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8-抗战狙击手-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不到枪声,日本兵就很难判断出他的隐蔽位置。
萧剑扬慢慢地伸出了步枪。
他习惯性地把右手凑到嘴边,轻轻地冲右手食指吹了口气,然后把食指平静地搭在冰冷的扳机上。
心里记着连长教的话,他第一个就瞄住了那个端着望远镜的鬼子军官。
正要扣动扳机,他突然又停下了。
萧剑扬心很细,他在开火前一下子意识到一件事儿:
这个日本军官在炮兵阵地中所站的位置比较显要,如果第一枪就先干掉他,那旁边的鬼子兵立刻就会发觉自己的指挥官被击倒了。
这样一来,再想射击其他的日本兵就困难了。
于是,萧剑扬转移了枪口,瞄住了比较靠炮兵阵地边上的一个鬼子兵。这家伙正在拖动一个木板箱,箱子里也许装的是炮弹。
“咣!”日军的炮口火光一闪,发出一声轰鸣。
几乎是与此同时,萧剑扬手里的步枪也轻快地往后动了一下。
那个正在拖木板箱的鬼子兵,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猛地推搡了一把,人一下子向后仰去,木箱也撒了手,整个身体重重地倒在地上。
大多数的鬼子炮兵正忙得热火朝天,没注意到这一幕的发生。
第一章 初战淞沪第一章 初战淞沪(18)
只有离他不远的一个鬼子一等兵,发现自己的同伴突然摔到在地,还以为是滑手了或是被什么绊了一下。
这个一等兵跑过来,想看看能不能帮把手。等凑近了,他猛然发现同伴白布衬衣上的血迹,禁不住惊呼起来。
可是这时,阵地上的火炮刚好又进行射击。炮火的轰鸣盖住了这个倒霉蛋儿的叫声,更盖住了一颗7。92毫米的步枪弹击断他胸骨的声音。
【中正式步枪所使用的,是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该弹尖头、平底、铅心、黄铜或者覆铜钢被甲,弹头质量10克,初速870米/秒,膛压304MPa。
该弹的特点是:威力大,杀伤效果好,精度高,弹种齐全,用途广泛。】
萧剑扬射出第二发子弹之后,把步枪收回来,趴下身子,沿着沟渠向左爬了一段距离,然后再悄悄地探头出枪,瞄向下一头猎物。
这一回萧剑扬瞄上了火炮跟前的一个家伙,看起来他好像是负责往炮膛里填炮弹的。
这个日本人干脆脱光了上衣,头上扎着条毛巾,看着身子骨挺结实,一身腱子肉。
炮身重重地哆嗦了一下,一个炮弹壳退了出来。那条鬼子壮汉麻利地填进去一发新的——这大概也是他今生装填的最后一发炮弹了。
“咣!……”炮音还没散尽,萧剑扬的子弹就到了。
日军装填手的身子,像那门火炮似的剧烈哆嗦了一下。他手里抱着的一发炮弹也滑落了下来,砸在脚边上。
周围的鬼子炮兵开始慌乱起来,因为他们搞不懂是怎么回事。
莫非是流弹?
自从由狮子林、川沙口一线登陆以来,日本炮兵一直打得很顺手。
中国军队的火炮不但数量少,而且射程近,很难对日军的炮兵阵地构成威胁。
加上日军不断地利用观测气球、侦察飞机进行战场监视,只要发现中国军队的炮兵开火,马上就动用远程火炮、轰炸机进行火力压制、火力摧毁。
空中方面,日本空军基本掌握了制空权,很少见到中国空军的飞机。
此外,他们也从来没遭到过中国步兵的偷袭。
【狮子林、川沙口,位于上海市北部。“8。13”淞沪会战中,作为日军增援部队的第11师团,于8月23日拂晓,由上述地点登陆,向宝山、月浦、罗店一带的中国守军发动攻击。】
因此,鬼子炮兵一直是在充满安全感的气氛中作战。阵地上的警戒也比较松。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竟然会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飞来仇恨的子弹。
那个鬼子指挥官也发觉了自己的装填手被莫名其妙地撂倒了。这名炮兵中尉倒好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他立刻端着望远镜扫视阵地四周,试图发现什么异常现象。
当他的望远镜刚刚转到那条废弃的沟渠的时候,阵地上的其他几门炮正好也在开火。萧剑扬瞅准这个机会,又快又稳地让一发子弹飞出了枪膛。
鬼子军官在望远镜的视野里觉察到了,草丛里好像有什么动了一下。但是,他已经来不及作出反应了。
七分准头加三分凑巧,这颗子弹闪电般地从鬼子望远镜的左镜筒穿入。
在轻轻松松地击碎了物镜和目镜之后,它再接再厉地爆裂了日本军官的左眼眼球,接着头也不回地蹿入了他的颅内,最后在他后脑的上部为自己凿开了一个告别的血洞,扬长而去。
在它身后,留下了一具里面变成糟豆腐的日式颅腔。
萧剑扬打完这发子弹之后,迅速趴下身子,沿着沟渠又向左爬了一段距离。
等再次从沟渠里微微探头向外看去,他发现这个马蜂窝捅大了。
见到自己的指挥官被打倒在地,阵地上的鬼子炮兵急眼了。就连别的炮位上的日本兵也惊动了。
日军炮兵部队也配发有一定数量的轻武器。这当口,十几个家伙端着枪,半弯着腰,迅速朝这个方向搜索过来。
他们从鬼子炮兵中尉倒下的姿势,大致判断出了袭击者可能藏身的方位。
萧剑扬见情势不妙,赶紧趴下身子,在渠底沿着来时的方向往回爬。
在东北老林干义勇军积攒下的经验,使他养成了一个简洁的认识:
打不过就赶紧溜!
可爬了几步,他就意识到这回的麻烦大了。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形,他不敢爬得太快。这条沟渠又不够深,没法子弯着腰跑。
以他此刻的移动速度,鬼子兵很快就能撵上。他眼下的这身伪装,毕竟是临时凑合着弄出来的,离着远了还行,如果走近了可就要露馅儿!
眼见着难以脱身了,他心一横,索性不往前爬了。
拼了!
萧剑扬转过身来,把枪顺好。枪膛里这时只剩下一发子弹了。
他从衣兜里摸出最后一个装弹的桥夹。桥夹上还剩下最后四发子弹。
接着,他又从挎包里掏出那两个早上缴获的日军手榴弹。
这种手榴弹,萧剑扬以前没见过,也没用过。
但在东北那阵子,他在他爹的队伍上用过鬼子的另一种手榴弹。
第一章 初战淞沪第一章 初战淞沪(19)
两种手榴弹差不太多。所以萧剑扬也大致估摸出了眼前手边上这种弹的用法。
这时,走在前面的几个鬼子兵,似乎已经发现了草丛中有什么异样。他们喊了起来,同时加快了脚步。
其他的日本兵也端枪跟着跑了起来。
萧剑扬把一枚手榴弹攥在右手上,眼睛紧紧地盯着越来越近的小日本。
“连长、弟兄们,俺来了!”
他一面在心里默念着,一面用左手拔出了手榴弹头部的保险销。
(二十一)
萧剑扬正准备等鬼子再凑近些就投出手榴弹。
没想到,他突然瞅见日本兵的战斗队形中,有几个家伙一下子停住了。他们伸手向前比划着,嘴里还喊着什么。
其他的鬼子兵也收住了脚。
他们的视线朝着萧剑扬藏身的这个方向扫过来,但不是往地上看,而是冲半空里张望。
萧剑扬搞不清这帮家伙在耍什么花样,依旧握紧手榴弹,眼睛死死盯住他们的动静。
这时,他听出来了,脑后的空气中传来一种奇怪的“嗡嗡”声。
而眼前的鬼子兵开始不由自主地往后退。
萧剑扬实在忍不住了,他偷偷地扭回头一瞧——
飞机!
一架飞机打他身后的半空中扑过来,猛地朝着日军的炮兵阵地俯冲下来。
萧剑扬瞧见这飞机有两层翅膀,机身在不停地摇晃。
在它身后的蓝天中,拖出了一道长长的黑色烟带。
飞机急速地逼近,空气中的“嗡嗡”声越来越重了。
萧剑扬这下看清了,这架飞机翅膀上的圆形图案,跟自己军帽上的帽徽一模一样。
“俺们的飞机!”
萧剑扬在心里叫了起来。
【淞沪会战中,中国空军使用了美国寇蒂斯公司所生产的霍克—3型战机。该飞机为双翼飞机。
著名的空军烈士阎海文,所驾驶的飞机就是这个型号。】
这架中国空军的战机,不知是在空战中被敌机击伤了,还是被日军的地面防空火炮击中了。
它像一只受伤的苍鹰,知道自己无力飞回山岩上的鹰巢,于是决意在最后一次的撞击中找到自己的归宿。
它竭力地控制着自己的身体,照准地面上的这个日军炮兵阵地撞下来。
空中没有见到降落伞。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更大灾难,那十几个端枪的鬼子兵根本顾不上再去搜索打冷枪的袭击者了。
他们纷纷卧倒。几个神经比较脆弱的,慌得忘了隐蔽,掉头就往回跑。
炮位上的日本兵也停下了手中的活儿,乱作一团。
更有几个家伙呆站在那儿,傻了。
萧剑扬也怔住了。一双瞪得不能再大的眼睛,随着机身的飞行而转动。
飞机掠过萧剑扬的头顶,双翼激起的气浪扑打在他的头上、身上。
它的身影在空中艰难地划过,好像一名遍身硝烟的战士,用尽所有的力气,庄严地向大地行了最后一个军礼。
一股黑红的火焰从地面腾空而起。
机头从容地扎进了炮兵阵地上的一堆弹药箱中。
山崩一样的爆炸。
硝烟和气浪,转瞬间吞没了弹药箱附近几个没来得及逃开的土黄色身影,然后迅猛地向四周扩散开去。
大地在颤动。
【“8。13”淞沪会战期间,年轻的中国空军奋勇迎击日本侵略者,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重创日军。
在战斗中,中国空军勇士在战机负伤的情况下,不惜舍身撞击日本军事目标,比如1937年8月19日,沈崇诲烈士驾机撞击日本军舰。】
萧剑扬的身子随着地面的震颤而抖动。
一瞬间他觉得自己的意识有点模糊,耳朵听不见什么声音,视野里的天与地像打摆子似的颠着晃着。
等他回过劲儿来,脸上已是湿漉漉的一片,除了汗水还有别的什么。
第一章 初战淞沪第一章 初战淞沪(20)
“爷们儿!”他哑着嗓子喊了一声,把掌中日式手榴弹上的小头头往枪托上狠劲一磕,然后死命地甩了出去。
圆柱体的铸铁弹身,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弧线。
接着,他抄起了步枪。
这时的鬼子炮兵阵地已变了模样。
由于日军的炮位彼此间拉开一定的距离,因此飞机的撞击并没有一下子完全摧毁整个阵地。
但是显然,它把一些无形的东西粉碎了。
两个军帽被气浪掀跑了的鬼子炮兵,僵僵地站在那里,眼睛直勾勾地瞪向半空,好像还是无法相信发生了什么。
几个浑身血污的日本兵,瘫在地上嚎着,手臂不时地向空中无力地挥着。
一个家伙蹲在边上,抱着他的战友。
他的这个同伴,身上还相当齐整,只是脑袋变成了瘪掉的鸡蛋——被飞机爆炸后飞出的碎片击中了。
更多的土黄色身影在跌跌撞撞地跑东奔西,手忙脚乱。
萧剑扬用枪膛里剩下的一发子弹,飞快地打倒了一个似乎正在梦游着的东洋兵,然后迅速地把最后的四发子弹压进了弹仓。
此刻的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盘算先打哪个后打哪个了。
血在他的身子里变成了流动的火炭。他几乎是凭着本能来捕捉猎物,瞄准、击发、拉枪栓……再瞄准、再击发、再拉枪栓……
还没等日本人从混乱中缓过劲儿来,他就一口气打完了那四发子弹。
当他沿着那条废弃的沟渠悄悄爬走的时候,身边只剩下了最后一颗从鬼子那儿缴来的手榴弹。
(二十二)
天快黑的时候,萧剑扬从他藏身的一块棉花地中钻了出来。
太阳好像也被一天中持续不断的战火折腾累了,跑到地平线下面找地方歇着去了。
可这被晚霞笼罩的大地上,枪炮声依旧不断。
萧剑扬喝光了水壶里的最后一口水,感觉人精神了一些。
离开那个鬼子炮兵阵地之后,由于身上已经没有子弹了,再加上人很疲倦,他没再往别处溜达,而是找了片比较茂密的棉花地躲了起来,等着天黑。
那剩下的一颗手榴弹,是为了在最后关头用的。
拄着步枪站起来的时候,左臂的伤口猛地疼了一下。这人紧张的时候不觉着,一放松下来就感到不好受的滋味了。
“是该归队啦。”——他对自己说。
他把步枪背在肩上。尽管已经打光子弹了,但三尺来长的枪身还是显得那么有生气。
胡桃木的枪体贴着自己的身子,让他觉着非常的亲切。
突然,他记起自己忘了做一件事,于是又把枪放下来,然后从左胯上的刀鞘里拔出刺刀,接着整个人也坐下来了。
他准备在枪托下方补上后来的几条刀痕。
起风了。带着暑气的晚风撩动他身上残存的草叶伪装。
他一下子想起了不久前的情景——
那架负伤的中国飞机从他的头顶掠过,双翼激起的气浪扑打在他的头上、身上。
他慢慢停下了手里的活儿。
萧剑扬重新站起来,收起刺刀。
数目已经不重要了——
打就是了,直到打光子弹,或者打光鬼子。
他背好枪,朝西面偏南的方向走去。
晚风吹过他破碎的军衣。残霞的血色浸透了他满是泥土的面庞,并且渗进他的眼里。
远方,炮火正浓。
第二章 南京外围第二章 南京外围(1)
(一)
日本人的飞机消失在灰色的云层中,弟兄们从路边的田里爬起来,继续向西走。
萧剑扬一面在队列中赶路,一面拧着军装的下摆。
刚才忙着躲敌机,脚下没留神,半个身子滑进了一个小水坑。结果,蓝灰色的棉军衣上,整得又是水又是泥。十一月的冷风贼溜溜地吹过来,他不禁打了个冷战。
队伍沉闷地行进着。离开上海已经十来天了,大伙儿基本就沿着这条叫做“京沪路”的灰带子向西撤。
据说这条路走到底,就是那座用石头砌起来的首都———南京。
此时萧剑扬脖子上的无边领章,已经是一条蓝杠加一颗三角星。话说起来,他的这个下士军衔,也是师长王耀武亲自提的。
那一晚他从鬼子战线的后方摸回来,天亮之后在罗店的西面找到了自己的队伍。当时51师奉命后撤到施相公庙一带,构筑工事,坚守不退。
回到部队后,萧剑扬把从鬼子军官身上搜来的那张军用地图和几份文件,交给了担任代理连长的一排长。
当天下午,来了个传令兵,叫他到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