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

第35章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35章

小说: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诗情画意,艺术地展示了劳动人民精神的美和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

(赵泓)


弗·阿·柯切托夫叶尔绍夫兄弟(1958)

作者简介见“茹尔宾一家”条。

内容概要老话剧演员古良也夫和画家卡扎柯夫在滨悔某市邂逅相
遇。卡扎柯夫是随他的妻子、工程师卡扎柯娃来到这个城市的。卡扎柯娃大
学毕业后在莫斯科安安稳稳地工作了6 年后自愿来到这个城市的一家大型冶
金厂,担任了高炉车间的工长。在这里,她结识了叶尔绍夫兄弟一家。叶尔
绍夫家的长兄普拉东是高炉车间的总工长,有着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他在
厂长契比索夫的支持下,否定了技术学校工程师克鲁季里契提出的“集中检
修制度”的建议,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让车间自己检修机器。克鲁季里契来到
市委会,向市委书记戈尔巴乔夫控告工厂压制他的合理化建议。从部里精简
下放到冶金厂的阿尔连采夫也来到市委会告状。他自认为有学历,又有丰富
的领导经验,是个冶金专家,起码可以当个车间主任。可厂长却让他到工段
上担任工程师。当戈尔已乔夫告诉他赞成厂长的做法时,他威胁市委书记:
“要是以后上级有人来麻烦某些本地同志,您可不要怪罪我。”一个星期天,
阿尔连采夫租了一条船,组织了一次游览。他请大家吃烤羊肉,要大家“为
友谊干杯!”他的举动得到了不少人的好感。阿尔连采夫来到克鲁季里契娜
又脏又臭的小茅屋。克鲁季里契骂不绝口,倾泄着他的不满。他说他有16
个发明,但一个也没能用到生产上去,要是在国外,早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阿尔连采夫鼓动克鲁季里契为得到10 万卢布的发明奖金去斗争一番,把总工
长普位东、厂长契比索夫、市委书记戈尔巴乔夫这些“障碍”除掉,向“官
僚主义势力发动进攻。”从监狱里释放出来的沃罗别内回到了工厂,阿尔连
采夫要他不能保持“沉默”,不应该“服服贴贴地妥协”,而应该“干下去”。
高炉车间的三号高炉发生了事故,普拉东的侄子安德烈因抢险而被烧伤。阿
尔连采夫指责这次事故是“外行干内行亭的后果”。普拉东遭到非议。12 月
里一个阴暗的日子,省报上刊出了一篇文章,诋毁厂长契比索夫是“官僚主
义者”,“压制有价值的建议”,“扼杀先进事物”。吹捧克鲁季里契是“天
才发明家”,阿尔连采夫“目光远大”,“知识异常渊博”。这篇措词尖锐
的文章是阿尔连采夫捐使一个青年记者写的。在党的二十大召开的时候,部
里下达了解除普拉东总工长职务和任命阿尔连采夫担任副总工程师的命令。
普拉东被迫退休。沃罗别内接替了总工长的职务,克鲁季里契也当上了厂技
术革新研究室的副主任。阿尔连采夫以庆祝乔迁之喜为名,邀请沃罗别内及
剧院导演托马舒克等人在克鲁季里契的新居里举行了酒宴。他们大口喝酒,
大声喧闹,声称“要把官僚主义、贵族老爷以及骑在我们头上的一切人的眼
睛给啄出来。”卡扎柯娃来到冶金厂后,感到在她的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象现
在这样疲乏,但同时也感到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幸福。她工作勤奋,能吃苦,
又肯动脑筋,为改进高炉车间的工作提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建议。为解决称
量车里温度太高的问题,她向厂长提出在称量车里装置电气冷却设备,受到
厂长重视。阿尔连采夫又一次来到克鲁季里契的家。他拿出了一份伪造的报
告副本,内容是克鲁季里契向厂长报告说有可能解决称量车降温的难题。报
告的日期是在卡扎柯娃向厂长提建议之前。在阿尔连采夫软硬兼施之下,克
鲁季里契听命于他,用褪了色的书写纸伪造了报告的底稿。阿尔连采夫还利
用他和厂长女秘书的暖昧关系,让她写了一张她曾经代表厂长收到过克鲁季
里契报告的假收据。阿尔连采夫拿着这些假文件向厂党委书记告状,说厂长


压制建议、丢失文件、严重失职,卡扎柯娃是个剽窃者。正当受到流言蜚语
诬陷的卡扎柯娃感到异常痛苦的时候,她的好友季米特里在信中告诉她:“那
些诽谤您的话谁也不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是造谣。”季米特里的信给了卡扎
柯娃莫大的安慰。季米特里是普拉东的四弟、冶金厂的轧钢技师。他经常在
下班的路上等候卡扎柯娃,并伴送她回家。他们志同道合,彼此间产生了好
感。季米特里的脸上有一条伤疤,那是在卫国战争初期,他因抗击德国鬼子
的暴行而被敌人用刺刀砍伤后留下的。他还被敌人埋在地沟里长达十几个小
时,但仍然活着。季米特里十分渴望看到共产主义,他为自己是属于具有这
种理想的人而骄做。他脚踏实地进行创造性劳动,获得了全国劳动竞赛第二
名,并在全国轧纲技术经验交流会上开过讲座。普拉东的三弟雅柯夫曾在平
炉车间当过工人,卫国战争期间受过伤,至今身上还留有敌人的子弹。战后
雅柯夫当上了剧院经理。他和老演员古良也夫一起,与剧院导演托马舒克进
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支持年轻的剧作家创作了以叶尔绍夫兄弟的父亲—
—在卫国战争期间与法西斯作斗争而英勇牺牲的老叶尔绍夫为原型的话剧
《奥库涅夫一家》。在充满疑惑的日子里,季米特里来到市委会,向戈尔巴
乔大反映了厂里的混乱情况和剧院里的斗争,对一些反常的社会现象表达了
自己的态度。十月革命节的晚上,《奥库涅夫一家》在剧院演出,全剧结束
时,场内的欢呼声如春雷轰鸣。在全厂职工大会上,觉醒了的厂长秘书揭露
了阿尔连采夫搞的阴谋诡计,阿尔连采夫被开除出党,沃罗别内彼解除职务,
克鲁季里契离开了工厂,溜之大吉。总工长普拉东回到了离别一年的工厂,
季米特里当选为厂党委委员。

作品鉴赏《叶尔绍夫兄弟》反映的是苏共二十大召开前后的斗争。斯
大林逝世后,苏联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批判了“个人迷信,”开始了
“科技时代。”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怀疑党和工人阶级领导,否定革命成果的
倾向。在这社会生活动荡、各种矛盾尖锐冲突的历史时期,柯切托夫“在现
实生活的压力下,产生了创作《叶尔绍夫兄弟》的构想。”他说,“我想描
写这股狂热病在一定环境中的种种表现,想表明我们社会的坚强机体是能够
抵抗任何疾病的。”作品通过叶尔绍大一家的生活,热情歌颂了工人阶级,
反映了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的辛勤劳动和为捍
卫马列主义所进行的坚决斗争。小说以叶尔绍夫一家为中心,以冶金厂内的
斗争和剧院内的斗争为线索,将矛盾的激烈冲突逐步展现在人们面前。整部
作品结构紧密、情节动人、叙述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叶尔绍夫是世袭的
钢铁工人之家。父亲老叶尔绍夫在卫国战争初期与敌人作斗争时英勇牺牲在
高炉旁。大哥普拉东在冶金厂千了大半辈子,对高炉有着深厚的感情,死也
要“倒在炉子旁边。”对他来说,什么也比不上工作更为重要,炼铁就是他
的全部生活。当他被解除总工长的职务,被迫回到家里的时候,他感到整天
在一群老人孩子中间“真丢人。”他认为不能闲在家里吃养老金,打算到技
术学校去传授炼铁技术,还向市委书记要求工作。表现了一个老工人不甘寂
寞、视工作为生命的高尚品德。季米特里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现代知识工
人的典型,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季米特里信仰坚定,
早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誓言:“要等到世界共产主义建成的时候,你们才能
埋葬我。”他意志坚强,如同钢铁,脸上那块伤疤便是他铁打性格的标记。
敌人把他埋在地沟里长达十几个小时,但他们仍然顽强地活了下来。他虽然
满身伤痕,但仍在为理想而忘我工作,获得全国劳动竞赛第二名。他不仅是


轧钢好手,而且兴趣广泛,爱好文学,并且在自学英语。他爱憎分明,充满
斗争精神。当普拉东被迫退休后,他说:“你得去据理力争,争取你的劳动
权利。”对于工厂里的混乱情况、剧院中有人攻击党、大学生中间存在着的
糊涂观念等问题,他向市委书记表示:“不能再忍耐,不能沉默,”应该斗
争。季米特里头脑冷静,善于分析周围发生的事件。当卡扎柯娃遭到诽谤时,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新旧两个世界之间正在进行斗争。”在厂党委会
上,季米特里对这场斗争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过去的一年对于我们
的党是一个艰苦的时期。对于世界上整个共产主义运动也是一样。我们经受
了严酷的考验。”剧院里也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斗争。雅柯夫和古良也夫不满
于现在“尽演些没热情的软骨头”,支持年轻的剧作家创作了《奥库涅夫一
家》。而导演托马舒克等则叫嚷“现在需要尖锐的批评,需要揭露,不需要
粉饰现实的作品。要么就写离婚,写老夫少妻也行。”他们想上演《被遗弃
的妻子》向二十大献礼。这场反映文艺界的斗争以《奥库涅夫一家》的成功
演出而告结束。叶尔绍夫家的第三代安德烈继承了老一代的光荣传统,有理
想,有报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在高炉发生事故的危急关头,他冒着火焰
冲上去抢险,被火烧伤。作品中的卡扎柯娃是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她不留
恋大城市的舒适生活,主动来到这个远离莫斯科的城市工作。虽然她的身材
只有一米五,可整天象男子汉一样奋战在灼热的高炉旁。她信念坚定,认为
“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能生活的”。由于小说迅速及时地反映了当时苏联的
社会现实,鲜明地表现了重大的政治主题及作品中充满了政论性的特点,因
而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文艺界的普遍重视,并展开了一场争论。

(丁吉平)


格·雅·巴克拉诺夫一寸土(1959)

作者简介格里戈里·雅科夫列维奇·巴克拉诺夫(1923—),苏联俄
罗斯作家。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常委。《旗》杂志主编。主于
沃罗涅日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参加过卫国战争,授上尉军衔。1951 年毕
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早期作品有描写战后农村主活的中篇小说《在斯涅吉里
一家》(1954)和短篇、特写等。50 年代后期开始创作描写卫国战争的中篇
小说,作有《九天》(1958)、《一寸士》(1959)、《一死遮百丑》(1961),
作品着意描写普通战士和下级军官在局部战斗中的“战壕真实”和在生死考
验时的心理状态,成为“战壕真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一寸土》与
邦达列夫的《最后的炮轰》、且科夫的《第三颗信号弹》被认为是“战壕真
实派”的代表作。还作有中篇小说《卡尔普欣》(1966)、《美国一月》(1972), 
《永远十九岁》(1979)获1982 年苏联国家奖金、《小兄弟》(1981),长
篇小说《41 年7 月》(1965)、《朋友们》(1975)、短篇小说集《苦难的
滋味》(1962)、《科斯坚卡和科连卡》(1983),电影剧本《四十九天》
(1963)、《五月》(1971),剧本《人们为什么活着》(1978)、《永远
十九岁》(1979)、《城里》(1984)等。中篇《永远十九岁》是作者的力
作,也是苏联军事题村作品的名篇。

内容概要某炮兵连的几个战士保卫着一个战斗据点——两块小高
地、一片小树林子和一块玉米地。前面是德军,后面是德涅斯特河。战士们
白天蹲在战壕里,注视着德寇的一举一动,只有到天黑以后才能站直身子在
地上走走。每当月亮决升起的时候,从德温斯特河对岸送来食物——面包、
热的羊肉、黑黑的摩尔达维亚酒。。羊肉是由送食物来的帕尔茨瓦尼亚亲手
做的,可是今天不知为什么还不见帕尔茨瓦尼亚来。月亮已经升起,依然不
见送饭的人影,连侦察员也没来。月亮越爬越高,终于有一个人来到据点,
那是通信员巴钦科。他手里拿着食物,神色忧郁。原来,帕尔茨瓦尼亚在送
饭来的途中被德寇炮弹击中,不幸牺牲。大家默默地吃着饭,忽然莫托维洛
夫发现手掌上有血,再一看,面包上也沾着血,无疑这是帕尔茨瓦尼亚的血。
有一天,莫托维洛夫发现德军在构筑工事,他决定把它打掉,便打电话到德
涅斯特河对岸,要求营部给他炮弹,但营长亚增科以节约为由不肯给。莫托
维潜夫中尉想到驻守附近的友军那里有炮弹,决定到那儿去“借”,但到友
军那里还要通过一块六十米的开阔地带。莫托维洛夫冒险跃出掩体,敌人的
子弹雨点般地向他射来。他卧倒在弹坑里无法动弹,后来发现德寇设立了一
个机枪点,莫托维洛夫机智勇敢地穿过敌人的枪林弹雨到达友军的据点并消
灭了那个机枪点。某日夜晚上级液侦察队员格涅拉洛夫和两个战士来据点调
莫托维洛夫等回德涅斯特河对岸休整。莫托维洛夫怀着复杂的心情和战士瓦
辛向河岸进发。在森林里他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景象:炸掉半截的身子,穿
在靴子里的一条腿。。到了对岸,仿佛回到了生长和生活过的故乡。当夜,
上级宣布提升莫托维洛夫为炮兵连长,对此莫托维洛夫并不感到振奋,因为
战争就诀结束了,一旦战争结束,他就复员回故乡去。但是连长毕竟是连长,
尽管官儿小,但是个“主人”,他不需要象徘长那样跑步报告,早晨他醒来
发现睡的房间也不同,窗户有呢制的窗帘遮着,睡的是新的宽大的木板床。
为了让他睡得安稳,还有一个传令兵专门为他赶苍蝇。。为了表彰作战有功
人员,上级决定授予勋章和奖章,但莫托维洛夫认为存在该授的没有授,不


该授的却榜上有名的不公正现象。他尤其不满的是有个叫密津采夫的战士战
前是乐队里的号手,战争爆发他没有上前线,他在沦陷区里还为乐队演奏并
结了婚,连生两个孩子。这样约人却给了奖章,而且团里想调他去参加军乐
队,但莫托维洛夫决定要带他过河上前沿阵地去。有一天营里来了两个女兵,
一个叫里塔,一个叫摩西亚。莫托维洛夫和里塔差不多是同乡,他们在闲聊
时莫托维洛夫突然感情冲动,强行与里塔接吻。正在这时,河那边炮声隆隆,
而且越来越近,到后来炮弹落到营部,玻璃震得粉碎。“摩西亚被炸死了,
快去!”有人喊道。莫托维洛夫飞也似地奔向园子里,只见摩西亚侧身躺在
草地里,身边是倒翻的一只桶,桶里的浆果撒了一地。摩西亚的身上看不到
血,也没有伤口,但当里塔把她的身子翻过来时,见左边的军服上被鲜血染
红了。河那边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联系都断了?营长要莫托维洛夫派人去弄
清情况。莫托维洛夫决定亲自过河去,并把那个乐师密津采大也带到前线去
当通讯兵。一路上风雨交加,还不断育炮弹扣地雷爆炸,两人东躺西藏,连
奔带跑,弄得筋疲力竭。后来总算到了森林里,不想在林中遇到驻守据点的
两个战士。“你们怎么会在这里?为什么联系中断?”莫托维洛夫问。原来,
前沿阵地上流传着德军要进攻的谣言,结果枪炮齐鸣,与德寇对射,造成一
阵惊恐。他们就是从600 公尺前的据点逃到森林里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