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

第150章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50章

小说: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实的神秘性,一方面也对现实失去信心,结果一部分作家就脱离现实,去
追求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于是产主了美国六、七十
年代以黑色幽默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奇小说。这派小说家认为,事实一旦与
虚构混淆不清,现实也就成为超现实,结果作家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的无意识,
另一方面又觉得自身的经历也可能是另一种梦。因此许多当代西方小说往往
富于梦幻色彩,着力描写个人与荒诞世界之间的冲突。一般的小说既然致力
于描写超现实的神秘世界,另一派象卡波蒂这样的美国作家就走向另一极
端,认为当今大部分作家既然背离现实主义,抛弃极好的社会题材不用,那
么“新新闻报道”正好利用这些发生在现实生活里的社会题材来大显身手,
使作家成为“今日的菲尔丁和巴尔扎克”。“新新闻报道”允许作家在描绘
事实时掺杂个人的观察和想象,采用各种象征手法,在艺术形式上打破小说
与非小说的界限,因此所谓“新新闻报道”与“非虚构小说”实质上并无多
大区别。另一位把“历史和虚构混在一起”的新新闻报道作家诺门·梅勒称
他的非虚构小说为“生活实录小说”,说社会上某些真实的事件在他心目中
跟他作为小说家所能想象和虚构的事件同样富于戏剧性和讽刺意味,因此只
要把这些真实事件尽可能详细地描绘出来,就能说明用虚构的形式表现出来
的生活本身与小说有多么近似。梅勒的理论也可以说是卡波蒂的所谓“非虚
构小说”的理论。《残杀》虽是一部赤裸裸地描写真实事件的书,但它从内
容到形式都称得上是一部小说。《残杀》的故事是发生在美国堪萨斯城的真
人真事,两个囚犯出狱后根据同狱犯人提供的错误情报,抢劫未遂,用极残
酷的手段平白无故地屠杀了素昧平生的富裕农民一家四口。由于这个犯罪案
件缺乏明显的杀人动机,被害的一家又是奉公守法的良民,案件发生后曾引
起轰动,一时成为舆论中心。卡波蒂花了整整6 年时间作了大量调查和无数
次采访,访问了被害者的亲友与街坊邻居、警察当局、两个罪犯及罪犯的亲
友,最后还取得了罪犯的信任,就刑时要求卡波蒂在场。作者煞费苦心,用
一种独创的新体裁对这个案件的发生、发展、破案及审讯过程作了生动的叙
述和深刻的分析,人物也刻划得栩栩如生,小说出版后之刻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不少作家纷纷仿效,从此在美国当代文学中出现了一种带有美国历史、
社会和美学特征的新纪实文学:非虚构小说或新新闻报道。《残杀》中所描
绘的事件虽然以真人真事为蓝本,它的主题又恰好与当代的严肃小说近似。
看,人性已堕落到何等地步!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还值几分钱!社会
怎么会产生象狄克和拜利这样的冷血动物?他们残忍的“冷血”性格是如何
形成的?这类犯罪案件和杀人凶犯在社会里是否有典型意义?对中国读者来
说,既然这是一部新闻报道体的生活实录小说,看了以后不仅可以使我们对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文明作一对比,深入思考一些问题,
同时也可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犯罪活动和社会问题增加一些认识。

(施咸荣)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他们(1969)

作者简介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38—),美国女小说家。生于纽
约州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1960 年毕业于锡拉丘兹大学,次年在威斯康星大
学获文学硕士学位,曾在底牛津大学和加拿大温莎大学教英美文学,现为普
林斯顿大学文学教授,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院士。欧茨是一位创作力极为旺
盛的作家,自从她的处女作《北门畔》(1963)短篇小说集问世以来,迄今
已发表近四十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诗集和剧本。主要的长篇小说有《人
间乐园》(1967),《他们》(1969)《奇境》(1971),《我任你摆布》
(1973),《刺客们》,(1975),《查尔德伍德》(1976),《早晨的儿
子》(1978),《贝尔弗勒》(1980),《光明的天使》(1981)、《温特
瑟恩的神秘故事》(1984),《重点》(1985),《玛丽亚的一生)(1986),
《你必须记住这个》(1987)。主要短篇小说集有《洪水上》(1966),《爱
的轮盘》(1970),《婚姻与不贞》(1972),《女神与其他》(1974),
《越过边界》(1974),《诱奸与其他》(1975),《黑暗的一面)(1977),
《最后的日子》(1984),《乌鸦翅膀》(1986)等。诗集主要有《热恋的
女人》(1968),《匿名罪》(1969),《天使火》(1973),《梦中的美
国》(1973)等。剧本主要有《奇妙的剧目》(1974), 《心爱的东西》(1980)。
欧茨的作品题材广泛,从三十年代的经济萧条到六七十年代的城市动乱,在
其作品中均有反映。她真实她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揭示了当代美国人在
新的形势下的内心世界,也表现了对弱小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关切。作为一个
小说家,欧茨不断地对写作技巧、写作方法进行试验、探索,尤其善于将现
实主义的描写和意识流的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达
到相互交融和渗透,所以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

内容概要1938 年8 月某个周末晚上,十六岁的少女洛丽泰和她的恋人
初次幽会,睡梦中猛然听见一声枪响,醒来后发现恋人已躺在血泊中。原来
她的哥哥是个流氓,回家时看到这一幕,当即拔枪,射杀了妹妹的恋人,随
后,自己也溜之大吉。洛丽泰在惊惶中匆匆穿好衣服,到女友家借了点钱,
想远走他乡。不料,半路上遇到了过去的男友霍华德·温德尔,向他吐露了
真情。温德尔是个警察,答应帮她把这件事遮避过去,谁知到她家却先奸污
了她,以后又娶她为妻。不久,温德尔因受贿被警察局开除,恰好赶上第二
次世界大战爆发,他毅然投入了军营。这期间,洛丽泰带着三个孩子搬到大
都市底特律,生活的日益窘困,使她不得不走上街头卖淫,头一次就被警察
抓去,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终于盼到了战争结束,温德尔复员回家,在一家
汽车厂里当工人,谁知又被一次事故夺去了生命。洛丽泰只得另找一个丈夫。
但她好吃懒做,不理家务,几个孩子都没有走上正道。大儿子朱尔斯盗窃成
性,一次作案时看见一辆警车驶过,不免做贼心虚,拔脚就跑,被警察走上
打个半死。大女儿莫丽恩在中学读书,她不择手段地追逐金钱,以至到出卖
肉体,并把积攒起来的钱藏在一本书里,后来这钱被继父发现,她遭到一顿
毒打,从此精神失常,长期闲居在家。洛丽泰也因此跟丈夫离婚,靠社会救
济过活。朱尔斯长到十八岁了,还一直没有找到职业,整天在马路上游荡,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结识了黑社会的神秘人物伯纳德。伯纳德雇佣朱尔斯当
了自己的私人司机。然而有一次伯纳德进一所大宅办事,半天没有出来,朱
尔斯最后闯进门一看,原来是所空宅,伯纳德早已被人割断喉管,倒在血泊


里。这件事对朱尔斯刺激很大,他怕受到牵连,又到了一家花店当司机。以
前他曾见过伯纳德的侄女娜丁一面,谁知竟掉进情网,常常送花给她,借此
表示自己的爱情。娜丁的父亲是个高级职员,整天忙于工作和应酬,她的母
亲也是当地社交圈的活跃人物,因此,他们虽然很疼爱自己的独生女儿,却
对她关怀不够,娜丁精神苦闷空虚,认为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真没意思,她连
续两次逃离,都被警察送了回来。自从认识了朱尔斯以后,使她看到了一线
希望,不过她并非对朱尔斯产生什么爱情,只是愿意同他浪迹天涯。一天,
朱尔斯偷了一辆汽车,找到娜丁,打算和她一起逃往墨西哥,到达得克萨斯
州时,忽然染上重病,人事不知,等他清醒过来,娜丁早抛弃他回家了。朱
尔斯病愈后就流落在西部,为了生活,一度在一家医院当科学实验的对象,
结果把眼睛搞坏了。十年后,他又返回底特律,替一个发了大财的伯父做助
手,从而再次与娜丁相逢,重新燃起往日的恋情。可娜丁此时已嫁给一位有
名的律师。她生活虽然无忧无虑,但精神一直不好,心理变态尤其严重。为
了能与朱尔斯幽会,她特地租了一个僻静的公寓,两人如胶似漆地在一起欢
度了一天一宿,每分每秒似乎都沉浸在爱情的海洋里。次日清晨,朱尔斯恋
恋不舍地与她告别,娜丁在送他的途中,突然拿出手枪,先朝朱尔斯打了两
枪,然后又向自己开了一枪,结果两人都受了重伤。原来,娜丁是想与朱尔
斯同归于尽,似解脱精神上久抑的痛苦。朱尔斯在西部时曾经常往家里写信,
这些信给莫丽恩以很大的精神安慰,使她逐渐康复。从1966 年起,她开始读
夜大学,刚刚26 岁,却觉得自己的灵魂衰老得象四五十岁似的。她对一些年
轻的小伙子丝毫不感兴趣,一心想勾引一个已婚的中年教师,这倒不是因为
她对他产主了真正的爱情,只是想试一试自己的魅力,看看能不能使一个有
妇之夫抛弃家庭,和她生儿育女。不久,她果然如愿以偿,与那位教师结了
婚。到了1976 年6 月,朱尔斯身上的枪伤已基本愈合,但心头的创伤依然如
故。一天,他正在街上散步,偶然遇到“新左派”的一个主要成员毛特,立
刻被其滔滔不绝的革命理论所吸引,他成了毛特忠实的崇拜分子,跟随他出
席各种集会,几天后还跟他一起参加了底特律大暴动。那天,街面上到是拥
挤的人群,抢的抢,烧的烧,一片混乱,人人都说“这是一场革命”。市民
们也乘机砸商店抢东西。混乱中连朱尔斯的母亲洛丽泰都抢到一架电视机。
朱尔斯不知从哪里搞到一支枪,搭上一辆满载着狂热青年的卡车上街游行,
看到警察向示威者行凶,殴打女学生,他开枪还击,竟打死了一名警察。暴
动结束后,他又作为“反贫困联合行动”组织的成员,和该组织的领导人在
电视上发表讲话,激情满怀地宣称,“火已经烧起来了,决不会再被扑灭。”
当洛丽泰在电视中认出她的儿子时,真为他感到羞耻,恨自己生了个“刽子
手”。其实,朱尔斯参加的是什么样的革命,连他自己也搞不清,他只是为
了混饭吃,脑子里想的是如何大做生意,多赚钱,以便和家世高贵的娜丁结
婚。受组织的委派,朱尔斯要到洛杉矶去开展“革命”,临行前他向已怀孕
的莫丽恩告别!“他把她的手抓过来吻了一下,说了声再见,带着讥讽而亲
昵的神情又向她鞠了一躬。这就是她一直喜爱的朱尔斯的形象,如今他就要
走了,跟她再见了,永远地离开她了。”其时正是整个美国都处在动荡不安
的1966 年8 月。

作品鉴赏《他们》是一部以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美国社会的变迁为主
要内容的社会小说。作者通过温德尔一家,尤其是女主人公洛丽泰和她的几
个儿女的经历,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的命运,提出了美国当代城市生活中许


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提出了整个美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按照欧文的说法,
“整个底特律就是一出传奇戏剧,生活在该地的人命中注定要在这出传奇剧
中扮演角色。”与过去的年代相比,尽管他们有了汽车,电冰箱,电视机,
可他们的精神世界依然空虚迷惘,生活仍象一场永远圆不了的噩梦;他们挣
扎过,奋斗过,但对幸福还是可望而不可即;他们在社会的阶梯上不断地跌
倒,爬起来,又跌倒,最终只能成为不幸的牺牲者。这一切,都在读者心里
留下了一个找不到答案的疑问。洛丽泰的命运可谓老一辈人遭遇的缩影。她
在青春妙龄时与伯尼相爱,谁知一天晚上心上人竟死于自己的流氓哥哥的枪
口之下。后来,迫于淫威她只得嫁给了警察温得尔,然而大战的爆发,温德
尔的入伍,又彻底打碎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把三个孩子扶养成人,
她历尽千辛万苦,以至于沦落街头,出卖自己的肉体。好容易盼到战争结束,
刚刚从战场归来的丈夫又无端死于工厂事故之中。从此,苦难就象影子紧紧
追逐着她。洛丽泰虽然为人浮华浅薄,但她本性不坏,她一生渴求幸福,也
曾为之不懈地奋斗,可是三十年来生活带给她的又是什么呢?除了痛苦还是
痛苦。一再的打击使这个女人的心彻底地麻木了。我们看到,在本书的结尾,
她已经从三十年代一个憧憬美好未来的纯真少女蜕变成为六十年代挣扎在社
会最底层的一个孤独的老妇人。相比之下,洛丽泰的大儿子朱尔斯和大女儿
莫丽恩则是青年一代的代表。在他们身上已很少看到委屈求全的忍耐,更多
的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的钻营和抗争。他们不甘命运的任意摆布,
以自己微弱的力量与命运进行顽强地搏斗。然而,这只是一种无望的挣扎,
等待着他们的也是和老辈人同样的下场。于是,他们就以放浪形骸,玩世不
恭的消极方式来表示对现实的轻蔑。莫丽恩为了积攒一点钱以便离开这个庸
俗不堪的家庭,过一种安宁的生活,而不得不象其母亲一样沦为妓女。她后
来虽然进了夜大学,并同一个已有三个孩子的男人结婚,但她没有因此获得
幸福和爱情,自己反倒变得更加冷漠和自私。朱尔斯则很早就离开学校和家
庭,干过小偷,也做过各种低贱的工作,甚至被人用作医学实验的对象。他
凭借英俊的外表,赢得了许多女人的青睐,可他深爱的女友却在他病中离开
了他,最后竟想开枪射杀他。从此,他对一切都充满了愤激心理,盲目地向
社会进行报复。这里,尤其发人深醒的是娜丁这个人物,从她所表现的那种
近乎于歇斯底里的疯狂和变态,使我们不禁意识到,当前西方社会的精神危
机已经达到何种严重的程度。因为小说探索的重点在于“我们这一代人”,
因此无论是朱尔斯、莫丽恩还是娜丁,他们对自己所面临的处境和日后的前
途都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绝望情绪。正如莫丽恩在写给她的老师的信中发
出的痛苦呼声:“。。我知道这是一个神圣的时刻,因为它将一去不复返了。
但我对此并没有什么感觉,我已经麻木不仁了。将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我感到害怕,不仅仅是为我自己的前途而担忧,我还为整个世界的前途而担
忧。”在艺术上,作者着力探寻一种新的表现手法,除了采用剪辑式的结构
和跳跃行进的方式,在传统叙事过程中还充分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以挖掘
人物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此外,小说的语言晓畅明诀,比喻生动新颖,情节
线索貌似混乱,实则乱中有序,确是“心理现实主义”的一部典范作品。

(张锦)


欧文·肖富人,穷人(1970)

作者简介欧文·肖(1913—1984)美国作家。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
1934 年从布鲁克林学院毕业后即从事文学创作。任《新共和》杂志的戏剧评
论员,随后到纽约大学讲授文学创作课。1942—1945 年在美国陆军服役,1951 
年以后长期居住在法国和瑞士。他的第一部剧作《埋葬死者》(1936)是用
表现主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