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京人"头盖骨失踪记 >

第6章

"北京人"头盖骨失踪记-第6章

小说: "北京人"头盖骨失踪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了最后的告别。天就要黑了。 
  越发黑暗的洞穴深处没有人讲话,沉寂中只有锤镐、探铲发出的冰凉的碰撞声。只有这样的响动,才显示着这阴暗的深处拥有高级生命的运动。 
  突然,裴文中大喊一声:“这是什么?!” 
  几个人同时哆嗦了一下,放下手中的工具向裴文中围拢过来。 
  一豆烛光照耀着洞底,映射着一个凸露的圆圆的东西。 
  “像是人头?是人头!”裴文中再次喊叫起来。 
  奇迹出现了。匿藏了50万年的人类祖先,终于露出了他的面庞。裴文中感到:“从未有过的身心的颤栗和激动,面对这辉煌夺目的伟大发现,我竟一时不知所措。” 
  发现的头骨化石,一半埋在松软的土层,一半在硬土之中,要想取出,首先应把周围的杂土清理干净。裴文中与几个技工将这一切做完后,找来撬棍轻轻插于头骨底部,然后慢慢撬动。由于头骨已演变成化石,撬动中骨盖破裂,无法完整地抱出洞穴。来不及找合适的包裹物将头骨盛下,因为这个发现太突然,太出乎意料了,即使最伟大、最有远见的科学家,也断然不会想到这一人类研究史上照耀千古的发现就在今天。 
  裴文中急中生智,迅速脱下身上的棉袄,将头盖骨轻轻地包藏起来,小心地弓腰走出洞穴。 
  “挖到宝贝了,这会儿是真正的宝贝儿……”和裴文中一道走出来的技工,情不自禁地向等在外边的人群争相传播着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众人闻听,目光唰地投向裴文中手捧的棉袄。 
  “挖出了啥子宝贝儿?快让咱看看。”民工们围住裴文中,七嘴八舌地叫喊着,眼睛放出奇特的光,如同一场夺宝大战的前奏。 
  “是人,我们挖出了一个人……”未等裴文中说话,一起从洞穴走上来的技工乔德瑞作了极富悬念和诱惑力的回答。 
  “还活不活?快拿到村下扎一扎!”众人在诱惑力的驱使下,纷纷拥将上来,用手扒裴文中怀中的棉袄,欲对挖出的“人”进行施救。 
  裴文中急忙转了个身,声音颤抖地说:“不要抢,人已经不活了,咱回去好好看,好好看……” 
  “走,快回去,快收拾东西回去。”民工们吆喝着纷纷收拾发掘工具,跟随裴文中呼呼隆隆地向山下涌去。 
  夜幕降临了,起伏的山峦在夜色包围中格外肃穆空旷。风已停歇,雪下得越发紧起来,看样子一场真正的封山大雪就要到来。裴文中怀抱头盖骨在起伏不平的山间小路上向前走着,走着…… 
  许多年后,裴文中对此情此景仍记忆犹新:“我象一个淘金人突然遇到了狗头金,不,我怀中的头骨比狗头金要贵重得多,意义更大得多。尽管是寒雪飘洒的傍晚,但我只穿了两个褂子的身体,没有感到一点寒意,只觉得心在呯呯地跳,两腮和耳朵根热辣辣的。怀抱头盖骨,在沉寂的山野中走着,思绪不住地翻腾。多少人的向往、梦幻和追求,今天终于付诸实现了。远古的祖先就躺在我的怀中,实实在在地躺在怀中,这是一件多么有趣和了不起的事情呵!想到这里,我的眼窝开始发热、发烫,最后泪水哗哗地淌了下来……”   
  第三章 云集周口店(7)   
  裴文中来到山下的办事处,也是他工作的指挥部兼宿舍,打开包裹着的头盖骨,让蜂拥而上的民工兄弟们一一观瞻。裴在后来撰写的回忆中说道:“发见了猿人头骨,晚上我没有吃好饭,因为太高兴了。我高兴了,如何令北平人们知道呢?如何使他们也高兴?我先决定派专人去送信,写好了信,令人次日早晨返平,专呈翁所长。” 
  裴文中静下心来,奋笔疾书,信中写道: 
  翁先生: 
  今天交了好运,我们在原发掘地点第九层下边发现一个洞穴,经发掘得一猿人头盖骨,一个完整的头盖骨。我在现场就把它取出并安然无恙地带回。待稍作处理,我即携此头盖骨返北京面交。 
  翌日一大早,送信人怀揣这一喜讯向北平奔去。裴文中回忆说:“送信人走后,我又觉得他们到晚上才能看到信,天时晚了,翁所长未必能通知关心周口店事务的几位朋友。于是我于三日早又打了一个电报给步达生先生。文曰:‘(衔略)顷得一头骨,极完整,颇似人(下略)。’因为猿人不是人,故我说他颇似人。” 
  与裴文中料想的结果大不相同,北京方面接到消息后,在一片哗然中竟没有人相信这位刚走出校门的小伙子会交上如此的好运。“如果说发现了头盖骨,肯定不是人而是其它动物的,就裴文中的知识和才华,他可能还辩不清人与其它动物的差异到底在哪里,确切地说他还不知道什么是‘人’……”有为数不少的科学界资深人士做出了如此结论。 
  即是极富远见并对周口店发掘抱有极大希望的步达生,在接到电报后也懵了。他希望其有,又恐怕其无。希望其真,又怕裴文中走火入魔,谎报军情。这种复杂的心态在他给安特生的信中可以见到:“昨天我接到裴文中从周口店发来的电报,说他明天将把他所说的一个完整的中国猿人头盖骨带回北平。我希望这个结果不是幻想而是真的。” 
  北京的喧哗与骚动,摇头与嘲讽,裴文中当然不会知道,在周品店那间冷清的屋子里,他正紧张而有序地做着如何把头盖骨安全运送到北京的准备。 
  几十万年的造化,将头盖骨变成化石的同时,又富予了它一个婴儿般娇嫩的外表,整个头盖骨既酥软又潮湿,稍一震动就发生爆裂。如此一种状况,显然无法安全无损地带回北平。经过反复思考,裴文中大胆做出先用火将头盖骨慢慢熏干,待严密包扎后再送往北京的决定。如此处理方法这在当时是前无先例的。 
  一堆柴火在泥做的盆中劈哩啪啦地爆响、燃烧,碳头越聚越多。待木柴全部燃尽后,裴文中将头盖骨捧在手里在死火的上方烘烤。 
  头盖骨在逐渐的干燥中开始硬化,初试取得成功,裴文中大喜。之后,又在变硬了的头骨四周糊上五层棉纸,棉纸外再加石膏和麻袋片,经水浸泡后再度放在火盆上方烘烤,直至包裹上的一切和头盖骨形成一个整体——一个干燥而坚固的整体后,方停止操作。 
  地球人类的震撼 
  12月6日清晨,裴文中宣布1929的周口店遗址发掘到此结束。送走民工,他将头盖骨用自己的两床旧棉被包裹起来,外面捆上褥子和线毯,连同其他生活用具一道背下山,登上了去北京的长途汽车。 
  全身呈筛糠状的汽车一路颠簸驶往北平古城,当行至西便门时停了下来。当局规定,凡进城旅客必须在此接受例行检查,裴文中将行李从车上扛了下来。 
  “将行李打开。”面前的警察颇不耐烦地下达着命令。 
  裴文中递上证件,然后从身上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几块小型化石说:“我是在周口店作人类化石发掘的工作人员,这个包里捆着的是极为珍贵的化石资料,没有其它东西。” 
  “那也得打开。”警察抖动着显然是被寒风抚摸得不太爽的身子高声嚷道。 
  “里边的化石一碰就碎,还是不打开吧。”裴文中请求道。 
  “不行,叫你打你就打,少啰嗦。”警察缩了下脖子,见裴文中仍无开包之意,上前对着行李不怀好意地踢了一脚,然后亲自动起手来。   
  第三章 云集周口店(8)   
  包扎头盖骨的包裹很快显露出来。 
  当面前的警察挥手欲粗暴地揭开糊在头盖骨外部的麻袋和纸张时,年轻气盛的裴文中忍无可忍,他猛地上前攥住了对方的手腕,满面愤怒地喝道:“你要是坚持检查,就先把我拘捕了吧,人和行李一起押送到城里……” 
  警察抬起头,先是颇感意外地瞅了裴文中一眼,尔后悖然大怒,当场给了裴文中一拳。裴文中一个趔趄,摇晃着身子顺势给了警察一个响亮的耳光,接着二人伸胳膊弄腿地扭打起来。不远处一个当官模样的老警察,忽见前面动起武来,迅即走过来将二人拉开,先是教训了警察几句,较和气地问了裴文中的情况,然后一挥手,示意放行。 
  裴文中顾不得与面前交手的那位年轻警察计较,迅速扛起包有头盖骨的行李登上汽车,安全进入北平城。 
  在协和医学院新生代研究室,当步达生用别针一点点将包裹着头骨的硬土剔掉时,这位杰出的古人类研究专家抱着头骨怔怔地看了十几分钟,由于高度兴奋,抖动的双手差点将头骨摔在地下。 
  “没错,是人的,是人的。”步达生两眼放光,站身拍了一把裴文中的肩膀,高声说道:“小伙子,感谢你,整个世界的古人类学家都应该感谢你的伟大发现。记住,从现在起,你的名字可以留传后世了。” 
  裴文中走后,步达生按捺不住激动的欲火,他连续给国外科学界朋友写信,报告了这个足以令自己的同行震惊和羡慕的消息。12月13日,他在给英国著名解剖学家、自己的老师艾利奥特·史密斯(G……Elliot Smith)教授的信中写道:“1929年周口店的工作再次以一个壮丽辉煌的顶峰而结束。12月2日,主持野外工作的裴文中在那里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中国猿人的成年人头盖骨。他在现场就把它认出来并亲自细心地把它挖出。12月6日,这个仍然带着野外包裹的头盖骨带回北京的时候,还透着热温。我打算在给您和基思(Arthur Keith)教授发出的圣诞贺电里,报告这个将于12月28日举行的中国地质学会会议上正式公布的好消息。如果您能够将这个消息传给史密斯·伍德沃德(Smith Woodward)、格雷戈里(W。K。Gregory)、沃森 (Watson)等诸位博士,我将感到荣幸……” 
  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宣告了周口店发掘所达到的顶峰地位,它使一切怀疑和贬低裴文中取得成就的人都哑口无言。 
  12月28日下午,中国地质学会特别会议在地质调查所隆重举行,应邀到会的除科学界的大师名流外,还有中外新闻界人士。裴文中在会上作了发现“北京人”头盖骨的报告。正如预料的一样,这一创世纪的伟大发现,立即轰动了世界。当时的北京《晨报》以巨幅标题作了如下报道: 
  五十万年前的人类祖先被唤醒 
  周口店发现一完整的猿人头盖骨 
  昨日下午2时,中国地质学会特别会议在地质调查所隆重举行,调查所所长翁文灏致辞,裴文中、步达生、杨钟键、德日进等中外科学家出席演说。裴氏发表其重要科学的发现。谓北京西南周口店曾掘得“北京人”头盖骨一个,已变成完整的化石。此乃世界前古之人类的化石,其年代当在五十万年以上,亦是亚洲发现第一块远古人类头骨,此种发现足令世界震惊。毫无疑义,是裴文中氏唤醒了亚洲最古老之人类,并把它从沉睡的洞穴请出来。 
  作为最初之研究成果,步达生博士断定这位先人可能属青年和少年间之年龄段,性别尚未确定,极可能属男性。对此位“北京人”头骨之研究,极大限度地扩展了我们对人类早期历史之认识。注意到“北京人”头骨之厚度,可联想到英国南部“曙人”之厚头骨。但在其它部位,如厚眉骨及低前额,“北京人”又和爪哇的特里尼尔人有密切之关系。步达生博士仔细比较两种猿人,揭示了二者之基本区别。爪哇之特里尼尔人进化较高级,此并非对某一民族而言。北京人有混合原始人与现代人之特征。步达生氏总结其特点言:北京人属发展之类型,接近原始人。此不仅属尼安德特人、南非人种之原型,亦属现代真人之原型。   
  第三章 云集周口店(9)   
  这一创世纪发现,使整个人类早期理论渐已成熟…… 
  与此同时,国外报纸纷纷登载周口店发现“北京人”头盖骨的消息,并以“地球人类的震撼”、“古人类研究史上的一道闪电”等耸人听闻的标题,概括了头盖骨发现的重大意义和影响。正如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后来所说:“‘北京人’骨骸是考古学为体质人类学提供的珍贵非凡的实物资料,它不仅对人类起源的研究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而且使人类学学科体系进一步牢牢奠定在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之上,使整个人类学的面貌为之一新。” 
  青年的裴文中以发现“北京人”头盖骨而把周口店的发掘和研究推上了辉煌顶峰,但这并不意味着整项事业已走到终点。几乎每一位关心周口店的科学家都清楚地知道,在那个充溢着奇迹的山洞里,一定还会有与之匹敌的惊人发现等待现代人类去叩访。 
  发掘理所当然地还要继续。 
  1931年春,当裴文中和新到周口店协助工作的贾兰坡带领民工在清理洞中的松软堆积时,意外发现了一层含有丰富石英碎片的地层堆积物。这个发现,立即引起了裴、贾二人的注意,遂开始组织大规模的发掘。两个月之后,在周口店一个叫鸽子堂的地方,又发现一处规模较大的石英层。 
  经过近一年的发掘,从发现的两个地区中,收集到不少于两千块石英碎片和十块不属于洞中的石头,五块绿色砂石、三块褐铁矿结石。另外发现了两块并列着的燧石和各种颜色的石英片。所有这些发现,几乎和人类的骨骸,猛犸、鹿、三趾马等动物化石在同一地层中找到,而那些石英碎片,其中大多数没有争议地显示出加工和使用过的痕迹。由此,裴文中大胆做出了“石英碎片正是远古人类加工和使用的石器”的结论。 
  1931年秋,法国著名的史前石器考古学家步日耶(H。breuil)教授,在详细考察研究了周口店遗迹的化石后,这位杰出的学者在完全接受了裴文中所作结论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一些兽角和骨头也有明显人工加工过的痕迹,而这些发现同石器一样,都可能成为人类祖先的工具”的结论。 
  当安特生最初来到周口店时,他正是把收集到的石英碎片假设成用以切割兽肉的工具,才有了进一步推断地层中可能有人类遗存的结论。十年之后,安特生假设的事实终于被科学发掘所验证。 
  几乎就在同时,裴文中、步达生、步日耶三位天才的学者,根据周口店堆积层中烧焦的木头和碎骨的痕迹,得出了北京人已开始用火的结论。尽管这个结论一开始遭到了部分学者的反对,但最终还是以无可质辩的事实,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同。 
  石器、骨器与用火遗迹的发现,使周口店的发掘又步入了一个高峰,裴文中本人也在这伟大的发现中再度辉煌。他在世界人类尤其是中国大众心中的声名,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安特生博士。多少年后,中国的青少年仍然从历史课本上读到“北京人”头盖骨及其用火遗迹这一伟大发现的文字,裴文中也伴随这一划时代的发现而被后世人类所铭记。     
  第二部分   
  第四章 山雨欲来(1)   
  达尔文的幽灵潜入远东大陆 
  1831年,自小被学校和他的父亲看作愚笨无能,“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查理·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1882年),毅然弃家离开英国本土,自费踏上了一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Beagle),开始环球旅行考察。五年后回到家乡,自此开始对考察成果进行总结。经过22年坚持不懈的专心思考和综合研究,达尔文终于在 1859 年 11 月 24 日 出版了足以改变人类思想进程的划时代巨著《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