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

第98章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98章

小说: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扎根于英、法、希三国,相比较而言,他认为受欧洲文化的影响更甚于英国
本上。五十年代初,福尔斯正式开始他的作家生涯。他说自己之所以从事文
学创作,是因为这样可以耽于幻想,可以随心所欲地虚构人物场景和对话,
以逃避他所不喜欢的各种外界生活。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收藏家》(1963)
叙述一个形容猥琐、心肠狠毒的半兽人绑架并占有一位从事艺术的姑娘米兰
达的故事,表现了作者一贯所信奉的这个世界上少数真生灵被野蛮的“多数”
主宰蹂躏的寓意,小说出版后,福尔斯立刻受到评论界的瞩目,被誉为“讲
故事大师人他的第二部小说《魔术师》(1966)是以斯佩德西岛为背景的传
奇寓言故事,叙述一个道德意识未曾开化的英国中学教师在这个希腊荒岛上
的离奇经历,小说以古老的神话原型编织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虚幻世界,折射
出关于人生价值,性爱和道德意识的主题。福尔斯认为,英语语言是一种与
经验有着天然联系的语言,他相信可以用这种语言重新建构历史的现实,曾
获1970 年w·H·史密斯文学奖的《法国中尉的女人》(1969),即是他在
这方面所作的努力。

内容概要查尔斯·斯密逊是一位考古博物学家,父母去世后,他继承
了一笔遗产和从男爵的贵族头衔,他年迈的伯父膝下无嗣,因此他又将成为
另一份相当可观的产业的继承人。多年在巴黎求学以及周游欧洲各国的经历
使他养成倜傥超俗、孤傲冷漠的气质。1867 年,他32 岁。也许多年的旅行
生涯使他感到厌倦,他开始思考婚娶之事。在一次社交晚会上,他遇到厄里
斯蒂娜(蒂娜)。蒂娜年轻美貌,家境富有,从外貌到气质均属典型的维多
利亚时代中产阶级的闺秀。这对年轻人一见钟情,两个月后就举行了订婚仪
式。蒂娜的父母每年都要他们的独生女离开伦敦,到地处海滨的菜姆镇上特
兰特姨妈家闲居一段时日,据说这样有益于她的健康。而这一年,她被遣送
得特别早,目的是为婚姻大事而养精蓄锐。于是,查尔斯也来到了这个偏僻
的山海小镇,下榻在“白狮”旅馆,一方面陪伴孤寂无聊的蒂娜,另一方面
也正好可以到附近的山林中作一些专业考察。一个寒风凛冽的清晨,查尔斯
和蒂娜沿海堤散步,偶然发现一个身披黑大氅的女子伫立在海堤的顶端,目
不转睛地眺望着迷濛的远方。他们走近时,那女人回眸一瞥,查尔斯看到的
是一张悱恻动人的脸,心里不由升起一种无可遏制的好奇心理。查尔斯后来


从各种传闻中了解到,这个神秘的女人名叫萨拉·伍德洛夫,是当地普尔特
尼太太的生活陪伴,但是人们在背后都叫她“法国中尉的女人”,显然,在
众人眼中,萨拉是个名声不好的女人。每逢休息日,或为普尔特尼太太散发
宗教传单而得到外出的机会,萨拉息要独自到人迹罕至的山林中散步。一次,
查尔斯与萨拉在林中邂逅,之后,两人又一次相遇,查尔斯忍不住上前搭讪,
而萨拉的冷漠愈发激起他的好奇。自此以后,他一得空就会身不由己地踏上
那条通向山里的荒径。这一天,萨拉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主动递上两枚化石,
并请求与他约会一次,向他披露她自己的身世。萨拉的主动,反商使查尔斯
惊惶不安,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应约与萨;拉踱进幽深的山林。按照萨
拉自己的说法,她曾经照料并爱上了一,个在侮难中受伤的法国中尉,她向
他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但那个法国人却一去不返,从此音讯杏无。她虽然遭
人抛弃,却始终一片痴情,全然不顾世俗的飞短流长,我行我素地把自己封
闭在一个幻想世界之中。究竟出于什么动机,查尔斯自己也无法说清,他决
定拯救萨拉,建议她离开菜姆镇,到外地去寻求一种新的生活。就在此时,
查尔斯得知他的伯父准备再婚,这意味着他将失去对伯父财产的继承权,普
尔特尼太太是一个性情乖戾、行为古板的老寡妇,她发现萨拉一再独自外出,
决定将她解雇。萨拉只身出走,引起镇上大哗。她临行前差人捎信给宣尔斯,
希望能最后再见一面。按照查尔靳的朋友葛洛根医生的分析,萨拉这种人很
可能患有某种精神疾病。查尔斯彻夜不眠,前思后想,最终还是按撩不住,
披衣进山。黎明时分,他在山里一间草棚中发现了萨拉。如果说,查尔斯起
初还曾意识到应该言辞谨慎、应该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当他面对满脸泪
痕、不能自己的活生生的萨拉时,感情的围堤崩塌了,眼前的时刻压倒了整
个时代,他把萨拉紧紧地拥抱在怀中。但也就在这一时刻,查尔斯的仆僮来
山上幽会情人,无意中撞见了他俩。查尔斯强作镇静,打发了仆僮,匆匆给
了萨拉一小袋金币,又对她的未来作了几句嘱咐,两人就此分手。此后,查
尔斯与蒂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未来的岳父要他改文从商,使
他自尊心大受挫伤,他进退两难,与朋友外出酗酒,后又独自踯躅街头,遇
一妓女,当他无意中得知妓女的名字也叫萨拉时,他突然感到一阵无法忍受
的痉挛。。。他折回“白狮”旅馆,回到了厄里斯蒂娜的身边。但是,这只
是故事结束的一种可能性。查尔斯很可能收到萨拉从城里捎来的一张字条,
上有她暂住客栈的地址。他犹豫再三,终于驱车前往。萨拉因脚踝扭伤独自
一人坐在客房里。查尔斯进门以后,两人对视片刻,长期压抑的感情如火山
爆发,一切语言都成为多余。。。然而查尔斯万万没有想到,萨拉竟是个处
女,而她过去告诉他为一切,从法国中尉到此次脚踝扭伤,全是撤谎,她之
所以这么做是出于孤独、愤恨、嫉妒。现在,她已一切如愿以偿,于是将查
尔斯打发离去。查尔斯在教堂忏悔,回到莱姆镇把事情的经过时蒂娜和盘托
出,并要求解除婚约;他接受了法庭对他作出的惩罚性判决,从此不再抛头
露面,一心只想重新找到萨拉,在以后的1 年零8 个月的时间内,他几乎寻
遍了欧洲所有的城市,终无所获,于是又到了美国;他觉得许多美国人的脸
上都闪现着萨拉的影子,但仍然没有见到真正的萨拉,只好再返伦敦。一天,
他的律师告诉他改名后的萨拉的地址,查尔靳斯门求见。这里又出现了两种
可能,一种是他不仅重新得到了萨拉,而且还意外地见到了他的女儿;另一
种可能的结局是,萨拉成为画家丹特·伽布里埃尔·罗塞蒂的秘书兼模特,
她拒绝了查尔斯的求爱,因为这些年的经历使她懂得了人生幸福的真谛,她


已经习惯、并将永远珍视一个孤寂的世界,永远不需要任何人来分享她的生
活。

作品鉴赏从表面看,《法国中尉的女人》似乎只是一部常见的通俗小
说,叙述了一个男主人公与两个不同女子之间的三角恋爱故事。然而小说的
实际意义却远不止于此。作者所采用的独特的叙述角度和叙述方法,使之具
有某种迥异于同时代多数小说的先锋性,受到学术批评界的广泛重视。它不
仅被译成十几国文字,改编拍摄成电视,广为流传,而且成为英美大学中当
代小说课程的选本。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采用了一种对十九世纪英国传统小
说谐谑模仿的叙述文体,将诸多有案可稽的历史事实嵌入一个虚构的故事框
架,将虚构主人公的思想言行投向一个貌似“真实”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上。
必须强调指出,所有这些历史事实都经过作者的精心筛选,并一律按当代的
观点作了阐释。这样一种虚实交融、以虚化实的叙述视角,对于一般读者来
说,无疑可以大大增强故事的可信性,然而另一方面,对于作看来说,则极
大地拓展了对历史现实进行新的阐释、重新建构历史文本的可能性。例如,
当今西方世界的女权主义运动已无可否认地成为一种社会存在,关于这一运
动的历史渊源和思想背景,女权主义者们正在从一切可能的角度进行历史重
构。值得注意的是,《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这一虚构人物的最后思想归
宿,她与“前拉斐尔兄弟会”以及著名女诗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交往,
说明了小说作者试图以文学虚构方式对女权主义者们的努力作出响应,读者
可以通过萨拉这一虚构的文学形象,窥见出旱期女权主义者的精神追求和独
立的人格意识。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虽然是查尔斯,但是,读者注意力的焦点
却是萨拉,后者的命运显然是整个故事发展的驱动力。作者对这两个人物采
用了两个不同的叙述视角:对于查尔斯,文本的叙述是全方位的,读者借助
叙述人的叙述,不仅可以了解他的经历、言行,而且可以窥见他最隐蔽的内
心活动;然而对于萨拉,文本的叙述不仅仅总是外在的,读者不能凭文本提
供的信息,建构一个真实的萨拉,而且,叙述人的叙述还往往被作者直接介
入修正,作者突然宣布此前关于萨拉的叙述无效,那一切只是虚构假设,或
许还存在如此这般的另一种可能。很明显,由于这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就
造成了萨拉和查尔斯这两个人物一虚一实的反差,读者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
警惕,自觉地对有关萨拉的一切叙述进行阐释,从本身就值得怀疑的间接话
语中自己去建构萨拉这一人物形象。小说的这样一种叙述手法,使得萨拉这
个人物愈加扑朔迷离、神秘莫测。这也就极大地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快惑。

(盛宁)


苏珊·希尔我是城堡之王(1970)

作者简介苏珊·希尔(1942—),英国当代影响广泛的女小说家、广
播剧作家。1942 年2 月5 日出生于约克郡斯卡巴勒。在斯卡巴勒和考文垂参
完语法学校后,上伦敦大学皇家学院英国文学系,于1963 年毕业,获特优生
称号。此后5 年,任《考文垂电讯晚报》书评专栏作家。自1939 年起,当专
业作家、记者、广播员,并一度专为英国广播公司写电视剧本。1975 年与莎
士比亚专家斯坦利·韦尔斯结婚,生有一女,此后便停止创作,但仍然是位
杰出的批评家、广播员和书评家。她10 多年间所创作的小说,一直盛销不衰。
希尔的作品讲究传统结构、艺术上精益求精,而且具有鲜明的主题,——探
索现代人的孤独感、失败感和隔离感。她以其女性特有的敏感,于细微处见
出人物独特的心理状态,往往寥寥数笔,尽得主人公(多为老人、小孩)内
心的隐秘和感情的微妙。希尔16 岁时便写出颇为成功的处女作《围墙》
(1961);在伦敦大学读本科时,又创作出《帮个忙》(1963),此后作品
趋向成熟,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绅士淑女》(1968), 《情况好转》(1969), 
《我是城堡之王》(1970)(次年获萨默塞特·毛姻奖)、《奇异的会晤》
(1971),《保管员》(1972)、《夜鸟》(1972)(当年获惠特布雷德奖)、
《一年之计在于春》(1974)、《神秘的苹果树》(1982);短篇小说集:
《信天翁》(1971)、《来一点歌舞》(1973)广播剧《夏末》(1970)、
《草中蜥蜴》(1971)、《冬之挽歌)(1972)、《世界之窗》(1974)、
《清冷的乡间及其他》(1975)。

内容概要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暑假。埃德蒙·胡珀是个小学生,母
亲已去世,此时正与他父亲约瑟夫·胡珀住在沃林斯。这是一栋灰暗的房子,
坐落在小村的外沿。父子夫系不怎么融洽。埃德蒙生性乖僻,不可捉摸,但
对这所房子感情深厚,尤其依恋那个“红房间”,里面收藏了一些蛀虫,装
在玻璃缸里。几经考虑,胡珀先生决定雇用名叫海伦娜·金肖的女人当管家,
金肖太太是个寡妇,带着一个儿子查尔斯(查尔斯与埃德蒙年龄相仿)。对
此,埃德蒙很气愤,他不愿金肖夫人和儿子来,因为他要做这个城堡的国王:
“‘这是我的房子’,他心里想‘是归我私人所有,我先来这里的。不能让
其他任何人插进来’。不过,他又想,自己也不会损失什么东西的。那小子
我可以不理睬,可以避而不见,可以警告他离我远点。一切取决于自己。什
么手段都可以用的。”约瑟夫先生和金肖夫人万万没有料到,他们已经种下
了祸根。埃德蒙诡计多端,想方设法威胁、恐吓查尔斯。生性柔弱的查尔斯,
在埃德蒙的淫威之下,惶惶不安,他越来越受不了这栋房子,他本来就害怕
蛀虫,而埃德蒙变本加厉的施虐行为使他更加恐惧。胡珀先生和金肖夫人坠
入爱河,无心过问两个孩子之间危险的关系。后来,金肖夫人感觉苗头不对,
但以为只是些小摩擦。她急于想再婚,于是作出努力,弥合两个孩子间的矛
盾,而根本没有体会出部是什么样的“矛盾”。埃德蒙继续他的迫害,专找
查尔斯的弱点进攻。可怜的查尔斯屡次想逃跑,摆脱困境,但每一次又因害
伯而不敢那样做。整个暑假中,他没有别的伙伴,只能和埃德蒙在一起,终
于有一天,他忍无可忍,逃走了。埃德蒙追赶他,两人在一个名叫杭伍德的
森林中迷了路,那天晚上,他们在林中过夜,两人的关系似乎颠倒过来了:
查尔斯不怎么害怕,表现勇敢,而埃德蒙倒胆小起来,只好听查尔斯的话,
受查尔斯指挥。然而,一旦被领回那栋房子所代表的人工的、文明的世界,


埃德蒙故态复萌,重又飞扬跋扈起来。查尔斯深感孤寂无援,无力反抗他不
得不与之朝夕相处的埃德蒙。更有甚者,母亲竟还要嫁给胡珀先生,埃德蒙
的父亲!查尔斯彻底绝望了,于是回到那座森林中,自溺而死。

作品鉴赏这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心理小说,一个不该发生的而又符合少
儿心理逻辑发展的童稚故事。它使我们想起了1983 年因对人性的“恶的一
面”的深入观察和研究。因为“在小说中以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手法和变化
多端、带普遍性的神话阐明了世界人类的状况”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威
兼·戈尔丁和他的重要作品《蝇王》,两部作品都旨在探索人类社会中恶的
破坏力,而且都持有一种源于对现代社会失望的悲观情绪。虽然在范围和力
度上讲,《我是城堡之王》,不及素有现代寓言之称的《蝇王》,但是,苏
珊·希尔在这部儿童心理小说中,成功地展示出了现代文明所固有的、几乎
是毁灭性的病疾。埃德蒙实际上是一个文化意象,象征着他那个社会的权力
野心的恶性膨胀,而那栋灰暗的房子,似乎是当今人类生存方式的缩影:孤
独、隔离、毫无生机。然而,无论是恶的体现埃德蒙,还是善的代表查尔斯,
都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不能脱离它,甚至怀有一种依恋。于是大家生活在
这个由两极交织而成的恐怖气氛中,或施虐、或受虐,相互隔绝,不能勾通,
无法理解。小小的埃德蒙利欲熏心,把自己的满足感建立在主观占有欲的膨
胀和客观的摧残弱者的基础之上,因此,他同时也是在毁灭自己:他孤独,
没有朋友,没有寄托,只好呆在“红房间”里,与封闭在玻璃缸里的蛀虫为
伍。他既是这座城堡的国王,又是这座城堡的奴隶,更是这个城堡的毁灭者。
处于物质和心理劣势的查尔斯,虽然反感他的生存环境,然而又欲逃不能,
注定承受一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