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 >

第107章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第107章

小说: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轸灭。甲申,月犯右执法,相去五寸。二月丙午夜,月犯毕。三月己巳,流星出河鼓,
东过天市,入浊灭。四月甲子夜,西方大流星长三丈,穿天市垣,至房星灭。其月十七
日,白虹贯日连环,至午方灭。五月甲戌,月去太微八寸所。癸巳,西北方大流星长三
丈,光明照地,入天市垣中灭。甲午五更。荧惑犯昴。六月庚申,太白犯昴。七月壬申,
流星长二丈,出斗北,入浊灭。其夜,月初入,巳上有流星向南灭。其夜,辰犯毕。八
月丙申夜,北方大流星长四丈馀,出王良,流至北斗柄灭。甲辰夜,太白去太微八寸所。
丁未夜,荧惑近镇星西北。丁丑,荧惑去舆鬼七寸。十二月八日夜,敬宗为内官刘克明
所弑,立绛王。枢密使王守澄等杀绛王,立文宗。
    大和元年九月戊寅,月掩东井南辕星。四年四月辛酉夜四更五筹后,月掩南斗第二
星。十一月辛未朔,荧惑犯右执法西北五寸,五年二月,宰相宋申锡、漳王被诬得罪。
八年二月朔,日有蚀之。六月辛巳五更,有六流星,赤色,有尾迹,光明照地,珠子散
落,出河鼓北流,近天棓灭,有声如雷。七月己巳夜,流星出紫微西北,长二丈,至北
斗第一星灭。是夜五更,月犯昴。九月辛亥夜五更,太微宫近郎位有彗星,长丈馀,西
指,西北行,凡九夜,越郎位星西北五尺灭。癸丑,月入南斗。庚申,右军中尉王守澄,
宣召郑注对于浴殿门。是夜,彗星出东方,长三尺,芒耀甚猛。十二月丙戌夜,月掩昴。
九年三月乙卯,京师地震。四月辛丑,大风震雷,拔殿前古树。六月庚寅夜,月掩岁星。
丁酉夜一更至四更,流星纵横旁午,约二十馀处,多近天汉。其年十一月,李训谋杀内
官,事败,中尉仇士良杀王涯、郑注、李训等十七家,朝臣多有贬逐。开成元年正月甲
辰,太白掩西建第一星。其月十五日,日有蚀之。二月乙亥夜四更,京师地震。二年二
月丙午夜,彗出东方,长七尺馀,在危初度,西指。戊申夜,危之西南,彗长七尺,芒
耀愈猛,亦西指。癸丑夜,彗在危八度。庚申夜,在虚三度半。辛酉夜,彗长丈馀,直
西行,稍南指,在虚一度半。壬戌夜,彗长二丈,其广三尺,在女九度。癸亥夜,彗愈
长广,在女四度。三月甲子朔,其夜,彗长五丈,岐分两尾,其一指氐,其一掩房,在
斗十度。丙寅夜,彗长六丈,尾无岐,北指,在亢七度。文宗召司天监硃子容问星变之
由,子容曰:“彗主兵旱,或破四夷,古之占书也。然天道悬远,唯陛下修政以抗之。”
乃敕尚食,今后每日御食料分为十日。其夜彗长五丈,阔五尺,却西北行,东指。戊辰
夜,彗长八丈有馀,西北行,东指,在张十四度。诏天下放系囚,撤乐减膳,避正殿;
先是,群臣拜章上徽号,宜并停。癸未夜,彗长三尺,出轩辕之右,东指,在张七度。
六月,河阳军乱,逐李咏。是岁,夏蝗大旱。八月丁酉,彗出虚、危之间。十月,地南
北震。三年十月十九日,彗见,长二丈馀;二十日夜,长二丈五尺;二十一日夜,长三
丈;二十二日夜,长三丈五尺:并在辰上,西指轸、魁。十一月乙卯朔,是夜彗出东方,
东西竟天。五月五日,太白犯舆鬼。六月一日,太白犯荧惑。二十八日,太白犯右执法。
十月七日,太白犯南斗。四年正月丁巳,荧惑、太白、辰聚于南斗。癸酉,彗出于西方,
在室十四度。闰月二十三日,又见于卷舌北,凡三十三日,至二十六日夜灭。二月二十
六日,自夜四更至五更,四方中央流星大小二百馀,并西流,有尾迹,长二丈。三月乙
酉夜,月掩东井第三星。是岁,夏大旱,祷祈无应,文宗忧形于色。宰臣进曰:“星官
言天时当尔,乞不过劳圣虑。”帝改容言曰:“朕为人主,无德庇人,比年灾旱,星文
谪见。若三日内不雨,朕当退归南内,卿等自选贤明之君以安天下。”宰相杨嗣复等呜
咽流涕不已。七月辛丑,月犯荧惑,河南大水。八月辛未,流星出羽林,有尾迹,长十
丈,有声如雷。十月辛酉,辰入南斗魁。五年正月,文宗崩。
    武宗即位。会昌元年六月二十九日,从一鼓至五鼓,小流星五十馀,交横流散。七
月二日,北方流星光明照地,东北流星有声如雷。九月癸巳,荧惑犯舆鬼。闰九月丁酉,
荧惑贯鬼宿;戊戌,在鬼中。十一月六日,彗见西南,在室初度,凡五十六日而灭。其
夜上方大流星光明烛地,东北流星有声。二年六月乙丑,荧惑犯岁星。丙寅,太白犯东
井。其夜,荧惑苍赤色,动摇于井中,至八月十六日,犯舆鬼。五年二月五日,太白掩
昴北侧,在昴宿一度。五月辛酉,太白入毕口,距星东南一尺。八月七日,太白犯轩辕
大星。
    旧仪:太史局隶秘书省,掌视天文历象。则天朝,术士尚献辅精于历算,召拜太史
令。献辅辞曰:“臣山野之人,性灵散率,不能屈事官长。”天后惜其才,久视元年五
月十九日,敕太史局不隶秘书省,自为职局,仍改为浑天监。至七月六日,又改为浑仪
监。长安二年八月,献辅卒,复为太史局,隶秘书省,缘进所置官员并废。景龙二年六
月,改为太史监,不隶秘书省。景云元年七月,复为太史局,隶秘书省。八月,又改为
太史监。十一月,又改为太史局。二年闰九月,改为浑仪监。开元二年二月,改为太史
监。十五年正月,改为太史局,隶秘书省。天宝元年,又改为太史监。
    乾元元年三月,改太史监为司天台,于永宁坊张守珪故宅置。敕曰:“建邦设都,
必稽玄象;分列曹局,皆应物宜。灵台三星,主观察云物;天文正位,在太微西南。今
兴庆宫,上帝廷也,考符之所,合置灵台。宜令所司量事修理。”旧台在秘书省之南。
仍置五官正五人。司天台内别置一院,曰通玄院。应有术艺之士,征辟至京,于崇玄院
安置。其官员:大监一员,正三品。少监二人,正四品。丞三人,正六品。主簿三人,
主事二人,五官正五人,五官副正五人,灵台郎一人,五官保章正五人,五官挈壶正五
人,五官司历五人,五官司辰十五人,观生、历生七百二十六人。凡官员六十六人。宝
应元年,司天少监瞿昙譔奏曰:“司天丞请减两员,主簿减两员,主事减一员,保章正
减三员,挈壶正减三员,监候减两员,司辰减七员,五陵司辰减五员。”从之。
    天宝十三载三月十四日,敕太史监官除朔望朝外,非别有公事,一切不须入朝,及
充保识,仍不在点检之限。
    开成五年十二月,敕:“司天台占候灾祥,理宜秘密。如闻近日监司官吏及所由等,
多与朝官并杂色人交游,既乖慎守,须明制约。自今已后,监司官吏不得更与朝官及诸
色人等交通往来,委御史台察访。”
    
      志第十七 五行    
 昔禹得《河图》、《洛书》六十五字,治水有功,因而宝之。殷太师箕子入周,武
王访其事,乃陈《洪范》九畴之法,其一曰五行。汉兴,董仲舒、刘向治《春秋》,论
灾异,乃引九畴之说,附于二百四十二年行事,一推咎征天人之变。班固叙汉史,采其
说《五行志》。绵代史官,因而缵之。今略举大端,以明变怪之本。
    《经》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又曰:
“建用皇极。”《传》曰:“畋猎不时,饮食不享,出入不节,夺民农时,及有奸谋,
则木不曲直。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好治宫室,饰台榭,
内淫乱,犯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好战功,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境,则金不从
革。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经》曰“敬用五事”,谓
“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
作圣。”又曰“建用皇极”,“皇建其有极”。《传》曰“貌之不恭,是谓不肃,厥咎
狂,厥罚恆雨,厥极凶。时则有服妖,时则有龟孽,时则有鸡祸,时则有下体生上之疴,
时则有青眚青祥。凡草木之类谓之妖,虫豸之类谓之孽,六畜谓之祸,及人谓之疴,甚
则异物生谓之眚,身外而来谓之祥也。言之不从,是谓不乂,厥咎僭,厥罚恆暎В
极忧。时则有诗妖,时则有介虫之孽,时则有犬祸,时则有口舌之疴,时则有白眚白祥。
视之不明,是谓不哲,厥咎豫,厥罚恆燠,厥极疾。时则有草妖,时则有臝虫之孽,时
则有羊祸,时则有目疴,时则有赤眚赤祥。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恆寒,
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时则有鱼孽,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疴,时则有黑眚黑祥。思之
不睿,是谓不圣,厥咎蒙,厥罚恆风,厥极凶短折。时则有脂夜之妖,时则有华孽,时
则有牛祸,时则有心腹之疴,时则有黄眚黄祥。皇之不极,是谓不建,厥咎眊,厥罚恆
阴,厥极弱。时则有射妖,时则有龙蛇之孽,时则有马祸,时则有下体代上之疴,时则
有日月乱行、星辰逆行。”九畴名数十五,其要五行、皇极之说,前贤所以穷治乱之变,
谈天人之际,盖本于斯。故先录其言,以传于事。京房《易传》曰:“臣事虽正,专必
地震。其震,于水则波,于木则摇,于屋则瓦落,大经在辟而易臣,兹谓阴动。”又曰:
“小人剥庐,厥妖山崩,兹谓阴乘阳,弱胜强。”刘向曰:“金木水沴土,地所以震。”
《春秋》灾异,先书地震、日蚀,恶阴盈也。
    贞观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松、丛二州地震,坏人庐舍。二十年九月十五日,灵州
地震,有声如雷。二十三年八月一日,晋州地震,坏人庐舍,压死者五十馀人。三日,
又震。十一月五日,又震。永徽元年四月一日,又震。六月十二日,又震。高宗顾谓侍
臣曰:“朕政教不明,使晋州之地,屡有震动。”侍中张行成曰:“天,阳也;地,阴
也。阳,君象;阴,臣象。君宜转动,臣宜安静。今晋州地震,弥旬不休,臣将恐女谒
用事,大臣阴谋。且晋州,陛下本封,今地屡震,尤彰其应。伏愿深思远虑,以杜其
萌。”帝深然之。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十八日,秦州地震。先是,秦州百姓闻州西北地下
殷殷有声,俄而地震,坏廨宇及居人庐舍数千间,地拆而复合,震经时不定,压死百馀
人。玄宗令右丞相萧嵩致祭山川,又遣仓部员外郎韦伯阳往宣慰,存恤所损之家。
    至德元年十一月辛亥朔,河西地震有声,地裂陷,坏庐舍,张掖、酒泉尤甚。至二
载六月始止。大历二年十一月壬申,京师地震,有声自东北来,如雷者三。四年二月丙
辰夜,京师地震,有声如雷者三。贞元三年十一月己卯夜,京师地震,是夕者三,巢鸟
皆惊,人多去室。东都、蒲、陕亦然。四年正月朔日,德宗御含元殿受朝贺。是日质明,
殿阶及栏槛三十馀间,无故自坏,甲士死者十馀人。其夜,京师地震。二日又震,三日
又震,十八日又震,十九日又震,二十日又震。帝谓宰臣曰:“盖朕寡德,屡致后土震
惊,但当修政,以答天谴耳。”二十三日又震,二十四日又震,二十五日又震,时金、
房州尤甚,江溢山裂,屋宇多坏,人皆露处。至二月三日壬午,又震,甲申又震,乙酉
又震,丙申又震。三月甲寅,已震,己未又震,庚午又震,辛未又震。京师地生毛,或
白或黄,有长尺馀者。五月丁卯,又震。八月甲辰,又震,其声如雷。九年四月辛酉,
京师又震,有声如雷。河中尤甚,坏城垒庐舍,地裂水涌。十年四月戊申,又震。十三
年十月乙未日午时,震从东来,须臾而止。
    元和七年八月,京师地震。宪宗谓侍臣曰:“昨地震,草树皆摇,何祥异也?”宰
臣李绛曰:“昔周时地震,三川竭,太史伯阳甫谓周君曰:‘天地之气,不过其序。若
过其序,人乱也。人政乖错,则上感阴阳之气,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升,于是有
地震。’又孔子修《春秋》,所纪灾异,先地震、日蚀,盖地载万物,日君象,政有感
伤,天地见眚,书之示戒,用儆后王。伏愿陛下体励虔恭之诚,动以利万物、绥万方为
念,则变异自消,休征可致。”九年三月丙辰,帯莸卣穑缫拱耸鸱街梗顾勒甙
馀人。大和九年三月乙卯,京师地震。开成元年二月乙亥夜四更,京师地震,屋瓦皆坠,
户牖之间有声。二年十一月乙丑夜,地南北微震。大中三年十月,京师地震,振武、天
德、灵武、盐、夏等州皆震,坏军镇庐舍。
    武德六年七月二十日,帯萆奖溃ㄋ柿鳌U旯郯四昶咴缕呷眨び疑奖溃笊
屡见。太宗问秘书监虞世南曰:“是何灾异?”对曰:“春秋时梁山崩,晋侯召伯宗而
问焉。对曰:‘国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出次,祝币以礼焉。’晋侯
从之,卒亦无害。汉文帝九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文帝出令,郡国无来献,施
惠于天下,远近欢洽,亦不为灾。后汉灵帝时,青蛇见御座。晋惠帝时,大蛇长三百步,
经市入庙。今蛇见山泽,盖深山大泽,实生龙蛇,亦不足怪也。唯修德可以消变。”上
然之。十七年八月四日,凉州昌松县鸿池谷有石五,青质白文,成字曰“高皇海出多子
李元王八十年太平天子李世民千年太子李治书燕山人士乐太国主尚汪谭奖文仁迈千古大
王五王六王七王十NO毛才子七佛八菩萨及上果佛田天子文武贞观昌大圣延四方上下治
示孝仙戈入为善。”凉州奏。其年十一月三日,遣使祭之,曰:“嗣天子某,祚继鸿业,
君临宇县,夙兴旰食,无忘于政,导德齐礼,愧于前修。天有成命,表瑞贞石,文字昭
然,历数唯永。既旌高庙之业,又锡眇身之祚。迨于皇太子治,亦降贞符,具纪姓氏,
列于石言。仰瞻睿汉,空铭大造,甫惟寡薄,弥增寅惧。敢因大礼,重荐玉帛,上谢明
灵之贶,以申祗忄栗之诚。”
    永徽四年八月二十日,陨石十八于同州冯翊县,光曜,有声如雷。上问于志宁曰:
“此何祥也?当由朕政之有阙。”对曰:“按《春秋》,陨石于宋五,内史过曰:‘是
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自古灾变,杳不可测,但恐物之自尔,未必关于人事。陛下
发书诫惧,责躬自省,未必不为福矣。”永昌中,华州敷水店西南坡,白昼飞四五里,
直抵赤水,其坡上树木禾黍,宛然无损。则天时,新丰县东南露台乡,因大风雨雹震,
有山踊出,高二百尺,有池周三顷,池中有龙凤之形、禾麦之异。则天以为休征,名为
庆山。荆州人俞文俊诣阙上书曰:“臣闻天气不和而寒暑隔,人气不和而疣赘生,地气
不和而堆阜出。今陛下以女主居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隔塞,山变为灾。陛下以为庆
山,臣以为非庆也。诚宜侧身修德,以答天谴。不然,恐灾祸至。”则天怒,流于岭南。
开元十七年四月五日,大风震电,蓝田山开百馀步。乾元二年六月,虢州閺乡县界黄河
内女娲墓,天宝十三载因大雨晦冥,失其所在,至今年六月一日夜,河滨人家忽闻风雨
声,晓见其墓踊出,上有双柳树,下有巨石二,柳各长丈馀。郡守图画以闻,今号风陵
堆。大历十三年,郴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