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

第127章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27章

小说: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最重要寸期的社会风云变幻,新与旧、黑暗与光明的搏斗。作者没有正面
描绘1919—1946 年间埃及重大的历史事件,对此着墨不多。他把全部的激情
和笔墨集中描写人,从家庭成员的反映情感变化中展现外部世界的变化,揭
示埃及现代历史的进程,特别是埃及资产阶级政党毕夫脱党及其领袖柴鲁尔
等人的活动及历史作用。小说也从阿卜社、贾瓦德和邵凯侍两个家族几代人
的生活及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勾勒出现代埃及的人情风俗史。小说描绘的
传统家庭与贵族家庭不同的主活方式及家风,长幼关系,婚丧嫁娶,衣著打


扮,建筑布局,房间装饰等等,无不说明三部曲不愧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
著。马哈福兹以其生花之笔成功地刻画、塑造了众多的个性鲜明生动的典型
人物。最令人难忘的是专制的家长阿卜社、贾瓦德,阿拉伯旧式妇女——母
亲艾米娜,东西文化碰撞中迷惘困惑的一代知识分子的低表——小儿子凯马
勒。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极为复杂,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人们很难用“好”
与“坏”来评价。从中既能看到历史文化的积淀,又可发现时代运动所产生
的作用和影响。家长呵卜杜、贾瓦德是埃及伊斯兰宗清制度的卫道士。他用
传统的封建礼教、宗教信仰约束家人。女儿出嫁,未来的女婿必须是向他攀
亲,妻子是他的奴仆,唯言是听,决不许越雷池一步。而他本人似乎有一种
特权,可以不循规蹈矩。他是个虔诚的穆斯林,认真完成宗教功课。与此同
时,他又以“真主是宽容的”为其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开脱。他是个诚实的
商人,在商界颇有威信和人绿;作为一个埃及人,他也有一颗爱国之心。他
支持民族领袖,为华夫脱党捐款,产要求独立的代表团委托书上签名。但是,
却逼着儿子发誓不参加爱国斗争。作者从各个层面上揭示这个人物的表里不
一,矛盾而又统一的个性特征。凯马勒晕小说中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的经历
反映了埃及现代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思想与心理危机。作者运用心灵分
析法,细致人微地描绘了这个人物为内心世界,思想感情的激烈冲突。他接
受了不同文化的熏陶与冲击。孩提时,心中充满了对真主和祖国的热爱,小
学时曾与英国士兵交朋友,二哥牺牲后才懂得了仇恨。中学时代崇拜著名学
者,立志改革社会,大学时代在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潮影响下,从东方神话般
的梦境中腥来,追求真理与自由。科学改变了他的宗教信仰。对受西方教育
的贵族小姐的爱恋,体现了他对真善美的追求。然而,严酷的现实粉碎了他
的美梦。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困扰着他,旧的被否定,新的信仰一时又确立不
起来。他失去上一代人的心理平衡,陷于一代人的精神危机之中。而第三代
人不论左中右都已确立了坚定的信仰,并为之奋斗。三氏人不同的命运充分
展示了埃及从近代走向现代的心灵轨迹。三部曲的结构独特精湛。时间成为
小说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哈福兹十分注重时间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
作用。每一部都以一人死去,一个小生命诞生结束。读者便在生与死、新与
旧的交替中感受到时代的脉博,看到社会内部酝酿的深刻变化。小说结尾以
第三代信仰共产主义的艾哈迈德和穆斯林兄弟会骨干蒙依姆双双被捕,预示
了埃及的前途,至今仍有其合理性。三部曲问世后,立即受到舆论界的一致
好怦。法国东方学者杰克·热米写了70 页的长文盛赞它的成就。西德东方学
者马尔丁称马哈福兹为“埃及的歌德”。埃及评论家拉迦乌·尼高什将他与
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相提并论。这部作品奠定了马哈福兹在阿拉伯
小说史上的地位,将阿拉伯现实主义小说推到顶蜂。

(李琛)


尼日利亚文学

索因卡囚犯

作者简介索因卡,尼日利亚剧作家、诗人,1986 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
得者。1934 年7 月13 日生于尼日利亚西部阿贝库舆塔市。父母是约鲁巴族
人。18 岁他先在伊巴丹大学学习文学,1954 年入美国利兹大学,专攻英语。
毕业后受聘于英国皇家宫廷学院,任剧本审读。1960 年,尼日利亚独立后,
他回国从事戏剧工作,并任演员和导演。1967 年,他从美国返回正爆发内战
的祖国后被捕,1969 年获释。1973 年获利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76
年起任伊费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同时被聘为剑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和耶鲁
大学客座教授。1986 年,他成为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作家。瑞典文
学院在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金的决定中赞扬他“以其广阔的文化视野和诗意
般的联想影响当代戏剧”,“他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表现手法,并把这些运
用于机智的对后、讽刺扣怪诞的描述、典雅的诗歌和闪现生命活力的散文之
中。”索因卡用英语写作,著作宏丰,除以戏剧著称外,于小说、诗歌、文
学批评均有建树。主要作品有小说《译员》、《反常的季节》,剧本《雄狮
和宝石》、《路》、《疯子和专家》、《森林舞蹈》、《死亡和国王的马夫》、
《未来学家的安魂曲》,诗作《囚犯》等。其中《囚犯》这首诗,可以说是
诗人真实生活的体验。此诗风格冷峻,色调冷郁,诗人善于兼容并蓄,大胆
引进了欧美现代派诗歌的风格,显示了诗人独到的艺术功力。

内容概要囚犯

灰暗,面对稀疏的浅草被扬起,潮湿的苔藓,如此滞重的烟雾中的细缕,
躲避向土地弯卷的利刃,繁值灰色的时刻,以及日子,以及年月,因为智慧
的灰庙不必由我们建造绘发热病的年月,从这里开始,不必带着眼泪和灰尘,
然而这悲哀的嘲弄恩绪,是时刻的逼迫吗?

沙漠的荒野,那时,孤独的仙人掌食人生番是他的爱——纵使在馋岩和
峡谷中间,在跳跃和夜晚的颇栗之间纵使象遗留的陶瓷碎片以及陷落的沙暴
——暗示已经出现。

在这风暴的旋涡中心,一曲挽歌但并非由此而来。因为那遥远的伴侣突
然彼变成陌生人,当风力减弱中心塌陷,悲哀。而打碎的陶片躺在地上,闷
闷不语一又一次暗示但并非由此而来。他只知道突然地占有。时间的征服把
无助的他捆缚于每一件灰暗的物体。

作品鉴赏索因卡因战乱从美国返回尼日利亚,被军政当局拘捕,在狱
中夫押了两年。监狱生活使诗人失去自由,那种强烈的失落感使他陷于绝望。
因而,在这一诗作中,他通过丰富的比喻,联想及腾挪的意象,尽情泼洒感
情的笔默,以表述这种痛苦、绝望,这便成了他刻意描绘的主题。

诗人匠心独运,对诗的整体进行了精心的勾画,并使主客体两相映衬,
通过对监狱生活多角度的描写,烘托了囚犯监狱生涯的情景与氛围。全诗的
格调被诗人重重地抹上一层冷色调——凝重、冷峻、晦暗阴郁,这恰恰映衬
了囚犯的心理。

此诗一开始,便集中、概括地描写了“潮湿”与“滞重”构成了监狱漫
长的生活,而“繁殖灰色的时刻”则突出地概括了监狱生活的特征。

紧接着的不是诗人对主体心理的正面描述,而是宕开笔,通过对景物的


描写,来衬托主体的心态。诗人描写了荒漠“仙人掌”的执著、坚毅与不屈
的意象,尽而表述了自己面对险恶环境而奋斗的经历,衬托出当时诗人的心
态及对人生命运的忧患及关注。最后,诗人通过“塌陷”、“悲哀”等意象
人反映了由此而罹难的囚犯被“捆缚于”“灰暗的物体”——监狱的结局。
在这首诗中,诗人纯熟地运用现代诗的艺术手法,运用了丰富自由的联想,
多方位地表现了监禁生活,而对监狱生活及囚犯的描写,作者也不是采取普
通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一组组滞重、怪诞、灰暗的意象群,如,“灰尘”、
“沙漠”、“荒野”、“岭崖”、“峡谷”、“沙暴”等意象,多角度、多
则面地衬托诗的整体氛围,折射着囚犯们心态的晦暗和阴郁,凝重与冷峻。

综观全诗,不难看出诗人高超的诗艺和深沉、含蓄,冷峻的整体风格。

(逸梅)


塞内加尔文学

阿米纳塔·索·法尔乞丐罢乞(1979)

作者简介阿米纳塔·索·法尔(生年不详)是一位从70 年代开始崭
露头角的塞内加尔女作家。1976 年,阿米纳塔·索·法尔发表了她的成名作
《幽灵》,从而奠定了她在塞内加尔及黑非洲文坛上的显著地位。1979 年间
世的《乞丐罢乞》更是引起了国际文学界的高度重视。1980 年,阿米纳
塔·索·法尔即成为法国最高文学奖金“贡古尔文学奖金”的遴选人。在黑
非洲文学史上,她是迄今为止这一殊荣的第二位获得者。1980 年底,《乞丐
罢乞》又荣获黑非洲文学大奖。

内容概要今天上午的报纸有人撰文这样写道:这些乞丐、游民、衣衫
滥褛的穷光蛋们,他们是人类的累赘,应该把这些幽灵从城市里清除干净。
对此,公共卫生总局局长姆尔·恩迪埃的体会可能要比别人更深刻、更复杂
些,因为他主管的工作之一就是清除乞丐。

姆尔找来他的助手凯巴·达波,态度十分明确地向他布置了在市区内彻
底清除乞丐的任务:“这关系到我们局的声誉,不能让别人说我们无能。”
姆尔知道,共事六丰的下属凯巴是可以信赖的。同时姆尔更清楚,乞丐问题
着是解决得漂亮,自己将会又一次赢得晋升的良机。

通往隐没在丛林深处的凯欧·加罗村的小路上,疾驶着一辆奔驰牌个轿
车,车上坐着姆尔的妻子罗莉。作为一个忠于丈夫、关心丈夫前程的妻子,
她此行的目的是前来求教于塞里涅·比拉玛经师。“很清楚,我青得很清楚,
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正在升起,姆尔会有他意想不到的大福的。”罗莉对比拉
玛的这番话非常满意。

几乎是与此同时,达波号集来的二十来个人正在开会,研究搜捕乞丐的
具体力案,到会者都是新成立的各行动队的队长,可以说是个个摩拳擦掌,
大有雷厉风行之势,唯有女秘书莎加对此大惑不解:“要是不让穷人行乞,
以后有钱的人向谁施舍呢?施舍可是宗教的一条重要训条啊!”姆尔打电话
得知行动的进展情况,高兴极了。他似乎进一步看到了这次成功将给他带来
的好运。

本城的乞丐聚会的地点是城外洁地新区的莎拉大妈家。莎拉是乞丐互助
会的管帐,以公正无私赢得了大家的尊敬。这一天,除瘸子马迪亚贝以外的
全体乞丐互助会的成员都到齐了,而马迪亚贝在逃避警察搜捕时被汽车撞伤
了。双目失明的恩基拉纳对同伴们的遭遇忧心仲仲:“政府压根儿就不认为
我们这些乞丐也是人!”这时,传来马迪亚贝因伤势严重死去的不幸消息,
众乞丐心情异常沉重。莎拉号召大家说:“伙计们,是觉醒的时候了。让我
们少说几句祝愿的话,想一想如何统一行动吧!”

还是在几个月前,总统曾讲过他要挑选一位副总统充实政府的班子,近
来传说此事马上就要决定了,而姆尔是很有希望的人选之一。罗莉闻此十分
欣慰,她频频拜访比拉玛,卜问姆尔的前景。比拉玛说得很肯定:“真主保
佑,副总统的职位你丈夫准能得到。”罗莉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俨然已经
成了共和国副总统的夫人似的。但好梦不长,这天刚从比拉玛处回到家里,
姆尔就告诉她:“明天,有人要再送给我一个妻子。”罗莉闻此,如同晴天
霹雳。


姆尔终于与17 岁的西恩结了婚。罗莉大闹了一场之后,还是忍了下去。
头几天她还板着脸,过后却是加倍的热诚,以便重新博得她的老爷的欢心。
当姆尔在他的“二房”那里住了四天回来时,罗莉穿着盛装,象迎接国王一
样迎接丈夫的归来。

乞丐们越发义愤填膺了,这些天来,他们只能在天亮之前混在密集的人
群里溜进市场和清真寺,而当城市醒来时候,他们又得悄悄回到莎位的院子
里。人们把目光集中在经验丰富的莎拉身上,莎拉对众乞丐说:“从现在起,
大家都呆在这里,哪儿也不去了。走着瞧吧,那些企盼真主保佑他们长生不
老升官发财的有钱的人会象需要空气一样地需要我们的。每个想施舍的人都
需要有施舍的对象!”

由于大街小巷都见不到乞丐的踪影了,姆尔所到之处听到的都是赞誉之
辞,他不但被政府授予荣誉骑士勋章,共和国总统在年终祝词里还肯定了姆
尔的成绩,对他的才干、智慧和勇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为此,姆尔更相信
自己已经击败了对手和上司杜马内·萨内先生,有希望被任命为副总统了。

然而有一天夜里,姆尔做了一场不祥的恶梦,醒后立即去求教于经师。
经师让他设法把七颗白色的可乐果仁施舍给一位年迈的妇人,便可事事如
愿。姆尔把这事交给女佣莎丽去办,莎丽在城里无法送掉施舍品,便登上开
往洁地新区的公共汽车,在一个被人们叫做“乞丐车站”的地方下了车。她
惊奇地发现,手里拿着各种物品,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的人还很多,大家都
抱怨为了施舍要跑这么远的路。莎丽以切身的体会意识到,缺少乞丐对于象
主人这样的富人来说是多么不便啊!

这段时间里,姆尔与经师的接触更广泛、更频繁了,他已不满足求教于
比拉玛一人了。前两天,他到一个僻远的牧民部落里,请了一个名叫基菲·波
库勒的卜算灵验的经师,将其安排在家中。经过七天七夜的闭门静身,经师
作出判断:“姆尔,您将成为副总统。为此,您必须奉献出一只公牛,将肉
分成七十七份分送给手拿葫芦瓢在城里行乞的人。同时,再准备三块七米长
的白色料予以及七百颗可乐仁。也一并施舍出去。这样,八天之后,您便成
为尊贵的副总统了!”

姆尔迅速把这些东西备齐,并且每天都要坐在面包车里漫无目标地在城
里转了一圈,但每次都很令他失望:一个乞丐也碰不到。经过三个难熬的不
眠之夜后,姆尔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他的命运正掌握在已被他下令赶出城
里的乞丐们的手中。他顾不得自己的尊严,再次找来助手凯巴:“我把你叫
来,仍然是关于乞丐问题。请你想办法再把他们请回到城里来,哪怕只行乞
一天也行!”他本以为还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凯巴的才干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谁知这次凯巴却用激愤的双眼直盯着这位上司,高声吼叫起来:“这事太荒
唐了,停我的职我也不干!”这下子姆尔可慌了神,他变得从来没有象现在
这样可怜。

无奈,姆尔只好自己亲自出马了。在女佣莎丽的引导下,他来到莎拉的
家中,乞求众乞丐们第二天到城里“辛苦一趟”。莎拉心里明白,姆尔之所
以要给大伙儿一点施舍,既不是可怜他们吃不上饭,更不是出于他乐善好施
的天性,而是注入了他最强烈、最贪婪的个人欲望。但莎拉还是代表大伙儿
答应了姆尔的请求,好言将他打发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姆尔就让司机把车开了出去。可一直在市内转悠到太阳
当空,也没见到半个乞丐的身影。姆尔既沮丧,又有怒不可遏之感。不过他


还是耐着性子重登莎拉的家门。他看到,从城里来的抱着各种目的的施兰正
蜂拥而至,乞丐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