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宇宙和生命 >

第129章

宇宙和生命-第129章

小说: 宇宙和生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我们知道月球总是以光滑的一面面对地球,而以粗糙的一面背对地球,这是不是告诉我们月球是为了照明地球上的人们而造的呢?(如果月球是外星人监视地球的太空船,他们不必做这么大的太空船,也不必具备照明功能,相反的他们应该将月球做的越隐蔽越好,不是吗?)

  创造一颗类似自然的星体,利用它表面的反射能力照明地球,这个想法很符合环保,因为不需要发电制造大量的污染,也很聪明,因为它能一次照亮整个地球黑暗的一面。虽然这是个很不可思议的想法,不过却也不无可能吧!如果今天我们的科学技术进步到这样的程度,我们会不会这样做?

  那么如果在史前地球上真的有高度发达的人类,他们有没有可能放一颗月球上去,照亮漆黑的夜晚???!

  目前科学家不能解释,不敢承认的事情,当我们放开狭隘的思想框框,用理智去分析,会发现很多难以解释的现象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以科学家发现的证据早已透露出月球形成的不寻常之处,为什么没有引起科学界的重视,进一步探讨呢?因为史前人类的存在,可以说是科学家的禁忌,大部分的科学家研究的证据不管多么充分,理论多么正确,一遇上与“进化论”相反的观点时,谁也不敢提出来了。求“真”的精神应该是科学研究里的最高原则,如果我们能跳出前人思想的框框后,不难想像有许多的科学研究将有一个非常迅速的飞跃。

  是谁造了大金字塔?

  埃及大金字塔,高一四六公尺,其四面底边长分别为二三○公尺,占地五二九○○平方公尺,共用了二三○万块石材。早在希腊罗马时代,人们就将世界上的伟大建筑,选出七项最为人称颂的。然而岁月悠悠,被称作世界七大奇迹的建筑物,几乎已消失殆尽,独有埃及大金字塔屹立不摇,见证着当时文明的辉煌。一般认为大金字塔建成于西元前二千多年的第四王朝,由胡夫王所建。但是由于史料的缺乏,后代史学家们透过传说,以及相关线索才得出这项推论。关于这么庞大的工程如何建成?不可思议的智慧来自何人?以及为了什么目的而造的等等谜团却始终没有解开。目前这个说法随着许多研究结果的发布而被质疑。

  并非法老的王墓

  史学家们一般认为金字塔与法老的墓葬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在西元八二○年,开罗回教总督阿尔玛门(Caliph Al…Ma‘mun)率领人马,首度挖出通道进入大金字塔,看到的景象却是非常朴素的房间,连一件陪葬品、珠宝、雕像都没有,甚至连碎片都找不到。而取名为“王殿”的房间里只有一口空空的、没有盖子的箱状石盒。墙壁也是光秃秃一片,毫无装饰文字。史学家们对这个首次进入大金字塔的事迹作出“遭到盗墓”的结论。然而,实际研究指出盗墓者想从其它通道口进入大金字塔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在常理下,盗墓者也不可能偷到一个碎片都不剩,更不可能将墙上描述法老的碑文全数抹净。而埃及人为了纪念与称颂法老王,向来将王墓内部装饰的极为华丽,并摆设丰富的陪葬品。这么看来,朴素的大金字塔很可能不是法老王的坟墓,甚至可能毫无关系。

  建筑物的数字展现惊人的精确度

  一八八○年代末,现代建筑学之父威廉弗林德斯·;皮特里指出大金字塔最惊人之处在于其方位上。因为其各个棱线都极为正确地面向东南西北,各方位的误差也都在五分(一分是一度的六十分之一)以内。这不但是非常精确的观测技术,更令人惊奇的是建造者竟然能在这样庞大的建筑物上保持超高的精确度。 其水平度的正确度也令人震撼。因为其误差仅一·;五英寸(约三?八公分),即使是现代的建筑也难以媲美。科学家推测要造出大金字塔这样高技术的水准至少要经历数千年的进化,然而翻遍埃及历史,却找不到这类技术发展的记录。

  非凡的技术

  大金字塔的力学构造极其巧妙。它并不是将二百多万个石头直接堆砌成锥型。若构造如此单纯的话,只要其中的一部分崩溃,就会因为过于笨重,而全数崩坏。支撑大金字塔的,是类似树木年轮的构造,也就是由称为扶壁的硬体构造和填塞其空隙的填石层所组合成的。这种构造使得大金字塔在十三世纪时的一次大地震中,只有少部份的外侧石块崩落,整体结构丝毫不受影响。然而在大金字塔之前建造的第三王朝金字塔或之后的第五、第六王朝所建的金字塔相比之下结构相当粗糙,甚至许多已经完全崩坏。

  再者,如何从地面到一百多公尺的高空中,将二百三十~二百六十万块,每块平均重达二·;五吨(二千五百公斤)的大石头始终都摆在绝对精密的位置上也令人不解。埃及学者们前后推测了三十种以上建造的方法,然而经过分析检验,发现以当时埃及人所能有的技术与能力,这些方法实际上都不可行。攀爬过大金字塔的学者汉卡克(Graham Hancock),便具体地提出他的疑问。他说:“在此颠颠巍巍之处,一面需保持身体平衡,一面又得将一块一块至少有现代自用小汽车两倍重的石块,从下面搬上来,运到正确的地方,对准位置,当时这些石工的心中不知所思何如。”

  有“现代古埃及学之父”之称的法兰西斯·;强波林(Jean…Francois Champollion)认为建造金字塔的人在智慧上是属于巨人型的,他说:“他们的想法有若身长一百英尺的巨人一样高人一等。”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说法,既然种种证据显示埃及人并无法造出大金字塔,那有没有可能是由有着巨人般智慧或身材的史前文明的人类所造的呢?事实上,学者们对于此点已有相关研究发表了。

  史前文明的推测

  狮身人面像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它高二十公尺,全长七十三公尺,被认为是第四王朝的法老王卡夫拉所建。但近来科学家从狮身人面像表面的侵蚀痕迹推测它的建成年代很可能更早,起码在公元前一万年以前。

  邻近大金字塔的狮身人面像,看起来非常的古老。科学家们从他身上似水侵蚀的沟渠研判他曾经历了一段潮湿的气候,因此推测他很可能在一万年以前就已存在。(图片提供:许晓倩)

  数学家史瓦勒·;鲁比兹在《神圣的科学》谈到,狮身人面像的狮身部分很明显有被水侵蚀的痕迹,他推测是公元前一万一千年的一场大洪水和连绵大雨而造成的。

  学者约翰·;魏斯特认同上述说法,并否定了风沙侵蚀之说。因为如果是风的侵蚀,那同一时代的其他石灰岩建筑物也应有同样程度的侵蚀,然而我们却发现留下的其它建筑物中没有一块像狮身人面像那样严重的侵蚀。

  波士顿大学地质学教授、岩石侵蚀方面的专家罗伯特·;修奇也赞同魏斯特的观点,并指出狮身人面像所遭受的侵蚀,有的地方深达二公尺左右,使得外观看来蜿蜒弯曲,好像波浪一般,很明显是经过数千年激烈的风吹雨打后造成的痕迹。魏斯特还指出从公元前三千年以来,基沙高原一直没有足够的雨水造成狮身人面像的侵蚀痕迹,而必须追溯到公元前一万年才有能造成这样大规模侵蚀痕迹的坏天气。因此他推测,狮身人面像必须在这个年代范围以前所建。连同大金字塔这样规模宏大而复杂的工艺品,很可能是一个更早、更伟大、比古埃及古老,我们还不知道的文明留下来的遗产,而被埃及人所继承。

  古人讲“天时、地利、人和”,生活的方式随着年代或民族有所不同,就像我们现在住钢筋水泥的楼房、交通工具是车辆,而古代则是住在木造或砖造的房子、出门是骑马或乘轿子。然而像秘鲁纳斯卡平原上的巨大图画、复活节岛上的大石像、英国的巨石圈,以及大金字塔,我们目前在记载中找不到相对应的人类生活模式及能力造出这些特别庞大、壮丽的产物。它们很显然是来自与我们差异很大的文明的产物,上述科学家对大金字塔提出的推测,正好吻合了很久以来埃及人存在着的说法,他们认为基沙古迹是被“大洪水”毁灭前的一次文明时代所留下的唯一大型古建筑。这个推测是否正确有赖更多的研究,但是从目前许多开始触及史前文明的研究方向来看,很可能有一天我们能真正解答究竟是谁造了大金字塔!

  南美平原巨画之谜

  南美洲秘鲁的纳斯卡平原(Nazca)是一块充满神秘的地方。这块平原荒凉而贫瘠。说他有多贫瘠呢?这里每年最多只下半小时雨,有人估计,这里也许万年没有正式下过大雨。美国航太总署甚至把这里视为与火星一样的恶劣环境,曾派人来此进行火星生命能否生存的实验呢。当地的居民只有少数土人,过着原始的生活。然而这片看似空无一物的地区,却隐含了惊人的史前文明谜题。

  西元一九三九年,纽约长岛大学的保罗·;科贝克博士驾驶着他的运动飞机,沿着古代引水系统的路线,飞过干涸的纳斯卡平原。突然,他好像看到平原上有着巨大而神奇的、好像是平行的跑道似的直线图案。他仔细一瞧,真的是巨大的平行线条,而这些线条似乎构成了巨大的图案。这种图案只有从高空上才能欣赏,因此在本世纪飞机发明之前,人们从来不曾知道这地区地面上有这么巨大的图案。科贝克博士惊叹地说:“我发现了世界最大的天文书籍。”

  德国天文学家玛丽亚·;赖希小姐很快地知道了科贝克博士的发现,她立刻前往一探究竟,在仔细地研究过后,她决定将其后研究的主力放在这片谜样般的平原及未知的史前巨图上。赖希小姐从这片平原认出了数百个三角形、四角形或平行的直线道路。在地面上观察,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巨大的交织排列直线,有时彼此平行,有时呈文字形,还有很多又长又宽的条纹横贯其间,有的像道路,有的像方格、圆圈、螺纹。然而从飞机上看下去,这些在地面上的简单几何图形立即有了意义。许多图形如同蜥蜴、狮子等,还有好多不可名状的像是某些植物,只不过植物的具体形态也被省去,只剩下简练的线条。

  只有飞行于秘鲁的天空,才能欣赏到各种精彩的纳斯卡平原巨画

  (图片提供:Peru Expeditions)

  这些千奇百怪的图案中,有一幅著名的蜘蛛图。这只五十码(四十六公尺)长的蜘蛛,以一条单线砌成,也就是说用一笔划画成这只蜘蛛,是纳斯卡的动物图形之一。这幅图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纳斯卡文明当时的一种星座,就像我们今天的小熊星座一样,代表当时人们的天文学。有人发现纳斯卡平原的直线与某种天文历法有关,因为这些图形中有几条直线极其准确的指向黄道上的夏至点。

  以一条单线砌成四十六公尺长的蜘蛛图,据估计每砌成一条线条需要搬运几吨重的小石头

  (图片提供:Peru Expeditions)

  巨大的蜂鸟(图片提供:Peru Expeditions)

  另外也很有名的图案就是鸟图,在纳斯卡荒原上总共砌着十八种不同类型鸟图。之所以将这类图形称为鸟图,当然是这些图形看起来像是某些种类的鸟。不过令人感到有趣的是,这些鸟图似乎有未曾在当今出现的鸟,有些甚至像是中国古时候山海经描述的奇异鸟类。这种鸟图尺寸非常巨大,长三十至四十码不等,鸟图甚至有一百四十码(一百二十八公尺)长的翼展。在纳斯卡出土的部分陶器上,也发现有类似的鸟。在皮斯科海湾附近,一座光秃秃的山脊上,刻着一个巨大的三叉戟图案。三叉戟的图案似乎不是南美洲现有文化所有,这又是如何画出的呢?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图画的结构吧。构成这些图案线条的是深褐色表土下显露出来的一层浅色卵石。专家估计过,每砌成一条线条,就需要搬运几吨重的小石头,而图案线条中那精确无误的位置又来自于制作者必须依照精心计算好的设计图才能进行,并复制成原来的图样。绘制这样的巨图,需要精密的量测技术与工程能力,显然不是当地的土著具备的。

  这些图是要从天上乘坐飞机才能欣赏的,在飞机尚未发明的年代,制作这种图的意义与动机就值得我们去深思了。大胆的科学家做了几种假设,有人认为这代表当初绘制巨图的文明具备飞行的能力,他们可以进行空中量测与摄影。也有人认为是过去存在的巨人民族所绘制,对于巨人来说,这些图形的建造显然相对来说是很容易的,而且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欣赏。

  “当初绘制巨图的文明”具备飞行的能力吗?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人类是否早在更久之前的古代,就具备了本世纪才由莱特兄弟发明的飞行能力?

  如果那些巨图是“过去存在的巨人民族”所绘制的,这个“巨人民族”曾在人类的文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为何现在消失了呢?如果巨人真的曾经存在,地球上、宇宙间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类似于人类的生命体?除了人类、科学家所假设的“巨人”之外,有没有“小人国”的存在?海底下是否也住着人呢?

  下一篇我们就来看看“巨人”和“小人”的真实性。

  巨人的传说是真的?

  在世界各个民族的传说中,巨人几乎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从希腊神话“奥德赛”里英雄俄底修斯在海岛上遇到的独眼巨人,格林童话里杰克的豌豆与巨人,一直到葛列佛游记里的“大人国”,许许多多的故事都描述巨人这样的生命。十八世纪以后,随着近代人类学的研究发展,这一类的传说渐渐地消失,现在,大家都说这些只是故事传说,不可尽信。然而,一些关于巨人的考古发现,不禁让人重新思考,“传说”是否仅仅是传说?

  恐龙的石雕

  我们先看看南美洲发现的ICA石雕吧。这些珍藏在Dr。Javier博物馆里的石头,雕刻着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图画。在这些图画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与恐龙生活在一起的情况,恐龙像是一种家畜,或是当时人们的宠物。科学家认为恐龙早在六千五百万年前就消失了,那么这些图画究竟是谁雕刻上去的?

  ICA博物馆的石头上刻着一个惊慌的人被暴龙追着跑(图片提供:Dr。 Don Patton)

  其中一颗石头上刻着一幅图,一个惊慌的人被一只暴龙追着跑,他很害怕地向前跑。这个暴龙跟我们在电影“侏罗纪公园”看到的暴龙是一样的,是一种站立的恐龙,后腿非常强壮有力,而前面的手很短,好像发育不良,看起来跟他的庞大体积很不相称。现在恐龙专家挖掘出恐龙化石后,经过仔细地分类整理,然后以复原的方式拼凑出原来的骨架,再根据合理的推测而描绘出恐龙当年的样子。雕刻这些石头的人,如果不是生活在一亿多年前,那么他们显然具备跟现在科学家同等的知识,可以藉由复原化石,绘制出恐龙的形态。

  不管哪一个想法是对的,得到的结论同样惊人。因为这些石头上雕刻的图画太令人费解,怎么会把恐龙跟人画在一起呢?再看看另一块石头,上面雕刻的是一只三角龙。这种恐龙长得很像巨型的犀牛,以头部的三只角得其名。图里雕刻的是一个人骑在三角龙的背上,手里拿着像斧头一样的武器挥舞着。在一颗石头上,我们还看到一个人骑在翼龙背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