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宇宙和生命 >

第8章

宇宙和生命-第8章

小说: 宇宙和生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有机会目睹这壮观的宇宙“焰火”。最近天文发现一再揭示了宇宙巨变的来临。频繁的GAMMA爆,超新星爆发,星河碰撞与重组,大量星体的暴生,表明我们的宇宙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我们银河系也不例外。古人认为天人合一,通过对天象的变化的观测可以预示人类社会的变迁,这些巨变也许预示着人类正面临着重大的变革。 

  宇宙已经发生了那些人类可以观测到的巨变?人类对这些巨变认识到什么程度?发生巨变的根本原因在哪里?这是本章涉及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感谢天文学家的工作吧,让天文望远镜不但让人类睁开了窥测宇宙的眼睛,也让我们的心灵从迷梦中醒来,真正的伟大现实让我们终于知道了宇宙中究竟在发生着什么。庞大的天体碰撞、坍塌,制造出威力巨大的伽马爆,放射出超过太阳100亿亿倍亮度的光芒。痛苦的灭亡碰撞中,却又无数的星体星系在产生,碰撞产生无数的宇宙尘埃在弥漫,弥漫的尘埃抛射出无量的红外辐射,漫漫无际的红光,必定是在庆祝新宇宙的诞生。茫茫的旷宇中,一股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与智慧,开天辟地,创生宇宙,让枯树生华、让死亡再生,让弥乱归正,让这无量无际的宇宙从亘古未变的晦暗里焕发光芒。这在古老的星系团簇中栖身的超级黑洞出人意料地活跃起来,而年轻的宇宙里却不可思议地出现了成年的超级黑洞;什么是生?什么是死?我们的思维已经被展现在眼前的现实给打乱了。巨大的星系失去了从来不曾改变的规律,三五成群的被捏搓在一起,令人颤悚的猛烈爆炸中它们融铸在了一起。 

  就在我们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一张无比巨大的热气体网突然出现在我们的观测中,弥漫于整个宇宙庞大的星际间,一根微不足道的细丝都跨越着数十亿个光年。原来,我们的宇宙始终在被依托,原来,这个宇宙里没有任何天体不被制约。不但是科学力不从心,整个宇宙都是在茫然中等待生死的裁决。一个垂暮星系周围的晕环显示星体已经开始被剥离。成千上万的新星体正在庞大的塔兰图拉蜘蛛(Tarandula)星云中涌现,其中的新恒星幅射的紫外线和向外喷射出的高速物质粒子交织成一副创生和毁灭的织锦。被扭曲的气体和星体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和附近那些形成于上十亿年前的星系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命产生的勃勃生机,竟然如此辉煌。 

  过去我们知道宇宙在膨胀。1998年、2002年两组独立的实验观测结果让科学家们大吃一惊,宇宙膨胀在加速!膨胀的结果必然是崩溃,膨胀所意味的必然是毁灭这无穷无尽的宇宙,真的象是一股黑暗的力量,在和创生的力量对抗。是呀,有善就有恶,有好就有坏,有真就有假。而我们会选择哪一个?而真善忍与假恶暴,你又选择了那一个?生与死之间,我们能够中立吗?亲爱的朋友,我们是明明白白地选择了,还是在懵懂无知中被选择? 频繁的伽马爆揭示宇宙剧烈变化,伽马爆(GRB)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威力最大的爆炸,但是关于它的起因,科学家们却几乎是一无所知。天文学家利用钱德勒X-射线望远镜对伽马爆GRB0208013的余辉(afterglow)的观测,揭示在产生GRB的环境中含有丰富的产生于超新星爆发的元素,科学家们认为余辉可能产生于高能离子和正在扩展的超新星外壳的相互作用,因此GRB可能与大质量星体的毁灭有关。科学家在GRB0208013的X…射线谱中发现了硅离子和硫离子的特征谱线,对这些特征谱的研究证实这些离子正在以十分之一光速逃离GRB发生地点,特征谱线在时间上的分布暗示它们可能是超新星爆发迸发出的物质外壳。对GRB余辉的观测表明超新星爆炸和GRB的发生时间间隔为60天。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暗示GRB发生在超新星爆发之后不久而不是同时发生。一个可能的情景是,当大质量星体的核心坍缩时,爆炸将星体外围的物质以高速度抛射出去,而坍缩的核心则形成被旋转的物质圆盘所包围的黑洞。过一段时间这个黑洞圆盘系统就会产生高能粒子束,高能粒子运动时在粒子束内产生的冲击波导致GRB。但是科学家们对黑洞形成和粒子束产生的在时间上的延迟解释不了。科学家们对GRB的研究证实,GRB均匀分布在宇宙中,GRB和超新星爆发一样都十分频繁,爆发每天发生多达几次,说明目前我们的宇宙变化相当剧烈。 

  科学家发现两个正在形成的巨型星系,星系3C294和4C41。17的X…射线影像,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5月21日报导,科学家利用钱德勒x…射线望远镜发现了两个正在形成的活跃的遥远星系。这两个星系,3C294和4C41。17,距离地球分别为100和120亿光年。钱德勒望远镜探测到了来自这两个星系附近高能粒子云的x…射线,这些高能粒子起源于星系中心的超级黑洞的强烈活动。星系3C294和4C41。17都位于宇宙中星系密度很大的区域,这些区域中的星系和气体最终会组合成巨大的星系团。星系3C294和4C41。17也会通过吸引周围的物质成长成为巨大的结构。在星系3C294和4C41。17中,超级黑洞周围的高温旋转气体发出的高能粒子压缩了周围的尘埃,引起了数以十亿计的星体的诞生。其中星系4C41。17的星体诞生云团发出的红外线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强的红外射线源。 

  “万象更新”的星系,据2001年6月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新闻发布中心报导,位于大气层外的钱德勒X射线观测站(Chandra X…ray Observatory )最近在一些有新恒星形成的星系中探测到了大量的中型黑洞,在这些星系中,恒星的形成和爆炸的频率大得异乎寻常。报导说,虽然在此之前,人们曾经观测到了少量的中型黑洞,但数目如此巨大的发现尚属首次,这将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型黑洞与恒星形成的关系。当气体粒子被吸入黑洞之前因相互之间高速碰撞使气体被加热至高温而发出X射线。一般说来,黑洞的质量越大,X射线的强度也就越大。在加州帕萨德纳市(Pasadena, Califonia )召开的美国天文学会第198次会议上,三个独立的科研小组分别报告了他们在正在形成恒星的星系中发现了大量X射线源。这些X射线源呈点状分布,它们的亮度是其它在银河系和M81号星系中的类似的X射线源亮度的1倍。这表明,这些黑洞的质量要比一般黑洞的质量大很多。据NASA戈达尔德太空飞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的科学家肯伯利·;韦弗博士(Kimberly Weaver )说,他所领导的NGC253号星系研究小组认为,在星系的中心附近发现数目如此之多、亮度如此之大的X射线源是极其不同寻常的。他们发现,四个亮度是太阳十至一千倍的X射线源离星系的中心的距离,只有三千光年。韦弗博士说,这可能意味着,这些黑洞正在向星系的中心运动,并且将在那里聚合成一个超级黑洞,而这个星系本身也在进行着巨大的转型。 

  在宾州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 )的另一个研究小组在分析了37个星系的数据后,发现有25%的星系中存在着亮度极高的X射线源,这些X射线源都伴随着大量恒星的形成。这个小组正准备对其它星系发现高亮度X射线源的可能性,做更进一步的研究。这些天文观测给我们显示了一副生动的宇宙“万象更新图”: 在法轮大法洪传世界的这十年,我们的宇宙正在发生轰轰烈烈的变化:一些星系中新的星体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形成,一些旧的星体在爆炸解体。中国古人相信“天人合一”, 通过对天象变化的观测可以得知人类社会中相应的变化,那么这些天象变化是不是也对应着我们人类的什么变化呢? 

  塔兰图拉星云中大量涌现的新星体,近期,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哈勃望远镜拍摄到了一副美丽的“空间风景画”--成千上万的新星体正在庞大的塔兰图拉蜘蛛(Tarandula)星云中涌现,其中的新恒星幅射的紫外线和向外喷射出的高速物质粒子交织成一副创生和毁灭的织锦。哈勃望远镜照片 钱德勒的X…射线照片,塔兰图拉星云是银河系的一个卫星星云,哈勃照片提供了空前清晰的整个星云内部宽广范围的情况。该星云是最近新星体诞生的标志。在星体团簇中心区域产生的新一代星体虽然距离我们很近, 但由于大多数新星被气体和尘埃包围着, 现在肉眼还无法看得到。但是大多数星体团簇中产生的新星已经被哈勃的一个名为近红外线多目标谱仪的红外线照像机发现了。近一段时间来,天文学家们在广阔的宇宙范围内都发现了大量新星体的诞生。而塔兰图拉星云中大量新星体的诞生更说明我们人类所居住的银河系也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中国古人相信天人合一,从天象的变化可以预知人类社会的变迁,天象的变化也会导致人类社会的变迁。这些天象的变化到底预示我们人类的什么变化呢?塔兰图拉星云的剧烈更新,又会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影响呢? 

  哈勃望远镜在我们附近发现正在诞生的微型星系,据每日科学网站报导,科学家用哈勃望远镜观察到一个在形成阶段晚期的一个微型星系,在照片上可以看到这个小型的,被扭曲的气体和星体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和附近那些形成于上十亿年前的星系形成鲜明的对比。星系的年轻由星系中暴生的新星和其被扭曲的形状可以看出,证据表明这个被称作POX 186的星系形成于不到一亿年前的两团气体和星体物质的相互碰撞引发的星体暴生。其它的星系,如我们的银河系,据信诞生时间都在十亿年以上。这一发现将发表于12月20日的天文物理期刊上。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星系POX 186照片。 星系中心是新生的蓝白色恒星,“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位于马里兰州巴尔蒂摩市的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院天文学家迈克尔·;科尔宾说,“我们完全没有料到在我们附近会看到星系的诞生。星系POX 186距离我们仅6千8百万光年,这在空间和时间上相对来说都与我们距离较近。”POX 186 是一类被称为蓝色密集矮星系统,因为它相对较小的尺寸和其中的高温蓝色恒星。哈勃望远镜的图像显示它尺寸只有900光年,包含一千万个恒星。相比之下,我们的银河系尺寸是10万光年,有超过一千亿颗恒星。虽然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没有直接提供POX 186星系中星体的年龄,但科尔宾认为其中的恒星都相当年轻。 POX 186星系的观测结果使科学家们怀疑有更多的星系正在经历类似的形成过程,他们建议利用哈勃望远镜研究类似的其它9个星系以寻找更多的证据来支持这一结论。 

  哈勃望远镜观察到一个致密六星系组正在发生重组,美国航空航天局网站12月11日报导,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Hubble)望远镜观察到了一个含有六个星系的致密星系组正在发生重组。该星系组中的星系距离非常近,星系间巨大的相互作用使得星系中的星体被从中剥离掉,星系形状也因此被扭曲变形。科学家认为这些星系最终将融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巨大的星系。赛福特六星系发生重组,该星系组的名字叫赛福特六星系组(Seyfert Sextet),距离天羯星座一亿九千万光年。星系组中每个星系宽度约为三万五千光年,整个星系组仅横跨十万光年的距离,比银河系的体积还小。星系周围的晕环显示星体已经开始被剥离。这个星系组中没有发现新星体形成的蓝色区域。一般说来,这一类星体的相互作用都会伴随着大量新星体的迅猛诞生,比如斯蒂文五星系组的重组。这表明这一重组与所发现的其它的重组过程有所不同。天文学家认为没有看到新星体形成的原因也许非常简单:就是这个星系组正处于相互作用的早期阶段,以后这些星体迅猛产生的场景会陆续出现。直到几十亿年后融合成一个巨大的星系。天文学家们相信大部分的椭球星系就是这样形成的。 

  近几年来,天文学家在广阔的宇宙范围都发现了轰轰烈烈的天象变化:宇宙加速膨胀,星系碰撞重组,频繁的超新星爆发,大量星体在广阔的宇宙空间范围中诞生,太阳系以外众多行星的诞生。按照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观点,人类本身也必然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相应的巨变。 GAMMA爆发宇宙巨变的证据,GAMMA射线爆发图示。GAMMA射线爆发(GAMMA…Ray Burst,简称GAMMA爆)是宇宙中已知威力最大的爆炸,也是现代天文学中最神秘的现象之一。GAMMA射线就是高能量光子。天文学家发现几乎每天都发生几次GAMMA爆引起的强烈的GAMMA射线束穿越我们的天空,其持续时间一般只有几十毫秒到一分钟,但强度高得惊人,一次GAMMA爆释放的总能量超过太阳100亿年所释放出的全部能量。 

  几十年来有关GAMMA爆的观测结果表明,GAMMA爆随机地均匀地发生在我们的宇宙中。天文学家原来认为GAMMA爆只发生在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地方,但是最近一位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尔德(GODDARD)航天飞行中心的科学家杰·;诺里斯(Jay Norris)却发现了100个比较“近”的GAMMA爆距离我们地球不到三亿两千五百万光年。杰·;诺里斯是在分析了1,400组GAMMA爆数据后得到这一结果的,这些GAMMA爆距离我们地球之近和数目之可观,大大出乎科学家们的预料。最近一个由皮罗(Luigi Piro)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出,一些GAMMA爆似乎来自于新星体产生的区域。他们在分析来自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钱德勒(Chandra)X…射线观测台和欧洲的一个观测台的数据后得出这一结论。“我们知道当发生GAMMA爆时,会有以很接近光速迅速膨胀的火球。”皮罗博士说,“我们的小组发现了GAMMA爆产生于这个火球碰到密度很大的气体墙时膨胀速度骤减的证据,我们相信这些气体墙所在的区域正是新星形成的地方。” 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空间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天文上的新发现层出不穷。而且这种变化越来越接近地球。包括近期才发现的银河系中心的黑洞。目前,科学家们对GAMMA爆的成因还知之甚少。“GAMMA爆”发出的能量是如此巨大,不管它的产生原因如何,一个结论是肯定的,那就是GAMMA爆伴随的必然是宇宙中某个地方发生的巨变。然而如此频繁的巨变发生在离地球这样近的区域,却让我们深思。 

  宇宙间最强磁星被发现。这种宇宙间最强磁星,美国的天文科学家们利用NASA的Rossi X光望远镜卫星,探测到了宇宙里目前所知具有最强磁场的星体。这颗星距我们约四万光年以外,是一颗25年前就被确认了的中子星。它具有的磁场极强,约有一千亿特斯拉单位。我们的太阳磁场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特斯拉,地球的磁场则更小。这么强的磁场,以地球上的比喻来说,若远在月亮上有辆急驶的铁车,这样强磁场的一块磁铁能够从地球上把它吸停下来。 

  这种现命名为“磁星”的星种,是一种特殊的中子星。中子星是一些比较大的恒星大爆炸后留下的残骸。科学家们观测这一磁星附近带电粒子的运动,以及磁星本身自转减速等,推算出它的磁场强度。虽然目前只确认出第一个来,但他们相信这样的星体很多。这项新发现是美国、加拿大几所大学和NASA科学家们的共同成果,刊登在天文物理学报上。科学家们正在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