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十九路军战记 >

第188章

十九路军战记-第188章

小说: 十九路军战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部匆忙调集了五个澳大利亚步兵师和两个美国海军陆战师,向西急进,准备把日军拦截在艾丽斯斯普林斯至芒特艾萨一线。

然而,正当抢先赶到艾丽斯斯普林斯的美澳联军在暗自庆幸的时候,日军第五、第18和第23师团突然出现在联军背后,与第38和第48师团形成夹击之势——原来,当山下奉文率领的西路日军高歌猛进的时候,东路日军悄无声息地在人迹罕至的约克角半岛登陆,采取昼伏夜行的方式行军,悄悄向澳洲腹地推进。由于日本的‘零式’战斗机独霸天空,美澳联军的侦察机不敢进行长距离的侦察,从而帮助日军达成了袭击的突然性。

美澳联军尽管奋勇作战,但是毕竟兵力悬殊过大、没有制空权,又是腹背受敌,防线在坚持了三天之后就被日军从正面突破,只得向东南方向撤退。日军在穷追不舍的同时连续增兵,登陆部队兵力很快就达到十个师团,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就把美澳联军驱赶到汤姆森河东岸,如果不是日军的补给出现问题,很可能会推进到澳洲东海岸。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之初,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轴心国中实力最强悍的非德国莫属,应该把德国列为头号敌人,先集中力量击败德国,再回过头来对付轴心国的两个小兄弟日本和意大利,这样做既符合美国的利益,也兼顾了英国的利益,因此得到了英国首相邱吉尔和苏联统帅斯大林的支持。这个战略方案虽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是中国战场能够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下坚持下来,或者不会单独与日本媾和,所以当孙百里开始与日本进行停战谈判之后,先欧后亚的战略就遇到第一次考验。

没过多久,太平洋战争爆发,珍珠港一战使得美国人遭受了建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损失,整个太平洋舰队除了两艘航母之外,全部被歼灭了,夏威夷也被日军占领,惨重的失败把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把美国民众的怒火给煽了起来,坚决将日本作为美国的主要敌人,其中还包括了相当数量的高级军官和政府官员,使这个战略必须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验。

本来,依靠罗斯福智慧和勇气,以及出色的口才,还是有机会迎接挑战,说服那些坚持日本第一的人们。然而,西海岸被轰炸、巴拿马运河被毁、日本陆军在澳大利亚登陆,这一连串的打击使美国民众意识到战火已经烧到了自己的家门口,强烈要求政府修改战略方针,确保澳洲和美洲的安全,甚至有些人直接抨击罗斯福的先欧后亚战略,说罗斯福是拿美国的利益在讨英国的好,更有甚者,不但强烈要求罗斯福下台,而且要求其承担本土和巴拿马运河被炸的责任!

到了这个地步,罗斯福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改变战略方针,而是如何在日军的凶猛进攻下守住澳大利亚!在损失了太平洋舰队全部主力舰艇的情况下,澳大利亚不但是重要的盟国,还是反攻日本的最重要基地,如果让日本顺利占领澳洲,下一步必然是美洲大陆,罗斯福虽然对美国本土的防御具有极高的信心,但是中南美洲漫长的海岸线却几乎没有任何防御措施,谁能保证这些国家不会倒向日本,为其提供前进基地?以日本空前强大的海军实力,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在中南美洲的任何地点实施登陆,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另外,由于巴拿马运河被毁,太平洋舰队覆灭,运送物资和军队的舰队只能绕过整个美洲大陆,从最南端的合恩角进入太平洋,往返一次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并且要时刻提防日本海军的袭击,等增援部队赶到的时候,迎接它们的很可能是明晃晃的刺刀!

罗斯福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欧洲战场,希望两个盟友能够把美国解救出来,然而,经过再三考虑之后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它们也自顾不暇!苏联虽然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但是并没有彻底改变战场的形势,德军依然掌握着主动权,同时,苏联迫切需要时间来重建在战场初期遭到重创的军队和工业体系;大英帝国的压力虽然有所减少,但是不列颠的空战进行的如火如荼,德国的潜艇神出鬼没地袭击从海外殖民地运送物资的船队,远东和非洲的殖民地分别在日军和德军的攻击下岌岌可危,如果不是美国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援,可能早就倒下了,哪里还有能力来挽救美国?

罗斯福只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因为抗战四年多的战争表明,中国军队特别能战斗,只有他们顶住了日军的疯狂进攻!太平洋战争爆发到现在,日本仅仅出动了不到二十个师团的兵力,却造成本国军队和大英帝国军队的溃败,罗斯福简直难以想象装备着劣质武器的中国军队是如何在三倍数量的日军面前坚持下来的!正因为如此,罗斯福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中国拉入同盟国的阵营,即使为此得罪了盟国也在所不惜——盟友的利益固然重要,但是与美国的切身利益相比自然要退居第二了!

当罗斯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参谋长马歇尔之后,立即得到他的全力支持。马歇尔认为,美国还没有真正转入战时体制,武器装备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迫切的需要,而陆军却从战争爆发之初的三十万人急剧扩充到168万,由于缺乏有实战经验的军官和士兵,很多师长居然只有中校的军衔,部队的战斗力难以保证;五个装甲师刚刚组建,还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空军还没有可以与日本‘零式’战机向匹敌的战斗机。这种情况下,即使能够暂时守住澳大利亚,也无法应付日军源源不断的增援,因此,通过中国战场拖住日军的主力,为美国争取时间就变成唯一的选择。

马歇尔针对罗斯福对盟国态度的担心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他认为,美国政府不要顾及苏联的态度,直接承认中国对外蒙古的主权,因为现在的苏联并没有讨价还价的实力!同样,这个结果也适用于英国,香港这块飞地对英国的重要性甚至还不如大西洋里面的几个岛屿,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个得罪中国。马歇尔还提醒罗斯福,无论是英国还是苏联,都需要美国物资援助,相信它们会在做出激烈反应之前慎重考虑这一点!

对于能否把中国拉入同盟国、担负起应付日本陆军主力的重任,马歇尔胸有成竹!他认为日本占领台湾半个世纪,东三省十年之久,而持续四年的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两个国家已经是不死方休的局面,根本没有媾和的可能,无论谁做总统都是无法改变的!因此,现在中国政府与日本的和平谈判肯定是为了拖延时间,为全面反攻做准备。

马歇尔还说,为了保证顺利和中国政府达成协议,一方面要提供非常优厚的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妥善利用美国在中国政府内部的良好关系。罗斯福总统的同学胡适博士现在是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是财政部长、宋美龄仍然挂着空军总司令的职务,这些人在思想上都是‘亲美排日’的,又都身居高位,是中国统帅部决策层的人物,应该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听了马歇尔的分析,罗斯福开始对与中国的合作充满了信心。为了确保合作谈判能够顺利进行,马歇尔主动请缨,作为美国政府的全权代表、罗斯福总统的特使,到重庆与中国政府展开谈判。

就在马歇尔启程的前一天晚上,美国大使馆发回一份重要情报:中国最重要第四、第九和第六战区所属部队完成了整编工作,开始在前线囤积作战物资和粮食药品,似乎有开战的迹象!

第二九九章 中美会谈

两辆黑色雪佛兰轿车从五福宫前的美国驻华大使馆缓缓而出,然后顺着高低起伏的石板路往学田湾总统府方向驶去。山城的地势本来就起伏较大,再加上敌机轰炸造成的坑坑洼洼,使汽车只能颠簸着慢速前进,坐在后座的马歇尔上将透过车窗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路旁熙熙攘攘的人群、鳞次栉比的店铺和形形色色的小吃摊,布满皱纹的老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

坐在另外一边的中国空军总顾问陈纳德将军虽然年龄小了十几岁,但是因为长期经受病痛的折磨,看上去比马歇尔还有苍老,整张脸几乎就是一张皱巴巴的树皮。

“参谋长,你感觉到什么没有?”陈纳德的视线追随着马歇尔的目光,不经意地打量着路旁的人群和景物。

马歇尔收回视线,扭头看着陈纳德,轻声说道:“战争似乎已经距离他们非常遥远,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中日军队停火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怎么会恢复的这么快呢?”接着他补充道:“我还能够感受到,这里的人民虽然摆脱的饥饿,但是生活还不远不能达到富足的地步——这一点从行人褴褛的衣着可以体现出来,不知道这是不是战争造成的创伤之一。”

陈纳德把目光投向远处的一座四层的楼房,被硝烟熏得焦黑的墙壁上悬挂着鲜艳的横幅‘舍本大甩卖!洋布全部五折出售!’,若有所思地说道:“一部数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实际上就是战争史,这个民族比其他民族更加适应战争,因此也具有最强的忍耐力和最高的恢复速度!如果你在几个月前来到这里的话,你就会发现一幅截然不同的图景——街道上到处是难民和乞丐,轰炸造成的废墟比比皆是,粮店和供应处前的长龙日夜不息,几乎每个人脸上写着迷茫和无助,如同迷途的羔羊一样!”

马歇尔微微点头,轻声问道:“你是不是觉得很难和中国政府达成协议?”

“是的!”陈纳德回答道:“孙百里担任总统之后,立即着手与日本进行停战谈判,如果不是日本在太平洋战场打得异常顺利而得意忘形的话,很可能早就签订协议了!”接着他苦笑着说道:“孙百里就任总统之后只和我象征性的见了两次面,而且完全没有谈到任何与作战有关的话题——我可是中国空军的总顾问啊!”

马歇尔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问道:“那么他是如何对待中国空军司令,我们的蒋夫人的呢?”

“尊敬!”陈纳德立即回答道:“但是仅此而已,她没有机会参与任何高层决策!”

马歇尔扭头望着陪都上空依然浓浓的雾气,沉声说道:“陈纳德将军,你是个优秀的军人,只是在重庆待的时间太长,已经在迷雾里失去了方向!”然后满怀信心地说道:“此次会谈之后,中国必将成为盟国的一员!”

来到总统府门前之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马上从前面一辆汽车上下来,引导着马歇尔向迎出门厅的孙百里走去。司徒雷登在陈纳德将军的协助下很快把双方介绍一遍,一阵寒暄之后,众人在会客室里面分宾主落座。

马歇尔看着身着中山装、英气勃发的孙百里,故作惊讶地说道:“总统先生,没想到你居然这么年轻,真的不可思议!听说你担任第19集团军军长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这是真的吗!?难怪日本人打不过你——他们的高级军官都是和我一样年纪的老头子,已经失去了锐气!”马歇尔非常随意的一句话马上把孙百里和日军联系起来。

孙百里打量着这个精神矍铄的美国老头,对其高超的谈话技巧感到由衷的钦佩,这时候,坐在马歇尔旁边的陈纳德将军把话接了过去,他说道:“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一场正义之战,无论日军多么凶狂都不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何况中国还有总统先生这些能征惯战的将领。”

孙百里微笑着说道:“民众和军队在抗战中的功劳最大,我们这些将领只是尽自己的本分!另外,陈纳德将军和美国政府的援助也功不可没,对于这一点,中国政府和民众始终铭记在心。”

马歇尔趁机说道:“美国政府一贯反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并希望与全世界自由国家一起抗击邪恶国家的扩张,美国政府希望中国也能够加入盟国行列,齐心协力来对付轴心国。”

孙百里见马歇尔已经把问题直截了当地提了出来,于是也非常爽快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中国会不会参加盟国,关键在于盟国方面的态度!如果加入盟国之后,经过旷日持久的苦战之后,换来的却依然是主权和领土都不完整的中国,还不如直接与日本谈判的效果!”孙百里往后一靠倚在沙发上,用轻松的语气继续说道:“马歇尔先生,我相信你对目前的局势非常清楚——日本已经把战略重点转移到太平洋战场,在中国战场的兵力严重不足,非常迫切地想与我们媾和,再加上中国并没有他们急需的战略物资,继续打下去肯定得不偿失,因此,做出巨大的让步并非不可能。”

“我完全同意总统先生的观点”马歇尔深蓝色的眼睛里面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反问道:“问题的关键是——日本人能够让到哪里呢?或者让到哪里你们才能满意呢?蒋委员长当年的最低限度是恢复到1931年的态势,也就是说放弃东三省、内蒙古、满洲国和台湾的主权,这个条件即使日本人真的答应了,你和你的人民可能接受吗!?如果站在日本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的话,上述几个地区是绝对不可能放弃的,因为这是其争霸世界的根本,其重要性仅次于日本本土而已。”说到这里,马歇尔看了看孙百里依然波澜不惊的面孔,轻声说道:“中国是个在亚洲有绝对影响力的大国,这一点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无法改变,当日本决定做亚洲的霸主,通过武力扩张的手段崛起的时候,与中国的冲突就已经无可避免了,与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冲突也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虽然厌恶战争,但是只有战争才能结束战争,只有彻底摧毁日本的战争机器,才能阻止它继续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孙百里缓缓点了点头,正色说道:“马歇尔先生,既然贵国政府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为什么迟迟不采取行动呢?日本是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钢铁、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基本上都依赖进口,而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却是日本的主要进口国,如果从这方面来看的话,贵国的政策难道不是自酿苦酒吗?”

马歇尔没想到孙百里一直对美国政府的中立政策耿耿于怀,一时有些语塞。司徒雷登担任驻华大使已经有些时日,对中国方面的抱怨早有耳闻,为了给马歇尔解围,抢先回答道:“总统先生,美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政府必须顺应民意!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美国正是因为保持了长时间的中立政策才得以在战后确立一流强国的地位,所以在二战爆发初期,民众之中弥漫着严重的‘孤立主义’情绪——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只要战争没有波及到美洲大陆,就继续保持中立。尽管如此,美国的大门还是一直向中国敞开的——华侨的捐助、犹太人的投资、政府的武器采购、巨额贷款等等能够顺利抵达中国,足以表明了美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陈纳德补充道:“罗斯福总统力排众议,同意中国政府在美国招募飞行员并购买新式战机,同时不断提高日本进口物资的门槛,算是尽力了!”

马歇尔非常满意地看了看两位同胞,然后用目光示意他们不用辩解,接着他用坦然的态度承认了国家政策的失误:“美国政府采取中立政策的重要原因是希望交战国在战争中相互削弱,尤其是新兴的日本、德国和苏联,这样强大无比的美国将稳获世界霸主地位,然而,形势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促使美国政府在痛苦中反省自己的错误,而我们也付出了异常惨重的代价!”接着马歇尔的声音慢慢提高,语调也变得激昂起来:“现在,美国政府决定与所以热爱自由的国家、民族一起抗击侵略,不管盟友采用何种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