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寂寞高手 >

第1章

寂寞高手-第1章

小说: 寂寞高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股市内在规律研究和实战操作技巧




 

  
目录

一、中国股市内在规律研究

股市并非深不可测 
并非无所适从 
而是有内在规律的 
懂得其内在规律的人才能“有的放矢” 
集资和锁筹功能
联动效应和比价效应
大盘股的内涵和小盘股的外延
内因和外因
综合技术和反技术
新股的面纱和老股的魅力
题材和股性
黑马和“养马”
周期性和对称性
投资进和投机出
 
二、中国股市实战操作技巧

我们不需要空洞的理论 
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 
在实践、再实践中“风满”自己 
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蓄之既久  其发必速
重势不重价
拔高吸货和压低出货
怎样捕捉热点
套牢以后怎么办
如何减少盲动
价升量增、价跌量减是好事吗?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
如何判断大盘的强或弱
把自己放在市场主力的位置
主动性买盘和主动性抛盘
高抛后一定要低吸吗?
庄家股和强势股的不同
客观宣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主力的四种典型操作形式
笑里藏刀
 
 
三、讯号的研判

青出于蓝或质的飞跃 
指的是从实践中汲取营养 
升华至理论来指导实践 
并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剔除糟粕 
五日乖离率(5BIAS)在股市的特殊地位
成交量是反映市场大主力动态的窗口
盘局中胜算较大的逆势操作系统(CDP)
随机指数的典型背驰准确性颇高
如需一路持股  看宝塔线
明镜高悬——抛物线转向操作系统(SAR)
多空双方的分水岭——相对强弱指数
由K线图形看多空力量转变的契机所在
与好友(淡友)息息相关的移动平均线
新技术分析指标——OBV能量潮
化被动为主动——均量线
预测循环期内的高点或低点——威廉指数(%R)
做波段的保护神——MACD平滑异同平均移动线
 
 
四、战胜自我

恐惧和贪婪
残酷的温柔
逆水寒
狂流
共振

柔情主意
升华
舞台
绵里针
翱翔
鱼和熊掌
独白
 
 
五、中国期市的操作策略
  
击鼓传花  寂寞红豆落谁家
王候将相  宁有种乎
后记     
      
   默默地望着股海中躜动的人群,  惴惴不安的身子有一种一边冷
一边热的感觉。一种寂寞感随之怀然而来,是啊,适者生存,最大的
敌人实际上就是自己,只有首先克服自己的急躁盲动,才不会被市场
所淘汰;只有对自己所选的股充满信心,才能做好波段。虽知弱者才
会感到绝望,但亦不禁令人怀疑:谁是股市中真正的高手?其实,掩
藏活泼,外表寂寞的高手,本质上却是十分豁达的,他们在困难和逆
境中长大, 骨子里有一股执著的韧劲。         范肖刚、
徐徽、周光华、朱宏建老师指点我:如果你把股市当作一项副业去追
求,且乐在其中,  那么一切都将显得生机勃勃。        
我深深地明白:自认为己达颠峰的人绝不是高手,既然已达颠峰,就
要走下坡路了。深谙了生命之无常,股海之变幻,才能对一切事物泰
然自若, 淡然微笑。         灵感来自古朴,故心浮气躁
的人也不会成为高手。当所有的磨练都化为最深的沉默,在充满前景
且荆棘的路程中磨练自己时,才会有一呼百应的气势。      
         灵犀1997年3月8日    

页首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举牌,兴奋;再举牌,迷惘,再举牌,热闹。其真正意义可能就
是:不化一分钱做董事长。       赛格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企
业并购部的檀江来先生曾较全面的谈了目前中国企业并购过程中断十
大难题。(1)资本市场发育不全。(2)人才的缺乏。(3 )法规体
系不健全。(4)政府和上级主管部分的干预。(5)企业产权不明朗。
(6 )目标公司管理层的阻扰。(7)目标公司内在运作不规范。(8)
股本品种多种多样, 真正流通股本少。(9)股票供不应求,价格居
高不下。 (10 )股权托管不完善。交易信息不畅通,故认为兼并困
难重重。但笔者和檀先生一样,更认为企业并购的星星之火一定会在
中国投资银行家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形成燎原之热,那么,当务之
急,怎么办?在这种框架下,许多“智商”较高的人士通过打擦边球
运用“明修暗道,暗渡陈仓”的原理操作大资金,如成功了,竟可以
达到不化一分钱做董事长!如在二级市场运行失败,仍有潜在的经济
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这个技巧的原理:都指导大
资金进来容易出去难,索性把浮动盈利换成股票,这种方法是赚股票
而不是赚钱。在宏观背景趋好的情况下,与其有短期现款,不如拥有
大量前景看好的股票,更何况还可以通过送配把成本再度降低,既扩
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半年后有可伺机出局,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我们把并购板块中的某个作为假想敌,进行摹拟来揣摩
其真正意义。由于吞吐程度,巨额资金往往强调板块效应。假如“申
华”不断举牌,虽然举牌的部分被锁定半年,但完全可以避实就虚,
通过一下二个部分把举牌部分的成本降到最低,一个是中其相关板块
的股价上扬中,一个是中“申华”相当部分的低价暗仓中,这样“举
牌的申华”虽被锁定,但几乎没有成本。我们进行一下简单的摹拟。
      以“申华”持续被举牌为例。首先,同步吸纳控股板块,
等待他人“抬轿”,当达到理论收集两的三分之二时,就可以推高“
申华”(由于内资控股板块联动大,故收集量可达15%—20%,外资控
股板块联动小,收集量不宜超过15%, 先推高内资控股板块,然后在
适当的时机推高外资控股板块)。这时的策略要坚定、持续地树起“
申华”大旗,让“申华”从的线股价位,逐步迈上二线股价位,在市
场认可的基础上再迈上一线股价位。 理论上“申华”中8元可涨至28
元,在这过程中, 应控制其流通股50%左右(以分仓的方式),因为
控制的太大会影响其日成交量,  造成股价虽高而股性不活,控制的
太小不可能对股价走势随心所欲,影响其它后续步骤。如累计持仓为
9000万股, 暗仓的成本为10元, 为5400万股明仓的成本为20元,为
3600万股,假如果计举牌至20%,市价与明仓的成本向接近, 则所关
进的筹码成本为3600*20=7。2亿,这7。2亿绝不是小数目,但它只不
过是个绝对值,相对值究竟是多少?请看关联板块及其暗仓“申华”
的活力能力。(见图表3、图表4)  

股票名称  流通股  收集量  (元)涨至(元)  持仓成本(元)  获利(万元)   

延中实业  10368   2000   7  —  14     9     2000*2=4000   
飞乐音响  6524   1000   6  —  12     8     1000*2=2000   
爱使股份  10108   2000   6。6—16。3      9     2000*3=6000   
申华实业  17901   
飞乐股份  11354   2000   7  —  11     8     2000*2=4000   
兴业房产  8448   1500   9。5—13。5      10    1500*2=3000   
郑州百文  1549   500   6  —  14     8     500*3=1500   
四川广华  8000   1000   4  —  8     5。5    1000*2=2000   
北京北旅  5298   500   5  —  7。5    6     500*2=1000   
鞍山一工  9960   1000   4  —  7     4。5    1000*2=2000   

  “申华”从“96。8。28”的7。40元(开盘价)至“96。10。29”的26元(收盘价)   
    
  中关联板块的图表中可见“爱使”的滞后效应、联动效应、比价
效应及所能带来的巨大潜在利润。理论上关联板块可获利25500万元;
总获利为54000+25500 > 72000(万元) 。      

    关联板块所获的利润虽非很大,但这是前奏曲,没有真真假假的
轰动效应,别人只会扎“申华”当作庄股而少有问津。当然这种算法
较为粗糙,许多细节没有深谈,例如,“郑州百文、兴业房产”原已
有实力庄家,和它抢筹码有一定的难度;对于5000万股左右的关联板
块,难以收集到大量,也不宜派发等,所以真正做到不化一分钱是有
难度的,更何况调动如此庞大的资金,既要独树一帜,又要配合大市,
也非一般集团所能,只不过不这种思路讲出来,一方面讲了大资金,
大兵团作战的一种总体策略,一方面提醒中小投资者不要在高位追涨
其关联板块,很显然关联板块的火爆其实是一种服从地位,是圈套。
   举牌所产生的热点都是表象,关联板块的崛起,更是“申华”主
力的要求,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既可以达到控股的目的,可
控股的资金又都是别人赞助的。
  关联板块的“爱使”从“96。10。9”的6。60元(开盘价)至“96。
11。20”的16。30元(收盘价)    

    


页首蓄之既久  其发必速

  
  蓄之既久,既可能“烈焰冲天”,也可能“飞流直下三千尺”,
在把握速率的同时,更应把握方向。    (一)从图表上看,当
日K线、周K线、月K线、季K线就像满地的基桩时,无论是大盘或个股
都有可能一触即发,往往会造成烈焰冲天的飚升或“飞流直下三千尺”
,这种现象往往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密集
区的突破有这样强劲的冲力呢? 有二股力量凝聚而成。    1、
发动力量   盘整是相对的,涨或跌是绝对的,一可以这样认为:
盘整是为了涨或者跌服务的,不经过蓄势,也能发动,只不过蓄势越
久, 越值得注意。   2、追涨(杀跌)力量。   尤其是技术
派对颈线位的理解。一旦巨量向上突破颈线位,并在回拉中不破颈线,
则理论上中期涨幅可以从颈线位到底的高度的二倍,既然如此,不追
涨更待何时。它们相信度量值迟早会达到,故每一次回档都积极介入。
相反,当出现复合头肩顶形态时,放巨量向下突破颈线位,一旦确认
有效,下跌的位置就是颈线位—(顶—颈线全)。例如1994年沪市从
1000点下跌,在700 点区域形成标准的复合头肩顶态势,这种长期形
态并非某个大主力能塑造, 多空双方在颈线位700区域多次、反复较
量, 最终该区域被有效击破后, 则理论探底的位置为700—(100—
700 )=400,实际探至386点。    这二股力量形成钆空(钆多)
行情,在期市的还有一股力量,那就是“敌方”的停损盘,或者爆仓
盘,更具“速率”。    (二)无论是大盘还是个股都存在这种
现象,但任何事物都存在辩证的二个方面,有“真发”也有假突破,
以下从正面教材和反面教材来谈谈这个技巧在实战中的运用。   
 正面教材一:1995年,低价大盘股开始革命,1996年低价大盘股再
上台阶。流通股较为适中的“金杯”首当其冲——“金杯”被压抑之
深,非一日之寒。“一汽金杯”从13。50元下跌以来,在1。8—2。00横
盘了15个月,在一个不甘寂寞的市场,真可谓耐心和无奈。其颈线位
为4。18元,一旦巨量启动,中期目标显然是4。18+(4。18…2)=6。36元,
“96。 1。5”“金杯”收盘价为6。34元(为512点发动行情以来的最高
收盘价)。“金杯”的“蓄之既久、其发必速”也给低价大盘股作出
表率。    正面教材二:1996年“长虹”的启动。“长虹”的蓄
势实际上分为二个阶段。既可以在下跌中蓄势,也可以在上升中蓄势。
     第一个阶段是在下跌平台的转换中叙事: 9元的平台为七
个交易日, 8元的平台为十个交易日,7。50元的平台为33个交易日。
而且每个平台的间隔越来越小,下一个平台所维持的交易日却逐渐增
加,而这是在大盘逐步创出新低的情况下出现的。    第二个阶
段是在上升中的蓄势,从7。50元上升中脱离大盘的弱势。稍不留意,
大涨小回的它使抛出去的筹码就拣不回来。 (见图表5)     
                图表5            
   长虹启动时的状态 

  点评: 当“长虹”有效突破颈线位10元后, 其走势“一发不可
收拾”, 成为1996年沪市个股涨幅第一位。
  反面教材一:1995年曾风靡一时的“渤海化工”长时间盘整后的
突破。 1995年开创H股炒作之风的“渤海化工”格外引人注目,当其
股价在6。 20…7。30元区域横盘22个交易日,“95。8。24”换手率为38%
并向上突破时,许多钱阶段从该股身上获利的人迅速、大量跟进,其
结果? 马上有三根中阴线一举吞没突破阳线, 并从此一厥不振,屡
创新低。 (见图表6)                    

图表6                渤海化工日K线组合 


  反面教材二:1996年年末的“爱建股份”。 
  “96。 9。27”绩优股、上证30金融股的代表已经站在30天大关,
紧接着进行近10周的围绕30元的横盘。“96。9。27…96。12。06”,股指
从875上升至1212点, 该股不为所动,似乎在蓄势,“96。12。09”其
放出1600万股的巨量向上突破,但第二天的低开低走马上留下阴影,
第三天反抽失败,第四无竟跌破30元。(虽然受政策利空影响,但更
表达了主力力不从心的状态)(见图表7)   

                  图表7 
               爱建股份日K线组合  
  
  
  点评:主力正是利用了“蓄之既久,其发必速”的心理来了个假
突破,从而达到出逃或者减仓的目的。 

  (三)同样的蓄之既久,“真发”和假突破的不同  
  当拉升至某个阶段,再进行长时期横盘后的突破,往往是假突破,
因为在加速上扬中,十日均线往往为主力成本,没有必要盘得太久,
要么资金有问题,要么伺机减仓意愿浓烈。
  如果持续大跌后,潜伏在远离密集区的价位,再进行长时间横盘
后的向上突破,真突破的概率大。    这里还有一个什么时候“
发”的问题。对于个股,巨量突破颈线位并在回拉中以颈线位为强支
撑叫“发”;对于大盘,巨量突破五日均线并开始以五日均线为支撑
盘上叫“发”。    

    (四)谈谈基本面所造成的“蓄之既久,其发必速”
  1996年度的沪市1258,深市4500点时所出现的暴跌局面,是种种
隐患,  日积月累所造成的。  其实,当沪市冲上1100点,深市踏上
4000点时,1993年的高处不胜寒的字眼已经屡见报道,中国证监会已
连续出台12道措施,意在降温,而不少人以为凭资金就能决定一切,
故而不但充耳不闻反而加码买进,忘了什么叫风险,就表明风险已经
蓄之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