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宇宙和生命 >

第668章

宇宙和生命-第668章

小说: 宇宙和生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在你跟我共同走过《与神对话》三部曲后,我邀请你拥抱你对自己与世界的最高意象,并问:为什么不呢?

  祝福你。

  生命是永恒的,而我们只是一个人  

  自“新时代系列”开始推动已来,忽忽已十一年,如今,欣逢第一百本的出版,刚巧又是我带进来的《与神对话》三部曲作者的新作——《与神为友》。在这别具意义的当儿,少不得要与本系列的旧雨新知谈谈我心中的感触!

  当年,身为本系列的策划人,我整理出我心目中“新时代”(New  Age)的一些中心思想,有以下数点:

  1、我们皆为“神”的一部分。

  2、你创造你自己的实相。

  3、肯定人生的意义。 

  4、道德的内在性。

  5、心身健康是自然状况。

  6、环境保护。

  7、无条件的爱。

  怀抱着这些相当抽象的共识,在曹又方和简志忠的信任下,胡因萝和我等开始分别去找足以启发人心的相关好书了。

  与现今各种“新时代”性质的书的蓬勃生发相较,当时的我们可以说是笔路蓝缕的开拓者。十年中,我们带来了赛斯、克里希那穆提、伊曼纽、欧林、唐望、超觉静坐、葛吉夫……以至最新的“与神对话”等系列好书,在方智出版社的各系列中,首创超出一百本的记录。

  回顾过去,我们选书的原则仍不离当初的七个要点。我们不眉俗,心知这些书终究是小众读物,不容易成畅销书,但其影响力却是潜藏的、日益扩大的,尤其是跨越到二十一世纪时,种种的迹象显示,我们全世界都将面临的一个巨大转变——我们地球将由一个唯物的、贪婪的世界转变成一个心物合一的灵性世界,而一切转变起自个人的内心。

  我们共同穷究的,乃普世适用的天理、人里和物理,包括多重宇宙、量子物理、形而上学、超心理现象、生死学,以及身心灵整体医学。不受约定俗成或旧有已成体系的科学、宗教和学术界的局限,唯有“人心”和“天心”是我们的关注,也是我们所要回顾之处。而“人心”与“天心”原来是“一”。

  我们并不想推崇权威,建立宗派。反之,如《与神为友》所说的,我们希望用种种说法唤醒人,让他忆起他本知的一切,并将他送还给他自己。有点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心情吧!

  我们引介的种种典籍,事时上早已与国外的New Age不同了。至今,他们有他们的流行,甚至是一种“浮浅化”、“商业化”。往往,在他们New Age的书目和产品中,占大多数是星象、命理、风水及外力修炼工具等。以至于许多自认是知识分子的人,根本不愿接触与New Age有关的信息,而我们也遇到过许多人,弄不清New Age到底是什么。

  如我上面所说过的,在我们心目中,“新时代”关心的范畴是大又深的,并不容易“一言以蔽之”。故此,我会以《心内革命》一书试着简明的阐释来龙去脉。我常说,我们好像尽我们所能,摆出一场新时代的盛宴——满汉全席吧——让读者各取所需,按自己的口味去尝鲜,却并不愿亦能勉强任何人来欣赏它。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年间,有不少读者不吝写信来赞美感恩。每当此时,我心中也洋溢着愉快和感恩,因为达到了疗愈人心,带给人觉醒和喜悦的目的,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了。

  十一年后的今天,市面上有关New Age的书籍琳琅满目,我们也乐观其成,因为新时代的重要信息之一就是:世界的存落和进步是建立在合作上,而非竞争上。

  更有进者,如《与神为友》中所说,有史以来,造成一切倾轧灾难的乱源,就在于我们不断的自认为“我的”种族、性别、文化、宗教……比别人的要“更好”。而此书中叫我们去教导“新福音”:

  ·;我们全是一体的。

  ·;我们的方式并非更好的方式,我们的只不过是另一个方式。

  神说:“你们是我的孩子。我聆听你们歌唱,而我称它是美妙的。当你们歌唱时,没有“荒腔走调”这回事。只是你,我的孩子,在忘情的高歌。”

  读完《与神对话》三部曲后,再读《与神为友》,仍然时不时的会为其中的智慧和爱所感动。也许其他新时代的书,也往往像此系列的书一样,是绕着某些真、善、美的议题一再的层层剥剖,或识入识出,但由于其意“真”,其情“挚”而仍然会感动我们的心。

  本书中,尼尔以其一生的生命历程,真正的印证了“没有意外这回事”。他人生中看似无甚道理的各种曲折、胜利、挫败,以及所遇见的各色人等,当回顾时,却是那么的入情入理,每一步都没有浪费。甚至他不怎么光彩的乱爱关系,也终于促使他提出了许多世人所共有的、关于亲密关系的疑问,而得到了有益众人的回答。看他的小传,加上神给他的启发,便会滋生起对神(真我)无法名壮的爱和信任,承认生命中一切历验,都是自己的选择,都成就了更大的目的。

  在此系列书里,神很少给出规矩或戒律,不过,他给了不少奇妙的指引。我喜欢下面这简单的原则;

  每天,我们都面临大大小小的抉择,他说;“你的选择定义了你。”他要你自问“这是我是谁吗?”以及“现在爱会做什么?”你会发现,如果你真的这样自问,答案自然便由内心浮现了。

  愿平安与你同在!

  前言           尼尔·;唐纳·;沃许

  试试看告诉别人你刚才跟神有过一次对话,再等着瞧会有何后果。

  算了,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后果。

  你整个的人生都会改变。

  首先,是由于你曾有过那次对话;其次,是由于你曾告诉过别人这件事。

  更合理的,我应当说,我不止有过一场对话。我有的是长达六年的一个对话。并且我还不止“告诉”了某个人,我是记录下所说的话,并且把它交给了一位出版商。

  自此以后,事情就变得很有意思,而且更有些令我惊讶之处。

  第一件令我惊讶的事是,那位出版居然真的读了那份资料,甚至将它出版了。第二件惊讶的事是,大家竟然的会去买那本书,甚至还推介给朋友们。第三件事是,他们的朋友又推荐给另外的朋友,使得这本书成了一部畅销书。第四件惊讶的事是,它现在已在二十七个国家发行。第五件令我惊讶的事是由于我这部书的共同著作者,而使得以上这些惊讶更令人惊讶。

  当神告诉你也将要做某件事时,他一定会做到。神永远心想事成。

  记得在一次我以为是私人对话的半途,神告诉我:“有一天,这会变成一本书。”当时我没相信他的话。当然,自从我呱呱落地以来,神对我说的话,我也不过才信三分之二。这就是问题所在。而且这还只是我的问题,而是全人类的问题。

  只要我们肯倾听……

  上面提到那本书,书名取得没什么创意,叫作《与神对话》(Conversations with God)。或许你不信我曾有过这样一个对话,我也不需要你相信。但那并不会改变我有过那对话的事实,只不过,如果你选择有那种态度,你就会很容易地否定在那对话中我被告知的事,有些人已如此做了。但在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人不只同意这样一种对话的可能,他们甚至还使“与神沟通”在为他们自己人生中的一个例行部分。不只是单向的沟通,而是双向的。不过,这些人也已经学到,要和别人谈这件事时要很小心。因为,当有人说他们每天向神祷告时,别人会称他们是虔诚的人:但是当有人说神每天都跟他们说话时,别人则会称他们为疯子。

  这些对我来说,却是完全没什么关系的。因为如我曾说过的,我并不需要任何人相信我所说的任何事。事实上,我倒情愿大家去聆听他们自己的心,找到他们自己的真理,寻找他们自己的忠告,通达他们自己的智慧,而且,如果他们愿意的话,自己与神对话。

  如果我所说的某些话能导致他们质疑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在过去所相信的事,引导他们更进一步去探究他们自己的经验,促使他们对自己的真理有更深的承诺,那么,分享我自己的经验倒是个相当不错的主意。

  我想这也一直就是那部书的意义所在。事实上,我确信是这样的。那就是为什么《与神对话》变成了一本畅销书,而后继的第二与第三册也一样。并且,我认为你现在正在看的这本书会落到你手里,为的就是再次令你讶异、探索,并寻找你自己的真理——但是,这次所讨论的是一个更大的主题:是否可能这不只是与神的对话?你是否可能与神有真正的友谊?

  这本书说可以,并且以神自己的话告诉你如何来做到。在这本书里,他很快乐地继续着我们的对话,带我们到新的地方,并且强而有力地反复重申他曾经告诉过我的一些话。

  我知道这正是我与神对话的进行方式。它们是循环性的,先重温他之前曾讲过的话,然后令人目眩神移地盘旋上升到新的领域。也由于这种进两步退一步的进行方式,让我得以记住先前已分享过的智慧,将它们稳稳的植入了我的意识,以便为未来的了解形成一个坚实的基础。

  这里也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的。它并非未经过设计的。而且,虽然这过程在一开始时有点令人产生挫折感,但我终于深深地感受到它的运作之妙。因为借由将神的智慧稳稳地植入我的意识,我们影响了我们的意识。我们唤醒了它。而当我们如此做时,我们更了解了:我们开始更加记起我们真正是谁,并且开始将它显示出来。

  在这些章节里,我将更多谈谈我的过去,以及自从“与神对话”三部曲问世后,我的人生又是如何的改变了。有许多人问过我那一切,我了解他们的好奇。他们想要知道有关这个说他与楼上的老大间间聊天的人的一些事。但是,那并不是我将这些轶事包括进去的理由。我“个人故事”的片片段段成为这本书的一部分,并不是要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而是表明,我的生活是如何显示了与神为友是像什么样子——以及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又如何显示出这同一件事。

  当然,这也是本书的讯息:不论我们知道与否,我们全与神为友。

  我也曾经是那些不知情的人之一。我以前也不知道这友谊可以带给我什么。这就是本书带来的惊喜;这就是它的神妙处。它不在于我们可以并且的确与神为友,而是这友谊是设计来要给我们带来什么,以及它能带我们到哪儿去。

  我们是在一个旅程上。我们受邀来发展的这个友谊是有目的的,它的存在是有道理的。直到最近,我还不知其理由。我没记起来。但现在我记起来了,我不再害怕神,而这就改变了我的生命。

  在这些书页间(以及在我人生中),我仍在问许多问题。但现在我也在提供答案。这就是不同之处。这就是我的改变。现在我是与神对话,而不是对神说话。我是跟神并肩而行,而不是只是追随着他。

  我最深的愿望是:你的生命也将以同样的方式改变;希望这本书带给你的帮助和指导,能让你发展出与神非常真实的友谊,而因此,你也将以一种新的权威说你自己的话,及过你自己的生活。

  我的希望是:你不在是光的追寻者(a seeker),而是荷光者(a bringer)。因为你带来的正是你将找到的。

  说神是在找寻他的追随者,不如说是在找寻领导人。我们可以追随神,或我们可以引领别人到神的身边。第一条路会改变我们,第二条路则会改变世界。

  1、对神的惧怕是宗教创造出来的

  我很清楚地记得,我是从何时开始决定我惧怕神的,就是在他说我母亲将会下地狱的时候——好吧,并不是他亲口说的,但有人代表他说了。

  在我差不多六岁大时,我那自以为有点神秘主义者的母亲,会在我们厨房的桌上帮她的朋友“用纸牌算命”。常有人跑来看我母亲从一叠普通的扑克牌中抽取那些预兆。他们都说她很行,而有关她这种能力的传言,就这样静静地散播开来了。

  这一天,当母亲正在算卦时,她的妹妹出其不意地来访。我记忆犹新,姨妈在敲了一下门后,就马上从后纱门撞了近来,然后对她眼前的景象不大高兴。母亲则表现得好象她被人当场逮到她正在做什么不该做的事似的。她尴尬的向她妹妹介绍她的朋友,并且迅速的收拢起那些纸牌,将它们塞进她围裙的口袋里。

  当时姨妈未置一词。我则跑到后院去玩耍了。后来姨妈来跟我说再见,我送她上车时,她对我说:“知道吗,你妈妈不应该用她那叠纸牌给人算命。神会惩罚她的。”

  我问:“为什么?”

  “因为她在跟魔鬼打交道。”——我会记得这另人不寒而栗的话,是因为它听来很怪异——“而且神会将她直接打入地狱。”她的口气是如此的快活,有如她正在宣告明天将下雨一样。直到今天我仍记得,当她倒车出车道时,我吓得发抖的模样。我对母亲如此触怒了神吓的要死。就在彼时彼地,对神的惧怕深深的铭刻在我心理。

  被认为是宇宙最慈祥的创造者的神,怎么可能想要以永陷地狱来惩罚我的母亲、我生命中最慈祥的人?我六岁大的心智拼命想搞懂这一点。因此我我得到了一个六岁大的人所能得出的结论:如果对在众人眼中几乎像个圣人似的我的母亲,神却残酷到能做出那么令人齿冷的一件事,那么也一定很容易被触怒——比我父亲还糟——所以我们最好小心翼翼的。

  我怕神怕了许多年,因为我的恐惧不断被加强。

  记得在国小二年级的天主教教议问答课程里,有人告诉我,除非一个婴儿受过洗,否则他不能上天堂。甚至对一个二年级生来说,这看来都仿佛如此不可信,所以我们往往试图用逼她到无处可退的问题来整修女。比如:“修女,修女,万一父母亲正要带婴儿去受洗,而全家在半路都死于一场可怕的车祸,怎么办?那个婴儿是否会跟她父母一齐上天堂?”

  我们的修女一定是继承了古老板的传统。她沉重地叹口气说;“不会。恐怕不会哦!”对她而言,教义就是教义,没有例外的。

  “那么,那婴儿会去哪里呢?”我有个同学诚恳的问到。“去地狱或去炼狱?”(在好的天主教家庭,九岁孩童已够大到可以了解“地狱”是什么东西了。)

  “婴儿既不去地狱,也不到炼狱。”修女告诉我们,“婴儿会去地狱边缘的林泊(Limbo)。”

  “林泊?”

  修女解释说,林泊就是神送婴儿及一些人去的地方。那些人不是由于自己的错,而是因为没有受洗进入唯一真正的信仰就去世了。他们并没有真的受惩罚,但他们永远见不到神。

  这就是陪我长大的神。也许你以为这一切是我编造的,但我没有。

  对神的惧怕是被许多宗教创造出来的,并且,事实上,是被许多宗教鼓励的。

  我告诉你,我根本不必受鼓励。如果你以为我被林泊这回事就吓到了,那你就等着听听世界末日的事吧!

  在五0年代早期的某个时候,我听说了法蒂玛(Fatima)的孩子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