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日记-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俗表演,尤其是作为第一次“触电”的王菲,她在片中表演可谓出人意料的好,连导演王家卫都表示惊讶,也证明了王菲不仅仅是歌坛天后。
《重庆森林》的情节是由几个相互无关,但又有着一些微妙联系的故事构成,虽然影片没有告诉我们太多,但当我们把整个电影从头看到尾以后,心里却有着一些特别的感觉,或者说是直觉。影片的对白非常简洁,空间感很强,会让一些人产生不知所云的感觉,这也是王家卫电影的一贯风格。片中人物对白都非常的经典,很多话也为以后的电影所借鉴,像大家非常熟悉的《大话西游》中孙悟空那段非常有名的对白:“当时那把剑离我只有0。01公分—我希望是一万年。”就是根据片中对白改编的。
也许,王家卫+梁朝伟=好的影片,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也许,看过这个片子你心里什么感觉也没有,这很对,在和我一起看这个片子的人里面(我已经看过十几遍了),大概有一半都看不懂这个片子讲的是什么,剩下那一半的一半,虽然看懂了,却不明白这个片子好在哪里,而最后那些既看懂了,又觉得影片不错的人里面,也只是把它与《无间道》等一些影片所等价,我却一直认为,这部影片的思想是深远的,而这部影片本身,就是一个里程碑。
也许,100个看过《重庆森林》的人,只有两个会有这种感觉,我希望除了我,你是剩下的那个百分之一。
网友小评:
好阳光:年轻的时候喜欢黎明,不喜欢梁朝伟,觉得他不够青春不够帅。然后过了若干年,时间慢慢的积淀,再看梁朝伟的时候,忽然发现他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子,时间的洗涤,更显出其中的韵味。呵呵,现在觉得梁朝伟特有男人味。楼主提到的《重庆森林》和《东邪西毒》也如此,最早接触的时候,觉得很涩,看得不是很明白,不够紧张刺激扣人心弦,有些东西一定需要时间沉积,才能体味出它的好,现在回头再看,就有不同的感悟在里边了,然后,一边欣赏一边感慨。
很多年之后,张艺谋也拍了个武侠电影叫《英雄》,任何人都可以拍武侠电影,只要他有自己的风格。我不会介意其他人怎么看《东邪西毒》,我永远相信它是最成功的武侠片。
有时候,影片本身的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内涵。在我看来,《东邪西毒》就属于这一类。喜欢它不为别的,只因为中间有太多的经典。影片一开始,《百年孤独》那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开头便被运用。以后的情节,更是充斥着无数的错综纠葛,同时影片中人物哲人般的对白,大漠沧桑的画面以及天籁般配乐,使人仿佛走入另一个世界。影片中精彩的武打场面,可与黄飞鸿系列媲美,奇幻的爱情故事,也如江湖中的花样年华。影片中时而出现的人物独白,更可谓字字珠玑。
“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什么都可以忘了,以后的每一天,都会是新的开始。那你说多开心”。——同感!
“因为你的一句话,我一直等到现在。我曾经要你带我走,但是你没有这样做。你说,你不能同时喜欢两个人,你喜欢的那个女人是慕容嫣,那你为什么又喜欢另外一个女人?你知不知道我曾经见过那个女人,因为有人说过你最喜欢的人是她。我本来想杀了她,后来我没有这样做,因为我不想证明她就是。我曾经问过自己,你最喜欢的女人是不是我,现在我已经不想知道了。如果有一天我忍不住问起,你一定要骗我。就算你的心有多么不愿意,也不要告诉我,你最喜欢的人不是我。”——凄美的爱!
“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个阶段,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我会告诉他,你会发现山的后面其实没什么。回头看,会觉得这边更好,但是他不会相信。以他的性格,自己不试试,是不会甘心的。”——人生感悟!
不说了,影片中这样经典的话还有很多,有兴趣自己看吧!我还根据影片对白自己设计了一篇“东邪西毒HBVER版”,原文太长了,将开头部分贴出来博大家一乐!
很多年之前,我们有个统称叫做HBVER,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被人歧视。我不会介意其他人怎么看我,我只不过不想别人不给我机会。
我以为有一些人永远都不会歧视我,因为他或者他的家人也是病毒携带者。在我刚上《肝胆相照》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人,因为他在全国第一个为自己的权利打官司,所以很多年后,他有个绰号“乙肝维权第一人”。
第二部分 生命中的乐趣我的电影(2)
今年是高校扩招后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到处都是毕业生找工作,找工作的地方一定有体检,有体检,那我就有麻烦,我的名字叫活着的灵魂,我的职业就是待业。
活着的灵魂(自言自语):看来自己的年纪也有二十出头了,毕业以来,总有些事我是不愿再提,或是有些人我不想再见,体检我也想过作弊,但是我不敢。哈,又或者我觉得不值,其实作弊,很容易。我有个朋友,他的肝功非常好,只要我随便给他一点暗示,他一定可以帮我。
其实找人帮着体检不是很容易,不过为了生活,很多人都会冒这个险……
网友小评:
诺亚方舟医生: 只要认真生活,努力拼搏,我们都会找到出路。上帝关上了门,又在别处开了窗。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窗吧。
第二部分 生命中的乐趣我的游戏
—谨以此篇献给所有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及曾经共同奋战在网络游戏中的兄弟们
2000年夏天,我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接着在同学的诱惑下接触了互联网。今天,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天如果不上来转悠就会感觉失落。用同学的话说叫越“堕落”越快乐,呵呵,典型的网络综合症。有时候我都会糊涂,真实的自己到底存在于网络,还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现在回过头看看,网络带给我的收获,远远大于现实。在这里,我可以求医问药而不担心上当,可以和战友大胆交流病情而不遭人歧视,可以发泄自己的愤懑得到朋友的理解。现在的女朋友,最早也是从网上认识的,在那片虚拟的世界了,我找到真正的快乐!
曾经有战友告诉我,由于现实的无奈,他们沉迷于网络,沉迷在网络游戏中。我很理解,因为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最早的时候,我和班上一群好兄弟疯狂的沉迷在一个叫做第九城市的虚拟社区里。其实是一个很幼稚的地方,每天在里面做一些同样的工作,比如钓鱼,种庄稼,然后换钱买食品升级。记得最早的级别是游侠,中间还要经过几个级别,都有很好听的名字,比如智者,天使等等,最终的级别是九级天使。现在看来似乎很可笑,但我们在这片虚拟的地方倾注了将近一年的业余生活,并最终如愿以偿的升到了最高级别。当时我们还成立了一个叫做魔幻帝国的联盟,并制作了自己的网页。
后来,第九城市又推出了一款韩国网络游戏《奇迹》,我们再次沉迷其中。
相对于第九城市单调的画面,《奇迹》更能给人真正的互动,这也是所有网络游戏吸引人之处,更重要的,是该游戏美丽的画面和华丽的装备,以及各类可爱的小怪物。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的网络游戏,大概也是最后一次。当时有的同学在玩《传奇》等其它游戏,后来也加入了我们的游戏阵营。还清晰的记得游戏公测的那一天,我们玩了一个通宵。以后的日子,大家每天下课都会泡在网吧,不断的重复着杀怪,升级,买装备。每天睡觉前都会聚在一起热烈的讨论今天得到了什么好东东,今天看见了一个穿着如何如何嚣张的玩家。套用当时一句流行的话:我们不在宿舍,就在玩《奇迹》,不在玩《奇迹》,就在去网吧的路上。同学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就是“你打出什么装备了?”呵呵,写到这,我的眼前仿佛还浮现着那时的情景呀!
在后来,我们又不满足于单纯升级了,开始广交朋友,同时发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也算游戏的收获吧。这样便认识了很多玩家,一起组队打怪,一起聊天,一起找人PK,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
我们是最早开始玩这款游戏的玩家之一,也最早成立了当时为数不多的战盟,拥有一身让玩家羡慕的好装备,可惜后来大家实习,再也没有时间一起战斗了,接着游戏开始收费,玩的就更少了。如今,我们大都已经工作,各自打拼自己的未来,那些岁月也一去不返,可是,这段经历,是让人永生难忘的。
当你不能在拥有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
网友小评:
muron018:我没有楼主那么幸运,我的爱情还没开始就已夭折,我的工作还没定就已结束,我医院没有关系。。。。。。。我沉迷网络游戏,虽然奇迹已经被封了5个300级帐号。。。。我是怎么个沉沦啊!!!!
(一点说明:最近这些天收到很多战友的短消息,有很多表达了对我作品的喜爱和共鸣,同时鼓励我继续写下去,在此表示深深感谢,还有部分战友提出,希望我多写一些生活中所受的委屈和内心的痛苦,少写一些无关维权的事,比如关于歧视就很不深刻,而生命中的乐趣写了不少篇幅,会让别人感觉我们还是很快乐的!
诚然,我们承受着太多常人难以感觉的痛苦(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也遭遇着各式各样的歧视,将这些写出来,或许能够让人产生同情,可是,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同情,更需要公平。我的故事,并不是希望博取他人好奇与怜悯,更希望获得一种理解。希望常人明白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柴米油盐的苦恼。我们的生活,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我们同样拥有快乐,同样会去追求幸福。
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战友们,缺少的,正是关怀和快乐。所以,尽管我过得并不开心,但我还是要将曾经或正带给我欢乐的东西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将我享受乐趣的感觉告诉大家。可能,这些乐趣在一些人看来太小儿科,也许,对一些伤痕累累的心完全起不到作用,但如果有的人从中有所收获,哪怕是阅读时露出会意的微笑,我也很满足了。)
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
网友小评:
波丝猫:一个没有快乐往事回忆的人活着是可悲的,对未来也是没有希望的。我们要拿什么来对未来憧憬?各位如有医治办法望赐教。我也是其中一个,只是对身体没有影响。那我是不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样?
Alantan:楼主如此心酸的往事,细腻的文笔沟起了每个人的回忆,我当时找对象时候倒忘了这茬儿了,人有是还是不知道比较好,不过是感觉有点偷偷摸摸的,咳~!如果我再找对象时该不该说给对方听呢?
榛子:只要我们还活着,比起HIV,我们已经很幸福了,而且总有一天会好的,我坚信!
雪花: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放松心情,不要想太多啦!我曾经就是想的太多,心理负担太重。现在我就想车到山前必有路,怎么样都能活下去。
第三部分 我的无奈与愤怒迷乱的药物——期待真正的特效(1)
我的一个朋友,是药学专业的硕士,他有一定的药学专业知识,却依然不能清楚的分辨药品的真假;从事药物分析研究,却依然要在实验室依靠仪器才能鉴别真伪和含量;那么,大部分患者,他们在假药面前所能表现出的,只有无助。
中国目前用于治疗肝病的药物,可谓百家争鸣!
关于药品方面的话题,我还是有些发言权的,首先这方面的知识我系统的学习过,而且目前国内很多已经上市的相关药物,我都亲自用过,也包括一些所谓的偏方秘方!这也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我不想说哪种药品有效,哪种药品无效。如果这样的话,又会被一些人看成为药商做广告。所以我举的药物都说通用名而不说商品名。我知道,很多战友在用药方面是迷茫的,其中也包括了一些临床医生。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于同样的药品,作用于不同的人,也将产生不同的后果。
在美国,通过FDA(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肝病抗病毒治疗的药有干扰素和拉米夫定,一种新的核苷类药物阿地福韦(音译)国外已上市,但在我国目前还处于临床实验阶段。可以说,干扰和拉米是经过严格实验,用于临床治疗的首选药。不过,它们存在的问题也是很突出的。
干扰素是在病毒感染后机体细胞产生的一种抗病毒的糖蛋白,是广谱抗病毒物质,能抑制多种DNA病毒的生长繁殖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的功能。目前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干扰素有两种,即人白细胞干扰素(α…干扰素)和人纤维母细胞干扰素(β…干扰素)。由于它们是通过诱导剂在体外作用于人体细胞产生,故又称为外源性干扰素。病人首次接受干扰素治疗时可产生短暂的发热、寒战、全身不适、肌肉疼痛、头痛等,称为流感样综合征,其严重的程度与干扰素的类型、纯度、剂量、给药的途径以及病人的身体状态等有关,多数情况下不会影响治疗。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时疗效是有限的,一般应用300万单位,每周3次或隔日1次共3个月疗程,其HBeAg与HBV-DNA的阴转率,在治疗结束时约为25%…40%,而远期疗效约为20%…25%。国外学者主张加大剂量(500万单位至1000万单位),延长疗程至4-6月,疗效可能有所提高。在HBeAg阴转后,其抗体(抗…HBe)可呈阳性,称为e抗原抗体的血清转换,即通常所说的“大三阳“变为“小三阳“了。而乙肝表面抗原(俗称“澳抗-HBsAg)的阴转率更低,仅为10%…15%。此外,由于我国的乙肝常因母婴垂直传播使婴儿在围产期或新生儿时受感染,因而自幼即已携带上HBV,这种病人对干扰素的疗效较差。对于慢性乙肝患者,通过干扰素治疗约有30%病人可获得长期持续的疗效,提高了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减少了肝硬化和肝癌的并发症。
拉米夫定最早用于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后来发现对乙肝病毒有效。本品口服吸收后,经门静脉到达肝脏,然后进入肝细胞,在细胞内转换成活性三磷酸盐。本品的5’三磷酸化合物低浓度时,能竞争性地抑制D HBV编码的DNA聚合酶,结合到新合成的HBV DNA中,这种结合使DNA链的延长终止,从而抑制病毒DNA的复制。不良反应常见的有上呼吸道感染样症状,如头痛、恶心、身体不适、腹痛和腹泻等。慢性乙型肝炎应该持续服药一年以上,并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停药。对于很多人没有作用,拉米虽然效果好,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长期服用会造成病毒变异,且变异几率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医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