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06冰柱之谜 作者:[美] 金·斯坦利·鲁宾逊 >

第24章

06冰柱之谜 作者:[美] 金·斯坦利·鲁宾逊-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奋而变得沙哑,听起来像是害怕什么似的。在他停顿时可以听到电波咝咝的噪音和毕剥声:“我正于地理极点着陆……请尽快派一批人过来……这里有个……有个建筑群……”

  然后我会梦见和艾容还有其他官员们一起挤进一辆登陆艇,向北朝着极地疾驰而去,大家都保持着紧张的沉默。冥王星的地表在脚下飞掠而过,模糊中只见一片黑色和一个接一个盆谷的圆形边缘。我记得在梦中产生的一个想法:那不停的电波咝咝声就是这个行星发出的声音。随后发生的就像“波赛风”号带回的影片中的情形,就好像我的梦把我带进了胶卷……我们可以看到前方黑沉沉的地平线;冥王星的月亮,恰尔罗,像一道细钩低低地挂在天空。

  在它下面则是许多白点,那是一群白色的高塔。

  “我们着陆吧。”艾容平静地说。白色的立柱排成一圈,一端埋在地里,另一端指向密密麻麻的星空。

  然后我们都下了登陆艇,穿着太空服,步履不稳地朝那建筑群走去。

  太阳像一个亮点,悬在塔群上方,把苍白的光洒满平原。塔影投在我们走过的地面,人群在走进一根立柱的阴影时便消失了,走出阴影时才又重新出现。

  我们走过的地表是黑色的尘土样的沙砾,每个人身后都留下了巨大的足印。

  我们走在两根立柱之间,显得异常渺小,然后又进了这些立柱形成的巨大的不规则圆圈。看起来似乎有一百根,每根大小粗细都不同。

  有人通过内部通讯器说:“冰。它们看来像冰。”

  没有人接腔。

  每到这时候我的梦就变得混乱起来。事情的发生都没有了次序,或许多事情同时发生。耳机里的讲话声乱糟糟地,眼前的景象也互相冲撞抵牾,就像最初那手持照相机拍得的胶卷一样。

  人们找到了可怜的塞恩·西亚逊。他紧靠着一根最大的立柱,脸罩贴在冰上。在阴影笼罩下几乎看不见他的身子。

  他受了惊吓,当人们把他带回登陆艇时仍小声地、反复不停地说立柱里面有什么东西在动。

  这话倒使大家有点害怕。

  有几个人走过去细细察看一根倒塌的冰柱,它在撞到地面时破裂成许许多多的碎块。还有人走近那三根三角形的塔条,观察它们的边棱;塔身几乎是透明的。

  而我则站在一根立柱的顶上,一切活动尽收眼底:小小的银灰色身影或在立柱间穿行,或站在圆圈中心朝四周观望,或爬上倒塌的那根立柱的碎片……

  然后有人叫了起来,压倒了所有其他的声音:“快来看!快来看广“镇静,镇静,”

  艾容说,“是谁在说话?”

  “在这里。”一个身影挥了挥手臂,然后指向他身前的一根立柱。

  艾容快步向他走去,我们大家都在后面跟着,又在她身后挤成一团,仰视着这根冰塔。

  冰的表面平滑,略呈透明,上面刻着这些符号。

  艾容站在那里,久久地凝视这些符号,身后的探险队员们也都看得目不转睛。

  在睡梦中,我知道它们是两个梵文单词,却用娜奈基字母刻出:abhyud和aby—ut—sad。而且我知道它们的意思:行进,向更深处推进;引导人们向外。

  还有一次,我处于睡醒前的半睡眠状态。这时候,你心里清楚你想起来,可又有什么东西使你起不来。我梦见又一次去冰柱探险,下决心要把关于它来历的争论彻底澄清。这时我醒了。人生中有少数这样值得庆幸的时刻;你醒来时仍在为一件什么事惊恐、忧虑,马上却意识到这件事只在梦中,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但这次不同。这个梦是真的。时间是2610年,我们正在向冥王星飞去。

  “雪花”号上共有79位乘客:24个机组成员,16个记者,还有39个科学家和技师。探险行动由路站高等教育学会赞助,但它实质上是我一手促成的。想到这里我痛苦地哼了一声,翻身下了床。

  我的冰箱是空的,所以用水抹了抹脸之后,我就出门来到走廊里。

  走廊墙壁是粗糙的木块,钉成具有各种不规则的微倾斜度的样子。地板是凹凸不平的苔藓块,踩上去出乎意料地舒服。

  当我经过琼斯的房间时,门开了,琼斯走了出来。“多雅!”他喊道,低头看着我,“你出来了!我在休息室没看到你。”

  “是的,”我说,“我工作太久了,现在倒想参加一个聚会。”

  “据我所知,布林斯顿博士想和你谈谈,”他说着,用手指梳理他那打了结的灰褐色头发,“你去吃早饭吗?”

  我点点头。于是我们一起沿走廊走下去。“布林斯顿为什么要和我谈谈?”

  “他想组织一个关于冰柱的系列学术报告,由我们每人讲一次。”

  “啊,胡扯。他想要我也参加?”布林斯顿是考古学家中的头,因而很可能是这次探险行动最主要的成员,虽然从名义上说,来自学会的罗斯特博士才是我们的领队。对于这一点布林斯顿了解得很清楚。他是个令人难以忍受的家伙……一个爱凑热闹的地球佬(其实只要说地球佬就够了),一个傲慢的学术骗子。不过还不完全是骗子……他做过扎实的工作。

  我们拐了一个弯,来到通往公共餐厅的大走廊。琼斯朝我咧嘴一笑:“很显然,他认为系列报告没你参加不行。你知道,这是由于你的历史重要性以及其他种种原因。”

  “让我休息一下吧。”

  我们来到餐厅外的白色门厅里,在装在一堵墙上的一块蓝色大信息屏幕前停下来。下面有一块控制板,可以把信息输入屏幕。

  显示在屏幕上的新问题用的是橘黄色粗体字母,就是那个把我们带到这里来的大问题:“冰柱是谁竖起来的?”

  但人们作出的回答自然都是些玩笑。

  在屏幕中心有人用红色手写体敲人了:“上帝。”

  另有黄色字体显示的“一颗冰晶流星的遗留物”。

  在一个角落里有扁长的绿色字母:“尼德兰德。”

  下面又有人反对说:“不对,是另外一位外星人。”

  看到这儿我笑了。

  还有一些其他的回答(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条是“冥王星是另外一个星系发送过来作为信息的行星”),不过大部分在冰柱发现之后、尼德兰德公布他在火星的研究成果之前的那年里就有人提出过了。

  琼斯走近控制板。“我有一个新答案,”他说,“用什么字体呢?就用黄色哥特体吧:‘冰柱乃史前文明遗迹。’……这是琼斯的基本论点,即人类起源不在地球,在早期就已经有了航天技术……但其上雕刻乃戴维达夫星际飞船所为。”

  我责备他说:“琼斯,你又来了。这些答案中有多少是你的名堂?”

  “最多一半。”他说。看到我绝望的表情,他咯咯地笑了,我也不禁笑了起来。但在进入公共餐厅之前我们又都换上了一本正经的表情,严肃地皱着眉头。

  在餐厅里,巴克思·尼米特和他那些研究陨石微粒的人们都坐在一张餐桌前,和布林斯顿博士一起用餐。看到他我就立即止步,往厨房走去。

  我和琼斯挑了餐厅另一端的一张餐桌坐下来吃饭。

  琼斯研究进化论和史前史,是在整个太阳系都出了名的异端学者。他盘子里除了几个苹果什么也没有。在他在小行星伊卡诺恩的家里,有一条食谱规则宣称:任何食物都不得以牺牲另一“生命系统”为其代价。

  这一条琼斯一直坚持。他特别偏爱苹果,三两下就把它们吃光了。

  我刚要吃完我要的炒鸡蛋时,布林斯顿博士走了过来。

  “多雅先生,你总算出了房门,真令人高兴,”他大声说,“你不该老把自己关起来!”

  其实我经常出来参加聚会,不过当我出来时总是很小心地避开布林斯顿。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

  “我在工作。”我说。

  “啊,我明白了。”他笑了笑,“希望那不至于使你参加不了我们小小的系列讲座。”

  “你们的什么?” .“我们正组织一个系列演讲,希望每人都能参加。”那些搞微陨石的人这时都转过了头来看着我们。

  “每个人?”

  “呃……每个代表了对这个问题持一种不同看法的人。”

  “有什么意义呢?”

  “什么?”

  “有什么意义呢?”我重复了一遍,“这船上每个人都了解其余所有的人就冰柱问题写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但是在学术报告中我们可以就所有这些见解展开讨论。”

  真是学究式的想法。“学术报告什么也做不成,只会是一大堆争论、互相指责和旧话重提。我们混战了多少年了,也没有谁改变观点。现在我们正要去冥王星看个究竟,弄清冰柱到底是谁所立。为什么还要让大家把已经说过的话再重复一遍呢?”

  布林斯顿的脸涨得通红:“我们是希望能说出新东西来。”

  我耸了耸肩:“也许有可能吧。听着,尽管放手搞你们的演讲会,不必把我算进去。”

  布林斯顿停了一下。“如果尼德兰德在这里,”他沉思地说,“那倒也没什么。可现在呢,缺了两个主要的理论家。”

  我感到对他的不投机感一下子变成了嫌恶。他知道我和尼德兰德之间的关系,所以用这话来刺我。

  “是的,呃,尼德兰德以前也去过冥王星。”他确实去过,不过很可惜他没有好好利用那次机会。

  他们什么也没做,只是立了一块纪念碑,纪念那些被他发现的小行星采矿员们进行的那次星际探索。那时候,人们对他的解释深信不疑,甚至没有想到要挖开地面去看看。

  “即便如此,如果这次探险将证实或推翻他的理论的话,相信他也会想参加的。”他感觉到我心中的不快,声音越来越大,“告诉我,多雅先生,尼德兰德教授是以什么作为借口不加入我们的探险呢?”

  我久久地盯着他。“他怕的是会有太多的学术报告会,”我说着,站起身来,“对不起,我要回去工作了。”

  我走到厨房,取了一些食物,然后回到了房间。我觉得自己树了一个敌人,不过我并不十分在乎。

  是的,雅尔玛·尼德兰德,那著名的冰柱研究专家,就是我的曾祖。

  在我的记忆中,我一直清楚这事,虽然父亲一提起它就心中不快。(父亲并不是他的外孙,我们的亲缘关系由母亲而来。)在10岁以前,我就读完了尼德兰德的所有著作……关于冰柱的论著,五卷本的火星史,还有早期关于地球考古学的书。那时我和父亲住在甘尼米德。父亲很幸运,在一艘太阳航船上当船员并参加厂“星际大回旋”比赛。这种比赛使船员有机会进入木星大气层的最外圈。

  通常他并不如此幸运。太阳航行是富人的事,而他们往往并不需要船员。所以大部分时间父亲只是打短工:清扫街道,在工地上做搬运,以及短工协会指导手册上所列的任何工作。后来我才知道,他很穷,无计谋生,为了活下去四处碰运气。或许我的生活受了父亲模式的影响。

  他是个小个子,我的父亲,个儿矮,身架子也小。他穿着工人的衣服,留着下垂的髭须,老是咧着嘴笑。人们看见他带着个孩子,总是感到吃惊—一—他看起来不像个重要人物。但是,当他先后在火星、在火卫Ⅱ生活时,他曾是一个四人婚姻的成员。另外一个男人是个著名的雕刻家,在艺术界门路很广。而我妈妈又是尼德兰德的外孙女儿,在火星大学有些关系。他们合力办到了这件难办的事(尤其是在火星上):获准生一个小孩。后来这四人婚姻解体了,只有父亲愿意照看我;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和我一起长大的,因为正是时时看到我这个婴孩才使他从忧郁病中解脱出来。他是这样告诉我的。于是我就由他抚养(我那时6岁,从未到过火星),并一起启程去木星。

  那以后父亲从不提起我母亲,或四人婚姻中的其他成员,或我那著名的外曾祖父(他尽量不让我提起这个话题),甚至火星也不谈论。他有许多特性,其中之一便是他的敏感……他是个诗人,却只为自己写作,从不付费让他的诗进入公共档案。他喜欢天上、地下各种景色,搬到甘尼米德后我们一起穿着保护服长途跋涉,翻越甘尼米德光秃秃的小山,观看木星或某个月亮的升起,或观看日出,在所有的黎明中这仍然是最光辉灿烂的。我们在一起感到舒服自在。我们安静地消遣时光,这成了父亲大部分诗歌的素材。

  不过,父亲诗歌中最能打动我的还是那些火星诗。比如这一首:

  在那拉苏里峡谷,划着船。

  薄冰悬在河上,投下阴影,压在船下,破裂有声。

  河流渐宽,拐弯,迎来阳光;

  古老的峡谷过后又是百折千回。

  呼气即成冰。

  红色的峡谷越升越高,

  山后是山,谷后有谷,永无穷尽。

  锈红的沙石中布着黑网,风蚀的卵石挂在头顶。

  那儿,在那潮湿的红色沙滩,暗绿色的沙地草,绿色。

  在峡谷中我的心觉得单纯……为什么要离开?

  西边的天空凝成深紫,悬着两颗星,

  一颗白一颗靛青:地球和金星。

  虽然父亲不喜欢尼德兰德(我想他们只见过一面),他仍然宽容我对冰柱的着迷。

  不知为什么,我喜爱那些巨大的冰碑,那是我听过的最令人神往的故事。

  在我11岁生日那天父亲带我来到了当地邮局(那时我们住在明亮的尤罗巴,常常远足横越那积雪的平原)。和一位服务员耳语一阵后,我们走进了一间全息影像室。

  他没告诉我要看到什么,使我有点紧张,以为可能会看见我的母亲。

  室内全息影像打开了,四周一片漆黑。头顶上是星星。突然一颗非常明亮的星发出强光,映出一道地平线,森森的光倾泻下来,出现了一片幽暗、多石的平原。

  这时我看见了它,非常遥远:那些巨碑。太阳(我现在知道那颗升起的亮星就是太阳)只照到碑顶,白白地闪着光。在阳光照不到的下部它们只是遮住星星的黑色方形轮廓。光线迅速下移(全息加快了),于是整个碑群都显现了出来,又高又白。由于看惯了当时我拥有的冰柱模型,这时我觉得它巨大无比。

  “啊,爸爸。”

  “来吧,让我们过去看看它。”

  “你是说把它拉近?”

  他笑了:“你的想像力哪里去了,孩子?”

  他把它调近了……我径直从一块巨碑中穿过……于是我们站在了碑群中心,旁边就是为戴维达夫探险竖立的纪念碑。

  我们慢慢地转着圈,伸长了脖子往后仰望着。我们察看了那根摔破的立柱以及它散落的碎片,然后细细地观看那段简短的铭文。

  “他们没有把自己的名字刻上去,真令人惊讶。,’父亲说。

  然后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我们站在空无一物的全息室里。

  父亲觉察到我悲凉的神色,笑了。“不等你心情恢复,你又会看到它的。来,我们去吃点冰淇淋吧!”

  那以后不久,在我14岁时,他有机会去地球。他的一些朋友要买一只小船,乘它直往地球。他们还需要一个船员。或者很可能他们并不是非要一个船员不可,而只是希望他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