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再穷也要去旅行 >

第16章

再穷也要去旅行-第16章

小说: 再穷也要去旅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有一天,您有机会到意大利,一定一定要吃雪糕。吃过以后,你也会赞成我的说法。当然吃雪糕时,记得要想起我哦!哈哈!


浪漫出走意大利:许愿池的故事


  到罗马观光的人,都会到Trevi Fountain去,因为传说中只要背对着水池往后抛一枚钱币(抛钱币时要超过肩膀的高度),然后许下心愿,就会有重游罗马的一天。
  有一天,我来到了Trevi Fountain,虽然当时不是夏天,但喷水池四周一样围满了人群。到处都是人,就连找个位子坐下来也难。喷水池“哗啦哗啦”地发出水声,周围的游客也是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个不停,水池的四周可以看到很多人不停地在抛钱币,游客们手里拿着相机也不停地拍照,也有不少人忙着卖纪念品。而我当时只觉得一个如此美丽的喷水池,应该是安安静静地欣赏,用心地聆听水池发出来的声音。人太多,环境太嘈杂,这一幕,是我最不想看到的。
  我穿梭在人群中来到水池边,沿着水池走了一圈,发现水池里留下了很多钱币。我想,每天前来抛钱币的人那么多,水池里囤积了那么多钱币,要是没有人在固定的时间里来清理和捡钱币,肯定随手一捞就可以捞到钱币了。
  阶梯上坐满游客,我找了好久才找到一个位子坐下。望着水池,看着四周游客抛钱币的喜悦表情,我的心情却是非常平静。后来,我看到一对老夫妇也正在往水池里抛钱币。咦,他们抛下了两个钱币呢!两个钱币又代表着什么意思呢?一时好奇,于是我上前问他们:“你们刚才在水池里抛下了两个钱币,是否有特别的意思呢?”他们笑着回答:“其实并没有指定要抛几个钱币的,如果有钱的人,那就可以多抛几个钱币在池里。”后来,他们告诉我,其实他们在三十年前来过罗马,当时的他们只有二十岁,很年轻。事隔三十年,现在他们又再次回到罗马。听到他们的这一番话,我心里顿时觉得好感动!现代的社会,爱情熟食面的时代,试问有多少人可以在三十年后和自己的爱人再次往水池里抛钱币呢?当时的我,多么希望自己和心爱的人在水池边抛钱币,然后在若干年后,再次重温当时的回忆,就像这对老夫妇一样。只可惜,当时我是一个人的。
  之后,我也跟着他们聊了一会儿,我问道:“三十年前来罗马,三十年后旧地重游,是否觉得罗马有很大的改变?”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们竟然回答:“今天的罗马依然和三十年前的感觉一样。”这句话也证明了罗马真的试着保留这些历史古迹。向他们告别前,我对这对老夫妇说:“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也能像你们那样若干年后旧地重游!”
  离开Trevi Fountain时,我在钱包里掏出了三个钱币,背向喷水池许下心愿,然后就把钱币往后抛去。我之所以抛下三个钱币是因为我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重游罗马,当然我更希望,下一次重游罗马时,我能像这对老夫妇那样,和自己的爱人在水池里抛下钱币。
  走了一整天,天色渐渐变黑,脚也开始有点酸,我慢慢地走回客栈。不知为何,走回客栈的途中,我脑海里一直浮现出那对老夫妇与我对话的画面。也许,我是真的渴望自己也像他们那样吧!
  后记: 没想到事隔一年,我又去了罗马一趟。旧地重游,我也再次去了Trevi Fountain。再次站在许愿池前,我想起了那对老夫妇的话。看着许愿池,游客不比当年少,跟过去的感觉也没什么很大的变化。唯一不同的是,我没有见到那对老夫妇。临走前,我依然是独自一人在许愿池抛下钱币,许下同一个心愿。


浪漫出走意大利:准备好了吗?一起倒数吧


  为了迎接二零零三年的到来,我特地赶到了罗马。新的一年要来了,就连客栈的阿姨也为我们准备了一顿丰富的晚餐。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韩国菜,旅行者们都吃得不亦乐乎!
  晚上九点多,住在客栈的旅行者们都准备好出门,因为我们正打算参与今晚的倒数活动。由于时间还早,所以我们到罗马市中心的景点去观赏夜景。一大群人出阵,阵容可不小呢!当晚,不管我们走到哪个景点都可以看到很多人,也许大家也像我们一样正准备去倒数吧。手里拿着啤酒,和朋友边走边聊,车子穿梭在繁忙的街道中……
  为了能找到比较好的位子,我们决定早点抵达Piaza del Popollo。穿过许愿池,已经可以开始感觉那股人潮了。再往前走到西班牙塔时,四处的灯光都亮了起来,阶梯上都坐满了人,有的人站在街上敲锣打鼓,纷纷起舞,有的人已经开始燃放烟花。声音嘈杂,到处挤满了人,场面很热闹!听到身边的人都纷纷对别人说“Auguri! Buon Anno”,我们很好奇,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Auguri”是“好运”,而“Buon Anno”则是“新年快乐”。看来除了那个广场,也有不少人在西班牙塔迎接新年的到来。
  我们穿过西班牙塔,继续前往Popollo广场。忽然听到后面有人不停地在喊:“Auguri! Buon Anno!”回头一望,原来是两个女生在为街上的人献上祝福语。她们见到人就说Auguri! Buon Anno……周围的目光都投向她们。后来我们队伍中的人也跟着她们在街上高喊起来:“Auguri! Buon Anno!……”
  街上的行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走,看来这些人也是和我们一起去欢庆新年的到来。来到Popollo广场时,虽然距离倒数的时间还早,但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了。我们站的位子都被许多人头挡住了,而且还要跟别人一起挤,看来我们应该找个更理想的位子才对。于是我们派几个男生到处走走,希望能寻找到更好的地方,而其他人则在拥挤的人群中耐心等待。
  之后,他们在山坡上的站台找到空位,于是我们也到站台去。难得找到个风水位,我们就稳稳守候了。时间越来越近,人也越来越多,一眼望下去,广场及四周围都是人。除了密密麻麻的人头外,还是人头,估计有上万人吧,好壮观的场面啊!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气氛越来越紧张了,人们的喧哗声也越来越大了。我兴奋地不时吹哨子,凑凑热闹!后来,一个男主持人拿着麦克风走出来,说了好多意大利语,他那充满活力的声音,带动了全场人,把气氛推到了另一个高峰。接着就是当晚的高潮,他开始带领全场的人倒数。进入了倒数,大家高喊着:“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Auguri! Buon Anno……”紧接着就是人们的欢呼声和掌声。放烟花声四处响起,仰望着天空,看到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烟花在黑暗中亮起,把整片天空都照亮了起来,好美,好美!人们也随着烟火的声音而高声呼唤。我们高兴地互相拥抱祝贺……站在我旁边的意大利叔叔不但给了我一个拥抱和亲吻,还给我一杯香槟。接过他的香槟,和朋友干杯祝贺,我快要乐疯了!灿烂的烟花持续燃放了好久,把整个天空弄得满是烟雾,但我们还是继续欣赏烟花的美。
  突然,听到我们周围的人发出尖叫声,我们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有些恶作剧的人把烟花点燃了,然后扔到拥挤的人群中。尖叫声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也准备拔腿而逃,免得被烟花弄伤。当晚,前来倒数的人们纷纷喝酒庆祝,可是人们喝完啤酒后,不但没有把酒瓶扔进垃圾桶里,反而把摔在地上。一瞬间,干干净净的广场,弄的满是破碎的玻璃片,难道意大利人的公民意识是如此的肤浅吗?场面已经够拥挤了,现在还搞得满是玻璃碎片,那不是害人害己吗?
  虽然我们很想赶快离开现场,但人太多了,我们唯有跟着别人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拥挤的人群,你推我撞,我们都好担心会走失散了。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条路,但我们却走了整整半个小时,这才从人群中出来。呼!真累!
  走出人群,本来想大伙儿到酒吧去喝喝酒庆祝一番,可惜所有的酒吧都爆满。去不成酒吧,我们唯有到外头走走逛逛,最后我们在凌晨三点多才回到客栈。
  后记: 在罗马倒数的那一夜,真令人难忘!之后,我开始希望自己每年能到不同的国家去迎接新年。


音符国度奥地利:艺术家vs艺术“家”


  在维也纳,有天突然心血来潮想去美术馆,手里拿着一张介绍维也纳美术馆的小册子,大略地看了一遍,却拿不定主意要到哪一家美术馆去。于是友人建议我到Kunst Haus Wien。她说:“我想你会喜欢这一类的艺术。”虽然我当时还搞不清楚Kunst Haus Wien的来头,但凭她这一句话,我决定去Kunst Haus Wien。
  坐了巴士,走了一段路,我来到了Kunst Haus Wien。站在外面看着这栋稀奇古怪的建筑物,我加快脚步走了进去。一进去,里面没有太多的游客,底层是纪念品专卖店以及购票处。买了门票,我走到一楼,门外站着一个看起来像日本人的叔叔,他接过我的门票,然后露出亲切的笑容。
  一进去,看着墙上挂着一副副色彩鲜艳的抽象画,不平坦的地板,奇形怪状的窗口,我终于明白为何友人当初会认为我喜欢这类的艺术。我也是喜欢把房子弄得稀奇古怪的人,花一大笔钱来装饰房子,对我来说不一定美。我反而喜欢用一些旧物或废物来重新制造一些东西,花心思布置房子,更能显出主人的风格。
  一般而言,我在美术馆里欣赏画时,刚开始会很用心地看,可是多看几幅后,我就会走马观花地看了。可是,在Kunst Haus Wien里,我是很用心地欣赏这位艺术家的每一幅画,有的甚至看了还看,可见我是多么地喜欢他的艺术风格!他那大胆创新的艺术风格,摆脱了过去的程式,很随意的设计,反而令人觉得他对“家”有着另一种看法。在看画的过程中,我甚至肯定地告诉自己: 也许结束了欧洲之旅后,他就是我最喜欢的艺术家呢。
  后来,我看到了他的生平,发现这名艺术家跟其他的艺术家一样,曾在世界各地发表过无数的作品,举办过无数的画展。只可惜,他在2000年去世了。没想到,当我找到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艺术家时,竟然已是他死后一年。哀哉!
  当天在展览馆的人并不多,但看了他作品的人几乎都对他赞不绝口。花了很长的时间我才看完所展出的作品,临走前,我到了后院的咖啡馆走了一圈。一个种满花花草草的咖啡厅,进入咖啡馆有种回到大自然的感觉。要是看完展览后,觉得有点累,这家咖啡馆绝对是轻松的好地方。由于当时万圣节就要来临,所以咖啡馆的各个角落都放满了大小不同的南瓜,看起来别有风味。
  之后,我又走到附近的一条街,在那里可以看到很多由他设计的房子。这些房子跟别的房子很不一样,突出的色彩,可爱的设计,千变万化的窗口,看起来就像是童话世界里的小房子。看着如此特别的房子,我心里想着:“要是我能住在里面就好了。”
  看过那些“童话世界”里的房子,我也参观了Toilet of Modern Art(现代艺术厕所)。原本洗手间只是让人大小解的地方,可是经过他的设计,一间普通的厕所也变成如此有风格和特别。走入洗手间,我竟然久久不愿离去。
  那一天,我在Kunst Haus Wien花了整个下午的时间。天色已黑,我竟然有点不想离开的感觉,也许我是真的被他的艺术风格触动了心。天黑了,要找路回去,走在路上,我竟然一个不小心在路边摔了一跤。人摔倒了,擦破了唯一的一条牛仔裤,膝盖流了几滴血,归途中凉风阵阵吹来,破了一个小洞的牛仔裤,感觉凉凉的。
  想进一步了解Kunst Haus Wien的朋友,请游览: 
  hundertwasser
  艺术“家”
  友人和她的好朋友在维也纳租下了一间老房子,听友人说,这是一间已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
  来到友人家,一踏进门,就可以感觉这间房子的旧。光线不足,地板陈旧,走在地板上,不时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地板留着人们长期踩踏的痕迹,虽然地板已褪色,但我却喜欢这种褪色的美。
  屋子的墙上都贴着一些看起来很艺术的海报,甚至是牛奶罐上的贴纸都能看到,听友人说,那是她的同屋以前在牛奶工厂打工时收集回来的。也许贴在墙上的这些海报及图片不比一副画来得值钱,但却能看出主人的用心及自我风格。
  厨房的空间不大,有着基本的设备。友人说:“由于大家都还是学生,所以厨房里的一切都很简单。”厨房一角,有个特别的抽屉式的橱子,原来那是房东留下来的旧橱子。虽然看起来很旧了,但还能使用,于是他们就在橱子的各个抽屉涂上不同的颜色,然后再用绳子作为拉开抽屉的柄。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旧橱,经过一番加工,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这栋老房子让我印象最深的,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就是那贴满明信片的厕所。一间小小的厕所,一打开门,墙上的四周都贴满了明信片,看起来好酷耶!其实,这些明信片都不用花钱去买,全都是从酒吧拿回来的。本来一间狭窄无趣的厕所,搞搞新意思后,即使上厕所也不会觉得无聊。
  住在友人家的这段时间,我每次上厕所,坐在马桶上,都会把贴在墙上的明信片从头看一遍,这些明信片让人百看不厌。我想,我是爱上这间老房子的厕所了!我告诉友人,虽然这是一间老房子,可是给人一种很新奇的感觉!尤其是厕所,很有风格。友人说:“房子里所有的剪贴,都是由我的同屋一手包办的。虽然房子是旧了点,可是却很喜欢住在这里的感觉。”
  老房子给我一种很亲切的感觉,这也许是因为我喜欢主人的用心。不需要花很多钱,但却让人觉得有家的感觉。我也一直渴望有栋小房子,哪怕那只是个小小空间,但是属于自己的…


音符国度奥地利:在维也纳看歌剧


  还未开始这趟欧洲之旅时,就有一位朋友这样对我说:“爱琳,要是你有机会去维也纳的话,你一定要代我看一场歌剧。”后来每次见到她时,她都会对我说同样的话。因为她一直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在音乐之都维也纳看一场歌剧,可是又不知何时才能实现这心愿,所以只好托我帮她实现这一心愿了。
  于是我一直提醒自己,要是去维也纳的话,一定要看一场歌剧,就当是替友人实现这个心愿吧!结果,这趟旅行,我真的来了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维也纳是音乐之都,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莫扎特也是在此地出生的。也因这缘故,只要走进维也纳的任何一家纪念品店,店里摆的商品,如巧克力、衣服、钥匙圈等,都会有莫扎特的肖像。看来,莫扎特除了是著名的音乐家之外,也成了商家们赚钱的最佳对象。
  在维也纳,几乎天天都会经过国家歌剧院。每天早晨就会看到很多身穿古代音乐家服饰的人在街上“拉客”。每次经过歌剧院都有人上前跟我讲解。既然我是不会买票的,所以趁对方还没开口,我就先挥手摇头拒绝,免得对方浪费了一大把口水,到最后我却不买票,那就不好了。也许,他们会介绍很棒的歌剧,但我心里有数,知道票价也会相当昂贵!
  不管怎样,离开维也纳前还是得看一场歌剧。于是,就向友人打听有关歌剧的事。原以为她是当地人,会知道的比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