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名门 >

第308章

名门-第308章

小说: 名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要夺回这座北方的坚堡要塞。(老高恳求月票支援!) 
第二十三章 碎叶风云(四) 
轩 
阁。。 om)  
大明宫紫宸殿内气氛十分紧张,这里正在召开碎叶备战的重要会议,大唐皇帝张焕与包括七个相国在内的二十名重臣齐聚一堂,商讨即将爆发的碎叶战役,大唐已经得到确切情报,包括昭武九国在内的诸多西域小国汇兵拔汗那,无数从呼罗珊运送各种物资的辎重队塞满了丝绸古道,真珠河上千帆云集,从运送物资的规模和数量都是前所未有,种种情报显示,大食正在葱岭以西准备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役,而从大食的物资流向拔汗那便可判断出这次大食战剑所指,正是碎叶。 
在紫宸殿的正中,摆着一张巨大的沙盘图,重臣们围成一圈,一面听皇上的述说,一面思考着这次战役的影响。 
“各位也看见了,大食控制着葱岭以西的广大土地和人口,在这次战役中他们占据了天时和地理,但我军在灭掉葛逻禄后士气高涨,且从二月便开始准备,各种物资充分,兼碎叶军装备有我大唐最先进的武器,虽然数量上有所不足,但疏勒还有八万府兵未动,可悉数支持碎叶,这样一来,碎叶兵力也可达到十四万,足以和大食人抗衡。” 
张焕扫了众人一眼,又用木杆一指长安和碎叶的距离道:“碎叶最大的劣势就是路途遥远,从中原补给不易,所以朕再三思考,我们确实要在沿途建立一种长效的补给制度,所以朕决定把凉州、沙州、轮台、月弓城四地作为军需储备城,各位爱卿可有好的见解?” 
“我先来说几句吧!”张破天率先开口道:“臣当年曾跟随李光弼将军打过太原之战,对防守有一点经验,如果是短时间的防守战。*****则是城中的人越多越好,一时也乱不了,可若是长期被围困,那么如何打赢这场防御战则有非常多的讲究,很多细节都需要考虑,而王大将军作战经验丰富,具体地战术臣就不累述了,臣这里只提一点建议,这次大食来势汹汹,规模宏大。臣人以为大食为此战也应准备多年,我们不能有半点大意,现已是初秋,照大食人的进攻规模,今年冬天必然会形成围城之势,所以我们需要作长期作战的打算,臣听说碎叶城内已有居民三十余万人,人员混杂,不利于长期防守。臣建议转移一部分居民到轮台或疏勒,尤其是老弱妇孺,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粮食,另一方面有利于军队对城池的控制,其次守城的军队足够便可。疏勒的六万府兵应用作外援,而不应用做内应,内外夹攻方是致胜之道,另以上是臣的愚见,请陛下参考。” 
张焕点了点头,张破天不愧是行伍出身。。****问题看得透彻,八万府兵确实放在外面会更加灵活,他当即便更正了自己的想法,“张爱卿所言有理,八万府兵就驻扎在疏勒,以随时待命!” 
他又看了看众人,徐徐说道:“哪位爱卿还有好的建议,可尽管提出来。” 
“陛下,臣也有话要说。” 
这时韩上前行一礼道:“碎叶已成为我大唐白银的最大来源地。确实不能有失,但是我们地对手是大食国,一个实力不亚于我们的西方大帝国,巴格达距碎叶也同样路途遥远,这场战役坦率地说其实就是两个大国之间实力的较量,这几个月来,大唐的粮食和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被送往西域,我大唐的国力处于刚刚复苏的阶段,远不能和开元盛世时相比,另外我们还要防备回纥人的趁机入侵。一两个月尚可支撑。可时间长了恐怕也难以为继,所以臣一直很担心会出现张相国说的长期作战的局势。可这种情况又极可能会发生,未雨绸缪,臣建议陛下从现在开始,在我大唐举国上下掀起厉行节俭之风,把有限地财力节省下来,支持碎叶的战争。” 
“臣赞成张相国和韩相国之言,请求陛下采纳两位相国的建议。****”楚行水也躬身行礼道:“臣所担心大食会趁机与回纥勾结,利用回纥来向大唐施压,以消耗我大唐的国力,虽然大唐公主在上月已远嫁回纥,但在利益面前,恐怕联姻这步棋也不会有作用,臣建议双管齐下,一方面应利用公主的影响力拉拢回纥地亲唐派,让他们说服忠贞可汗放弃与唐为敌的念头,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走出黠戛斯这步棋,命他们在碎叶战役的同时有所行动,以牵制回纥人的精力,让他们无心南下。” 
张焕沉吟良久,终于点头道:“各位爱卿的提议均是金玉良言,朕会好好考虑,但碎叶之战的应对不是一两个方案就能解决,朕希望各位回去仔细考虑应对方案,给朕上奏折,咱们集思广益,举大唐全国之力,一定要打赢这场战争。” 
龟兹地赤河旁,宽阔的、满是沙尘的官道上,遮着油布的粮车、装有麦杆和干草的大车、辎重车,还有巨大的浮桥船,摇摇摆摆地、吱吱嘎嘎地向前移动,官道的上空笼罩着一层黯黄的沙尘色,但走出官道百步,又是碧空如洗的另一番景像,此时正是秋高气爽地收获季节,随处可见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悠闲地吃草,远方的山峦显出模糊的轮廓。 
唐军踏着尘土、冒着漫天的飞沙,伴着吆喝和诅咒,杂着皮鞭的劈啪声和车轴的吱嘎向西挺进,声势浩大,有如海潮,不时可以看到官道两旁躺着奄奄一息的牲口或牲口尸体,还偶尔有一辆轮子朝天的大车,有时一队骑兵冲入这股人流,于是士兵们就不断地叫喊、诅咒,马也立起身子不停地嘶叫,一辆满载粮草的大车就会滚下斜坡,车上地人也跟着滚下去。 
前面,车辆地洪流中间,从沙州远道而来士兵排成长长的队列,踩着呛人地尘土艰难地行进。人流中夹杂着运载刀枪、弓弩等轻武器的马车。押运兵就趴在车蓬,不断地有人跑出队伍,钻进灌木丛中,蹲下去。 
再前面是骑兵的队伍,不时还可以看见骑兵队中夹杂着几辆马车,里面坐的是文官和参军事,一会走过一片有泉水的密林,骑兵纷纷下马取水,一会儿又展开队列,跨过白马河。接着便有从龟兹而来的马车满载粮食、干草和铁蒺藜从两边涌入,偶然还有一小队斥候骑兵抢到这个队列的最前面。 
与官道平行的二里外便是赤河,数千从西域各国征来的民夫正艰难地拉着一队大船,发出低沉地、有节奏地、震人心魄的号子,大船上装载着粮食和各种重型守城器及火器,尚未组装地巨型石、床弩、连环弩、霹雳车,船舷两边还摆着一排巨大的地听,船上还有可怕的火药弹、燃烧弹以及一桶桶的火药和火油,都被重兵护卫着。= 
这支队伍是远道而来的沙州军和肃州军。约有一万余人,并运送五十万石粮食,兵马使是中郎将郁重楼,他们的目的地是千里外的疏勒,队伍从沙州而来已走了整整十天。 
此时已经八月上旬。大唐准备与大食的战役已经进入了最紧要地关头,大唐举全国之力,集中了八百万石粮食和不计其数的各种军需物资,从各地征调了近十万辆马车,源源不断地将这些物资送往西域,同时又从各地调集五万府兵再次奔赴安西。这样,整个安西地区的唐军就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二十五万,大军从伊吾(今哈密)就分兵两路,一路奔赴疏勒,走金龙道北上碎叶,另一路走轮台,越过天山到弓月城,沿丝绸之路的北路进入大清池流域。 
可就在唐军大举增援碎叶地同时,大食人已急不可耐。争夺阿史不来城的战争率先打响了。 
二十天前,唐军攻占了碎叶北部的要塞阿史不来城,这件事传到巴格达后,拉希德震怒异常,当即罢免了擅自调阿史不来城守军南下的拔汗那总督,同时调准备前往拔汗那的五万突厥奴隶军中的两万人,直扑阿史不来城,一定要在九月碎叶会战打响前拿下这座关系重大地城堡。 
二万大食军从撒马尔罕一路北行,经怛罗斯城折道向东,又行军近八百里。这一天终于抵达了阿史不来城。 
阿史不来城的唐军也已增至二千五百人。已经快达到三千驻兵的极限,城中的原突厥住民已被全部迁走。使阿史不来城成为了纯粹的军事堡垒,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部署,此刻的阿史不来城已被唐军打造得如铜墙铁壁一般。 
五十部最新研制的巨型投石机被安置在城头,另外还安装了三百部床弩,这是对付敌人大型攻城机的利器,除此外,城内还有三十万支弩箭和大量用于投掷地巨石,甚至还有数百只火药弹和燃烧弹。 
天黑后斥候传来消息,大批敌人已经过了俱兰城,正向阿史不来城逼近,他们携带有大量的攻城武器,军容整齐,装备精良。 
俱兰城在西方八十里之外,是一座平原上的土城,主要给牧民和牛羊躲避暴风雪而建,十分简陋,也无险可守,既然敌军已经过了俱兰城,就算携带攻城器行动缓慢,但离阿史不来城已经不远了。 
第二天黄昏,乌云密布、朔风劲吹,施洋站在阿史不来城最高的眺望塔上,凝视着天边翻滚的乌云,他因夺取阿史不来城有功,已被王思雨破格升为都尉,率领二千五百唐军镇守阿史不来城,但谁也没有想到,大食与大唐时隔五十年的又一次战争便是从他们这里拉开了序幕。 
在施洋的身旁站着果毅都尉赖金麟,这位从小便随父亲在商道上谋生的安西汉人对这一带的地形异常熟悉,他计算了一下便道:“施将军,如果敌军是用战马拖拽攻城器,那他们每个时辰一般能走二十里,加上中途的停歇时间,他们应该到了。” 
“你说得没错,他们已经到了。”施洋面无表情地望着远方,在天穹下,一条长长地黑线出现在了草原地尽头。 
“施将军,我们该怎么办?”第一次经历大仗的赖金麟开始紧张起来。 
“还能怎么办。”施洋冷冷地下令道:“鸣钟示警,命弟兄们各就各位!” 
刺耳而急促地钟声在阿史不来城的上空敲响了,两千名唐军奔上城头,他们或张弓拉弩、或调试巨型投石机和床弩,紧张地注视着敌军逼近,乌云低垂在城头,风雨欲来,战争一触即发。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十四章 碎叶风云(五) 
前来进攻阿史不来城的大食军是突厥人奴隶军的第四、第五军团,他们驻防在撒马尔罕和布哈拉,这支军队是由大食在进攻东方过程中俘获的奴隶组成,战斗力强劲,仅次于大食最精锐的哈里发直属近卫军和呼罗珊本宗军,装备也十分精良,步兵和骑兵各占一半,其中一半骑兵为重甲骑兵、长矛锐盾,配备有高骏的阿拉伯马,其余步兵皆身着皮甲,执圆盾和短矛,杀气冲天。 
咚!咚!咚!巨大鼓声在平原上回荡,大食军共分为四个方阵,如四片漂浮在草原上的乌云,起伏前行,在他们中间夹杂着近百架巨大的投石机和攻城槌,大食军的投石机虽然没有唐军那样精准,但它体型巨大,能将几百斤重的巨石射出千步之遥,以威力巨大而著称,是大食人攻城的利器。 
在密集的鼓声中,大食军开始向城墙靠拢了,步兵在前、骑兵在后,他们呼喊着口号,步履矫健,如汹涌的波涛向阿史不来城狂涌而来,整个草原上杀气弥漫,黑压压的大食军一眼望不见边际。 
唐军一排一排屹立在城墙之上,他们面对十倍于他们敌军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各就各位,有的张弓搭箭,有的安装床弩,城上数十架石已经吱嘎地拉开了,这种石是由大唐军器监最新研制,为中型石,杠杆臂上长端是短端的十倍,为长杆式石,并用标准配重取代了拉索,使石更加节省人力,三十名士兵便可驱动,而且通过调节配重和杆长,就可以使射程在六挡内精确调控,每一档相差五十步距离。其中的精密零件均用铁制,操作十分复杂,除了挽动石的士兵外,另有四名专门的操手,一人装弹、一人点火、一人瞭望,一人调距,这种石充分体现了东方人细致而富有技术的特点。 
施洋是平生第一次面对上万的敌人,而且是以指挥官的身份。他不仅肩负二千六百名唐军地生死,还肩负着阿史不来城的存亡,一旦阿史不来城失守,不仅会将碎叶唯一的进攻点丢掉,而且大食人会由此打到碎叶的北面,将唐军好容易才占领的土地统统夺走。 
“施将军,怎么不见大食人的云梯?”赖金麟发现了敌人奇怪的地方。大食人没有云梯,该怎么攻城? 
“所以你不用害怕,大食人虽然十倍于我,气势汹汹,但你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很多军队都没有用。比如你看那边。”施洋手一指南面,那边聚集着大食人的五千重骑兵,他冷冷道:“你看见没有,那五千玄甲骑兵对攻城会有什么作用?还有那些骑兵,笑话!他们以为我们会出去决战吗?” 
“不过他们地投石机看起来很是狰狞,莫非他们是想用投石机砸垮阿史不来城吗?”赖金麟有些忧虑地望着那些高达几丈的投石机。有些忧心忡忡道。 
“应该是这样,他们的攻城槌上不了高岗,只能依靠投石机了。”施洋话音刚落,城头上一片高喊,只见空中数十块巨石迎面砸来,瞬间便到。 
“将军当心!”赖金麟纵身扑倒了施洋,一块巨石从他们头顶掠过,在空中刮起了尖厉的怪啸之声,轰!的一声巨响。^^^^将身后的一座城垛砸掉了半截,碎石四溅,翻滚着落下城去。 
其余巨石或沉闷地砸在城墙上,或砸入城内,十几名运送石块的士兵被一块翻滚下来地巨石砸中,发出一片惨叫声。 
第一轮发石机射过后,施洋立即探身出城,察看城墙被砸后的情形,只见被砸中处的城墙大片泥土剥落,露出里面灰白色岩石。城堡修建得相当结实。根本不惧大食人投石机的攻击,施洋微微放心。他立刻转身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家注意保护自己,保护石,任何人不得轻举妄动。” 
在主将的命令下,众唐军纷纷用巨大地牛皮防具罩住了石,这种防具是绷在木架上,呈半圆形,上面涂满了油脂,滑腻异常,即使被石块击中也难以打实,将石块之力卸到一旁。很快,大食军的又一轮攻击开始了,巨石呼啸而来,城上唐军纷纷紧贴石墙躲避,这一次处理得当,没有一个人伤亡。 
黑衣大食人继承了白衣大食的优点和弱点,他们擅长格斗撕杀,尤其在沙漠地区,阿拉伯人轻骑兵和大食弯刀令人生畏,但是黑衣大食和白衣大食一样不擅长攻坚战,也缺少攻城的装备,巨大的攻城车和投石器几乎就是他们的全部攻城武器,阿拉伯地区沙漠多于石头,所修地城池在巨大的攻城槌面前难以持久,攻打大马士革时,阿拔斯的军队制作了和城池一样高的攻城槌,由数千人操纵,几下便击垮了大马士革城墙。= 
攻城槌和投石机的威力使大食人更加迷恋于它,加上阿拉伯人的粗旷,使它们不断向高向大方面发展,另外大食人也不擅长弓箭,他们没有大唐人制作复合弓的技术,也没有耐心耗用两三年的时间制作一把弓,他们进攻的秘诀就是勇猛而不畏死地斗志和上天赐给他们的阿拉伯马。 
但他们的勇猛和灵活机动在高耸坚固的阿史不来城前却使不上劲,城堡修在一片三丈高的山崖上,通过一条狭窄的石阶上下,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攻城槌毫无作用,唐军半个月前又在山崖上凿了一条宽约两丈的深沟,进出城池都要依靠吊桥,恰恰是这副包有铁皮的吊桥成了城门的天然盾牌,投石机地巨石难以击中城门。 
大食军见唐军没有反击,在密集如雨地投石掩护下,军队继续向前推进,渐渐地,大食军已经攻到了三百步外,数千名士兵如蚂蚁一般忙碌着:他们取土填路,企图在山崖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