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

第83章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83章

小说: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的内外,心灵上得不到持久的平衡,不信仰宗教的赖德,纠缠在这些颇受
宗教困扰的人们中间,不仅没有力量帮助他们,还常常因此而陷入麻烦。他
与朱莉娅没能终成誉属,主要原因是朱莉娅突然悔悟并重新皈依天主教。因
此,作者对宗教所持的态度,成为争论的焦点。批评家们在书中发现许多例
证可以支持各自的观点。不过,对于持“褒”的观点的批评家,例证大概是
比较少而无力的。尤其是考虑到作品的讽刺特色,这无疑是与宣扬宗教相矛
盾的。沃是一个著名的讽刺大家。就其本人个性而言,沃是一个集各种矛盾、
偏见和无常于一体的怪人。他酗酒、对人不友好、脾气时好时坏,连朋友也
认为难于相处。可是,熟悉他的人又深深地为他的机智善辩和荒诞幽默的言
谈所吸引。《旧地重游》中布兰奇的举止反映了沃的机智与偏激。赖德的父
亲则是古怪性情的一个实例。马奇梅因一家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矛盾激
烈的精神世界,都在沃的冷嘲热讽之中得到深刻的揭示。有评论认为,布兰
奇与马奇梅因一家,是沃笔下的人物画廊中永不褪色的形象,经得起时间的
考验。虽然《旧地重游》因感情色彩浓厚和沉重的宗教主题而引起一些批评,
但是,它的问世带来了更多的肯定。美国著名批评家爱德蒙·威尔逊曾经评
论说:沃是“自萧伯纳以来英国出现的唯一一位第一流的喜剧天才”。当代
著名英国作家、文学批评家安东尼·伯吉斯认为,《旧地重游》“是一部富
有魅力的作品”,它“才华横溢”,“激荡人心”,人物描写“绝妙生动”。
由此看来,感情色彩浓重或许并不完全是坏事,象伯吉斯那样“总是被它迷
住,深受感动,甚至掉下泪来”,怕也是一种不坏的阅读经历。《旧地重游》
的叙述方式也颇值一提。全书由三个部分外加序幕和尾声组成。在三部分正
文中,叙述者以第一人称形式,向读者介绍他所亲身经历的事件和亲眼看到
的人物。为了使读者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叙述者总是介入其中。每当故
事进入引人入胜的关键之处,叙述者便站出来,提醒读者这是由他进行的间
接描述,他“不得不把一番长谈归纳为几句话”,或者“她跟我说这番话的
时候已经是在10 年以后,在大西洋上的暴风雨中”,以此说明回忆这项活动
是他的“专利”,读者是无法真正接触到它的,只能通过叙述者而窥其一斑。
叙述者在保存珍贵的回忆时是吝啬的,但是在表达丰富的感情时,他又是慷
慨的。他用美丽的文笔竭力体现美好事物的短暂性:欢乐“如翠鸟倏地掠过
水面”,美貌“犹如透过树林缝隙的阳光,又如镱子里的烛光”,青春是完
美的,但它“又何其迅速,不可挽回地失去了”。这一切,在一句切题的话
中得到突出:“我想在我幸福生盾过的每一处地方埋一件宝贵的东西,等到
我变得既老又丑又不幸的时候,我就可以回去把它挖出来,回忆往事。”

(申慧辉)


格雷厄姆·格林问题的核心(1948)

作者简介格雷厄姆·格林(1904—)是当代著名的英国小说家和剧作
家,1904 年10 月2 日出生于英国伯肯斯特德。他在其父任校长的中学接受
传统的中产阶级和英国国教教育。1922—1925 年在牛津大学学历史并开始写
作。1925 年他出版诗集《四月的牙牙之声》。大学毕业后当过《泰晤士报》
记者及《观察家》杂志编辑。1929 年第一部小说《内心的人》发表,此后专
事写作。1926 年他改信天主教。他一生旅行甚广,足迹遍至亚、非、拉、美、
苏联甚至中国,这为他的小说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背景。二次大战期间他在西
非为英国做情报工作。1957 年后他主办过出版社。1966 年起他定居于法国。
格林是位多产而艺术精妙的作家,50 多年来发表了40 多部小说、戏剧、游
记等及500 多篇评论文章。他既写“消遣性”的惊险、恐怖小说,也写立意
深刻的严肃小说。他的严肃小说诸如《布赖顿硬糖》(1938),《权力与荣
耀》(1940)、《问题的核心》(1948)、《私通的结局》(1951)等的出
版使他赢得杰出作家的盛誉。几乎他的所有小说都被改编成电影。60 年代后
他的杰作依然不断涌现:《一个病毒发尽的病例》(1961)、《沉静的美国
人》(1966)、《名誉领事》(1973)、《人的因素》(1978)、《吉诃德
先生》(1982)及自传《一种生活》(1971)、《逃避的方法》(1980)等。
他曾获得近10 种文学奖。1966 年获英国勋爵称号。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
实和人的精神历程。他被称为“第一个用英语写作的重要的天主教作家”。
他的语言简洁清晰,艺术技巧高超完美。

内容概要故事发生在西非某英属殖民地。一个灼热、肮脏的港口城
市。主人公斯考比是市警察局副专员,身材粗矮,头发灰白,看上去没有什
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他正面临着一个难题:专员马上要退休了,而他却
不可能升职。据传要调一个比他更年轻的人来。斯考比对此无所谓,他热爱
他的工作,对他来说,工作比升职更重要。但他担心他的妻子露易斯会为此
发疯。怀着内疚,对妻子的忧郁、不满和绝望的惧怕,他回到家。果然,露
易斯已从别人的议论中得知这个消息,丈夫回来,她马上开始了发泄。露易
斯是个热爱诗歌、敏感的妇女,也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然而不断让人失
望的生活,女儿的夭折,以及丈夫现在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众人的窃窃议
论与讥笑,使她的神经极为紧张,她渴望着去南非的旅行,渴望摆脱目前的
环境。当晚,她与斯考比去俱乐部借书,在那里她认识了新来的一个孤单的
男子威尔逊。威尔逊名义上是会计师,实际上是负有特殊使命来这里调查钻
石走私的。威尔逊在俱乐部中显得落落寡合,众人似乎在排斥他。他一个人
孤零零地站在一大片扶手椅中间。这使露易斯觉得他与自己的处境极为相
似。他们的相识给露易斯带来了兴奋。威尔逊也喜欢诗歌!共同的爱好将他
们联在一起。他们经常见面,朗诵诗歌。斯考比看到交往给露易斯带来了幸
福,很高兴这样。对他来说,只要露易斯愉快,怎么都行。这天夜晚,斯考
比在下班的路上遇到了因汽车坏了被耽搁在路旁的叙利亚商人尤瑟夫,并顺
路把他送回了家。从此这个狡猾而又不乏真诚的商人就卷入了斯考比的命
运。露易斯每天抱怨、渴望去南非休假使斯考比下决心让她如愿。但他却没
有钱。对他这个克己奉公的人来说,除工资外别无收入。在某次公务搜查中,
他曾搜出某商船船长的一封私信。他完全可以以此要侠船长以解决露易斯的
旅费。然而,出于怜悯和同情,他既没有要挟,也没有报告,而是把信烧掉,


暗中救了船长一命。尤瑟夫知道了斯考比的难处,主动要借钱给他。他起初
拒绝了。他去银行借钱,没借到。在露易斯又一次谈起去南非时,出于本能
似的怜悯,斯考比答应让她两星期后走。无处可弄到的200 块钱使斯考比病
中神智混乱。在实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借了尤瑟夫的钱,斯考比清楚地
知道他要为此付出代价。露易斯终于走了。尤瑟夫向他谎报了一个假情况:
另一个叙利亚商人在走私钻石。出于忠于职守,斯考比相信了他,结果使自
己陷入了圈套。接下来的经历使斯考比陷于更无以自拔的境地:从法属殖民
地开来的一条船遭到德国水雷的袭击,在海上漂流了40 天的幸存者中有一位
19 岁的结婚才几天丈夫就遇难的姑娘海伦。斯考比在救护时对她产生了同
情:她与他死去的女儿差不多大,对世事人情还一无所知,经过这场磨难后
瘦骨伶仃,面容丑陋。斯考比与她在一起时,悲哀、爱怜和同情交织在心头。
他认为自己有抉助她的责任。一个大雨滂沦之夜,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他
们发生了肉体关系。斯考比越陷越深。他想保密,但有特殊使命的威尔威就
住在隔壁,一切都没逃过这个侦探的眼睛。海伦,这个看上去柔弱无助的女
子,也开始唇枪舌箭地象露易斯一样与他争吵不休,无休无止地抱怨不停。
为证明自己的爱情,在海伦挑刺的刺激上,斯考比写了一封感情冲动的表白
爱情信。同时对两个女人怀有怜悯和爱,使斯考比开始说谎。露易斯要回来
了。斯考比面临选择:断绝与海伦的关系,重新回到他与露易斯的正常生活
中。但是,他不能。他曾对海伦发过誓:只要她需要,他就会来。绝望之中,
他想到了死。此刻尤瑟夫找上门来,要他利用职权转送给那位被他救过的船
长一盒东西:钻石。他当即拒绝。但是尤瑟夫手中有他窃取来的斯考比给海
伦的信,并以此要挟,斯考比只得干了。从此他更坠入深渊。露易斯回来了,
总是逼着他上教堂,他则找尽一切借口拖延不去。最后,他再也逃不掉了:
他没向神父忏悔就领了圣餐。这种渎神行为,使真诚的天主教徒斯考比无法
原宥自己,他自认为已进入“永世惩罚”的行列,内心的绝望更加深重。他
别无选择,开始周密地计划不露痕迹的自杀。这时,他接到通知,他被提升
为专员了。但这已不能救他。他心绪极为恶劣。他去看海伦,大吵一场,海
伦不理解也不想理解他。他身不由己地去尤瑟夫家。在这个世界上也许真正
理解他的只有尤瑟夫。他讲了自己的忧虑。尤瑟夫要帮他的忙,居然把知道
他们的事、为斯考比忠实服务了15 年的佣人阿里杀了。斯考比十分震惊:是
他送掉了阿里的命!一切都准备停当了。他装作心脏病而得到的药物足够了。
他向海伦告别。露易斯自从得知他被提升,情绪大为改观。他做了。他被认
为是心脏病猝发正常死亡。只有一个人,威尔逊发现了他自杀的秘密,他将
发现告诉了露易斯,并向她求婚。露易斯向神父证实这事。神父回答:“他
是爱上帝的。”

作品鉴赏这部小说与其说是宗教小说,不如说是关于人类生存困境的
描述。对作品中的宗教倾向,争议很多。格林自己也承认他为了忠于想象而
陷入了某种程度的不忠于教会的境地。有些作家如伊夫林·沃、乔洽·奥威
尔等均对其中的宗教意义提出了批评。格林则声称:“我写了一本关于一个
人走向炼狱的书。”这部作品的严肃性和深刻性也正在这里。作者深入到他
所体验到的人类困境之中,探索着善与恶、怜悯与毁灭、拯救与绝望等至关
重要的问题。评论家魏恩达姆认为这是“对人生绝望的研究。。对人的精神
解脱的探索。”斯考比是个善良而饮弱的人,富于同情心和责任感的警官。
他对他所工作的这个气候恶劣、人性败坏的城市怀着悲天悯人的热爱。他几


乎象圣徒爱人类一样愿分担人们的不幸。在书中有两个词多次得到重复:怜
悯和责任。这种怜悯与责任感体现在他与妻子、与海伦的关系上,体现在他
暗中为船长解脱困境和途中帮助尤瑟夫上。但是,怜悯并不能拯救自己,也
没能拯救他人。怜悯反而使他陷入无休止的痛苦的纠葛甚至罪恶之中,并最
终导致了他的毁灭。作为人类心灵的洞察者,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动机
与效果的相悖上,而是更深一层地揭示了斯考比剧烈复杂的内心冲突,亦即
把这个人物置于“炼狱”之中,随着盲目的,几乎不可知的命运进程,揭示
了作为一个人,什么是他斯考比可以忍受的,什么是他不可承受的。从故事
的角度看,是命运在捉弄斯考比,但这却是整个人类都无法摆脱的命运!“恶
在人间畅行无阻,而善却不能再在世间漫步”(格林语)。富有怜悯与责任
感的斯考比,是善的象征。他处处行善,结果因善而玫命。他善良地轻信尤
瑟夫对另一个商人的诬陷,结果导致上级对他的不信任,他善良地对待妻子,
妻子不理解他,他善良地帮助侮伦,后者反而逼他。他的善越是得到表现,
他遭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越多,最后他彻底绝望,开始说谎、犯罪,领了渎圣
的圣餐,忽然一切顺利了,“从一个可诅咒的胜利走向另一个可诅咒的胜利。”
作者描绘了一幅善遭毁灭,恶渐胜利的可怕图景。然而善与恶并非泾渭分明,
善的斯考比竟出卖了自己忠心耿耿的仆人使他被杀害,恶的奸商尤瑟夫实际
上又是这世界唯一理解他、在他需要时帮助他的人。人性的复杂也就在此。
虔诚信仰天主的斯考比最后自戕,似乎是彻底背弃上帝,然而掩卷沉思,不
得不承认,在书中的人物里,也许只有他一个人才是真正地爱上帝的。问题
的核心在邮里?这就是格林所思索并要读者也思索的根本问题。斯考比的死
或许表明了完善的公正与完美的怜悯的和谐一致,但这是以自杀——天主教
中不可宽恕之罪,为代价的。该书出版后引起很多争论。正象一部伟大著作
一样,不同的人从中看到不同的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悲凉之雾独斯
考比悟矣!本书被公认为一部杰作。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电影剪辑手法。小说
一开始即以威尔逊在远处观察的目光描写斯考比。这种颇类似于格林惯用的
侦探小说的写法和角度又恰当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紧张不安。在处理复杂的
情节和人物关系上,作者巧妙地将斯考比——露易斯——海伦;斯考比——
尤瑟夫——威尔逊错综复杂的关系一环扣一环地引向最后的悲剧。心理描写
和内心冲突的揭示,也是作品显而易见的特色。在环境描写上——红土路,
铁皮屋顶上振翅的秃鹰,热汗和雨,港口小城的灼热和肮脏等等,不仅真切,
也和主人公及其他人物的生存状态及内心的焦灼不宁相呼应,浑然一体。作
者文笔流畅、简练,富于想象力和形象化。特别是作者在叙述里掺入的议论,
恰如其分,更是本书的重要特色。

(沈睿)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年(1949)

作者简介乔治·奥威尔(—1950)是艾瑞克·布莱尔的笔名。他生于
英国治下的孟加拉,父亲是当地殖民政府的普通职员。14 岁那年,布莱尔作
为大英帝国鼎盛期的一名“下中层公仆”之子,有幸获得奖学金,回本土伊
顿公学接受贵族教育。伊顿四年,既发展了他可贵的文学语言资质及其对自
由的热爱,也早早令他体会到帝国统治上层的冷酷无情。毕业后的布莱尔被
遣往缅甸充当英国皇家警官,执行肮脏的奴役使命,因此他深深地痛恨暴政
和权力滥用。1927 年,布莱尔毅然辞去警职,在贫困中开始创作生涯,并取
笔名为奥威尔。他在三十年代初相继发表《巴黎伦敦落难记》、《牧师的女
儿》、《通向威根堤之路》等进步作品,反映劳工的困苦与斗争,因而成为
英国左翼文学新秀。1936 年底,奥威尔亲赴西班牙报道战况,并在激战中负
伤。然而在巴塞罗那前线开展的一场清洗中,他却差一点被当作托派处决。
此事改变了奥威尔对苏联和斯大林的政治态度,从此转向对专制的批判思
考,企图寻找一种既反帝国主义,又非共产主义的“普通人的自由理想”。
这种倾向当然超出马克思主义轨道,具有不切实际的小资产阶级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