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影像史记 >

第34章

影像史记-第34章

小说: 影像史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1057年,苏轼在这一年的科举考试中,得中进士,受到当时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可惜由于文臣之间的党争,苏轼无法在政治上一展抱负,只能以卓越的文学、书画成就流放百世。他名列北宋四大书法家之首,也是文人画的创始人之一。    
    到了宋代,重文轻武政策与城市经济的发达,使得士大夫和富裕市民阶层日渐壮大,他们具有优裕的经济条件,追求生活享受和品位,书法绘画成为时尚收藏,绘画也日趋商业化,同时,为了迎合市场,市井风俗画也就大量出现,画工苏汉臣的《婴戏图》,天真生动,情趣盎然,为世人喜爱。    
    宋朝中期以后,苏轼、文同、黄庭坚、米芾等文人士大夫画家,开始反对追求艳丽逼真地画风,同时不屑于创作商业味浓厚的市井风俗画,他们强调作画如诗文,要抒怀写意,随心所欲,确立了文人画的风格。宋代的书法更是一反晋代王羲之和唐代颜真卿、柳公权的严整格局,创造了一种个性纵姿的书风。    
    晚年的沈括是在隐居著述中度过的,在今天江苏镇江的梦溪园,沈括用人生最后的八年开始写作不朽之作《梦溪笔谈》。这位文武双全的政治家、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一生历尽坎坷,他参与王安石变法,只身出使辽国,虽政绩卓著,但在政治上和学术上都屡遭排斥和打击。然而,这本《梦溪笔谈》被后人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专家(伊世同):沈括主要的工作不仅仅是把前人工作给归纳了,而且有了一些从理论探讨上和实践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对象,他的一些新的东西在他给皇帝的建议,就是浑仪里头讲的比较清楚,他讲的十几点的改革建议,我们大部分都可以在现在存下来的浑仪上看出痕迹,找到证据。    
    沈括晚年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天文历法的研究上。1072年,他曾受皇帝宋神宗指派兼任提举司天监,正式做了研究天文的官员。从宋王朝初建起,就极为重视天文观测,大量的天象记事贯彻于整个宋代。宋代冶炼和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又使得一些大型、精密天文仪器的制造成为可能,从而大大改进了天文观测的精度,现存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上的明代浑仪,就是明代钦天年监依照宋代浑仪古制仿制的。    
    今天保存在苏州市博物馆的石刻天文图,绘制于公元1190年左右,这是一幅近乎完美的中古时代的星图作品。也是世界上现存星数最多、时间最早的古代石刻星图,共有星1431颗,比敦煌星图、五代吴越钱元瓘墓石刻星图、北魏及唐代一些墓星图都要有特色。自公元11世纪以后的两次著名超新星爆发,在星图上也都迅速地得到了反映。    
    当时航海业的发展提出了精确测定天体位置的要求,农业的发展则需要依据更准确有历法来精细地安排农事。北宋时期,几乎每个皇帝在位时都颁布过新历。从北宋开国后的167年间就颁布了9个历法,平均每18年就要进行一次历法改革。在当时的统治者看来,也许观测天象更多的是要顺天承运,并没有想到,为世界天文的发展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没有沈括的《梦溪笔谈》,我们无法想象这一影响世界的科技——活字印刷是这样发明的。大约在公元1045年间,在钱塘老家沈括看到一位老工匠毕昇,用一种很细的粘土,做成许多小块,刻上字后放在窑里烧硬,成为一个个活字。这位平民的智慧因为沈括的记载而永垂史册。    
    印刷术的发展,对于宋代的文化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北宋由于重文轻武,对书籍的需求量很大,官方、民间和私人都积极刻印刑典、儒家经典、佛经、史书和医书,使书籍刻印事业空前繁荣。活字印刷的发明更是开启了文化发展和文明传承的新纪元。    
    北宋皇祐五年,即公元1053年,在福建晋江、惠安交界处的洛阳江入海处的万安渡口,建起了一座万安桥,也叫洛阳桥。从洛阳桥的建造开始,泉州掀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造桥运动,到南宋绍兴年间达到高峰,一座座跨江跨海的梁式大石桥出现在晋江两岸及港湾岛屿之间,使泉州港的交通设施之完善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准。这时候的泉州已经不同凡响,它不仅是各国商人和商品最为集中的地方,而且是中国的海船制造中心、丝织业中心和陶瓷生产与外销的重要基地。    
    1974年7月15日,一艘神秘的古船开始正式发掘,130天后。这艘沉睡了700多年的宋代远洋货船重见天日,立即轰动世界,国际学术界为之惊叹不已。这不仅是目前我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海船,而且代表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水平。    
    专家(王曾瑜):宋代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可能是首屈一指的,宋人懂得平底船是用于江湖河方面的,那么尖底船是用于航海的,而且首先使用了这个隔离舱,这个就保证了这个船出了一点问题不容易沉,现在建船基本上使用了这种隔离舱的技术。    
    陆续出土的古船文物,是宋代泉州作为中国海船制造中心的实物见证,在当时的世界,中国以远洋海船的建造闻名于世,宋朝的海船无论在设计上和技术上,都令人叹为观止,并以庞大、坚固著称。两宋时期,泉州因为汇集了中国向东北和向西南两路的交通贸易而繁盛了整整150年,其所处的中国对外海上交通的枢纽地位和对外贸易额,成为“中国对外海上交通的总吞吐港”,多年以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之称为“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后来的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则称之为“世界惟一之最大港”。


《影像史记》 快意恩仇与忍辱负重12世纪的中国文明(5)

    这同样是一个注定改写世界历史的伟大瞬间。磁针浮上水面,清晰地指示出南北方向。聪明的北宋人将指南针改良成伟大的航海工具。    
    从现有资料来看,最迟在北宋晚期,中国人就把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随着指南针大量装备远洋船舶。人类的远洋航运从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海事业因而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专家(陈高华):中国当时宋代的海外贸易泉州是一个很重要的港口,当时跟泉州海上有联系的地区东边是朝鲜,日本,往西去一直到印度洋地区,一直到波斯湾,到了阿拉伯,最远可以到非洲的东北部,当时把印度洋地区叫做西洋,所以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历史上民间把印度洋叫西洋。    
    宋朝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队,频繁远航至阿拉伯,东非,印度,东南亚和东亚的日本与朝鲜。同样,来自亚、非、欧洲各地的无数外国侨民汇聚于泉州,使泉州成为“号称天下之最”的国际大都市。在那个时代,泉州一年的市舶收入就占了南宋政府全部财政收入的五十分之一,犹如今天的纽约,泉州是世界上最为人熟知的著名城市,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的知名度能超过它。    
    松花江以北的女真部落,长期以来以农业和狩猎为生,一度受辽管辖。公元11世纪初,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部落由迁徙不常转向定居,完颜部通过部落兼并战争,成为部落联盟的联盟长,并接受辽朝的节度使封号。公元1114年,女真誓师反辽,大败辽军。第二年正月,完颜阿骨打仿汉族制度建国称帝,国号大金。将今天黑龙江阿城市南的白城会宁作为都城。这就是金上京。    
    近年来,金上京遗址及其附近地区,不断出土石刻、铜镜、官印和窖藏铜钱等遗物,在阿城市五道岭地区还发现了数十座铁矿和冶铁遗址。这些发现表明金朝的早期社会经济已有了较大的发展。    
    公元1125年到1127年,三年的时间,北宋首都汴梁都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金国建立后短短的10年中,与北宋联合灭掉了辽国,转而进攻宋朝。双方在汴梁展开了殊死决战。文弱的宋徽宗慌忙传位给太子赵桓。钦宗即位,改元靖康。公元1127年,金人在大雪中攻占汴京。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位皇帝,北宋灭亡。这就是宋代汉民族没齿不忘的“靖康之耻”。    
    专家(陈高华):女真原来是个渔猎民族,文化比较落后,女真后来消灭了北宋,统治了广大的北方农业区,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在12世纪中期就把京城从上京,也就是今天的哈尔滨附近的阿城里迁到了燕京,燕京就是今天的北京,后来改名叫中都,中都就变成了首都,迁到了中都实际上就意味着金朝全面开始实行汉化的政策,在政治制度上,文化制度上都追求了中原传统的制度,最具体的可以表现在科举制度,他接受了儒家的经典,他的一种治国的理念。    
    北宋灭亡后,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金朝加快了汉化的步伐。1138年,金朝全面推行汉族官僚体制,史称“天眷新制”,并在贵族中普及汉文化教育,推行科举制。在多名皇帝的倡导下,女真贵族学习汉文化成为风尚。在社会上积极提倡与汉族通婚,加速了民族的融合。    
    从出土的这些陶瓷和器皿来看,已经与中原的的工艺极为相近。像辽朝一样,金朝的工艺也是在俘获大批汉族工匠以后发展起来的,而且其成就主要在金朝的后期,从中可以看出女真人汉化的轨迹。    
    在今天河南巩义市南郊的嵩山附近,依南高北低的地势,分布着七座陵墓,这里是北宋的皇陵,加上宋太祖的永安陵,后人合称“七帝八陵”,其中唯独没有徽宗和钦宗的陵墓。这两位怯懦的一国之主丢掉了大宋江山,早已客死他乡。    
    靖康之变后,首都汴梁太庙寝殿中的夹室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原来室中立着一块高七、八尺,宽4尺多的石碑,上面刻着三条戒律:第一:不准加刑于柴氏子孙;第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第三:“子孙有逾此誓者,天必殛之”。誓碑文字揭开了笼罩在北宋王朝的许多秘密。    
    这些秘密被历代皇帝带进了坟墓,他们没有料到会有大白天下的一天。第一条善待柴氏子孙的誓言,泄露了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夺后周柴氏江山的阴谋。第二条善待士大夫和上书者,为“宋朝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做了注脚。正是由于陈桥兵变,赵匡胤深知武将权力过大的危险,所以大力推行文人政治,文人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相应的,重视文化才学的宋代,无论在文学、哲学和绘画等方面都成就卓著。而与此同时,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却使国家民风文弱,军力不振,难以抵御持续不断的外患。    
    从宋代帝陵还可以发现,这些皇帝一生提倡节俭,临终前强调丧事从简,宋陵规模之小,历代罕见。赵匡胤的子孙们没有违背他的誓言,但却丢掉了他创下的江山社稷,这是陵下的宋太祖永远无法知道的悲剧了。    
    公元1127年,注定成为宋人刻骨铭心的一年。这一年,失去首都的康王赵构仓促登基,接下来在金人的追击下,一路亡命,落脚杭州,建立了偏安江南的南宋政权。作为临时首都,取名临安,暗示着宋朝终有一天会收复中原,换我河山。这个梦想萦绕宋人150年最终也没有实现,直到南宋灭亡。    
    优柔秀丽的杭州接纳了疲惫不堪的宋朝君臣,中唐以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江浙一带称为中国经济最富庶的地区。作为南宋王朝的首都临安,虽然宫殿异常简陋,但市面的繁华盛况丝毫不亚于东京汴梁。当年的临安有不少的特殊规定,都显示出宋人收复开封的渴望和怀念故土的心情,在他们心目中,临安不叫京城,而叫“行在”,但南宋的统治者大都是苟且偷安之辈,“还我河山”变成了空洞的口号。南宋诗人林升曾作诗讽刺宋朝君臣留恋临安的繁华和秀丽,忘记了靖康之耻和收复故土的理想。诗中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影像史记》 快意恩仇与忍辱负重12世纪的中国文明(6)

    这是一个广为传颂的动人故事,这位被母亲在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字的少年,日后喊出了“还我河山”的著名口号。岳飞在北宋末年从军,南宋时成为威名遐迩的抗金名将。在对金作战中,屡立战功,先后收复南京、襄阳以及河南部分地区,率兵直捣汴梁,在这个扭转南宋败局的关键时刻,岳飞遭奸人陷害,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专家(王曾瑜):岳飞是当时一位抗击金军的英雄,他创立岳家军是一个民间的称呼,号称动散不拆屋,扼杀不打鲁,金军也感叹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所以他是保卫了当时先进的,文明,最先进的文明。岳飞现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的精忠报国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是站在民族平等的角度上来研究岳飞的,但是这个并不是说对古代的民族斗争,是非的曲直不能够不做理性的判断。    
    二十年后,岳飞的忠骨埋在了杭州西子湖畔,人们特意在墓旁增建了岳王庙。当年陷害英雄的奸臣秦桧跪在了岳飞墓前,历史终于做出了公正的评价。    
    岳飞被害的同年十一月,软弱的南宋政府与金国议和,双方约定:东起淮水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宋人首次向金人屈辱称臣,史称“绍兴和议”。一位诗人满怀悲愤临终写下著名的《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因为奉行消极防守的军事战略,南宋以财赋换来了和平,首都临安西面临近西湖,东南面是钱塘江,水路运输发达,经过短暂的修整,这个临时的首都很快取代了开封的地位,成了天下繁华富庶的第一大都市。那时候,一支支庞大的船队趁着季风往来于东南沿海和南阳、印度、中东和非洲,中国独特的货币经济、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精致美妙的工艺娱乐,成为世界各国效法的对象。同样,江浙一带繁华生活侵蚀了南宋君臣北伐中原的志气,最终在歌舞升平的气氛中,断送了南宋的半壁江山。    
    13世纪的蒙古高原部落林立,征战不休。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历时十八年的统一战争,被推举为大汗,号成吉思汗,创立了蒙古汗国。在其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蒙古汗国灭西夏、占金国,开始了征服世界的战争历程。5年后,正是这个蒙元帝国敲响了南宋王朝的丧钟。    
    文明的火种孕育了残酷的恶果,在宋代得到重要改进的火药成为战争的催化剂。硝烟弥漫在蒙元与南宋的战场上,这是一场殊死的决斗。一直在外患压境,屈辱求和境遇中苟安生存的大宋王朝走到了历史的终点。一个以征服世界为己任的强悍民族即将建立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帝国,中华民族历经三个多世纪的分裂即将再一次走向统一。


《影像史记》 快意恩仇与忍辱负重后记

    从1999年开始,因为创作纪录片《百年中国》,我开始沉迷于旧影像中,长时间里不能自拔。收集,整理,考证一个世纪以来的影像资料,成为我的爱好,并且乐此不疲。《百年中国》以后,我又编导了八集纪录片《在历史现场——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风云》和五集纪录片《重庆大轰炸》,历史冲动一直延续到21世纪。在编辑纪录片的同时,我常常被历史所具有的引发想象的力量所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