑,昭义军节度留
后李抱真为本道节度使。甲寅,贬史馆修撰、礼部侍郎令狐崱恢菟韭恚也广诹岚
州司户。日本国朝贡。癸亥,硃泚兼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
    三月丙寅,礼仪使奏东都太庙阙木主,请造。诏下议之,不决。庚午,监察御史张
著以法冠弹中丞严郢浚陵阳渠匿诏不行,消郢官,著赐绯鱼。辛未,左散骑常侍、翰林
学士张涉放归田里。甲戌,以前司农卿庾准为江陵尹、兼御史中丞、荆南节度使。癸巳,
以谏议大夫韩洄为户部侍郎、判度支。时将贬刘晏,罢使名,归尚书省本司。今又命洄
判度支,令金部郎中杜佑权勾当江淮水陆运使,一如刘晏、韩滉之则,盖杨炎之排晏也。
    夏四月乙未朔,泾原裨将刘文喜据城叛。己亥,地震。辛未,命江西观察使崔昭册
命回纥可汗。戊申,以福建观察使鲍防为洪州刺史、江西团练观察使。癸丑,上诞日,
不纳中外之贡,唯李正己、田悦各献缣三万匹,诏付度支。妃父王景先、驸马高怡献金
铜像,上曰:“有何功德?非吾所为。”退还之。壬戌,以衡州刺史、嗣曹王皋为潭州
刺史、湖南团练观察使,御史中丞元全柔为杭州刺史。五月甲子朔。戊辰,以太常少卿
韦伦为太常卿,复使吐蕃。己卯,右金吾卫大将军李通为黔州刺史、黔中经略招讨观察
盐铁等使。潮州刺史常衮为福建观察使。泾州将刘光国杀刘文喜降,泾州平。
    六月甲午朔,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崔祐甫卒。辛丑,筑奉天城。加试殿中
监刘海宾兼御史中丞封兵平郡王。海宾泾州将,赏杀刘文喜也。乙卯,京兆尹源休使回
纥,册武义成功可汗。秋七月丁丑,罢内出盂兰盆,不命僧为内道场。壬申,以鸿胪寺
左右威远营隶金吾。己丑恶,忠州刺史刘晏赐自尽。
    八月甲午,振武军使张光晟杀领蕃回纥首领突董统等千人,收驼马千余、缯锦十万
匹。乃征光晟归朝,以彭令芳代之。乙未,河中晋、绛观察使杜亚为睦州刺史。丁未,
加硃泚中书令,余官使并如故。以舒王谟为泾原节度大使,尚书右丞孟皞为泾州刺史、
知留后。东僰乌蛮守来朝贡。丁巳,遥尊上母沈氏曰皇太后。戊午,以吏部尚书颜真卿
为太子少师,依前礼仪使。改封嗣舒王藻为嗣郢王。九月戊辰,判度支韩洄奏请于商州
红崖冶洛源监置十炉铸钱。江淮七监每铸一千费二千文,请皆罢,从之。己卯,雷。
    冬十月甲午,贬尚书左丞薛邕为连山尉,坐赃也。乙巳,太子少傅、昌化郡王白孝
德卒。庚寅,以睦王述为奉迎皇太后使,工部尚书乔琳为副。十一月辛酉朔,朝集使及
贡使见于宣政殿,兵兴已来,四方州府不上计、内外不朝会者二十有五年,至此始复旧
制。州府朝集者一百七十三人,诏每令分番二人待诏。乙丑,赠敬晖等五王官,又赠张
九龄司徒,钟绍京太子太傅。戊寅,诸王有官者初令出阁就班。又出嫁岳阳等一十县主,
皆在诸王院久而未适人者,上悉命以礼出降。十二月辛卯,韦伦使回,与吐蕃宰相论钦
明思等五十五人同至,献方物,修好也。丁酉,令详定国初以来将相功臣房玄龄等一百
八十七人,据功绩分为三等。是岁,户部计帐,户总三百八万五千七十有六,赋入一千
三百五万六千七十贯,盐利不在此限。
    二年春正月庚申朔。戊辰,成德军节度、恆定等州观察使、司空、兼太子太傅、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恆州刺史、陇西郡王李宝臣卒。丙子,以汴宋滑亳陈颍泗节度观察使、
检校带领部尚书、同平章事李勉为永平军节度、汴滑陈等州观察等使;以兵部尚书、东
都留守路嗣恭为郑汝陕河阳三城节度、东畿观察等使;以宋州刺史刘洽为宋亳颍节度使。
以郑州隶永平军。自去年十月无雪,至甲申方雨雪。丁亥,检校户部尚书张献恭为东都
留守。以河南尹赵惠伯为河中尹、河中晋绛慈显都防御观察使,以前郑州刺史于颀为
河南尹。
    二月乙未,以御史中丞卢杞为御史大夫、京畿观察使,以桂管观察使李昌巙为江陵
尹、兼御史大夫、荆南节度等使。以前荆南节度使庾准为左丞。甲辰,以容州刺史卢岳
为桂州防御观察使。乙巳,以门下侍郎杨炎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御史大
夫卢杞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丙午,以宋亳节度为宣武军。丁未,以御史中
丞袁高为京畿观察使。乙卯,振武军乱,杀其帅彭令芳、监军刘惠光。
    三月庚申朔,筑汴州城。初,大历中李正己有淄、青、齐、海、登、莱、沂、密、
德、棣、曹、濮、徐、兗、郓十五州之地,李宝臣有恆、定、易、赵、深、冀、沧七州
之地,田承嗣有魏、博、相、卫、洺、贝、澶七州之地,梁崇义有襄、邓、均、房、复、
郢六州之地,各聚兵数万。始因叛乱得位,虽朝廷宠待加恩,心犹疑贰,皆连衡盘结以
自固。朝廷增一城,浚一池,便飞语有辞,而诸盗完城缮甲,略无宁日。至是田悦初禀
命,刘文喜殄除,群凶震惧。又奏计者还,都无赐与,既归,皆构怨言。先是汴州以城
隘不容众,请广之。至是筑城,正己、田悦移兵于境为备,故诏分汴、宋、滑为三节度,
移京西防秋兵九万二千人以镇关东。又于郾城置溵州。辛巳,以汾州刺史王翃为振武军
使、东中二受降城镇北绥银麟胜等州留后。以万年令崔汉衡为殿中少监,使吐蕃。
    夏四月己酉朔,省沔州。庚寅,襄州梁崇义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己亥,省燕州、
顺化州。乙卯,并平琴州为党州。丁巳,贬礼部侍郎于召桂州刺史,御史中丞袁高韶州
长史。五月丙寅,以军兴十一而税。己巳,以淮宁军节度使李希烈充汉南北诸道都知兵
马招抚处置等使,封南平王。庚寅,以浙江西道为镇海军。加苏州刺史韩滉检校礼部尚
书、润州刺史,充镇海军节度使、浙江东西道观察等使。以御史中丞一员为理匭使,谏
议大夫一员知匭使;给事中、中书舍人为监考使。辛丑,尚父、中书令、汾旭郡王郭子
仪薨。丙午,以检校秘书少监郑叔则为御史中丞、东都畿观察使。壬子,以怀郑、河阳
节度副使李芃为河阳三城、怀州节度使,仍割东畿五县隶焉。
    秋七月戊子朔,诏曰:“二庭四镇,统任西夏五十七蕃、十姓部落,国朝以来,相
奉率职。自关、陇失守,东西阻绝,忠义之徒,泣血相守,慎固封略,奉遵礼教,皆侯
伯守将交修共理之所致也。伊西、北庭节度观察使李元忠可北庭大都护,四镇节度留后
郭昕可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自河、陇陷虏,伊西、北庭为蕃戎所隔,间者
李嗣业、荔非元礼、孙志直、马璘辈皆遥领其节度使名。初,李元忠、郭昕为伊西北庭
留后,隔绝之后,不知存亡,至是遣使历回纥诸蕃入奏,方知音信,上嘉之。其伊西、
北庭将士叙官,仍超七资。庚申,以中书侍郎、平章事杨炎为左仆射,以前永平军节度
使张镒为中书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司空、淮阳郡王侯希逸卒,丁丑,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