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媚宫·玉漏 >

第6章

媚宫·玉漏-第6章

小说: 媚宫·玉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觉间,两人到了一路口,冷冷清清,不见几个行人。金鸾指着一排紧闭的店铺,说道:“以前,这里有位卖画的书生,画得可神了。那里是陈记米店,也关了。现在的大街也不如以前热闹,人越来越少。我记得前两年,这里还有夜市,一直到寅时,都可以买到小食。据人说,早年还会看到些胡人在卖他们的香料。”  
  胡人。莫莫想起丝绢帕子上振翅的鹰。鹰是凶猛之物,为胡人所喜,窥其喜之物观其性。爹说的胡人侵扰边境,看来是真的,自己虽没有见过胡人烧杀劫掠,但其性定是可怖可憎。眼下胡人离市,边境定有战役。    
第二十章 候门深似海 (二)    
  两人回到王府时,天色已晚。大门灯笼亮着幽幽的光。开门的宫人见是莫莫,便道:“有封姑娘的信。”  
  莫莫回到房间,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一行熟悉的小楷字列入眼里:  
  吾儿莫念,一切安好。  
  是爹!他终究念着自己!莫莫泪滑过双颊,又赶忙拭去。心里是又喜又悲。  
  “小姐,”金鸾端着一茶托站立门口:“你怎么了?”  
  “收到我爹的信了。”莫莫重新把信折好,放到案几上。  
  “我爹不识字,他总是托人写信给我,不过我也看不大懂。”金鸾又说,“刚在园外碰到珍儿了,她说碧莲姑娘想请小姐膳后过去。”    
  夏日的暑气并未随着暗沉的天色消散,知了声声,晚风带着热气,莫莫换了套白玉兰散花纱衣,不过光景,光滑的额上又了有细密的汗意。莲园应该会凉快些。她擦擦汗,步伐加快。  
  莲园到了,拱门外站着一深衣宫人,往园里探头探脑。  
  “长生,你这是干什么?”金鸾上前小声斥责:“这是林姑娘的园子,被王爷发现,要你脑袋。”  
  长生赶紧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指指园内,“王爷在里面。”  
  王爷?莫莫进府几日,并未见过王爷,转念一想,王爷来找碧莲姑娘,那自己先回去吧。刚想转身,长生又神神叨叨的:“可碧莲姑娘就不见王爷。”  
  金鸾一挥袖,杏眼圆睁:“要你小命了,在这里胡说! ”    
  “莲儿不愿见本王,原是约了人。”赵易一身玉色丝帛长袍,宽袖皂缘,莲园清风四起,腰里丝绦和着长袖宽摆,弥漫着淡淡苏木香,飘逸儒雅。相王慢步踱出,金鸾长生赶紧匍匐礼之,莫莫屈膝于地,暑气渐退,地面石板温热不灼人,心里却忐忑不安。  
  “你起来。”温润柔和的声音。莫莫抬头一看,一只手伸于面前,手指整洁修长,似是在等待。莫莫犹豫着把手伸过去,双手触及时,手掌柔润的温度让她心稍安。赵易扶起莫莫,忽一把抱起她,旋了个半圆。  
  “小 ……”金鸾见势欲张口,身旁的长生捅了她一下,小声说:“你不要命了?”  
  “你回去告诉莲儿,”赵易抱着莫莫,对跪在地,不知所措的珍儿大声说道:“她今日不见本王,本王就先请了她的客人回寝殿叙叙! ”  
  “王爷。”莫莫轻呼。    
  她感到完全不能自己,赵易丝毫不理会,抱着她,从拱门而出,穿过曲折长廊,亭台楼榭,进了寝殿。殿外两仆人合了殿门,悄无声息。一两下打更竹梆声响过,夜色开始漫延。  
  赵易把莫莫放在床上。殿内烛光跳跃,映红了灯绡帐,罗被齐齐整整地叠放于一角,被上一石青金钱引枕。莫莫蜷起身子坐着,双手抱着膝盖,低头不语。烛光剪映了一姣好的侧影,投在丝滑垂落的绡帐。  
  赵易坐于床沿,手指轻抬莫莫的下巴,使她的脸对着自己。这是她第二次正视着他,烛光勾勒出他深深的轮廓,俊眉柔和展入辅犀,眉间的英气尚存,只不过这英气此时被他玩世不恭的神情削减去了大半,多了份慵怠的风雅。  
  她脸上带过一丝倔意。他抚摩着她光滑的面颊,嘴角漾起笑意。清风穿过隔窗,一时烛火晃动,也晃动了灯绡帐上的对叠人影。莫莫想起他,鹤唳山顶,窃得她香吻后,他嘴角的浅笑。  
  “王爷要找的人,不是我。”莫莫低下头,眼带泪光,睫毛扑闪。  
  “何以见得?”他的语气带了嘲弄。翻身半躺在檀木床上,手撑着脑袋,屈起一条腿,饶有兴趣地看着她。    
  “是林姑娘。”莫莫低声说道。寝殿安谧沉寂,夜虫开始鸣叫,一声一声的,细腻撩人。  
  “要是本王改变了主意呢?”赵易坐起身子,紧靠着她,慢条斯理地抓过她的手,细细端详。莫莫的手纤细均匀,软如柔夷。她虽生长在乡野,农活家务倒不常沾,二娘疼惜得紧。  
  “王爷要什么样的回答?”莫莫欲抽回手,反问道。她不喜欢他玩弄她的手,仿佛在捉弄着她,好似观赏件古董珍玩,看上了便打算归为己有。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媚宫·玉漏》 第11节 易读                       
  《媚宫·玉漏》    第11节  
作者: 赵家西施             
  “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赵易并不放开她的手,无视她的局促,脸上笑意反而更浓,语气多了份慵懒:“罗伏成的女儿,应是知书达理,满腹才华。这双手不适合笼衣熏香,倒适合提笔研墨。”  
  “我要你陪我。”他拢了她的手在掌心,答了她的话。“你既然入了王府,就是我的女人。”莫莫转过头,幽深的眸子正盯着她,如初见面时透过绸伞的目光,直直逼来。    
  “王爷是为了激林姑娘?”莫莫想起金鸾的话。  
  赵易并不显尴尬,咧嘴笑了,依然不慌不忙:“那又如何?她乐意你进府,我就顺手收了这个人情。王府女眷太少,我嫌冷清。”  
  莫莫的的心猛然一沉,眼帘迅速蒙上了水雾,叶仲宁他明白的。他最后见她是在深夜,怕是他明白自己将成为相王的女人。所有的人都明了,就自己傻。眼里的泪悄悄滑落脸颊,她转过了脸。  
  赵易迟疑了一下,松开了手,轻声说道:“我不勉强你。”他起身离塌,烛光下,高大的身影遮住了莫莫的脸。他背着手踱到窗前,看着窗外树影摇曳,声音悠然传来:“你回去吧。”  
  沉实的殿门重又开启,天色漆黑一片,她正琢磨着怎么回去,见金鸾在一小道上来回焦急踱着步,见到她忙迎了上来。    
  “我们回去。”莫莫觉得累,只想早点躺下。    
第二十一章 候门深似海 (三)    
  青城叶府,府门大开,几个家丁丫鬟拿着掸子,仔细地挥去沾染门上的灰尘杂物。园内堆满了桌椅屏风,香几橱柜,要不是在炎热的六月,过路人还以为是大户人家新春除尘。  
  一家丁好奇地看着张粉彩瓷屏太师椅,刚想挪动屁股坐上去试试,被旁边的丫鬟挥着帕子赶了下来。一个小丫环端着个青瓷花瓶,小心擦拭着,不料磕到了抬过来的嵌玉几,哗啦一下碎成了几片。府里管事的王妈见状,一愣,要在平时,不说杖罚,也要厉声责骂,这会儿她却展开不常见的笑脸,对着吓得哆嗦的丫头和声说道:“碎得好!碎碎平安,岁岁平安!冲喜! ”转眼又拉下脸来低声说:“赶紧的,收拾干净! ”    
  “杏儿!把王妈找来,我要去绸缎铺! ”叶夫人兴高采烈,眉眼间神采流动:“留春!记得叫人把这园子给好好收拾了,要不染一尘,一尘不染!太傅府虽不比皇宫,可也不能让宫里人小瞧了咱! ”丫环们应声而下,穿梭来回于庭院长廊,忙碌着手里的活儿,每个人的脸上都慎重而喜悦,叶府比往日热闹了许多。  
  “老爷呢?”叶夫人刚迈出大门,又想到了什么,转身问道。  
  “夫人,老爷在石井园内歇着呢,和往常一样。”王妈毕恭毕敬地说,也是一脸喜悦。  
  “这老头子,该忙的不忙,不该忙的瞎了眼似地乱转! ”叶夫人嘟囔着,“这么大的喜事儿,他连句话都没有?”  
  “老爷就交待了一句话……”  
  “什么话?”  
  “老爷说,一切从简……”  
  “从简?我看他是整天呆在石井园被烟熏坏了脑袋!他以为这样的喜事天天有啊,今个儿又钻那园子里去了,也不怕晦气! ”    
  “老爷公务缠身,难得空闲,府内的事儿全靠夫人打理得井井有条,老爷心里清楚着呢。”王妈轻声慢语,低眉顺眼。  
  “那倒是。”叶夫人也不多说,没了往日的计较,出门和王妈上了马车,喜事临头,她做梦都在笑,老头子爱干什么干什么去。府内的家丁仍然忙碌,来来往往于各庭院间。这几日没下雨,阳光明媚地洒满园子,暖暖地融入这欢欣的氛围。  
  莲园里欢笑连连,莫莫和碧莲玩着棋,金鸾和珍儿在旁站着。园里过风时,丝绸罗衫飞扬,几笔飘逸柔和的暖色映衬了粉红碧绿,清冷的水榭添了灵动的姑娘们,霎时变得婉转亲和。  
  一阵丝竹声幽幽传来,轻盈虚飘,古琴箜篌齐奏,时而急促,时而委婉;一曲终了,又有琵琶女声缠绵,清丽可人。  
  “王爷今日兴致不错。”碧莲左手敛着芙蓉袖,右手轻掂一棋子,落棋有声,“戏子优伶一来,这里就热闹了。”    
  “说是王爷要带到皇宫里的丝竹班子。”一旁观棋的珍儿道。  
  “皇宫?亲兄弟不分家,皇宫王府都一样。”碧莲轻笑:“莫莫,该你了。”  
  “这曲子好生熟悉。”莫莫心生好奇:“金鸾,你去瞧瞧,是什么样的丝竹班子。”金鸾早想看热闹,应了声步出莲园。  
  乐声忽远忽近,似是从东面传来。“在翠锦园吧。王爷平时不喜热闹,今个儿还真如林姑娘所说的,来了兴致了。”金鸾嘀咕着,抄过花草小巷,往东走去。  
  “林老爷这边请。”长生的声音从长廊处响起。    
  “林老爷?”金鸾停下步伐,“碧莲姑娘的父亲林尚农?”只见长生伴着一蓝色的影子拐过长廊,消失了。  
  “得志商人! ”金鸾吐吐舌头,“肯定没啥好事儿。”  
  丝竹班子又奏响了一曲子,明快亮丽。金鸾见两女伶官抱着琵琶,迎面走来。    
第二十二章 候门深似海 (四)    
  林尚农危衣噤坐,微闭着眼睛,脸上神情淡漠,山羊胡须流露着商人的精明决断,深蓝色寿字锦袍衬着朱红太师椅,光彩流离,却也隐隐透着长途跋涉后令人疲惫的风尘气息。  
  赵易正坐于殿上,接过仆人递过来的玉帛礼单,细细过目。旁边站着一位束玉制发冠,着玄色宽袖长袍的官员,袍上一仙鹤飞舞祥云之上。  
  “王爷,”官员俯首低声道,“经下官核对,林家这次奉上的银钱宝物,全列在这单子上,即时已悉数入国库……”  
  “晋州的情况如何?”赵易眼不离单子,淡淡地问道。  
  “据下官所知,胡人几次三番扰乱民生,不过皇上英明,派索将军率领勇猛之师击退胡人,晋州现在民生安乐,祥和太平。”官员一派陈词,眼瞄过端坐的林尚农。林老爷端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    
  赵易收了礼单,对官员说:“有劳刘大人了。”官员微笑合礼而退。  
  林尚农忽起身施礼:“王爷,林家能为朝廷效力,是林某的荣幸。晋州乃林某故土,生于斯,长于斯,安乐忧患不足为逃避之由,”林尚农稍一停顿,“只是林某有一心愿,小女碧莲身弱性烈,还请王爷多担待。林某告辞。”林尚农躬身行礼,转身出了大殿,步履稳健,背影却稍显佝偻。  
  赵易神情逐渐凝重,又拿过礼单,若有所思。  
  莲园里荷花绽放,莲叶翠绿葱葱,映衬髹着朱漆的水榭。亭榭里的姑娘们罗衫拂地,软音笑语,续着棋。  
  金鸾兴冲冲地进来,直奔水榭:“我在路上碰到两伶官儿,她们说要是可以,来唱一曲儿给姑娘们听。”    
  碧莲抚着一棋子,也不抬头:“那让她们进来吧,来支小曲儿热闹一下也可。”  
  金鸾领了她们进来。一伶官年龄稍大,约摸十七八,着葱绿水袖棉衣裙,另一伶官年纪颇轻,梳着双环髻,抱着琵琶有些怯生。  
  “刚才的曲子,”莫莫说道,“我觉得在哪儿听过。”  
  “小姐说的是这首曲吧,”大伶官抱着琵琶坐下,“待春桃为小姐献上。”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椹。  
  于嗟女兮!与无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伶官的声音清丽婉转,不带忧思,或许悲歌哀婉,唱于世人千遍,早已不如初时含思凄凉。    
  鹤唳山下,日出之时,疯癫道人辗转哀怨的唱腔,像阵急风闪过莫莫的心里,叶仲宁的影子滞留于某个清晨,他温暖的胸膛,温存的吻,低柔的语调,浅显的笑意,如被巨石激起的波澜,让她浑身一颤。  
  “这曲子唱的什么意思?”碧莲没有觉察莫莫的异样,问着伶官儿:“这般哀怨。”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媚宫·玉漏》 第12节 易读                       
  《媚宫·玉漏》    第12节  
作者: 赵家西施             
  “这是《氓曲》,时下流传民间,算是女子心声,说的是,”大伶官脸一红,低声答道:“姑娘呀,不要与男子痴情;男子痴情,还可以解脱;姑娘痴情呀,可没法解脱呀。”  
  金鸾和珍儿咯咯笑着,一旁的小伶官也扑嗤笑出声来。  
  “你们就这么唱给皇宫里的嫔妃们听?”碧莲打趣道。    
  “姑娘见笑了,”大伶官笑着说,“我们只是随了丝竹班子来的,今日有幸唱一小曲儿给姑娘们听。”  
  “王爷为什么要带你们进宫?”金鸾追问。  
  “因为公主要出嫁,王爷请了丝竹班子奏乐庆贺。”  
  “昌乐公主赵楚楚,”碧莲轻呼一声,“早听说昌乐公主要出嫁,嫁的是哪户人家贵公子?”  
  “说是叶太傅的公子叶仲宁。”伶官住了声。    
  莫莫早已泪流满面。  
  “莫莫!你怎么了?”碧莲惊呼,“珍儿,带她们下去领赏钱。”两伶官起身告辞。金鸾一时不知所措。碧莲拉着莫莫的手,急切地问:“你怎么哭了?”  
  “想起一些往日旧事罢了,”莫莫接过金鸾的丝绢帕子,转身出了莲园。    
第二十三章 侯门深似海 (五)    
  莫莫沉沉睡了一下午,醒来的时候见金鸾守着床榻,眼里满是不安的神色。天色已经黯淡,她仿佛做了个悲伤的梦,悠然醒来后,哀伤蔓延,又点点退去,梦里的人物故事清晰如昨,只是和身边人再无关系罢了。  
  “小姐,”金鸾来到榻前,端着茶,小心翼翼地,“好些了吗?”  
  “做了场梦,”莫莫起身,“醒了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小姐要是饿了,金鸾这就备膳去。”  
  “我不饿。”莫莫披上紫绡翠纹上裳,来到窗前。远处夕阳西下,琉璃洒金,红火的光芒染遍厚重的云朵。云团拥簇,似女子绾起的一个个发髻,雍容华丽。长发如云,云似青丝,压着天空沉沉地宣誓着夜晚即将来临。    
  “绾云居。”莫莫轻叹一声,“这名字就是这样得来的吧。”她收了神,看着园内草木依旧,三三两两的婢女仆人从园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