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名门 >

第305章

名门-第305章

小说: 名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图什城中顿时像炸了窝一般,贵族们也顾不上女人和孩子,骑马便向外奔逃,城内哭喊声一片,原本留下来保护他们的军队已如鸟兽散,来的唐军有数万人之多,他们要回去保护自己的妻儿家人。 
两万唐军顷刻便至,包围了海图什城,数十名逃跑地贵族被唐军追上用箭射死,梁庭玉纵马来到这座小城前,他见这座城池简陋得连城门都没有,甚至比不上内地的小县城,他不由轻蔑地一笑,“就这座破城,还敢与我大唐对抗,真是自不量力。” 
“大将军,我们该如何处置这些葛逻禄人?就赏给我们吧!”几名年轻的将领跃跃欲试,脸上充满了兴奋。梁庭玉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肃然道:“皇上有令在先,不准滥杀葛逻禄人妇孺,一律带到碎叶教化为汉民,皇上地命令你们敢违抗吗?” 
几名将领纷纷低下头,不敢再多言,梁庭玉又一挥手令道:“留五千人清理海图什城,其余唐军分成三十队,去各地驱赶散居的葛逻禄人,以三百里为界,四天后来此汇合,其间不得私吞财物、不准奸淫妇女,有胆敢违令者,以军法论处!” 
士兵轰然应允,各个校尉带着自己的士兵向草原各地奔去,留下来的唐军则进入了海图什城,将住在里面的数千葛逻禄贵族和他们家人们赶出城来,一路哭声震天,绝大部分都是女人和小孩,只有四五个年迈的葛逻禄贵族混在中间,显得惶惶不安。 
唐军又将葛逻禄人几十年抢夺的财富悉数搜出,堆积在城外,金光闪闪,俨如一座璀璨的宝山一般,更有无数的牛羊、马车从城内赶出来,哭声喊声、牛羊的叫声,城外喧闹成一片。 
这时,一名将领跑过来禀报道:“启禀大将军,城内之人已经全部赶出,他们所有地财产都已经搬运出来。” 
“好!命大军给我立即踏平海图什城。” 
令出则行,数千唐军立刻冲进了城内,片刻,轰隆之声四起,尘土飞扬,几百名唐军用长索套住城墙,用力拉拽,低矮地城墙摇摇晃晃,终于轰然扑倒。 
梁庭玉冷冷地看着唐军拆毁这座葛逻禄人的都城,他又瞥了一眼那些惊吓得瑟瑟发抖地女人和孩子,便下令道:“在三里外搭起帐篷,让这些女人和孩子去帐篷里暂住,不要惊吓她们。” 
四天后,随着最后一支唐军的归来,驱赶葛逻禄人的行动终于结束了,除了一些住得很远的人外,其余三百里内的葛逻禄人老弱妇孺全部被驱赶而来,足足有十几万人之多,伊丽河畔人山人海,喧闹震天,被赶来的还有五十万几头牛羊和十几万匹马,除了远在妖龙城还有二万葛逻禄军外,这里几乎就是葛逻禄人的全部家当了。 
在人到齐的当天晚上,两万唐军押解着十几万葛逻禄人和他们的全部财产,开始浩浩荡荡向南方进发,葛逻禄人的老人和妇孺都坐在马车上,男人则骑马赶着牛羊跟随,唐军没有残暴地对待他们,使他们心中稍安,马车吱吱嘎嘎地行驶,马车上的女人们守护自己微薄的家产,孩子抱着羊羔,他们呆呆地望着逐渐远离的家园,不知道等候着他们的,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命运。 
大治五年七月,二万大唐骑兵将在伊丽河畔俘获的十四万葛逻禄人老弱妇孺带回了碎叶,自此,曾经在楚河流域强盛一时的葛逻禄人终于走向了灭亡。 
而就在同一时刻,撒马尔罕总督阿古什下令吐火罗大食军北上,火速救援葛逻禄人 
(今天九千字更新哈,老高厚颜地求求月票) 
第二十章 碎叶风云(一) 
就在唐军掠走葛逻禄老弱妇孺的第三天,在海图什城的废墟上,出现了一支落魄的军队,他们衣甲破碎、武器不全,惶惶如丧家之犬,这正是在贺禄岭战役中被击溃的葛逻禄大酋长阿特雷和他的三千残兵,他们在荒地地躲了几天,又绕了一个大圈才敢回到海图什城老巢,但面对的却是一片废墟和十几万族人的失踪。 
阿特雷呆呆地望着海图什城的废墟,他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他并没有太多的悲哀或痛恨,这两天他的心已经变得麻木了,甚至还松了一口气,至少他不用给十几万妇孺解释她们的丈夫到哪里去了? 
也不知站了多久,他的侍卫长鲁特上前来低声劝道:“大酋长,我们先到伊丽河边去吧!说不定大伙儿还能找一些族人回来。” 
阿特雷茫然地点了点头,随侍卫长而走,他现在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国师去回纥寻求援助去了,妖龙城那边也没有消息,国师不在身边,阿特雷就觉得自己仿佛失去了主心骨一般,哪里也不敢去、什么也不敢决定。 
伊丽河相隔海图什城只有五、六里路,片刻便到,士兵们都已经疲惫不堪,不等酋长下令,纷纷跳下马躺在河边休息,十几个贴身侍卫支起了最后一顶帐篷,请他们的大酋长进帐歇息,但阿特雷刚进帐,远方便传了雷鸣般的马蹄声,阿特雷的脸色刷地变得惨白,他本能地跑出帐、翻身上了马,动作一气呵成,无比迅捷,而躺在河边的葛逻禄人也吓得纷纷跳了起来,乱作一团,他们已成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逃命。 
片刻。骑兵队驶近,众人才微微松了一口气。是他们前去妖龙城打探消息的一队骑兵回来了,残军中十几名贵族将领纷纷来到大帐探听消息。 
骑兵带回来两个消息,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妖龙城的葛逻禄军已被两万唐军围困了近十天。半分动弹不得,不过唐军却没有进攻他们,意图不明。 
但好消息却令葛逻禄人十分振奋,在伊丽河下游约四百里外,还有谋剌部的几个部落没有被唐军抓走,约三万余人,现在正往这里赶来的途中。 
听到这个好消息,伊丽河畔地葛逻禄残军们顿时欢呼起来。这是他们沮丧这些天来最令人振奋地消息,还有族人在,也就意味着有牛羊和帐篷。意味着葛逻禄人没有完全被灭亡,而且还是他们谋剌的族人,阿特雷当即便派一千人前去帮助族人地到来。 
虽然第一个消息是坏消息,但在阿特雷看来,它和第二个消息一样,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多图被唐军困住,也就无法来和他抢族人、抢大酋长之位,一但多图脱困,就算唐军不杀他阿特雷。多图也一定会杀他以泄私愤。那支杀了皮耶尔兄弟的军队,就是他亲手派出去的心腹侍卫。 
阿特雷背着手在营帐里来回踱步。现在他又有了三万多族人,还有一支三千人的军队,那下一步该去哪里,该怎么决定葛逻禄人地命运,他却茫然不知所措了。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跑来禀报;“国师回来了!” 
阿特雷大喜,连声喊道:“快快请国师进来。” 
喊完,他不等士兵出去,自己倒先跑了出去,现在苏尔曼就是为他指路,照耀他前程的太阳,刚跑到帐门口,便见苏尔曼大步走来,他满脸笑容,一路和士兵们打着招呼。 
“国师,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阿特雷急不可待地道。 
“我已经知道了。”苏尔曼摆了摆手,笑眯眯道:“应该说是两个好消息才对,是吧!” 
阿特雷一怔,立刻便明白过来,国师说得对,我也是这样认为,多图若脱困,他第一遍便要杀了我。” 
“那你准备怎么办?”苏尔曼瞥了他一眼,不露声色道:“一旦吐火罗的大食军进攻碎叶,围困阿木图镇的唐军就会立即南撤,那时多图很久就会回来,你必须早做决定。” 
阿特雷点了点头,他微微叹了口气道:“我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就在等国师回来替我拿主意。” 
“你真的愿意听我的话吗?”苏尔曼紧紧地注视着他道。 
“那是当然,我就只有国师一个亲人了,我不听国师的话又能怎么办?” 
“那好,我给你指出一条明路。”苏尔曼见左右无人,忽然压低声音道:“听我的话,去投奔回纥人,我已经给你联系好了,只要你去,忠贞可汗就会封你为葛逻禄叶护,成为回纥地第十个部落,你和族人将被安置在玄池流域,那可是葛逻禄人的祖地,你明白吗?励精图治二十年,或许你们葛逻禄还会再次强大起来。” 
“大酋长不可!”苏尔曼的话没说完,忽然从帐外冲进一人,正是侍卫长鲁特,他扑通!跪下,大声道:“酋长万万不可去投靠回纥人,投靠了它,我们葛逻禄就真地完了,我们和回纥人本来就有竞争之势,回纥人怎么可能会再给葛逻禄人东山再起的机会,酋长应该去投降唐人,成为他们对付回纥人的一颗棋子,只要我们诚心认错,重新效忠于大唐,以唐人的心胸,他们一定会给我机会,再说,我们还有十几万父母妻儿在唐人手中,我们怎么能弃他们而走。” 
说完,鲁特拼命在地上磕头,恳求阿特雷采纳他的方案,可在这时,苏尔曼忽然翻身一剑,一瞬间竟将鲁特的人头活生生地砍掉下来,鲁特栽倒在地,脖腔里的血喷了一地,苏尔曼恶狠狠道:“果然是唐人的余孽,竟敢劝我们投降大唐,当杀!” 
阿特雷默而无言,他知道鲁特对他是忠心耿耿,却这样被国师杀了。这一刻。他心中第一次对苏尔曼生出了一种反感,他实在太狠毒了。**** 
“怎么?难道你真的想去投降大唐吗?”苏尔曼斜睨他一眼。冷冷地说道。 
阿特雷忽然感到了一种难以言传的疲惫和心悸,他摇了摇头,负手长叹一声道:“好吧!我就听国师地话,投靠回纥人。” 
大治五年七月中,葛逻禄大酋长阿特雷率领三万多族人渡过伊丽河。向东北进入回纥人地境内,正式投靠了回纥,被回纥忠贞可汗封为葛逻禄叶护,质于翰耳朵多八里,忠贞可汗却派一个粟特人为叶护特使,代阿特雷管理葛逻禄族人。 
葛逻禄从此成为回纥的第十个部落,作为一个独立地国度,它已经消亡在历史地长河之中。 
碎叶城。此时城内笼罩着大战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氛,从三天前开始,碎叶各个附属小城地居民都纷纷迁入碎叶城内。还有从妖龙城逃来的六千多难民,此时城内已经拥有近三十万居民,但秩序十分井然,在碎叶各级官员们的努力下,一切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物资都十分充足。 
虽然城内的正规唐军只有两万人,但可参与防守地武装民团却有七万人之多,有移民来的汉人、有当地的突厥人,以及二万多已经提前获得自由的矿工战俘,他们也被编入了临时守城民团。众志成城。加上碎叶城高大坚固的城墙,就算有二十万大食军来攻城。也未必能攻下这座大唐西域最坚固的堡垒。 
在西域都护府内,王思雨和十几名文武高级官员正集聚一堂,商量着下一步的战术布置,大的战略框架已经决定,唐军主力北上,引吐火罗地大食军来援救葛逻禄人,为疏勒的唐军进攻吐火罗地区的识匿、石汗那、月氏等地创造条件,使吐火罗重新成为大唐地势力范围,解除碎叶南部的威胁。 
尽管这是一次大胆的诱兵之计,但王思雨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毕竟碎叶是大唐打入葱岭以西的一根桩子,大食人恨之已久,他不仅要防备吐火罗大食军趁机进攻碎叶,更要防备昭武地区的大食军东进,参与会攻碎叶。 
“各位,我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我们的老朋友阿古什二个月前被任命为撒马尔罕总督,负责整个阿姆河以东的军政要务,这次大食人是否会来救援葛逻禄人,或者趁机攻打碎叶,就是由此君决定。” 
王思雨的话音刚落,房间里便响起了一片窃窃私语声,不少人都还记得那个性格忧郁、高傲而喜欢写诗的大食贵族,作为一个学者,他或许能成就一点事业,可让此人来掌管整个阿姆河以东的军政大权,难道大食真地没人了吗? 
“王大帅,我倒以为大食哈里发任命阿古什为撒马尔罕总督,是有另一层深意,绝不是仅仅让他对付大唐那么简单。”说话地是鸿胪寺少卿孟郊,他也是半个月前刚刚抵达碎叶,他三月时接受了张焕交给的一个任务,秘密出使拔汗那和石国,寻找两国重新回归大唐地可能途径,崔曜便是作为他的从事、随同他一起出使两国,不料正好遇到碎叶进攻葛逻禄人的战争,路途恐不安全,一行人便留驻碎叶,待战争平息后再前往拔汗那。 
在出发前,孟郊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就包括研究大食人在阿姆河以东的势力分布。 
他站起身向众人点了点头,继续道:“从我掌握的情况来看,大食哈里发拉希德是一个强烈主张中央集权的君主,大食对各地方统治也面临许多危机,一个是被占领地区的民族反抗,另一个就是各大家族对地方的控制,对大量土地和奴隶的占有,已经阻碍了巴格达对各地方的有效控制,阿姆河以东也是一样,昭武九国年年反抗,还有萨曼家族对无数富饶土地的占有,如果我们唐军没有占领碎叶,或许拉希德会最后才会考虑解决阿姆河以东的问题,可现在不同了,如果他不尽快解决这两大难题,必然会被我们大唐所利用。^^^^最终使他失去阿姆河以东的土地。所以他任命既是温和派、又是地位崇高的阿古什来任撒马尔罕总督,就是要缓和阿姆河以东各国对大食的敌对情绪以及萨曼家族的权力过大问题。至于对付大唐,应该是由拉希德亲自指挥才对。” 
孟郊的话音刚落,王思雨便率先鼓起掌了,“精彩!”房间里也跟着响起了一片掌声,王思雨有些惭愧地道:“孟使君远在长安便能对大食人研究得如此透彻。这使我们这些与大食比邻而居的人汗颜不已,我们还在庆幸巴格达竟派了个手下败将来,经孟使君这么一说,原来是我们小看了敌人。” 
孟郊摆了摆手笑道:“王大帅过谦了,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职,我肩负联络昭武九国地重任,对这些情况不了解怎么行,而王大帅是整个西域地军方首脑。考虑的是攻城打战,执行朝廷和皇上地战略部署,没有必要样样都要了解。”王思雨却摇了摇头。并不赞同孟郊给他的台阶,他快步走到沙盘前,拉开了覆盖在上面的绸布,众人见大帅拉开了沙盘,便纷纷围拢上来。 
王思雨拾起长杆指着拔汗那国和石国两大片区域沉声道:“据我们得到的情报,大食人调集了呼罗珊两支精锐的军团共四万人部署到阿姆河以东,其中在拔汗那增兵一万,在石国增兵八千,我一直在奇怪,如果大食人地企图是配合吐火罗军会攻碎叶。那么拔汗那的驻军似乎又少了一点。也没有必要进驻石国,为此我百思不得其解。现在得孟使君的提醒,我才恍然明白,拉希德在这两国驻军的真正用意并不是要进攻我碎叶,而是用来钳制萨曼家族。” 
说到这,王思雨扫了众人一眼,“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众人面面相视,若有所悟却又说不清楚,这时参会的侍御史武元衡笑道:“王大帅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们没有必要在碎叶集聚重兵,应该趁葛逻禄被灭的机会趁机向北扩张。” 
王思雨哈哈大笑,一竖大拇指赞道:“聪明!果然是眼光毒辣。” 
他沉吟一下,便对众人道:“各位都是碎叶重要官员,我有义务对各位讲清楚皇上交给我们碎叶都督府地任务,吐火罗不是碎叶都督府的事,皇上把它交给了疏勒都督府,并已在疏勒部署了八万大军,当然,这也是我的事,不过具体到碎叶都督府本身,碎叶地任务是两个,一个是北扩,将碎叶都督府和轮台都督府(今天的乌鲁木齐),连成一片,加上金龙道联系疏勒,这样一来,碎叶、疏勒、轮台三大都督府便形成了一个弓势,这是当年皇上在打安西之战时便决定的第一步战略,所以才不惜一切代价夺下碎叶,这是一,建立了这个弓势以后,碎叶便是发箭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