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宇宙和生命 >

第855章

宇宙和生命-第855章

小说: 宇宙和生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探索者:这难道有什么错误吗?

  壶子:你不要着急,让我慢慢讲给你,我们地球文明正处在从愚昧和幼稚中迎接了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兴奋之中,所以期待科技带来更大的进展直至人类文明进化的心理很迫切,但是科技进步的方向能不能和宇宙蓝图接轨的问题确是个谁也不敢确定的问题,你敢保证科技的发展肯定会揭示宇宙真相吗?

  探索者:这个我不是科学家,我不能这样没理性的看问题。但我对科技充满期待。

  壶子:通过许多资料表明,我们的科技还远远没有达到发现宇宙真相的程度,甚至还没有入门,只能算初级科技。

  探索者:科技需要发展,这个我承认。

  壶子:许多思想超前的人看到了目前科技的局限性,而把期待投放在宗教领袖和先知的身上,期望这些先知发挥作用,救赎更多心灵迷茫的人。从精神方面提升来迎接宇宙蓝图。

  探索者:这进化和救赎的模式正是目前地球人类适合的方式吗?

  壶子:不错,目前我们正处在这个进化模式之中。而这个模式和宇宙蓝图的期待相差很远。这也正是人类无法了解宇宙蓝图的原因之一。

  探索者:你的解释真的很玄妙。那第三个原因是什么?

  壶子:我们现在的文化所拥有的宇宙观阻挡了宇宙蓝图的启蒙,不仅如此,当权者还把对真理的诠释放置在获取和保持权力的立场而非宣传真理的立场。

  探索者:是这样吗?我们目前所拥有的宇宙观是落后的宇宙观,还不足以解释宇宙复杂的蓝图,更可怕的是他们期望通过掌握对宇宙的解释获得和保持权力。这太可怕了,那么宇宙蓝图的启蒙和推进还能正常进行吗?

  壶子:虽然现在的权力机构掌握了对宇宙文明的解释权,但宇宙蓝图也正通过更为精彩的方式加强对人类的启蒙力度,这个以后再讲。

  探索者:能先简要透露一点吗?

  壶子:好吧!上帝为了宇宙蓝图能够顺利实施,已经派遣一些特使来到人类中间执行彰显宇宙蓝图的任务,并启蒙在人类中对宇宙真相充满期待的人。因为存有的整体意识在我们这个三维空间和五种感官的现实世界里变得很受限制,从而激发了寻求整体意识的冲动,但这种冲动被现实世界的外在物质追求蒙蔽了,只有靠精神领袖的教导才能恢复。这些被派遣来的先知就是执行这个任务的。

  探索者:好象在听侦探故事啊!你的意思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很愚昧,仍然无法自行觉悟。

  壶子:这样说你不服气吗?

  探索者:是有点,我们有那么发达的科技和人才,我们都进行火星探测了啊!

  壶子:记住,地球的科技相比于宇宙科技只是幼儿园的水平。不承认这个事实对你们没有任何好处。

  探索者:按你的话讲,那我们人类岂不很失望、很悲观吗?

  壶子:从某种程度来看,的确是这样,可以说从对自己一无所知到对自己的最高认识,这之间的层次我们无法计算,但我现在披露一个观点或许可以改变这种悲观的情绪。

  探索者:快说,有什么办法可以获得这最高的认识。

  壶子:刚才我们利用人体这个小宇宙来类比大宇宙,道理是相同的,为什么?因为万物本来就是源头实相的缩小版或拷贝,所以万物之中也本来就有源头智慧存在。他们本来就在那里,是我们的智慧无法感知而已。我们只能认识其非常有限的部分,在认识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层次的智慧形态,其中有的智慧形态被其发端者称为最高智慧,其实他们还差的很远。

  探索者:再说具体些吧!

  壶子:我在这里做一个大的比喻,我把人类智慧从原始的蒙昧期到最高智慧形态之间比喻为一棵大树,理所当然的树根和主干部分代表了最高智慧形态,树的各个分枝则代表了各主要宗教及哲学家的智慧层次,树杈部分则代表了各种各样的世界观,包括科学世界观,树叶部分指我们人类组织及其大众的智慧形态。进化是沿着树叶、树杈、树枝、树干这样的路径缓慢的进行着。这一大的循环甚至需要几万年,每一个智慧形态都对应了一定形式的信念系统存在,这种信念系统以自我的不断否定的方式提升着。这个进化过程我称之为智慧树。

  探索者:这个步骤是一定的吗?人类的智慧只能沿着这个路径进化吗?

  壶子:在这个比喻里,智慧树的根部种植在遗传记忆和潜意识天性的土壤里,第一批分枝是最古老的,代表著族类的原住民信仰;中间的一批分枝是正统的宗教和制度;而上部的分枝代表着遍及宇宙而新近才显露出来的当代的信念系统。整棵树,则代表着宇宙信念系统的层次。智慧树的种子最初就是被‘最高智慧’为了促进“大实验”的目的所构思、种植、并且培育出来的。 所有的生命次元(星系)是树的分枝,各次元内所有生命形式都是树的叶子,生命的信念系统沿着叶子到分枝再到主干的步骤逐步进化。

  探索者:这智慧树包含的层面太广大了,我们无法用逻辑的头脑和语言文字进行描述,

  壶子:源头实相是源头智慧观照的对象,这个观照是全息的观照,是无法用逻辑心智和语言文字来描述的,恰如用什么样的语言也无法说透彻人体的最高本质一样。源头实相是宇宙的本来面貌,它隐藏在人类感知范围之外。所以人类只能用智慧树的分支信念来做有限的描述。这些智慧树的分支信念代表的是不完整的认识,这种不完整的认识在进化的初级阶段提供了最初的生存模式及观念模式,即进化/救赎模式,期望用这种模式引导所有物种的进化,这就必然导致物种个体与源头智慧之间的内在关联被损坏,这些智慧树的分支信念逐渐形成了对应的信念系统,在宇宙的许多层次,是这些不完整的分枝信念在运做、控制、引导物种的进化,所以物种进化的路径及观念都被迫扭曲成与接取源头智慧不和谐的境地。

  探索者:智慧树上相对真理的信念系统束缚着人类的心智,进而影响了物种生命的信念,使物种与源头智慧之间的连接被扭曲了。

  壶子:因为信念分枝的引导,与信念系统匹配的能量系统本身也非常不和谐。这样就造成了扭曲的能量系统及信念系统。这个阶段物种的存在模式称为‘进化/救赎’模式。这些分枝信念所阐述的真理只能是相对的真理。相对真理的持有者并不存在动机上的问题,他们期望达到最高智慧,并相对的认为自己达到了这个最高智慧,所以他们垄断了资讯,阻断了源头智慧的彰显,更可怕的是他们借助这相对真理以达到获取和保持权力的立场。而并不是彰显真理的立场。

  其实个人完全可以不依赖任何外物而直接存取源头智慧,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不应该相信其他人或和他人组成联盟,而是因为人类之间的交流方法还有太多的问题,用这种有限的方法交流只能达成相对的真理。放弃自我的直觉,选择理性的表达方法只能在相对认识里打滚,而智慧树在所有层次的面纱也只能逐渐的撕去,回归直觉则有可能回避信念之树的层层束缚而直接面对源头智慧的召唤。

  探索者:我们被信念分枝引导着,怎么可能获得源头智慧呢?

  壶子:已经有许多‘存有’具体化到地球来执行彰显源头智慧的任务,这些救星们将以特定的方式执行天命,慢慢的把信念分枝客观上造成的认识障碍逐渐移开,这样会使地球出现一群准备好了的人,这些人就是那些希望拥抱‘源头智慧’的人,准备绕开信念分枝束缚的人,愿意呼唤自己神性并认为自己是神的人,确定信念分枝的影响最终会落幕的人。

  探索者:再说说信念分枝吧!这个概念很关键啊!

  壶子:信念分枝代表了与源头智慧不同的关注之兴趣、实相之感知,行动之动机,正是这种不同导致了它在引导物种接取源头智慧的问题上显得低能和无效,然而也是因为这种不同才唤醒了物种对源头智慧的向往和追求,但它自己却因为种种限制和不完整的认识而无法向源头智慧看齐。是信念分枝给了物种不完整及与源头智慧没有连接的感觉,正因为不完整和没有连接,才会追求完整,才会寻求连接,信念分枝认为这样的状态是不健康的,需要救星把物种从不完整及没有连接的感觉中救赎出来,这就是在这个阶段人们期望救世主的根本原因。

  意识进化的动机来自于“比整体较少”的感觉。尤其是,“与最初源头并没有连结”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由于物种个体认识到存有从源头具体化到三度空间、五种感官的时空后有很多不完美引起的。这种感觉和认识累积下来形成了所有物种的遗传心智,遗传心智是信念分枝的最主要构成要素。

  探索者:为什么会有那种‘不完全’及‘与源头智慧没有连接’的感觉呢?

  壶子:存有从中央宇宙主动进入到一个人类仪具而成为地球上的一个具体生命时,就意味着那无所不能的存有能力开始受限于三度空间和五种感官的世界,这种类似自惨性的行为是存有主动进行的,因为他知道此举是宇宙蓝图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获得更多经验他选择了这个受限的生命形式,目的是将这个三度空间演变成可以向整体性宇宙觉察和整合的构成要素,这个努力产生了一种希望了解整体性并体验与源头智慧连接的冲动。

  探索者:是这个身体和我们的交流方法形成的智能限制,萌发了生命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不满意和焦虑,进而产生向完美生命看齐的冲动和行为。

  壶子:当这种个人努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寻求一种更广泛的同道支持,并希望自己成为某个追求群体的一员,以共同追求完美的生命渴望,这种归属感和整体感客观上扩大了探求整体性的视角,这就是进化/救赎模式的特征。

  探索者:进化/救赎的模式在宇宙蓝图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什么?

  壶子:进化/救赎的生存模式是宇宙蓝图一个必然经历的阶段,是宇宙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人类借以发展整体感和归属感的阶段。它会提供一种和某种伟大与含容的憧憬有关联的感觉。进化和救赎模式是信念分枝的伴生物,信念分枝培育出人类‘不完全’和‘不安全’的感觉,进而培植出救星实施救赎,它实际上加速了人性的统一,再依次地,将会加速和引导人性与整体性宇宙的统一。

  探索者:那些宗教领袖和精神领袖们的作用怎么体现呢?

  壶子:精神领袖能够很深地看入生命的表面实相之下,并且能够经验到,每一个生命形式是如何复杂地互相连结,以及这种复杂性如何地超越了人类仪具的感知与表达的能力。就是因为这种情况所以精神领袖们可以透过个人能力来诠释生命的深度和无限的智力。没有人能够以语言工具清楚地说明生命之次元性的深度和广度。他们最多只能描述他们的诠释或他们的印象。

  地球上的伟大精神领袖们,都曾经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诠释了"整体性宇宙"以及人类在里面的角色。这些诠释被经典的记载了下来,并且成为信念分枝下不同信念阶层不断争论的话题和目标,这种争辩和探究引起了信念的对立。那些诠释内容被相当数量的信徒迷恋和尊为经典,形成了地球上的宗教。这些宗教的精神领袖们,提出了超越当时被信念分枝所定义的"整体性宇宙"的洞见。他们创造了一个进入"整体性宇宙"的新入口,并且愿意承担所有代价来维系这个洞见。

  精神领袖们的成就为人类探索自己提供了新的通道。那是他们通过超灵或是与宇宙意识的的接线实现的,但这些洞见被信徒们诠释并被信念分枝所掌控后逐渐变的与原意貌合神离。和精神领袖们相比,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可以不同程度的看入生命的表面实相之下,并且感知和表达他们对"整体性宇宙"的个人理解。但他们还需要更多时间和更强烈的意图来发展他们自己的诠释。而这些诠释的许多内容来自于精神领袖的教导。生命更深的意义并不只有精神领袖们才能经验,它是一个动态的智能,有着和生命形式的数目一样多的面貌。没有任何生命形式或族类独占地享有这个入口。那个入口是共享的,谁都可以进入,因为"最初源头"存在在所有的事物里。

  探索者:智慧树在宇宙蓝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壶子:智慧树是一个比喻,他比较形象的比喻了各个阶段的智慧形态及进化方向,整体的智慧树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过程。在这里真正需要探讨的是智慧树下的各级别信念分枝。

  我们注意到信念分枝只是个抽象的比喻,真正和源头智慧连接着的始终是生命个体,并不是因不同信念集合而成的信念分枝,所以信念分枝和源头智慧的连接并不是强而有力的,它更擅长代表由不同信念阶层集合产生的社会团体的利益,这从信念分枝本身来看并没有错误。但要说明的是信念分枝的这个属性也是宇宙蓝图规划好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最初源头安排了整个宇宙同时进行的各种不同路线,这些不同的发展路线互相交织,形成了整个进化的螺旋式前进。

  在信念分枝上进化着的不同层次的物种,每一阶段都会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拥有源头智慧。其实,源头智慧是最初源头的特使存在于万物之中,他时刻以它独特的属性成为信念分枝的制衡力量,并且相互交织在一起。源头智慧是完美的代言人,所以这客观上保证了信念分枝只能在源头智慧的诠释范围之内运做,并为源头智慧的目的效劳。

  探索者:你还没有回答刚才的问题

  壶子:在进化的模式上,共存在两种:第一个是进化和救赎的模式,第二个是自主和转变模式。在这个定义里,‘进化’指在这棵智慧树上所有生命形式沿着叶子从分枝到主干的过程,‘转变’指生命认识到还有条路径可以绕过智慧树的演进路径直接到达‘最高智慧’而不必依赖先知或精神领袖的‘救赎’。

  探索者:有这样的路径吗?那太好了,是什么样的,我们接触过吗?

  壶子:你还记得在开始时我曾经说过每个生命个体都是上帝的缩小版吗?

  探索者:记得,请继续。

  壶子:每个生命个体都有上帝的超级智慧和能力,只是这些功能被低下的能量系统屏蔽掉了,这是存有主体进入时空宇宙时就必须面对的状况。要想启动第二种演进模式,就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充分运用三个生命原则。

  探索者:三个生命原则是什么?

  壶子:三个生命原则就是:透过感激来看待与宇宙的关系、在所有的事物里观察到源头、以及生命的滋养。我以后会详细介绍这三个生命原则。当存有们适当的应用这些生命原则时,‘转变’的模式就会发生而绕过了进化的步骤。

  探索者:如此,转变的模式就实现了,那会比第一个模式更有效,更有效率,但为什么目前只看到第一个模式的影子而根本看不到第二个模式呢?

  壶子:刚才我们讨论了信念系统的智慧树,这棵树客观上遮掩了生命个体意识对自己意识整体性的理解,但真正选择第一种模式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个体生命意识自己,因为存有把自己分别投掷到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