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精神-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只大雁扇动翅膀都会为紧随其后的同伴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每一只大雁都能比单飞的情况增加70%的飞行效率,从而减少体力消耗,这样它们才能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完成长途旅行。
团结是人的本性。原始社会,自然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如果不结为整体联合起来同大自然抗争,随时都有可能被残酷的大自然所吞噬。恶劣的生存条件,只有自发地团结在群体周围,要么归属整体而生存,要么背离整体而死亡。到了人类的思想家荀子这里,被给予了理性的概括。“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牛马为人之所用。何也?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团结是人所具有的。当然,原始人类的这种自然的结为群体的本性,到了阶级社会后,便开始打上了阶级的烙印。
那么在现代企业环境下,什么才是团队精神呢?团队精神是高绩效团队中的灵魂,是成功团队身上难以琢磨的特质,没有多少人能清楚地描述团队的精神,但每一个团队成员都能感受到团队精神的存在和好坏。
在团队中一些工作的人们会觉得心情比较舒畅,干劲儿也很足,大家的协作性很强,能够创造出一些使人骄傲的业绩;在另外一些团队中人们觉得勾心斗角的情形较多,心情压抑,团队在内忧外患中生产力直线下降,业绩惨淡。有团队精神的团队,团队成员的个人智商可能是100,但加在一起的团队智商可能会达到150甚至更高;而反过来缺乏团队精神的团队,即使个人智商达到120,但团队组合到一起的智商只有60~70。出现这种情形的关键要素就是团队中的文化成分,也就是所说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指团队的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
团队精神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
◆团队的凝聚力
团队的凝聚力是针对团队和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强烈的归属感和一体性,每个团队成员都能强烈感受到自己是团队当中的一分子,把个人工作和团队目标联系在一起,对团队表现出一种忠诚,对团队的业绩表现出一种荣誉感,对团队的成功表现出一种骄傲,对团队的困境表现出一种忧虑。团队自豪感是每位成员的一种成就感,这种感觉集合在一起,就凝聚成为战无不胜的战斗力。当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一致的时候,凝聚力才能更深刻地体现出来。组织中的员工相互欣赏,相互信任;而不是相互瞧不起,相互拆台。管理者应该引导下属发现和认同别人的优点,而不是突显自己的重要性。
◆团队合作的意识
团队合作意识指的是团队和团队成员表现为协作和共为一体的特点。不仅是在别人寻求帮助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还要主动地帮助同事。反过来,我们也能够坦诚地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团队成员间相互依存、同舟共济,互敬互重、礼貌谦逊;他们彼此宽容、尊重个性的差异;彼此间是一种信任的关系、待人真诚、遵守承诺;相互帮助、互相关怀,大家共同提高;利益和成就共享、责任共担。良好的合作氛围是高绩效团队的基础,没有合作就谈不上最终很好的业绩。
第四部分:团结就是力量 团队与协作众志成城:团队精神(2)
◆团队士气的高昂
这一点是从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体现出来的,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尽心尽力及全方位地投入。组织成员从而愿为组织或同事付出额外努力。
在现代社会,团队的力量远远大于一个个单独的优秀人才的力量。在当今世界,任何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研究、理论探索、技术工程等等,都不可能再凭借个人单枪匹马的奋斗就能完成。1961年,美国实施的长达10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有将近42万人参加,涉及2万余家公司、120所大学。21世纪的重大创造性活动将依赖于跨国、跨地区、跨学科的人才群体的合作。在个人层面上,发展趋势也同样如此,人们事业的成功将越来越依赖于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现代企业招聘员工,有一套很严格的标准,最必要的条件就是要有团队精神。就算这个人是天才,如果其团队精神比较差,这种人也没有企业愿意用。不能与同事友好合作,没有团队意识的人,即使有很好的能力,也难以把自己的优势在工作中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不但难以引起老板的关注,也难以在职场立足。有个软件开发公司的老总说:“中国IT界有很多年轻聪明的人才,但团队精神不够,所以每个简单的程序都能编得很好,但编大型程序就不行了。美国微软公司开发Windows XP时由500名工程师奋斗了两年,编码达5 000万行。软件开发需要协调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人员共同奋斗,缺乏领军型的人才、缺乏合作精神是难以成功的。”
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前提下,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在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获奖的占2/3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跃居80%。今天的企业比起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团队精神,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才能够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与高质量的服务。特别是团队成员之间,每一个成员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取长补短,互相合作所产生的合力,要大于两个成员之间的力量总和,这就是“1+1》2”的道理。一个重视团队精神的企业,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着胜利的记录。对于今天的企业而言,员工是否具有团队意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在竞争激烈的经济领域,合作更为重要,参与竞争的企业就是合作的表现形式。但合作并不一定产生1+1>2的效果。如何进行有效合作,形成一种团队精神,以达到整体效益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是每一个企业的重要任务。
在现代企业团队建设中,打造一支“协作型团队”无疑是企业实现目标最有力的保障。
团队精神不仅仅是对员工的要求,更应该是对管理者的要求,团队合作对管理者的最终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管理者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必然是团队的成功。脱离团队,即使得到了个人的成功,往往也是变味的和苦涩的,长此以往对公司是有害的。因此,管理者的执行力绝不是个人的勇猛直前,孤军深入,而是带领下属共同前进。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1945年就提出:“公司要发挥全体职工的勤奋精神”。他不断向职工灌输“全员经营”、“群智经营”的思想。这种思想认为:“松下的经营,是用全体职工的精神、肉体和出资本集结成一体的综合力量进行的。”为打造坚强团队,直至20世纪60年代,松下公司还在每年正月的一天,由松下幸之助带领全体职员,头戴头巾,身着武士上衣,挥舞着旗帜,把货物送出。在目送几百辆货车壮观地驶出厂区的过程中,每一个工人都会升腾出由衷的自豪感,为自己是这一团队的成员感到骄傲。
“下者用己之力,中者用人之力,上者用人之智。”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成功30%靠自己,70%靠别人。人脉就是财脉,每一个管理者都是通过组建一个团队来实现自己伟大梦想的。注意以下几点:
◆团队领导者首先要带头鼓励合作而不是竞争
肯迪尼总统曾说,前进的最佳方式是与别人一道前进。很多管理者热衷于竞争,嫉妒他人的业绩和才能,恐惧下属的成就超过自己,而事实上没有一个领导者会因为自己的下属做得好、优秀而吃尽苦头。成功的领导者总是力求通过合作来消除分歧,达成共识,建立一种互信的领导模式。
◆要定规则、定合作的规范
一个团队中如果某一个人老是付出而另外一个人老是获得,这就是鞭打快牛,不公平。这种情形下没有可能合作。要想有效地推动合作,领导者必须订立一个普遍认同的合作规范,采取一种公平的管理原则做事情。
◆建立长久的互动关系
领导者要创造一些持续的机会让团队成员融为一体。比方说一起培训、一起搞竞赛、举行团队的会议、激励的活动等等。
◆要强调长远的利益
领导者要使团队成员拥有共同的未来前景,让大家相信团队可以走到这一步,这时人们不会计较眼前的一些得失,会主动合作达成愿景。
团队的目标,就是要创造出比团队成员个人所能创造出的总和更多的价值,这也是团队存在的意义。团队,就是要让一加一等于三、等于四甚至更多,这就需要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具有合作精神。那么,何谓“合作精神”?合作精神就是所有团队成员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自觉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并甘愿为团队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员工是一个企业或公司团队最为宝贵的财富。团队为员工提供了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团队为员工提供了员工实现理想的机会。但作为团队的一员,员工一定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员工只是团队的一员,即使再受重视,再有才华,也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员工的所有工作都应该是以实现团队的目标为中心的。
任何时候,忠诚永远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脊梁。企业的团队意识确保了企业是一个稳定的协调的整体,是企业战胜困难的有效动力,有了团队意识,员工才可能为团队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这意味着员工应该有协作、互助、牺牲、担当的精神。团队意识让企业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而不是形式上的集合。
第四部分:团结就是力量 团队与协作团结就是力量:团队的凝聚力从何而来(1)
人们常说,国家就像一艘驶向未来的巨轮,而每一个人都是巨轮的一部分,大家就好比是一颗颗螺丝钉一样,为国家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每一个士兵都是军队的螺丝钉,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奋斗,这部机器才能发挥最强大的功率。团结协作及个人的奉献精神是解放军团队从一支小小的红军发展到“百万雄师”规模、现代高科技军队的根本原因。
一根筷子要让大家折断,想来不会太难,一根一根地分十次折断十根筷子,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要一次折断十根筷子,就不那么容易了。道理非常简单,就是团结的力量。看看我们古人伟大的造字艺术:“双木成林,三木为森;二人成从,三人为众。”这里蕴涵着古人对团结的理解与认识。解放军有一首歌是来赞美团结的,歌中唱道“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当年的解放军战士唱着这首歌击退了日本侵略者,解放了全中国;工人老大哥唱着这首歌开创了新中国的伟大蓝图;全国人民更是唱着这首歌谱写了建设祖国的伟大篇章。
除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世界上没有一支军队,在装备如此落后的情况下,还能有那么强大的战斗力;世界上也没有一支军队,在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还能有那么强大的凝聚力。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做到了!那么,解放军的凝聚力从何而来?平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这种平等是解放军团队所特有的。在一般人看来,军队强调的是严明的纪律和绝对的服从,而这些是应该建立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上的,哪有什么平等可言?但解放军却把纪律、等级、服从和平等、民主真正地结合起来了。
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之初,就坚持实行民主制度,军官不准打骂士兵,开会时士兵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自由,所有人一律平等。1936年6月,红军第一军团政治部驻扎在甘肃固原县七营镇。端午节那天,午饭还是高粱面馍和腌萝卜。下午,时任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处理完公务后,就到附近的河里打了几只野鸭子回来,送到炊事班给大家改善生活。开晚饭了,邓小平招呼大家来喝野鸭汤,可战士们说首长们日夜操劳,平时吃的和我们一样,却比我们更辛苦,应该让他们多补补。邓小平笑着说:“咱们红军的老规矩,有盐同咸,没盐同淡,大家赶快把这野鸭子汤报销了吧!”说完,他亲自给大家盛汤,官兵同乐,享用了这顿“美餐”。
井冈山时期,朱德和战士们一样扛着扁担下山去挑军粮;长征途中,领导者们和战士们一起挨饿;延安时期,周恩来也有自己的一辆纺车,和大家一起纺线织布;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毛泽东带头不吃肉,与人民共度艰难。这些事情虽然小,却从细节上表现了深入到解放军战士内心的平等观念,这正是他们战胜困难,永远团结,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
团结是构筑成功的基础,而奉献则是团结的奠基石。我们国家现在的欣欣向荣、繁荣昌盛是大家团结向上的结果,但更多的是无数人民默默无私的奉献精神。
我们企业在创业的奋斗中所遇的最大困惑莫过于如何保持团队的凝聚力。其实我们今天所说的“凝聚”就是古人所讲的“和”,“和”是指所有不同事物的统一,它是人类所有创造的源泉,也是现代企业的团队原则。但是有些事情光靠制度和准则来约束也未必有效,还需要我们用自身的智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处理解决。因此,从本质上来看,凝聚力不仅是一种能力,“和”也不仅是一种原则,更是一种品德。而这种品德也正是我们民族传统中的精粹。
凝聚力高的团队有很多特征,大体来看,有如下几点:
团队内的沟通渠道比较畅通、信息交流频繁,大家觉得沟通是工作中的一部分,不会存在什么障碍。
团队成员的参与意识较强,人际关系和谐,成员间不会有压抑的感觉。
团队成员有强烈的归属感,并为成为团队的一分子觉得骄傲。愿意把自己作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分子提出来,跳槽的现象相应较少。
团队成员间会彼此关心、互相尊重。
团队成员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愿意承担团队的任务,集体主义精神盛行。
团队为成员的成长与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领导者、团队周围的环境、其他的成员都愿意为自身及他人的发展付出。
高凝聚力不仅可能会带来高生产力,还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满意度。凝聚力较高的团队其成员对于工作的责任感也相应较强,共同的利益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在达到目标后获得一定的工作满足感,成员间容易彼此接纳相容,因此也增强了友谊和吸引力。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古老的《将相和》的故事来分析和演绎这种品德在现代企业团队中的现实意义。一提到《将相和》,我们马上会想到“负荆请罪”的故事。可廉颇为什么要请罪呢?因为在蔺相如的品行感召下,他深感自己的傲慢与轻视不仅是对蔺相如的不尊重,更不利于赵国安定,更可怕的是一国之内两文武大臣不和,会给秦国造成可乘之机,赵国有可能会被秦灭。所以从大局出发,廉将军放弃了与蔺相如的个人恩怨,这就有了我们后人广为传诵的“负荆请罪”的故事。这就像我们一个企业在现代经济大潮的竞争与发展中,总会提拔资历不深的新人或引进外来人才一样,元老们会有些想法。或者一个企业团队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