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 >

第245章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第245章

小说: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饰盛时。其封泰山,祠脽上,谒五陵,开集贤,修太宗之政,皆说为倡首。而又敦气义,
重然诺,于君臣朋友之际,大义甚笃。时中书舍人徐坚自负文学,常以集贤院学士多非
其人,所司供膳太厚,尝谓朝列曰:“此辈于国家何益,如此虚费。”将建议罢之。说
曰:“自古帝王功成,则有奢纵之失,或兴池台,或玩声色。今圣上崇儒重道,亲自讲
论,刊正图书,详延学者。今丽正书院,天子礼乐之司,永代规模,不易之道也。所费
者细,所益者大。徐子之言,何其隘哉!”玄宗知之,由是薄坚。说既遭讪铄,罢知政
事,专集贤文史之任,每军国大事,帝遣中使先访其可否。说尝自制其父《赠丹州刺史
骘碑文》,玄宗闻之而御书其碑额赐之曰“呜呼,积善之墓”。有文集三十卷。太常谥
议曰“文贞”,左司郎中阳伯诚驳议,以为不称,工部侍郎张九龄立议,请依太常为定,
纷纶未决。玄宗为说自制神道碑文,御笔赐谥曰“文贞”,由是方定。
    均、垍皆能文。说在中书,兄弟已掌纶翰之任。居父忧服阕,均除户部侍郎,转兵
部。二十六年,坐累贬饶州刺史,以太子左庶子征,复为户部侍郎。九载,迁刑部尚书。
自以才名当为宰辅,常为李林甫所抑。及林甫卒,依附权臣陈希烈,期于必取。既而杨
国忠用事,心颇恶之,罢希烈知政事,引文部侍郎韦见素代之,仍以均为大理卿。均大
失望,意常郁郁。禄山之乱,受伪命为中书令,掌贼枢衡。李岘、吕諲条疏陷贼官,均
当大辟。肃宗于说有旧恩,特免死,长流合浦郡。
    垍,以主婿,玄宗特深恩宠,许于禁中置内宅,侍为文章,尝赐珍玩,不可胜数。
时兄均亦供奉翰林院,常以所赐示均,均戏谓垍曰:“此妇翁与女婿,非天子赐学士
也。”天宝中,玄宗尝幸垍内宅,谓垍曰:“希烈累辞机务,朕择其代者,孰可?”垍
错愕未对,帝即曰:“无逾吾爱婿矣。”垍降阶陈谢。杨国忠闻而恶之,及希烈罢相,
举韦见素代,垍深觖望。天宝十三年正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入朝。时禄山立破奚、契
丹功,尤加宠异。禄山求带平章事,下中书拟议。国忠进言曰:“禄山诚立军功,然眼
不识字,制命若行,臣恐四夷轻国。”玄宗乃止,加左仆射而已。及禄山还镇,命中官
高力士饯于浐坡。既还,帝曰:“禄山慰意否?”力士曰:“观其深心郁郁,必伺知宰
相之命不行故也。”帝告国忠,国忠曰:“此议他人不知,必张垍所告。”帝怒,尽逐
张垍兄弟。出均为建安太守,垍为卢溪郡司马,埱为宜春郡司马。岁中召还,再迁为太
常卿。
    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宰相韦见素、杨国忠、御史大夫魏方进等从,朝臣多不至。
次咸阳,帝谓高力士曰:“昨日苍黄离京,朝官不知所诣,今日谁当至者?”力士曰:
“张垍兄弟世受国恩,又连戚属,必当先至。房琯素有宰相望,深为禄山所器,必不此
来。”帝曰:“事未可料。”是日,琯至,帝大悦,因问均、垍,琯曰:“臣离京时,
亦过其舍,比约同行,均报云‘已于城南取马’。观其趣向,来意不切。”既而均弟兄
果受禄山伪命,垍与陈希烈为贼宰相,垍死于贼中。
    陈希烈者,宋州人也。精玄学,书无不览。开元中,玄宗留意经义,自褚无量、元
行冲卒后,得希烈与凤翔人冯朝隐,常于禁中讲《老》、《易》。累迁至秘书少监,代
张九龄专判集贤院事。玄宗凡有撰述,必经希烈之手。李林甫知上睠待深异,又以和裕
易制,乃引为宰相,同知政事,相行甚欢。而林甫居位日久,虽阴谋奸画足以自固,亦
希烈佐佑唱和之力也。累迁兼兵部尚书、左相,封颍川郡开国公,宠遇侔于林甫。及林
甫死,杨国忠用事,素忌嫉之。乃引韦见素同列,罢希烈知政事,守太子太师。希烈失
恩,心颇怏怏。禄山之乱,与张垍、达奚珣同掌贼之机衡。六等定罪,希烈当斩,肃宗
以上皇素遇,赐死于家。
    史臣曰:刘徐公负不羁之材,逢抵戏之运,遂能奋命决策,扶力中兴,朝为徒步
之人,夕据公侯之位,苟非轻死重利,不耻不义之富,安及此哉!郭代公、张燕公解逢
掖而登将坛,驱貔虎之师,断獯戎之臂,暨居衡轴,克致隆平,可谓武纬文经,惟申与
甫而已。惜乎均、垍务速,失节贼廷。自武德已来,称贤相者,房、杜、姚、宋四公,
皆遭无赖子弟污圮先业,非独燕国之不幸也。希烈柔而多智,长于名理,竟死于名。所
谓离娄不见其眉睫,与夫平叔、太初,同膏肓耳。
    赞曰:箕、微去纣,闳、散扶昌。谋不近义,旋踵而亡。幽求不令,道济允臧。伟
哉郭侯,勋德煌煌。
    
      列传第四十八    
 ○魏知古 卢怀慎 子奂   源乾曜 从孙光裕 光裕子洧   李元纮 杜暹 
韩休 裴耀卿 孙佶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也。性方直,早有才名。弱冠举进士,累授著作郎,兼修国史。
长安中,历迁凤阁舍人、卫尉少卿。时睿宗居籓,兼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擢拜吏
部侍郎,仍并依旧兼修国史,寻进位银青光禄大夫。明年,丁母忧去职,服阕授晋州刺
史。睿宗即位,以故吏召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景云二年,迁右散骑常侍。睿宗女金仙、玉真二公主入道,有制各造一观,虽属季
夏盛暑,尚营作不止。知古上疏谏曰:
    臣闻《谷梁传》曰:“古之君人者,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力则功筑罕,人勤于
财则贡赋少,人勤于食则百事废。”《书》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罔咈百
姓以从己之欲。”《礼》曰:“季夏之月,树木方盛,无有斩伐,不可兴土功以妨农。”
又曰:“季夏行冬令,则风寒不时。”《语》曰:“修己以安百姓。”此皆兴化立理之
教,为政养人之本。今陛下为公主造观,将树功德以祈福祐。但两观之地,皆百姓之宅,
卒然迫逼,令其转移,扶老携幼,投窜无所,发剔椽瓦,呼嗟道路。乖人事,违天时,
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摇摇,众口籍籍。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且国有
简册,君举必记,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是以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如是,
则君之所举,可不慎欤!微臣备位谏诤,兼秉史笔,书而不法,后嗣何观?臣愚必以为
不可。伏愿俯顺人欲,仰稽天意,降德音,下明策,速罢功役,收之桑榆。
    疏奏不纳。
    顷之,又进谏曰:“臣闻人以君为天,君以人为本。人安则政理,本固则邦宁。自
陛下翦除凶逆,君临宝位,苍生颙颙,以为朝有新政。今风教颓替,日甚一日,府库空
虚,人力凋弊,造作不息,官员日增。今诸司试及员外、检校等官,仅至二千余人,太
府之布帛以殚,太仓之米粟难给。又金仙、玉真等观造作,咸非急务,臣先奏请停,竟
仍未止。今岁前水后旱,五谷不熟,若至来春,必甚饥馑。陛下为人父母,欲何方以赈
恤?疗饥拯溺,须及其时。又突厥为患,其来自久,本无礼仪,焉有诚信。今虽遣使,
来请结婚,豺狼之心,首鼠何定。弱则卑顺,强则骄逆。属草衰月满,弓劲马肥,乘中
国饥虚,在和亲际会,倘或窥犯亭障,国家何以防之?臣所论者,事甚急切,伏愿特垂
详察。”睿宗嘉其切直,寻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在春宫,又令兼左庶子。未几,
迁户部尚书,余如故。明年,擢拜侍中。
    先天元年冬,从上畋猎于渭川,因献诗讽曰:“尝闻夏太康,五弟训禽荒。我后来
冬狩,三驱盛礼张。顺时鹰隼击,讲事武功扬。奔走未及去,翾飞岂暇翔。非熊从渭水,
瑞雀想陈仓。此欲诚难纵,兹游不可常。子云陈《羽猎》,僖伯谏渔棠。得失鉴齐、楚,
仁恩念禹、汤。邕熙谅在宥,亭毒匪多伤。《辛甲》今为史,《虞箴》遂孔彰。”手制
褒之曰:“夫诗者,志之所以,写其心怀,实可讽谕君主。是故扬雄陈《羽猎》,马卿
赋《上林》,爰自《风雅》,率由兹道。予顷向温泉,观省风俗,时因暇景,掩渭而畋,
方开一面之罗,式展三驱之礼,躬亲校猎,聊以从禽。岂意卿有箴规,辅予不逮,自非
款诚夙著,其孰能继于此耶?今赐卿物五十段,用申劝奖。”
    二年,累封梁国公。窦怀贞等将谋逆也,知古独密奏其事。及怀贞诛,赐实封二百
户、物五百段。仍以前赏犹薄,又手敕曰:“魏知古去年十月已前,屡申启沃,每竭忠
诚,奸臣有谋,预奏其兆。事君之节,良有可嘉,可更赐实封一百户。”其年冬,令往
东都知吏部尚书事,深以为称职,手制曰:“卿以宰臣,往知大选,官人之委,情寄尤
切。遂能端本革弊,忘私徇公,正色而行,厝心不挠。镜已澈则妍媸必鉴,衡已举则轻
重罔违。朕远闻之,益用嘉叹。今赐卿衣裳一副,以示所怀。”
    开元元年,官名改易,改为黄门监。二年,还京,上屡有顾问,恩意甚厚,寻改紫
微令。姚崇深忌惮之,阴加谗毁,乃除工部尚书,罢知政事。三年卒,时年六十九。御
史大夫宋璟闻而叹曰:“叔向古之遗直,子产古之遗爱,能兼之者,其在魏公。”赠幽
州都督,谥曰忠。
    知古初为黄门侍郎,表荐洹水令吕太一、蒲州司功参军齐璟、前右内率府骑曹参军
柳泽。及知吏部尚书事,又擢用密县尉宋遥、左补阙袁晖、右补阙封希颜、伊阙尉陈希
烈,后咸累居清要,时论以为有知人之鉴。文集七卷。
    卢怀慎,滑州灵昌人。其先家于范阳,为山东著姓。祖悊,为灵昌令,因徙焉。怀
慎少清谨,举进士,历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景龙中,迁右御史台中丞,上疏以陈时
政得失。今略载其三篇。
    其一曰:
    臣闻孔子曰:“为邦百年,可以胜残去杀。”又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
年有成。”故《书》云“三载考绩”,校其功也。昔子产相郑,更法令,布刑书,一年
而人歌之曰:“取我田畴而伍之,取我衣冠而褚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二年而人
又歌之曰:“我有子弟,子产教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终
有遗爱,流芳史策。子产,贤者也,其为政尚累年而化成,况其常材乎。
    臣窃见比来州牧、上佐及两畿县令,下车布政,罕终四考。在任多者一二年,少者
三五月,遽即迁除,不论课最。或有历时未改,便倾耳而听,企踵而望,争求冒进,不
顾廉耻。亦何暇为陛下宣风布化,求瘼恤人哉!礼义未能兴行,风俗未能齐一,户口所
以流散,仓库所以空虚,百姓凋弊,日更滋甚,职为此也。何则?人知吏之不久,则不
从其教;吏知迁之不遥,又不尽其力,偷安爵禄,但养资望。陛下虽勤劳之怀,宵衣旰
食,然侥幸路启,上下相蒙,共为苟且而已,宁尽至公乎?此国之病也。昔贾谊所谓蹠
盭之病,乃小小者耳。此弊久而不革,臣恐为膏肓,虽和、缓不能疗,岂蹠盭而已哉!
    汉宣帝综核名实,兴理致化。黄霸,良二千石也,就增秩赐金,以旌其能,而不迁
于颍川,前代之美政也。又古之为吏者长子孙,仓氏、瘐氏,即其后也。《书》云:
“事不师古,以克永代,匪说攸闻。”臣望请诸州都督、刺史、上佐及两畿县令等,在
任未经四考已上,不许迁除。察其课效尤异者,或锡以车裘,或就加禄秩,或降使临问,
并玺书慰勉。若公卿有阙,则擢以劝能。其政绩无闻及犯贪暴者,免归田里。以明圣朝
赏罚之信,则万方之人,一变于道矣。致此之美,革彼之弊,易于反掌,陛下何惜而不
行哉!
    其二曰:
    臣闻《尚书》云:“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此省官之
义也。又云:“官不必备,惟其才。”又云:“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此为官择
人之义也。臣窃见京诸司员外官,所在委积,多者数余十倍,近古以来未之有也。官不
必备,此则有余,人代天工,多不厘务。广有除拜,无所裨益,俸禄之费,岁巨亿万,
空竭府藏而已,岂致理之基哉!方今仓库空虚,百姓凋弊,河、渭漕輓,西给京师,公
私损耗,不可胜纪。况边隅未静,兵革犹兴,节用爱人,正在今日,增官广费,岂曰其
时?倘水旱成灾,租税减入,水衡无贯朽之蓄,京瘐阙流衍之储。或疆场外守,兵车远
出;或收茂无岁,赈救在辰。此军国之急务也,陛下将何以济之乎?《书》云:“无轻
人事,惟艰;无安厥位,惟危。”又云:“不见是图。”此皆慎微之深旨也。
    臣窃见员外官中,或簪裾雅望,或台阁旧人,或明习宪章,或谙闲政要,皆一时之
良干也。多不司案牍,空尸禄俸,滞其才而不申其用,尊其位而不尽其力。周称多士,
汉曰得人,岂其然欤?必有异于此矣。臣望请诸司员外官有才能器识、众共闻知,堪为
州牧县宰及上佐者,并请迁擢,使宣力四方,申其智效。有老病及不堪理务者,咸从废
省,使贤不肖较然殊贯。此济时之切务也,安可谓行之艰哉?
    其三曰:
    臣闻天吏逸德,烈于猛火;贪人败类,取兴大风。则知冒于宠赂,侮于鳏寡,为政
之蠹,莫先于兹。臣窃见内外官人,有不率宪章,公犯赃污,侵牟万姓,劓割蒸人,鞫
按非虚,刑宪已及者,或俄复旧资,虽负残削之名,还膺牧宰之任,或江、淮、岭、碛,
微示惩贬,而徇财黩货,罕能悛革,委以共理,俟河之清。臣闻明主之于万姓也,必暢
以平分,而无偏施。若犯罪之吏,作牧遐方,便是屈法惠奸,恤近遗远矣。凡左降之人,
鲜能省过,必怀自弃,长恶滋深。则小州远郡,蛮陬夷落,何负于圣化,独受其弊政乎!
昔孟尝廉明,方临合浦;隐之清絜,乃莅番禺。郅都之镇静朔方,耿恭之辑宁疏勒。地
则遐僻,必择贤良,务以宁济为怀,岂以遐荒见隔?况边徼之地,夷夏杂处,负险恃远,
易扰难安,弥藉循良,以寄绥抚。若委失其任,官非其才,凌虐黎庶,侵剥蕃部,小则
坐致流亡,大则起为盗贼。由此言之,不可用凡材,而况于猾吏乎!其内外官人有犯赃
贿推勘得实者,臣望请削迹簪裾,十数年间不许齿录。《书》云:“旌别淑匿,黜陟幽
明。”即其义也。若不循此道,去邪有疑,善政能官,甄奖或未之偏,担赃负贿,侥幸
或即蒙升,则赏罚无章,沮劝安寄?浮竞之风转扇,廉耻之行渐隤,其源不塞,为蠹斯
甚。
    疏奏不纳。累迁黄门侍郎,赐爵渔阳伯。
    先天二年,与侍中魏知古于东都分掌选事,寻征还同中书门下三品。开元三年,迁
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
之“伴食宰相。”四年,兼吏部尚书。其秋,以疾笃,累表乞骸骨,许之。旬日而卒,
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成。怀慎临终遗表曰:
    臣素无才识,叨沐恩荣,待罪枢密,颇积年序。报国之心,空知自竭;推贤之志,
终未克申。孤负明恩,夙夜惶惧。臣染疾已久,形神欲离,凫雁之飞,未为之少,而犬
马之志,终祈上闻,其鸣也哀,乞求圣察。
    宋璟立性公直,执心贞固,文学足以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