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越南战争实录 >

第40章

越南战争实录-第40章

小说: 越南战争实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大不相同。当时他接触的都是进步的知识分子和法国工人。法国人民的革命人道主义和法国殖民者的罪恶统治,给他留下了两种不同的深刻印象。

在法国统治下的老挝,没有建筑公路和桥梁的计划。因此,苏发努冯是在越南开始他的工程生活的。他经常工作于铁路建筑工地,工地两边是劳工营,种植园和劳工营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其恶劣程度叫他大吃一惊。另外,法国人自称为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人民的“保护者”。但是,当这些“保护者”不放一枪就把印度支那出卖给日本人的时候,他对法国殖民主义者的仇恨和蔑视,达到了极强烈的程度。

苏发努冯在法国接触了法国的进步人士,到了越南后,他自然地又接触了越南的进步人士,其中许多人当时已参加印度支那共产党。在越南,他会晤了胡志明,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会晤。各自交换了对自己国家殖民主义统治的看法后,苏发努冯坦率地问,他应当对本国人民做些什么。胡志明也坦率地答道:“向殖民主义者夺权!”苏发努冯同意胡志明的看法,从此开始行动起来。

苏发努冯首先同侨居越南的老挝年轻爱国者接触。随后,他回到老挝,开始按着胡志明组织抗战运动的方法,在老挝土地上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战运动。

1945年8月,在老挝境内发动的一次起义成功了。这次起义主要是由各个城市中的知识分子团体和法国人组织的陆军中的爱国分子发动的。而苏发努冯做了许多富有说服力的工作后,才把起义的组织者争取到他那边去的。他们成为当时的抗战力量,苏发努冯曾经设法动员他的兄弟们参加抗战,因为其中一些兄弟是陆军中的高级军官。他的大哥佩差拉从上面表示同情抗战运动,而那位异母的哥哥富马则同意在老挝国王退位和宣布独立后成立的新政府中任职。

随后,法国人回来了。他们同最初占领印度支那的情形一样,直至他们巩固他们在越南中部、越南南部和柬埔寨的地位和取得这些地区的交通线以后,他们才重新占领老挝。法国人在准备妥当的时候,就分3路入侵老挝,一路来自柬埔寨,一路来自越南中部,另一路来自国民党统治的中国,巴特寮部队勇敢奋战,但是,1946年3月21日,在他曲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中巴特寮遭到失败。他曲城位于湄公河畔,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交叉点。来自越南通过西面的公路干线,同来自柬埔寨通往北面的公路干线,都在他曲汇合。当时,法军充分利用了飞机大炮,对付握有大刀、长矛的老挝义勇军。苏发努冯亲自指挥巴特察部队作战,身负重伤。后来,被他自己的部下送过边境,到了泰国。随后,法国殖民军用5个月的时间,巩固他们在各个主要城镇的阵地,并确保通往这些阵地的公路。

当时,泰国政府赞成越南和老挝的独立运动。因此,一个流亡的老挝政府在曼谷成立了。佩差拉亲王成为这个流亡政府的国家元首,流亡政府的其他主要成员,包括苏发努冯亲王和富马亲王,以及曾经参加1945年8月一度夺取政权的前抗战政府成员卡代·萨索里斯。

苏发努冯的伤口逐渐治愈后,他开始总结分析这次失败的教训。他得出的结论是,主要的错误在于把抗战运动的根据地单独建立在城市,同时,企图按着法国人的条件,同法国人打仗。他和他的一些支持者开始研究少数民族和老龙族农民的革命经验。结果他们了解到,山区和丛林的农民和部落人民,为长期抵抗斗争提供了宝贵的后备力量;而一场长期的抗战运动,不仅需要城市的工人和知识分子,而且更需要依靠农民和少数民族。

因此,必须把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团结起来。苏发努冯设法说服流亡政府的其他成员支持他,重新开始把抗战运动建立在动员全体老挝人民参加武装斗争的基础上。他提出的口号是:“到农村去!到山区去!”但是,到了需要离开曼谷比较舒适的流亡生活时,其他成员则采取观望态度。

1947年,苏发努冯单独回到老挝,深入山区农村,组织新的抗战运动。他发现,他起初组织的、分散的武装部队剩下来的部分,仍然继续战斗,在沿越南边境的山区,已经建立了统一的指挥部,只是没有那么严密而已。某些部落的人民已经发起自己的抗战运动。当时的形势很好,就是需要一个领袖,苏发努冯毅然担当起这个角色。

就在这个时候,法国殖民者为了欺骗老挝人民,他们恢复了国王的表面权力,并且企图建立法国人在老挝的傀儡政府。但是,所有的傀儡政府,都是短命的,都是不得人心的。最后,法国人转而看中设在泰国的老挝流亡政府。首先溜走的流亡政府成员,就是卡代·萨索里特。他事前连对同僚们讲一句话也没有就逃跑了,后来他写了一本书,名叫《老挝·东南亚反共斗争的理想基石》。这本书引起了当时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的情报人员的注意,因而萨索里特被杜勒斯看中,并收买了过去。

富马是第二个溜出流亡政府的成员,后来,他被法国人所利用,向其他成员做“说服”工作。只是佩差拉拒绝为法国人效劳,不过,由于他的年纪太大,没有和苏发努冯一道到丛林去。到了1949年,佩差拉仍然流亡国外,而富马已率领前临时政府其他成员回到老挝,在万象的傀儡政府中任职。

这个时候,苏发努冯已成功地把老挝三大民族的各种爱国力量统一起来195O年8月组成了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抗战统一战线,选出以苏发努冯亲王为首的抗战政府。这次全国代表大会,还选出“寮国解放战线”中央委员会,这就是老挝爱国战线党的前身。到了这个时候,上寮(老挝北部)、中寮(老挝中部)和下寮(老挝南部)差不多每一个省份,都巩固了抗战基地。

到了第二年,民族团结更扩大为全体印度支那人民的团结。就是在这一年,寮国解放阵线同越南和柬埔寨的同类抗战组织——越南独立同盟和柬埔寨解放阵线结成了联盟。这是印度支那的一个历史性的事件,原因是它第一次用组织形式把印支3国人民联合起来。在这以前,只有法国人拥有把印度支那整个领土用作一个军事整体的垄断权。法国人有权使他们的军队经过一国领土,围攻邻国的抗战部队,就像柬埔寨和越南领土曾被用作征服老挝的基地那样。从1951年开始,越南和老挝抗战部队并肩作战,可以使用彼此的领土,攻击法国军队,并协调他们的军事活动。

美国自1950年开始,已直接援助法国人,企图消灭老挝的抗战部队,每年大约援助2500万美元。但是,巴特寮部队的力量和影响,继续增长和扩大,到了1954年3月,美国已经负担了法国在印度支那进行“肮脏战争”的战费的80%。同时,华盛顿方面已在拟订计划,准备使用美国作战部队进行直接干涉。至于美国空军的干涉,那就更不用说了。

然而,美元也好,美国的坦克、飞机、大炮也好,显然都无法挽救法国的军事失败。这个时候,五角大楼乃建议直接的军事干涉。这个建议是在各大国已同意在日内瓦讨论停火后提出的。前美国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希尔斯曼曾经这佯描述五角大楼的建议:

“到了1954年3月中,奠边府的法国守军陷入困境,叫华盛顿感到忧虑。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海军上将雷德福,乃向法国最高统帅部建议,由菲律宾克拉克机场出动60架美国轰炸机,在第七舰队150架海军战斗饥的护送下,袭击包围奠边府的部队,设法‘消灭’越盟的大炮设施和交通……”

据希尔斯曼透露,雷德福曾经许下诺言,只要进行一两次袭击就够了。美国国会领袖曾听到有关报告;但是,他们对雷德福的诺言表示怀疑。因此,他们提出批准计划的三项先决条件。这三项条件是:对法国的支持应当是多国的;法国应当加速给予印度支那独立的过程;法国应当同意不要从印支撤退其军事力量,第三项条件怎样能够和第二项条件调和呢,希尔斯曼没有加以解释。

为了加强对印度支那的干涉,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迫不及待地向英国外交大臣艾登说项,企图提供第一项条件,即多国支持。艾登在他所著的《圆圈》一书中,曾经描述他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对此事的愤慨;因为他们认为,杜勒斯企图把他们推到不仅是参加而且是怂恿别国参战的地位,从而形成一个朝鲜战争式的国际干涉。但是,英国对参与美国发起的朝鲜战争的教训太深了,他们谨防再上其当!

华盛顿的情况却不然,当杜勒斯竭力提供条件的时候,五角大楼提出了更大野心的计划。当时的陆军参谋长李奇微上将,派出的一批专家汇报说:“起码在开始时需要5个师,随着战斗的进展,逐渐增加到10个师以上。”不过,在朝鲜战争当过“联合国军”司令的李奇微,没有同意这项计划。

在日内瓦会议进行期间,杜勒斯一面设置重重障碍,破坏日内瓦会议达成协议;一面竭力游说那些参加过朝鲜战争的国家,在印度支那参加一场新的干涉战争,但是,只有南朝鲜和澳大利亚表示愿意提供军队,泰国和菲律宾表示愿意“原则上提供”。到了丘吉尔拒绝英国予以支持和加拿大的皮尔逊采取同样立场时,杜勒斯乃愤然离开日内瓦。但是,他在华盛顿继续竭力阻止停火。后来,新上台的法国总理孟戴斯一弗朗斯政府,定于7月20日为要么停火,要么辞职的期限。但是,7月13日在巴黎同艾登和孟戴斯一弗朗斯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杜鲁门提出了他拟向东南亚条约组织提出的计划,要求立即对印度支那进行“紧急干涉”。这次会议争论剧烈,杜勒斯和孟戴斯一弗朗斯都曾用拳头拍桌子。结果,盂戴斯一弗朗斯在艾登的坚决支持下,拒绝立即进行“紧急干涉”,只同意在完全不可能安排停火的情况下,才由东南亚条约组织进行干涉。

为了破坏印度支那三国人民的战斗团结,法国人给予老挝和柬埔寨以表面的独立。到了有关印度支那的日内瓦会议进行的时候,富马是所谓“独立”的老挝的首相,而由他的国防大臣伏拉冯和外交大臣培。萨纳尼空代表“独立”的老挝出席日内瓦会议。法国匆匆给老挝戴上“独立”的桂冠,其目的在于阻止苏发努冯的抗战政府出席日内瓦会议。

会议的进程是曲折而复杂的。7月25日晚上,法国和越盟代表团已经就停火程序达成协议,但老挝代表团内部却出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培·萨纳尼空拒绝在停火协议上签字,其借口是协议规定巴特寮部队在老挝北部两个省份——丰沙里和桑怒重新整编,意味着承认巴特寮。因此,美国记者们预料,不可能在期限前达成停火协议了,因而,孟戴斯一弗朗斯必须辞职了,日内瓦会议将以失败而告终了,可是最后,伏拉冯终于代表老挝在协议上签了字,从而使日内瓦会议在停人问题上达成协议。

国防大臣伏拉冯回到万象后在国民议会上透露,一名美国特务为培·萨纳尼空在一家瑞士银行存入100万美元,要他担保老挝代表团不会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数天后,培·萨纳尼空请他吃饭,就在培·萨纳尼空的家中,当伏拉冯背向窗口坐着的时候,他遭到暗杀。凶手的子弹由窗口射入,接着凶手便搭乘一艘预先准备好的快艇,越过湄公河,逃到泰国去了。

美国及其仆从所以要刺杀这位国防大臣,是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伏拉冯曾经奉富马首相的指示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并透露培·萨纳尼空在日内瓦会上的丑行;二是伏拉冯在被刺杀前,还曾安排了富马和苏发努冯的第一次会谈,这是日内瓦协议规定的政治谈判的开始,旨在促成王国政府和巴恃奈之间的民族和解;三是伏拉冯在国民议会上透露和谴责有人企图在巴特寮部队遵照日内瓦协议撤出他们的根据地和重新整编时,对他们进行背叛性的攻击。美国中央情报局及其老挝亲美右派,认为伏拉冯“大逆不道”,因此就迫不及待地把他除掉了。

伏拉冯大臣被暗杀后,老挝政局急剧动荡,终于以富马辞去首相职务而由卡代·萨索里特取代。萨索里特曾为法国人忠实效劳,随后参加过第一次抗战政府,跟着又在曼谷再投奔法国人。华盛顿对此人十分欣赏,把他看成是者挝的吴庭艳。他的第二任妻子是文翁亲王的妹妹。他在美国的支持下,还推荐文翁取代在琅勃拉邦患病的国王西萨旺冯的王位。由于萨索里特已在万象执政,并有美元源源给他,杜勒斯准备更加积极地破坏日内瓦协议。

就在这个时候,美国运输机把别动队空投到丰沙里和桑怒,企图占领那里的巴特寅根据地和消灭巴特寮总部。关于此事的谈判开始后,萨索里特的代表却提出一项计划,要设立一个“受降委员会”,安排巴特寮部队解除武装和投降,巴特寮断然予以拒绝,建议按照停火协议,设立一个政治委员会,安排日内瓦协议的实施、全国性的选举和国家的统一等事项。

谈判很快陷于僵局。当时,萨索里特显然是在争取时间,等候华盛顿的指示。在杜勒斯访问万象两周后,所谓“王国部队”便向桑怒、丰沙里发动大规模进攻,开始了一个旨在占领桑怒、丰沙里从而消灭巴特寮的运动。美国一开始便介入这个运动。开始时是送武器、美元和运输机,接着是军事“教官”和“顾问”。杜勒斯的意图是把老挝变成一个“反共堡垒”。对此,前美国总统肯尼迪的特别顾问阿瑟·施莱辛格曾经写道:

“为了追求这个梦想,到了1960年年底,美国已把近3亿美元送进这个荒野和原始的国家(老挝)……其中85%用于支付老挝王国军队的军费。到了1959年,这支军队已经是美国装备了,配备有吉普、卡车,还配备有运输队、军械队、军需队和宪兵……在这3亿元中,只有700万元用于技术合作和经济发展。”

就在老挝右派分子阴谋消灭巴特寮部队的时候,苏发努冯的长兄佩差拉亲王,经过11年的流亡后回到老挝,立即受到美国和英国大使馆的压力。美国和英国以为,佩差拉在曼谷住了那么多年,一定会采取支持东南亚条约组织的立场。他本来已经表示,他盼望过一个“纯粹公民”的生活;但是,他回国后仅仅1个月,国王就恢复他的副王的旧衔头。副王实际上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却给了他以“老政治家”的声望。英美大使馆以为,他们可以利用他的地位,推动者挝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可是,佩差拉的第一次公开声明,叫他们大吃一惊。他表示,他衷心拥护成立一个联合政府,并要求老挝严守中立。他还具体建议,同河内和北京建立外交关系。

然而,联合政府直至1957年8月才真正成立,富马继续担任首相兼任国防大臣,苏发努冯担任经济计划大臣,卡代·萨索里特任内政大臣,培·萨纳尼空任外交大臣。

19刀年11月,巴特寮忠实地履行协议,解散桑怒省和丰沙里省自己的政府,巴特寮部队成员复员,返回原籍,只剩两个营,作为完整单位合并于王国军队。

之后,国民议会约有1/3的席位,于1958年5月举行补选。由于萨索里特任内政大臣,他以不准进行“颠覆宣传”为理由禁止真正的竞选,补选结果似乎早有定论了,可是同老挝右派的愿望相反,在总共补选的21席中,老挝爱国战线党及其盟友提出的15个候选人,就有13人当选!苏发努冯本人在万象当选,其所得票数超过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