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 >

第213章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第213章

小说: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意不可违也?若斜封之人不忍弃也,是韦月将、燕钦融之流亦不可褒赠也,李多祚、
郑克义之徒亦不可清雪也。陛下何不能忍于此而独能忍于彼?使善恶不定,反覆相攻,
使君子道消,小人道长,为邪者获利,为正者衔冤,奈何导人以为非,劝人以为僻?将
何以惩风俗,将何以止奸邪?今海内咸称太平公主令胡僧慧范曲引此辈,将有误于陛下
矣。谤议盈耳,咨嗟满衢,故语曰:“姚、宋为相,邪不如正。太平用事,正不如邪。”
《书》曰:“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臣恐因循,流近致远,积
小为大,累微起高。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又赏罚之典,纪纲不
谬,天秩有礼,君爵有功,不可因怒以妄罚,不可因喜以妄赏。伏见尚医奉御彭君庆,
以邪巫小道,超授三品,奈何轻用名器,加非其才?昔公主为子求郎,明帝不许;今圣
朝私爱,赏及憸人。董狐不亡,岂有所隐?臣闻赏一人而千万人悦者赏之,罚一人而千
万人劝者罚之。臣虽未睹圣朝之妄罚,已睹圣朝之妄赏矣,《书》曰:“官不及私昵,
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臣恐近习之人为其先容,有谬于陛下也。惟陛下熟思
而察之。虽往者不可谏,而来者犹可追。愿杜请谒之路,塞恩幸之门,鉴诫前非,无累
后悔。申画一之法,明不二之刑,不询之谋勿庸,无稽之言勿应,则天下之化,人无间
焉,日新之德,天鉴不远。
    泽后参选,会有敕令选人上书陈事,将加收擢,泽又上书曰:
    顷者韦氏险诐,奸臣同恶。赏罚紊弛,纲纪纷纶,政以贿成,官因宠进,言正者获
戾,行殊者见疑,海内寒心,实将莫救。赖神明佑德,宗庙降灵,天讨有罪,人用不保,
陛下睿谋神圣,勇智聪明,安宗庙于已危,拯黎庶于将溺。今尨眉鲐背,欢欣踊跃,望
圣朝之抚辑,听圣朝之德音。今陛下蠲烦省徭,法明德举,万邦恺乐,室家胥庆。臣又
闻危者保其存也,乱者有其理也。伏惟陛下安不忘危,理不忘乱,存不忘亡,则克享天
心,国家长保矣。《诗》曰:“罔不有初,鲜克有终。”伏惟陛下慎厥终,修其初,非
礼勿视,非礼勿动。《书》曰:“惟德罔小,万邦惟庆,惟不德罔大,坠厥宗。”甚可
畏也,甚可惧也,伏惟陛下慎之哉!夫骄奢起于亲贵,纲纪乱于宠幸。愿陛下禁之于亲
贵,则天下随风矣;制之于宠幸,则天下法明矣。《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若亲贵为之而不禁,宠幸挠之而见从,是政之不常,令之不一,则奸诈
斯起,暴乱生焉。虽严刑峻制,朝施暮戮,而法不行矣。纵陛下亲之爱之,莫若安之福
之。宠禄之过,罪之渐也,非安之也;骄奢之淫,危之本也,非福之也。前事不忘,后
之师也,伏愿陛下精求俊哲,朝夕纳诲。纵有逆于耳、谬于心者,无速之罚,姑筹之以
道,省于厥躬。虽木朴忌忤,愿恕之以直,开谏诤之路也。或有顺于耳、便于身者,无
急之赏,当求诸非道,稽之典训。其不协于德,必置之以法,用杜侧媚之行也。有羞淫
巧于陛下者,遽黜之,则淫巧息矣;有进忠谠于陛下者,遽赏之,则忠谠进矣。臣又闻
生于富者骄,生于贵者傲。石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不纳于邪,骄奢淫逸,
所自邪也。”《书》曰:“罔淫于逸,罔游于乐。”穆王有命,“实赖前后左右有位之
士,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今储宫肇建,王府初启,至于僚友,必惟妙择。今骄奢之
后,流波未变;慢游之乐,余风或存。夫小人幸臣,易合于意;奇伎淫巧,多适于心。
臣恐狎于非德,兹为愈怠。《书》曰:“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其惟吉士。仆臣正,
厥后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伏愿采温良博闻之士,恭俭忠鲠之人,任以东宫及诸
王府官,仍请东宫量署拾遗补阙之职。令朝夕讲论,出入时从,授以训诰,交修不迨。
臣又闻驰骋畋猎,令人发狂。名教之中,自有乐地。承前贵戚,鲜克由礼。或打球击鼓,
比周伎术;或飞鹰奔犬,盘游薮泽。此甚为不道,非进德修业之本也。《书》曰:“内
作色荒,外作禽荒。”又曰:“无若丹硃傲,惟慢游是好。朋淫于家,用殄厥世。”伏
惟陛下诞降谋训,敦勤学业,示之以好恶,陈之以成败,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图之于
未萌,虑之于未有,则福禄长享,与国并休矣。臣又闻富不与骄期而骄自至,骄不与罪
期而罪自至,罪不与死期而死自至。信矣斯语,明哉至诫!顷韦庶人、安乐公主、武延
秀等可谓贵矣,可谓宠矣,权侔人主,威震天下。然怙侈灭德,神怒人弃。岂不谓爱之
太极,富之太多,不节之以礼,不防之以法,终转吉为凶,变福为祸。谚曰:“千人所
指,无病自死。”不其然欤?《书》曰:“殷鉴不远,在彼夏王。”今陛下何劝,岂非
皇祖谋训之则也?今陛下何惩,岂非孝和宠任之甚也?《礼》曰:“爱而知其恶,憎而
知其善。”可不慎哉!夫宠爱之心则不免,去其太甚,闲之礼节,适则可矣。今诸王、
公主、驸马,亦陛下之所亲爱也。矫枉之道,在于厥初,鉴诫之义,其取不远。使观过
务善,居宠思危,庶夙夜惟寅,聿修厥德。《经》曰:“在上不骄,高而不危,所以长
守贵也;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
《书》曰:“制于官刑,警于有位。敢有常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徇于货
色,常于游畋,时谓淫风;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
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甚可畏也,甚可惧也!伏
惟陛下必察而明之,必信而劝之。有奢僭骄怠者,削其禄封;朴素修业者,锡以绅服。
以勖其非心,使其奉命,无使久而忽之,无使远而坠之。臣闻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又
曰:“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伏惟陛下慎之哉!前车之覆,实惟明
证;先王之诫,可以终吉。若陛下奉伊尹之训,崇傅说之命,不作无益,不启私门,刑
不差,赏不滥,则惟德是辅,惟人之怀,天禄永终,景福是集。傥陛下忘精一之德,开
恩幸之门,爵赏有差,刑罚不当,则忠臣正士,亦不复谈矣。
    睿宗览而善之,令中书省重详议,擢拜监察御史。开元中,累迁太子右庶子。出为
郑州刺史,未行病卒,赠兵部侍郎。
    崔义玄,贝州武城人也。大业末,往依李密,初不见用。义玄见群鼠渡洛,又槊刃
有花文,谓所亲曰:“此王敦败亡之兆也。”时黄君汉守据柏崖,义玄往说之曰:“见
机而作,不俟终日。今群盗蜂起,九州幅裂,神器所归,必在有德。唐公据有秦京,名
应符箓,此真主也。足下孤城独立,宜遵寇恂、窦融之策,及时归诚,以取封侯也。”
君汉然之,即与义玄归国。拜怀州总管府司马。世充遣将高毗侵掠河内,义玄击败之,
多下城堡。君汉将分子女金帛与之,义玄皆拒而不受,以功封清丘县公。后从太宗讨世
充,屡献筹策,太宗颇纳用之。东都平,转隰州都督府长史。贞观初,历左司郎中,兼
韩王府长史,行州府事。与友人孟神庆虽志好不同,各以介直匡正府幕,王并委任之。
永徽初,累迁婺州刺史。属睦州女子陈硕真举兵反,遣其党童文宝领徒四千人掩袭婺州。
义玄将督军拒战,时百姓讹言硕真尝升天,犯其兵马者无不灭门,众皆凶惧。司功参军
崔玄籍言于义玄曰:“起兵仗顺,犹且不成,此乃妖诳,岂能得久?”义玄以为然,因
命玄籍为先锋,义玄率兵继进,至下淮戌,擒其间谍二十余人。夜有流星坠贼营,义玄
曰:“此贼灭之征也。”诘朝进击,身先士卒,左右以盾蔽箭,义玄曰:“刺史尚欲避
箭,谁肯致死?”由是士卒戮力,斩首数百级,余悉许其归首。进兵至睦州界,归降万
计。及硕真平,义玄以功拜御史大夫。义玄少爱章句之学,《五经》大义,先儒所疑及
音韵不明者,兼采众家,皆为解释,傍引证据,各有条疏。至是,高宗令义玄讨论《五
经》正义,与诸博士等详定是非,事竟不就。高宗之立皇后武氏,义玄协赞其谋。及长
孙无忌等得罪,皆义玄承中旨绳之。显庆元年,出为蒲州刺史。寻卒,年七十一,赠幽
州都督,谥曰贞。则天时思其功,重赠扬州大都督,赐其家实封二百户。子神基袭爵。
长寿中,为司宾卿、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相月余,为酷吏所陷,减死配流。后渐录用,
中宗初,为大理卿。神基弟神庆。
    神庆,明经举,则天时,累迁莱州刺史。因入朝,待制于亿岁殿,奏事称旨。则天
以神庆历职皆有美政,又其父尝有翊赞之勋,甚赏慰之,擢拜并州长史。因谓曰:“并
州,朕之枌榆,又有军马,比日简择,无如卿者。前后长史,皆从尚书为之,以其委重,
所以授卿也。”因自为按行图,择日而遣之。神庆到州,有豪富伪作改钱文敕,文书下
州,谷麦踊贵,百姓惊扰。神庆执奏,以为不便,则天下制褒赏之。先是,并州有东西
二城,隔汾水,神庆始筑城相接,每岁省防御兵数千人,边州甚以为便。寻而兄神基下
狱当死,神庆驰赴都告事,得召见。则天出神基推状以示之,神庆据状申理,神基竟得
减死,神庆亦缘坐贬授歙州司马。长安中,累转礼部侍郎,数上疏陈时政利害,则天每
嘉纳之。转太子右庶子,赐爵魏县子。时有突厥使入朝,准仪注,太子合预朝参,先降
敕书。神庆上疏曰:“伏以五品已上所以佩龟者,比为别敕征召,恐有诈妄,内出龟合,
然后应命。况太子元良国本,万方所瞻,古来征召皆用玉契,此诚重慎之极,防萌之虑。
昨缘突厥使见,太子合预朝参,直有文符下宫,曾不降敕处分。今人禀淳化,内外同心,
然古人虑事于未萌之前,所以长无悔吝之咎。况太子至重,不可不深为诫慎。以臣愚见,
太子既与陛下异宫,伏望每召太子,预报来日,非朔望朝参,应须别唤,望降墨敕及玉
契。”则天甚然之。寻令神庆与詹事祝钦明更日于东宫侍读。俄历司刑、司礼二卿。神
庆尝受诏推张昌宗,而竟宽其罪。神龙初,昌宗等伏诛,神庆坐流于钦州。寻卒,年七
十余。明年,敬晖等得罪,缘昌宗被流贬者例皆雪免,赠神庆幽州都督。
    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珮辉映,
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开元、天宝间,中外族属无缌麻之丧,其福履昌盛如此。东
都私第门,琳与弟太子詹事珪、光禄卿瑶,俱列棨戟,时号“三戟崔家”。琳位终太子
少保。
    史臣曰:周、隋已来,韦氏世有令人,郁为冠族,而安石嗣立,竟大其门。挺恃才
傲物,固亏长者之风,宾王报之以不仁,难与议乎君子矣!议者以尧、舜有溢美,桀、
纣有溢恶,盖以一为凶德,则群恶所归。杨素父子,倾覆隋祚,丑声流闻,虽弘礼、弘
武之正士,而元亨兄弟,竟以凶族窜逐。古人守死善道,不无为也。德威奏议,练刑名
之要,俾长秋卿,美哉!审礼仁孝,治行可为世范,卒与祸会,悲夫!二阎曲学甚工,
措思精巧,艺成而下,垂诫宜然。柳氏世称謇谔,姡А⒃笥姓朔绮剩夜嫦啄桑钟
人焉。义玄附丽武后,神庆宽纵秽臣,弈世纤邪,以至倾败,宜哉!
    赞曰:韦子骄矜,终损功名。杨家积恶,宗门摈落。阎以艺辱,刘以孝愆。二崔能
吏,行无取焉。
    
      列传第二十八    
 ○于志宁 高季辅 张行成 族孙易之 昌宗
    于志宁,雍州高陵人,周太师燕文公谨之曾孙也。父宣道,隋内史舍人。志宁,大
业末为冠氏县长,时山东群盗起,乃弃官归乡里。高祖将入关,率群从于长春宫迎接,
高祖以其有名于时,甚加礼遇,授银青光禄大夫。太宗为渭北道行军元帅,召补记室,
与殷开山等参赞军谋。及太宗为秦王、天策上将,志宁累授天策府从事中郎,每侍从征
伐,兼文学馆学士。贞观三年,累迁中书侍郎。太宗命贵臣内殿宴,怪不见志宁,或奏
曰:“敕召三品已上,志宁非三品,所以不来。”太宗特令预宴,即加授散骑常侍,行
太子左庶子。累封黎阳县公。时议者欲立七庙,以凉武昭王为始祖,房玄龄等皆以为然。
志宁独建议以为武昭远祖,非王业所因,不可为始祖。太宗又以功臣为代袭刺史,志宁
以今古事殊,恐非久安之道,上疏争之。皆从志宁所议。太宗因谓志宁曰:“古者太子
既生,士负之,即置辅弼。昔成王幼小,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习以成性。今皇太
子既幼少,卿当辅之以正道,无使邪僻开其心。勉之无怠,当称所委,官赏可不次而得
也。”志宁以承乾数亏礼度,志在匡救,撰《谏苑》二十卷讽之。太宗大悦,赐黄金十
斤、绢三百匹。十四年,兼太子詹事。明年,以母忧解。寻起复本官,屡表请终丧礼,
太宗遣中书侍郎岑文本就宅敦谕之曰:“忠孝不并,我兒须人辅弼,卿宜抑割,不可徇
以私情。”志宁遂起就职。
    时皇太子承乾尝以盛农之时,营造曲室,累月不止,所为多不法。志宁上书谏曰:
    臣闻克俭节用,实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败德之本。是以凌云概日,戎人于是致
讥;峻宇雕墙,《夏书》以之作诫。昔赵盾匡晋,吕望师周,或劝之以节财,或谏之以
厚敛,莫不尽忠以佐国,竭诚以奉君,欲茂实播于无穷,英声被乎物听。咸著简策,以
为美谈。今所居东宫,隋日营建,睹之者尚讥其侈,见之者犹叹其华。何容此中更有修
造,财帛日费,土木不停,穷斤斧之工,极磨砻之妙?且丁匠官奴入内,比者曾无伏监。
此等或兄犯国章,或弟罹王法,往来御苑,出入禁闱,钳凿缘其身,槌杵在其手。监门
本防非虑,宿卫以备不虞,直长既自不知,千牛又复不见。爪牙在外,厮役在内,所司
何以自安,臣下岂容无惧?又郑、卫之乐,古谓淫声。昔朝歌之乡,回车者墨翟;夹谷
之会,挥剑者孔丘。先圣既以为非,通贤将以为失。顷闻宫内,屡有鼓声大乐,伎兒入
便不出。闻之者股栗,言之者心战。往年口敕,伏请重寻,圣旨殷勤,明诫恳切。在于
殿下,不可不思,至于微臣,不得无惧。臣自驱驰宫阙,已积岁年,犬马尚解识恩,木
石犹能知感,所有管见,敢不尽言?如鉴以丹诚,则臣有生路;若责其忤旨,则臣是罪
人。但悦意取容,藏孙方之疾疹;犯颜逆耳,《春秋》比之药石。伏望停工匠之作,罢
久役之人,绝郑、卫之音,斥群小之辈,则三善允备,万国作贞矣。
    承乾不纳。承乾又令阉官多在左右,志宁上书谏曰:
    臣闻尧称稽古,功著于搜扬;舜曰聪明,绩彰于去恶。然开元立极,布政辨方,莫
不旌贲英贤,驱除不肖。理乱之本,咸在于兹。况阉宦之徒,体非全气,更蕃阶闼,左
右宫闱,托亲近以立威权,假出纳以为祸福。昔易牙被任,变起齐邦;张让执钧,乱生
汉室。伊戾为诈,宋国受其殃;赵高作奸,秦氏钟其弊。加以弘、石用事,京、贾则连
首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