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十九路军战记 >

第206章

十九路军战记-第206章

小说: 十九路军战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线日军刚刚接到命令,还没来得及付诸行动,从开封方向就传来令人胆寒的消息——犹太军团第一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商丘,正沿着陇海铁路向开封方向急进!在他们的后面,犹太军团的主力部队正全速向商丘靠拢,准备包抄日军的后路!此时,日军第12军的第37师团、坦克第三师团和第110师团大部,以及独立混成第七旅团在黄河以西,剩下的部队部分在开封至中牟之间集结,还有数万人部队在黄河故道以北,兵力显得非常分散,处于非常不利的态势!

尼莫:以下部分免费!

本书将尽量在12月底前结束,给各位书友奉献全本作品,请大家把12月份的VIP月票投给尼莫,算是小小的鼓励!《战记》从开始上传至今已经半年多了,尼莫还没有拉过票,请大家一定帮忙!谢谢支持!

第三二五章 内山毒计

1938年6月9日,中央军商震部按照蒋介石的命令掘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河水顺着贾鲁河迅速下泄。第二天,黄河中上游普降了一场暴雨,黄河水量猛增,花园口决口处被冲大,同时被淤塞的赵口也被大水冲开,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水流汇合后,贾鲁河开始外溢,漫溢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浩浩荡荡向豫东南流去。后来,随着花园口口门越冲越大,黄河水全部从花园口下泄,黄河就彻底改道了,下游故道逐渐干涸,裸露的河床里面连一点积水都没有,载重卡车可以非常轻松地在河道里面往返穿梭。

1943年7月5日夜,日军第62师团先头部队一千多人,分乘几十辆军用卡车,从黄河故道北岸的延津出发,沿着前面部队的车辆压出的平坦道路前进,并于凌晨两点钟左右的时候进入了黄河故道。由于前线战事激烈,满载士兵和军需物资的车队络绎不绝,在公路上排成一条不见首尾的长龙,第62师团车队刚好处在中间的位置,与前后两个车队之间的距离都不超过两百米远。战役发起后不到一周的时间里,驾驶员已经在这条路上往返了不下十次,对路况了如指掌,故而当越过北岸的河堤之后心里感到有些高兴——只要在开上二十多分钟,就可以抵达目的地了!这时候,卡车上的日军士兵几乎全部进入了梦乡。

突然,最前面的卡车右侧的轮胎猛地陷入地面,停了下来。司机急忙换档,然后猛踩油门,发动机发出令人心悸的轰鸣,后面的两个轮胎疯狂地转动起来,但是却依然动弹不得,跟在后面的其他车辆不得不停了下来。

司机一边叫骂着,一边挂上倒档,接着把油门踩到底,准备把车倒出深坑,然而,令他感到吃惊的是,车子非但没有倒出去,反而有继续下陷的征兆!

疑惑不解的司机慌忙熄火,拉开车门就往下跳,随着‘扑通’一声响,他的双脚陷入了膝盖深的泥泞之中!司机顿时大惊失色——最近一个多月来这里连一滴雨都没有下过,怎么地下会这么潮湿?更加不可理解的是昨天自己刚刚从这里经过,却没有发现有任何异常,另外,前面的车队丝毫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满腹狐疑的司机用手电筒向车底下一照,随即发现四个车轮全部陷了下去,泥泞已经触及汽车的底盘!司机急忙站直身体,准备把车上的士兵喊下来推车,手电筒无意识地向河道的上游扫过,一抹淡淡的白色悄无声息地在眼角掠过,顿时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司机快步走了过去,举起手电筒往前一照,只见一股几米宽的水流,带着无数杂物,飞速地向下游流淌着,干涸的河床在拼命吸收河水的同时,冒出一串串白色水泡,然后随着逐渐变大的水流向下冲去。往上游望去,只能看到逐渐变宽的水流,以不可阻挡之势向下推进!

“洪水来了!”司机声嘶力竭的叫喊惊醒整个车队和卡车上面的日军士兵,等到他们全部下车的时候,原本是道路的河床上已经积蓄了十几厘米深的河水,并且在不断上涨之中!日军士兵慌忙向南岸逃窜,动弹不得的卡车全部被遗弃在河道里面,两个小时之后,水面已经上升了一米多高,水头已经延伸到十几公里以外,这样一来,不仅日军的陆路补给线被彻底切断,尚未投入战斗的第62师团和第63师团被阻挡在黄河北岸,日军第12军被黄河完美地分割成三个部分!

7月6日早晨六点钟,黄河故道发生洪水的消息送到了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洪水!?”冈村宁次看着第62师团发过来的电报,咬牙切齿地骂道:“白痴!蠢货!都这么长时间没下雨了怎么可能有洪水?即使有洪水也是沿着新黄河向南流,怎么可能冲入已经淤积起来的黄河故道?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中国军队在封堵黄河缺口,迫使河水进入故道,以此来阻挡第12军的进攻!”想到这里,冈村宁次当即命令航空兵派出两架侦察机,沿黄河向西飞行,仔细察看河堤的情况,重点放在郑州北部的花园口处!

紧接着,冈村宁次给正在中牟前线指挥作战的第12军司令官内山发电,命令各部队立即就地构筑坚固防御工事,准备与中国军队打阵地战,然后越过第12军司令部,直接命令第62师团和第63师团立即组织工兵部队架设浮桥,争取在一天之内恢复黄河两岸的陆路联系。

三个小时过去了,派出去的两架侦察机如同泥牛入海,一点消息都没有,显然是被中国军队击落了,不过还是从侧面证实了冈村宁次的推断——中国军队肯定在封堵缺口!

两架侦察机在八架战斗机的护航下腾空而起,高速向黄河飞去,与此同时,冈村宁次亲自搭乘飞机赶往中牟,与第12军司令官商议对策!

中午十二点钟,风尘仆仆的冈村宁次刚刚赶到第12军前线司令部,侦察机就把消息传了过来,声称在花园口缺口处看到上万名民夫在封堵缺口,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工程,另外,中国军队在那里部署了相当强大的防空火力点和数量不详的地面部队。

第12军司令官内山中将向冈村宁次介绍前线的态势,他说道:“总司令阁下,目前的形势对我军非常不利!渡过黄河的第37师团、第110师团和坦克第三师团等部,经过连续四天的猛烈攻击,虽然把重庆军第15军消灭大半,但是本身的损失也非常巨大,再加上浮桥被炸毁,弹药和给养严重不足,已经无法继续保持进攻的势头;目前滞留在东岸的部队面对开封方向中国军队,尤其是犹太军团装甲部队的巨大压力,很难有所作为;中国军队封堵黄河成功又切断了后勤补给线,很难应付旷日持久的阵地战消耗。”说到这里,内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认为目前这一切都是中国军队早就设计好的,因此,绝对不能再继续与敌军相持下去!”他的脸上露出残忍的笑容:“我建议派出轰炸机群轰炸花园口,不但要把中国军队封堵的部分全部摧毁,还要把缺口扩大,让中国人再尝尝这条巨龙的利害!”

冈村宁次的脸上露出沉思的神情,沉声说道:“蒋介石炸开花园口大堤的时候,也曾经诬蔑是帝国军队所为,如果这次我们真的干了,岂不是等于承认第一次也是我们干的!一旦消息传开,不但会影响皇军的声誉,而且会是天皇陛下和帝国政府面临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会对大东亚共荣圈建设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兹事体大,还需慎重考虑!”

内山中将从冈村宁次模棱两可的回答中揣摩出潜台词——总司令官本人并不反对他的计划,而是不想背负骂名,急忙说道:“总司令官阁下,如果举措得当的话,轰炸花园口非但不会给皇军带来任何负面的影响,反而有可能让中国政府和军队来背负骂名!”

“哦”冈村宁次顿时来了兴趣,紧盯着对方追问道:“说来听听!”

内山的脸上露出奸猾的笑容,身体前倾,一字一顿地说道:“黄河改道已经五年了,故道河床内的土地大部分已经被当地农民垦为农田,至少有几十万人在这里耕作生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军队堵口成功,下游的河堤没有恢复,无异于再造一个黄泛区,那几十万人即使能够逃脱灭顶之灾,也会沦为难民!我们只要公开宣布,皇军对花园口的轰炸没有任何军事目的,完全是为了挽救生活在故道里面的中国人,同时引导国际舆论指责中国政府这种不顾民众死活的行为,迫使其停止封堵行动,这样一来,既达到了阻止其封堵的目的,又把责任全部转嫁到中国政府和军队身上,岂不是一箭双雕!”

冈村宁次满心欢悦,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说道:“这个办法非常好!”接着补充道:“为了让中国人相信皇军确实是一片好心,已经进抵郑州附近的军队全部撤退到东岸。”

内山不解地问道:“阁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冈村宁次解释道:“不管中国军队是否继续封堵黄河,我军兵力分散的态势都没有任何改变,如果继续向郑州方向突击,不但很难取得进展,而且后路时刻处于犹太军团的威胁之下,与其这样,不如集中全力对付陇海路东段的敌人——我们既有兵力上的优势,又有坦克师团应付中国军队的装甲部队,绝对能够把这支孤军歼灭掉!只要肃清了犹太军团,第一战区的区区几十万中国军队算得了什么!”

内山中将恍然大悟地说道:“明白了!如果第13军能够以强有力的一部沿陇海路西进,包抄犹太军团的后路,这支中国军队最强大的装甲部队就插翅难飞了!”说罢发出得意的狞笑!

第三二六章 钢铁较量

“小鬼子真狡猾,居然能够想到这样的招数!”陈诚看着平放在桌面上的电报,用钦佩的语气说道:“咱们在敌占区的情报收集工作亟待加强啊,这么重要的信息都漏掉了,实在是不应该!”

何应钦看着孙百里,直截了当地问道:“孙总统,你准备如何应付呢?难道真的停止封堵,让日军从容遁去?”

孙百里微笑着说道:“咱们还有其他的选择吗?总不能真的放水淹下游的老百姓吧!”

何应钦摇了摇头,说道:“封堵缺口,让黄河恢复原来的河道,把黄泛区民众解救出来,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即使不打仗,也要这么做!”接着他苦口婆心地劝说孙百里:“犹太军团已经把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西的日伪军基本肃清,黄泛区已经是国统区的一部分,如果为了解救沦陷区的民众就不理会国统区民众的疾苦,岂不是本末倒置!另外,日本人说有几百万人在故道里面耕作、生活,绝对是夸大其词的说法,咱们可不能上当!”

孙百里点了点头,回答道:“日军的宣传肯定有不实之处,但是哪怕有一万人在里面生活,咱们也不能继续封堵!”接着他笑了笑,冲何应钦说道:“何部长,我明白你的意思——不想我们苦心营造出来的局势白白浪费掉!不过,即使现在停止封堵黄河,咱们也达到了‘以水代兵’的目的,因为不但成功地分割了把日军第12军分割成了三个部分,而且迫使其停止了对郑州的攻势,撤退回黄河东岸,从战略上来讲,仍然是我们胜利了!”

何应钦揶揄道:“请问第一战区的胜利歼灭了多少日军?收复了多少国土?解放了多少民众?”

陈诚接过来回答道:“挫败了日军的战略企图就是胜利,没有必要计较硬性的指标。日军动用了这么多兵力,非但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战果,反而随时面临着无法补给的局面,将给我军的下一步作战带来非常有利的影响!”

何应钦反问道:“犹太军团已经处于日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难道这也算是有利的影响吗?”

陈诚回答道:“以犹太军团的机动能力,日军怎么可能围的住?除非斯兹皮尔曼自己愿意!”

何应钦提醒道:“你不要忘了,日军坦克第三师团刚刚加入了第12军战斗序列,用坦克对付坦克,犹太军团的优势并不大!”

孙百里笑着说道:“日军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围歼犹太军团于陇海路沿线,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步兵师的战斗力,即使打不过,也逃的掉,咱们不用过于担心!”接着他提议道:“咱们为什么不征求下斯兹皮尔曼的意见呢?作为前线指挥官,他更有发言权。”

斯兹皮尔曼接到电报之后立即回电:“犹太军团有信心、有能力在正面对决中击败第12军!”然后把自己制定的作战计划详详细细地报告上来。

鉴于犹太军团在历次战斗中的卓越表现,统帅部成员一致同意了斯兹皮尔曼的计划,由犹太军团从东向西正面突击第12军,将其歼灭在两条黄河之间的狭窄地区,为了保证战役的胜利,统帅部抽调了二十四架轰炸机和四十五架战斗机提供空中支援,第一战区滞留在黄河以东的部队也全部交给斯兹皮尔曼统一指挥。

此时,斯兹皮尔曼手中已经拥有两个装甲师、两个摩托化步兵师,两个步兵师,再加上在半个月的攻城掠地过程中收编的三万多伪军,即使扣除守备地方的部队,总兵力仍然超过八万!而集结在开封以西地区的日军总共有第37师团、第110师团、坦克第三师团、独立混成第七旅团、独立第九步兵旅团、骑兵第四旅团以及第62师团一部,总兵力也有八九万,与犹太军团基本相当。不过,日军第64师团和第65师团主力也从徐州出发沿陇海路西进,在威胁犹太军团后路的同时,迫使其分兵抵御,总体上仍然处于不利的态势。

然而,自从在徐州城下与日军坦克编队正面交锋之后,斯兹皮尔曼已经摸清了日军坦克的虚实,因而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7月7日夜,第15军正面的日军在坦克和大炮的掩护下,全部撤退到黄河以东地区,与其他部队一起在开封以西地区构筑阵地,准备与犹太军团决一雌雄。在宽达二十公里的阵地上,第37师团、独立混成第七旅团、独立步兵第九旅团和第62师团之一部一字排开;最精锐的坦克第三师团和第110师团以及骑兵第四旅团作为突击力量集中不足五公里宽的正面阵地上,准备给犹太军团以毁灭性的打击。

7月9日凌晨四时许,日军第12军司令官内山中将下达了攻击命令,刹那间,惊心动魄的爆炸声打破了黎明前的宁静,大地在炮弹的威力下剧烈地震颤起来,双方炮兵群发射的炮弹犹如流星雨滑过天空,在对方的阵地上燃起点点繁星。

斯兹皮尔曼站在指挥车的顶部,面对着数十名原伪军军官进行最后的动员:“半个月之前,你们被日本人称为皇协军,我们中国人则叫你们伪军、汉奸、二鬼子!现在,你们已经是国军的一员,是一名光荣的犹太军团战士!你们的身后有无数期待和怀疑的目光,为了证明自己真的无愧于战士的称号,为了洗刷吃瑞,为了赢得国人的尊重和信任,必须拿出你们的勇气来,和我们一起去战斗!”说到这里,斯兹皮尔曼把拳头用力挥舞了一下,缓缓说道:“我的要求非常简单——跟随在装甲部队的后面,冲锋!我的坦克冲到哪里,你们就杀到哪里!”然后他用手向阵地前沿一指,高喊道:“出发!”

话音刚落,阵地前沿响起了坦克马达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紧接着,数百辆日军坦克出现在黎明的薄雾之中,这些坦克大部分是‘九七’式和少量‘九五’坦克,上面搭载着大量的步兵,分成四十多组,铺天盖地向中国军队阵地冲了过来,在坦克编队的后面,是不计其数的日军步兵。

见此情景,斯兹皮尔曼当即命令部队投入战斗!

四百多辆坦克冲出阵地,在阵地前沿排成楔型,以每平方公里100辆的密度实施冲击,正面硬撼日军坦克师团;坦克纵队的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